?

訓練傷臨床處理及分析

2020-12-14 13:06鄒靈芝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50期
關鍵詞:腰部手法關節

鄒靈芝

(武警江蘇總隊訓練基地衛生所,江蘇 南京 210046)

訓練傷是臨床常見的損傷,其傷病涉及心身、運動、臨床、基礎等醫學,因其受傷部位、創傷程度、致傷危險因素、傷史時間等不一,所以很難對一種傷病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1]。本研究就分析訓練傷發病規律,并探討臨床處理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42例訓練傷患者,其中男208例,女34例;年齡15~47歲,平均(20.24±1.58)歲;入院時間5 min~54 d,平均(10.54±2.47)d;12例特殊部位損傷,54例軟組織及腰部以下損傷,34例關節脫位,142例各類型骨折。

1.2 損傷分類

(1)12例特殊部位損傷:2例耳部傷,4例眼部傷,6例陰囊部傷。(2)54例軟組織及腰部以下損傷:8例腰椎間盤脫出,5例椎間關節紊亂,11例腰肌勞損,14例血腫,6例裂傷,6例挫傷,4例擦傷。(3)34例關節脫位:2例踝關節脫位,2例髂關節脫位,6例肘關節脫位,22例肩關節脫位,2例胸鎖關節脫位。(4)142例各類型骨折:18例跖蹠骨折,8例脛腓骨骨折,4例臏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22例掌指骨骨折,14例尺橈骨骨折,6例鷹嘴骨折,18例肱骨骨折,4例尾骨骨折,4例骨盆骨折,6例腰椎骨折,14例肋骨骨折,8例鎖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6例鼻骨骨折,2例顱骨骨折伴腦損傷。

1.3 處理原則

(1)與訓練相關疾?。河柧殢姸?、食物、水源、地理條件、氣候等均會影響訓練環境,常引起疫源性疾病、傳染病、胃腸炎、流感等訓練相關疾病,強調病因治療原則,中暑、疲勞綜合征、運動性血尿等大多訓練相關疾病屬功能性,應從病因學入手,調整訓練強度、內容,因大多訓練功能疾病不能而愈,所以對于器質性損傷應及時進行??浦委?。(2)下腰痛:主要為筋膜、骨肉源性,可通過按摩、推拿、理療、牽引以及小針刀療法治療。(3)軟組織損傷與炎癥:應及時進行止血、減壓、止痛,將瘀血和腫脹消除,并給予冷敷、制動、休息、抗感染處理。(4)關節脫位:應盡早恢復正常的骨關節位置,主要采取手法整復為主,鎮靜、止痛、傷口處理、制動、中藥外敷治療。(5)骨折:保護患肢,制動,及時救治,給予抗感染處理,避免神經、肌肉、重要血管損傷,復位、制動、固定、功能鍛煉。

2 處理方法

2.1 軟組織損傷

立即止血、止痛、消腫、減壓,徹底清創,冷敷,叮囑休息,并通過中醫的搖擺、推壓、搓、捏、揉等按摩手法,同事給予中藥消腫止痛、舒筋活絡。

2.2 關節損傷及脫位

(1)髖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可分為前、后脫位,多因杠桿作用或間接暴力導致,主要通過手法復位,再通過X線片證實,制動,若患者髖關節前后脫位,且多次手復位均失敗,可以進行手術切開復位。(2)肘關節脫位:是青少年常見的訓練傷,主要通過手法復位,麻醉后由助手握住其握住,術者再著力牽引腕部,復位后固定,再通過X線片證實,制動[2]。(3)肩關節脫位:主要由間接或直接暴力導致,暴力使關節囊破裂和肱骨頭移位,主要通過手法復位加外固定,若多次手法復位失敗、習慣性脫位、陳舊性脫位,可進行手術切開復位。

2.3 骨折

(1)完全性骨折:根據不同分型和部位確定處理方法,遵循個案化,如特殊部位骨折應根據特殊情況和部位選擇相應的固定材料;影響功能的骨折提倡內固定,根個人情況選擇材料;穩定性骨折可酌情應用彈力繃帶、石膏、外固定;四肢細少骨折可使用絲線、克氏針、微型鋼板等固定等。(2)撕脫骨折:多通過切開復位治療,絲線、鋼絲螺釘等固定撕脫骨片解剖復位,愈合后再將材料取出。(3)疲勞骨折:立即停止訓練,避免過多活動,同時給予止痛消腫等局部理療;(4)肩關節脫位:應以手法復位外固定為主,對于多次手法復位失敗、習慣性脫位以及陳舊性脫位者,可考慮以手術切開方式進行復位;(5)軟組織損傷:應當盡快實施減張減壓、消腫、止血、止痛處理,對于開放性傷口,應當徹底進行清創,避免發生炎癥與腫脹現象;同步應用搖擺、推壓、搓、捏、揉等按摩手法,中藥介入,并同步實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等治療方式;而對于腰部受損者,可采取傳統牽引法進行治療。(6)其它:對于其它與訓練有關的疾病,重視病因治療,由病因入手實施心身療法與適應性訓練,合理調整訓練強度與訓練內容,主要實施??浦委熍c對癥處理。

3 結 果

本組病例經常規處理、手法復位、內外固定、正骨、按摩、推拿、中西藥治療等綜合措施治療均治愈。

3 討 論

3.1 訓練傷類型

訓練傷涉及了多個學科和系統,根據其特點可分為炎癥、下腰部傷、軟組織損傷、骨關節損傷4類,即骨折(包括急性骨折與疲勞性骨折等)、關節扭傷、關節脫位、皮膚擦傷、挫傷(包括神經、血管、肌肉等)、撕裂(包括骨骼、肌腱、血管、肌肉、皮膚等)、下腰部傷(包括椎間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急慢性損傷等)、滑囊炎、肌腱炎、其它肌纖維組織炎癥等。

3.2 訓練者在訓練者受到損傷的主要因素

主要包括兩種因素,一種是訓練者過度疲勞,是由于長時間進行高強度訓練所導致的;另一種是由于心理適應能力較差所導致的。

3.3 預防訓練者發生訓練傷的有效措施

以醫學方法與醫學理論為主,指導訓練者展開合理、科學的軍事訓練與身體鍛煉,不僅能夠得到最佳訓練效果,同時也是預防訓練者發生訓練傷的一種有效手段,該方法也被稱作“訓練醫學監督”。故而衛生員應當積極參與到訓練方案的制定當中,做好傷病調研工作,進行全程醫學監督與跟蹤;針對訓練強度、訓練器材、氣候條件及訓練場地提出意見與建議,并將訓練衛生相關信息提供給醫政部門。除此之外,應當加強提高參訓人員自我保護意識與互愛意識,嚴格遵守相關安全防護規則。訓練為一項綜合性機體協調運動,訓練傷與氣候條件、訓練場地、參訓時間、訓練強度有密切關系,研究顯示[3],初訓2周內為發生練損傷的主要階段,且隨著單位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故而在訓練之前,應做好充足準備工作,如熱身運動等;教官與教練應當反復向其講解動作要領,并進行示范,促使每位參訓人員動作規范且協調;合理安排訓練強度、訓練進度與訓練時間,以循序漸進方式交替進行各個科目,避免出現疲勞性訓練。

猜你喜歡
腰部手法關節
膝蓋經常咔咔響,小心“關節鼠”
下腰椎關節突關節形態學分析及年齡相關性研究
層遞手法
膝蓋有異響 警惕“關節鼠”
關節突關節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脫中的應用價值
畫與理
七步洗手法
一套動作 緩解腰痛
老年人鍛煉腰部仰臥屈膝挺髖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