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體系陜西省農村金融精準扶貧現狀探究

2020-12-16 07:56韓笑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金融扶貧普惠金融陜西省

[摘要]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在進入脫貧攻堅戰的全力沖刺階段之時更需要精準扶貧。金融是現代經濟中重要的有機構成,普惠金融的提出對金融扶貧和鄉村振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應充分發揮普惠金融的優勢。陜西省56個貧困縣(區)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陜西省扶貧的重點在于利用普惠金融減少深度貧困和返貧現象,實現精準扶貧。

[關鍵詞]普惠金融;金融扶貧;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 F323.8

[文獻標識碼]A

2020年中國是攻堅脫貧決勝的一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年。在進入脫貧攻堅戰的全力沖刺階段,從國家到各省市都在努力貫徹2018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進金融精準扶貧,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目標”的政策方針。

普惠金融( Inclusive finance)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普惠金融是目前金融部門發展的重點,在2015年精準扶貧實施之初就提出了“把握總體要求、精準對接多元化融資需求、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主體作用、完善精準扶貧保障措施和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同時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要求中也提到“應以發展普惠金融為根基,全力推動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到村到戶到人,努力讓每一個需要金融服務的貧困人口都能便捷地享受到現代化金融服務”。這充分說明普惠金融對金融精準扶貧的推動性以及發展普惠金融對實現扶貧脫貧目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陜西省人民政府在2020年2月27日發布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貧困縣(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告。這是繼2017年延長縣等4個縣(區)和2018年周至縣等23個縣(區)脫貧退出之后,陜西省脫貧攻堅取得的又一次決定性勝利。至此,陜西56個貧困縣(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目前陜西省的金融扶貧對象在于深度貧困人群和返貧人群,普惠金融體系下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實現精準扶貧是目前的重點。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減貧扶貧一直是全球關注的話題,國內外的學者一直在就貧困問題聯系實際展開研究。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瑪蒂亞提倡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反貧困問題,認為個體的貧困作為一種暫時的狀態,每個貧困個體都愿意付出具體的努力來改善貧困狀況,反貧困的主題應是努力幫助貧困人口獲取提高收入能力和發展自我的機會。Kablana等(2013)利用線性回歸模型研究了印度等國家的金融的深度、可得性和使用率,認為普惠金融的深度、可得性和使用率與貧困程度呈負相關,因此應提高金融的包容性和可得性以消除貧困。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也就全球貧困問題做出實證研究,三位獲獎者均采用隨機對照試驗,在減少干預的情況下,對不同的國家的群體做出貧困研究,以緩解全球貧困問題。

我國學者們也對普惠金融和扶貧的關系進行了論證分析。武麗娟等( 2016)利用全國27省份517個村莊的4023戶農戶微觀調研數據,對農村普惠金融的貧困減緩效應和經濟增長效應進行了實證檢驗,認為普惠金融的發展能夠使絕對貧困減少,但不同地區普惠金融的作用有所差別。張晴等( 2020)采用工具變量雙固定效應模型對安徽省普惠金融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行實證分析,認為普惠金融政策對增加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正向作用。

2 陜西省金融精準扶貧發展現狀及問題

2.1 陜西省金融精準扶貧發展現狀

實現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必須注重創新,以創新為引領,將創新作為增長源動力。陜西省各金融機構為實現金融扶貧,以創新改善地方金融服務環境,豐富金融產品。在普惠金融體系下,能夠以“三農”、中小企業、地方經濟為服務對象,持續加大有效信貸投放,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如郵政儲蓄銀行為“三農”金融業務的商業可持續發展,創新構建起“銀政、銀協、銀企、銀保、銀擔”五大合作平臺,通過引入政府增信、行業自律、農業擔保等系列機制,實現對涉農產業鏈的“批零聯動、鏈式開發”;金融行業與相關政府部門達成合作,形成一定的有擔保的貸款規模。同時,不僅在金融平臺方面進行創新,對金融產品也進行了相應的創新,以豐富擔保和信貸手段。如推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果品倉儲貸款等一些現有產品,推出“軍創貸”“秦工貸”等個性化產品,在積極探索商業可持續的涉農貸款有效模式的同時,不斷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讓各層次個體普惠金融服務獲得感普遍提升,走出了一條金融支持地域特色產業發展的創新之路。

陜西省在不斷摸索和借鑒中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即“政府(扶貧辦)+供銷社(供銷集團)+金融(保險)+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五位一體的產業扶貧模式。這種模式以資本為紐帶,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完善產業精準扶貧體系,帶動貧困戶進行自主創業,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

2.2 陜西省農業發展與金融扶貧存在問題

2.2.1 農業機械化水平偏低

陜西省地處中國中部偏西地區,中部地勢較為平坦,南北部地形較為復雜,海拔高度、雨熱資源和生態條件差異大,適合發展種植業和農林業,農作物種類、耕作栽培制度、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條件等各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點,有蘋果、花椒、獼猴桃、石榴、冬棗等特色農業,以秦嶺為代表的山地森林覆蓋率高,為中藥材等林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由于種種原因,陜西省仍存在深度貧困和返貧的現象。和全國大部分農業省市相比,陜西省農業發展和經濟發展較為不平衡。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陜西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率70.2 % 麥機收率87.8%,低于全國4.4個百分點;全省稻谷機耕率、機播率和機收率分別為53.1%、7.1%和53.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0.2、21.9和26.5個百分點。農業機械化水平偏低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對扶貧工作的進行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2.2.2 地方債務率居高不下

金融作為現代社會融資的重要媒介,主要是通過信貸實現的,而信貸的發展應有一定的界限,過快或過慢都會對現代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2015年精準扶貧實施之初,陜西省的負債率為245%,2016-2018年全省的債務率基本保持在268%,2019年債務率下降至105.56%,但仍超出國際警戒線。負債率是衡量地區債務風險的核心指標,其計算方式為:負債率=債務余額/CDP×100%,一般以60%為警戒線。陜西省在經濟發展和精準扶貧的關鍵階段,對融資、借貸的需求量比較大,但過高的負債率影響經濟的發展速度,對金融扶貧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增加信貸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高負債率還會影響陜西省政府的信用,地方債務率越高,風險就越高,各級銀行對地方信用評級越低,在未來政府借貸時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A建設一般是由政府承擔,政府信貸受到阻礙后,陜西省的基礎設施投資也會下降,低迷的基礎設施投資會對陜西省的經濟發展、普惠金融發展及金融精準扶貧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2.2.3 資源分配不均衡

當前我國大部分省市已完成區域整體扶貧,主要面臨的是深度貧困問題。我國深度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陜西省地處中西部地區存在一定的深度貧困人口。中部平原和南北部區域資源分配不均衡,發展差距較大。中部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于發展農業,深度貧困地區往往處于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還有一些地方處在地質災害頻發地帶,在一年內雨季山洪泥石流等問題多發、其他時間存在干旱問題,對扶貧工作和鞏固脫貧成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3 促進陜西省金融精準扶貧的建議

3.1 促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金融扶貧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的債務和不良資產,不良資產是銀行業普遍重視的問題,會對金融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金融業應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主動化解經濟風險。一是要對債務的存量和增量、融資平臺的準人進行實時監測,建立起全面的債務衡量指標體系,以減少信用風險發生的可能。二是綜合利用多種方法以化解產生的債務風險,如利用保債券憑證、資產證券化等創新的金融產品,進一步優化債務存量、化解債務風險。

3.2 加大信貸優惠力度

金融的字面含義是貨幣的融通,更深一層的含義可以解釋為“貨幣運動和信用關系的集合”,現代經濟中,信用的范疇是借貸行為,促進社會信用的發展和信用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因而金融精準扶貧應加大信貸的力度和可得性。農業的發展需要信用的扶持,銀行信用作為信用體系的主體信用,應與農村農業廳等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加大金融支持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力度,在資金安全合理的基礎上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如免收個人金融服務費;創新優質融資產品,扶持富硒茶、花椒等特色產業的發展;對貧困戶、低保戶、農民合作社成員等及其成員等涉農小微主體專門開辟“線下+線上”貸款綠色通道;幫助農民合作社及其成員的農產品銷售,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合作社給予免費信貸政策和不定期價格補貼等。

3.3 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基于普惠金融的特殊性,它比一般金融更加注重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普惠金融就是無限制地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動,而是為了幫助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等受益群體提升“造血功能”。因而普惠金融下的金融扶貧,不僅要幫助貧困人群改善貧困現狀,也要堅持金融機構的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確保發展可持續。

金融具有資源整合效應,可為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和基礎建設“輸血”“補充養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本支持,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項目領域存在巨額資金缺口。普惠金融可以借助儲蓄、理財、債券、基金等工具,把貧困地區小額分散資金聚合起來,并通過金融機構融資、跨區域資金調劑等方式,為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提供大額、長期、優惠的資金支持。

[參考文獻]

[1]KABLANA A S K,Chhikara K S.A Theoretic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of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management&labourStudies,2013 (1-2).

[2]武麗娟,徐璋勇.我國農村普惠金融的減貧增收效應研究——基于4023戶農戶微觀數據的斷點回歸[J].南方經澆2018 (os).

[3]張晴,龔亮普惠金融減貧異質效應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0 (06).

[作者簡介]韓笑(1994-),女,河南上蔡縣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學。

猜你喜歡
金融扶貧普惠金融陜西省
太陽第一家
123的幾種說法
江蘇農村金融扶貧創新思路與對策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總工楊建軍被調查
金融支持精準扶貧模式創新研究
欠發達縣域普惠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金融扶貧的具體實踐及優化措施
農村普惠金融淺析
金融支持民族地區縣域扶貧問題研究
似“定”而非巧判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