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在急診下肢手術中的應用

2020-12-14 13:06馬玉華包鎖柱賈宗智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50期
關鍵詞:腰麻單側比重

馬玉華,包鎖柱,賈宗智

(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內蒙古 興安 137400)

下肢手術是急診中最常見的手術之一,但因手術難度較大,對患者的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易造成影響。為保證手術效果,須通過麻醉實現鎮靜、鎮痛目的。單側輕比重腰麻在下肢手術中較為常見,該麻醉方式通過配比溶劑,讓輕比重麻醉藥物上浮或重比重麻藥物下降,實現麻醉藥物的彌散分布[1]。但據臨床數據顯示單側輕比重腰麻的麻醉效果并不顯著,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不穩定。為此麻醉醫生采取精準的外周神經阻滯麻醉措施,提高麻醉成功率。本研究通過觀察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分析單側輕比重腰麻復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急診下肢手術中的價值,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進行下肢手術的168例患者為研究目標,所有入選患者根據,通過麻醉方法分為各84例對照組(實施單側輕比重腰麻)觀察組(實施單側輕比重腰麻復合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對照組中男49例,女35例,年齡15~77歲。觀察組中男51例,女33例,年齡16~79歲。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均簽署同意書,且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單側輕比重腰麻,術前10 h禁食禁飲,術前30 min肌肉注射0.3 mg海俄辛、0.1 mg魯米那?;颊哌M入手術室后進行心電圖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脈搏監測,行蛛網膜下腔穿刺,注入0.2%布比卡因注射液7 mg。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取仰臥位,利用超聲探頭掃查神經截面,在超聲引導下將10 mL濃度為0.5%的羅哌卡因注射于股神經面上。

1.3 評價指標

本次研究需對觀察組、對照組的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對比。利用心電監測儀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動脈壓和心率,術后動脈壓和心率的變化幅度越小,代表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越穩定。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工具使用SPSS 23.0軟件,計量資料呈正態分布者表達形式(均值±標準差)(±s),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對比,術前心率:觀察組(76.32±9.17),對照組(77.82±9.32),t=1.052,P=0.295。術后心率:觀察組(84.25±9.39),對照組(76.17±7.31),t=6.223,P=0.001。術前平均動脈壓:觀察組(82.25±5.39),對照組(81.17±5.56),t=1.278,P=0.203。術后平均動脈壓:觀察組(92.54±4.72),對照組(82.67±5.31),t=12.733,P=0.001。觀察組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下肢手術較為復雜,手術難度大[3-6],對患者機體的影響也較大,在術前往往需要對患者的局部神經進行麻醉,降低手術過程中的不適感,在外科手術中麻醉方式較多,不同的麻醉措施效果不同。

單側輕比重腰麻復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是利用超聲圖像引導外周神經阻滯麻醉,麻醉醫生可直觀的對神經及周圍組織進行觀察,實施精準的神經阻滯[7-9]。在麻醉過程中精準控制藥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麻醉成功率。本研究結果表明,對觀察組實施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10-12],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兩種麻醉方式結合臨床效果優于單側輕比重腰麻。

總而言之,對急診下肢手術患者實施單側輕比重腰麻復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13-15],能夠提高用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穩定性,該麻醉方法具有較高使用價值,值得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腰麻單側比重
更正聲明
仰斜式擋墻單側鋼模板安裝工藝探究
剖宮產產婦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臨床麻醉效果研究
單側和雙側訓練對下肢最大力量影響的Meta分析
循環熱處理對93W–5Ni–2Fe高比重鎢合金沖擊韌性的影響
單側咀嚼有損聽力
不同濃度左旋布比卡因腰麻與老年混合痔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關系
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的麻醉處理
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宮肌瘤切除術中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