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言語形式,叩問文本經典

2020-12-21 03:22要雷
語文天地·小學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老爺爺言語解析

要雷

語文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言語形式,叩問文本經典,能夠為學生帶來直接的感知體驗。從解析遣詞造句、關注表達修辭、聚焦謀篇布局等角度展開學習和探索,能夠讓學生順利掌握言語構建規律、提升言語鑒賞品質、形成言語認知體系,教師在教學執行中要發揮關鍵作用,為學生順利進入言語學習環節創造良好條件。

一、解析遣詞造句,探析言語構建規律

文本構建的基礎是言語,遣詞造句是最基礎的材料應用之法,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引導和啟迪,能夠為學生帶來最真切的感知和體驗。文本中的遣詞造句追求鮮活生動,自然關涉到字詞的錘煉問題,我們知道古人大多有“煉字”“煉句”的意識,可見言語構建是有規律可循的,從這個角度展開文本解讀和鑒賞,也能夠收獲更豐富學習認知。

文本典詞佳句的廣泛應用,為文本增色不少,增加了更多閱讀看點,學生對這些內容比較敏感,教師不妨適當做出引導,要求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度解析,找到言語構建基本規律,這對全面提升學生語用水平有一定幫助。如教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教師先與學生一起閱讀文本內容,找出一些典型詞語進行集體協商。如“天下奇觀”,這個“觀”字,應該是“景象”的意思。作者在描述大潮來時運用了一些動詞和形容詞,都非常地經典。如“沸騰”“人聲鼎沸”“橫貫”“橫臥”等,教師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釋詞,感受這些詞語的應用效果。為給學生提供更系統的學習啟示,教師找出典型案例進行重點講解。如“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這個句子中的“籠罩”是動詞,關聯的“薄霧”,構成了動賓結構,“蒙蒙”對中心詞“薄霧”進行限制和修飾。學生根據教師講解,對語言構建規律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教師要求學生找出典型詞語進行關聯性閱讀分析,明確了其文本意思,而且對一些典型句式進行語法解讀,給學生提供言語構建規律探索的機會。教師沒有給學生展示更多專業術語,只是對句式構建特點進行重點解釋,讓學生初步建立語法意識,這樣的學習更有價值。解析遣詞造句的特點,探析語言構建的規律,這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師需要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進行引導,利用示范操作進行展示和解讀,這樣才能獲得預想的效果。

二、關注表達修辭,提升言語鑒賞品質

言語表達需要借助一些方法來實現,這些方法無疑是語言表達的重要載體,教師在語言教學中,需要對修辭方法、表達方式、語體色彩等語言運用方法進行重點解讀,讓學生從中獲得豐富學習營養。小學生對言語表達方式認知還比較欠缺,教師在具體設計時需要有觀照意識,盡量不涉及專業術語。在語言鑒賞環節,教師不妨給學生做出一些提示,規劃語言鑒賞路線,對提升學生語言鑒賞品質有一定幫助。

小學生對常用修辭方法是比較敏感的,教師借助文本展開修辭鑒賞設計,能夠為學生帶來語言系統構建機會。在教學《走月亮》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求學生展開深入閱讀,找出文本中運用修辭方法的句子,然后做重點鑒賞分析,說說這些句子的表達效果。學生進入文本閱讀環節,很快就找到一些修辭方法運用的句子。例如:“每一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薄拔液桶屪咴铝痢薄罢樟亮烁吒叩狞c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教師要求學生對這些句子進行鑒賞分析,學生先歸結出修辭方法,然后結合文本具體語境進行分析其表達作用,最后能夠聯系作者情感和文本主旨進行深度解析,順利完成閱讀認知構建。學生大多掌握了一些修辭方法,但對修辭表達作用進行分析時,往往找不到切入點,有學生只會用一兩個關鍵詞進行標注,教師需要做深入引導,讓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甚至要關聯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展開思考,這樣才能獲得更為深刻的閱讀鑒賞認知。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修辭方法鑒賞任務,學生對這樣的學習任務很熟悉,自然會快速進入角色之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能夠根據教師指導進行系統性構建,對經典句子進行深度發掘,獲得不錯鑒賞效果。語言鑒賞沒有固定格式,但有比較強的邏輯構建要求,對語言表達作用的分析需要貼近文本核心。

三、聚焦謀篇結構,完善言語認知體系

結構是文本的重要構建要素,教師從謀篇布局角度展開文本解析,能夠給學生帶來邏輯思維的觸動。從遣詞造句到謀篇布局,體現的是由點到面的邏輯關系,語言呈現形式眾多,教師從體系構建角度展開施教操作,能夠給學生帶來整體感。

小學生對文本整體構建還缺少基本認知,教師需要做好針對性設計和引導,促使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構建環節,展開深入的閱讀研究,找到一些構建的規律和方法,這對全面提升學生閱讀認知水平有重要幫助。在教學《爬天都峰》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與學生一起閱讀文本內容,對其基本情節有了梳理性認知。在文本構建問題討論時,教師結合文本內容給學生設計閱讀任務:文本第一句話是:“假日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边@句話在整個文本構建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學生開始思考和討論,很快就形成共識:這句話處于文本的開頭,而且自成一段,具有總起總領的作用,為下面情節和故事的發生作好了鋪墊。教師繼續設計:在爬天都峰的時候,作者是如何設計爬山過程的?在敘述中引入了一位陌生的“老爺爺”,這個設計有什么特殊用意?學生再度展開思考,形成不同閱讀感知。有學生說,爬天都峰,是按照時間順序展開設計的,從山底到山腰、最后到峰頂。文本中引入了“老爺爺”這個人物是特意安排的,因為受到“老爺爺”的鼓舞,才讓作者有了登山的勇氣和信心,“老爺爺”這個人物不可或缺。也有學生說,“老爺爺”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不僅給作者帶來登山的鼓勵,從結尾中可以看出,“老爺爺”也是受到作者的激勵,才有勇氣登山的,這里要闡釋的是“相互激勵”,用榜樣的力量,克服了登山困難。這樣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人生就像這登山,唯有建立借鑒意識,從他人經歷中汲取營養,獲得啟迪,才能有勇氣去挑戰生活中的困難,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深入文本展開研究,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提示。文本構建有個性特點,教師從整篇文本構建角度展開引導,給學生創造深度思考的機會。文本構建有不同方式,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一些規律,建立了一定邏輯關系,這樣的文本構建才具有經典性。

在教材文本閱讀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言語解析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核心,形成有形學習認知,特別是言語呈現形式眾多,教師要從遣詞造句、表達修辭、謀篇布局等角度展開引導和組織,讓學生展開多種體驗性學習,以提升語言基礎水平。教材選入文本大多帶有經典性,其言語呈現形式也更為獨特,教師需要加以針對性引導,以提升其教學有效性。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南郊鎮八里小學(255300)

猜你喜歡
老爺爺言語解析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在后
老爺爺和音樂蘑菇城
“反”教語文 破解文本言語形式
睡夢解析儀
共享
復合場中類拋體運動解析
《世說新語》中的“言語”趣味故事
我送老爺爺回家
“Fe2+與Fe3+”相關解析
對稱巧用解析妙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