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電視新聞標題“脫‘平’致‘富’”

2020-12-21 03:19田冰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提煉新聞價值標題

田冰

摘要:電視新聞的發展歷史與報紙、廣播相比,屬于后起之秀,在表現形式多元化組合中,電視新聞記者往往在標題上花的功夫不夠,常常出現重畫面內容、輕文字標題的現象,特別是一些地市級電視臺,這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由此,在新聞標題推敲上,電視新聞與報紙廣播新聞一直存在著較大差距,如何縮小這個差距,讓電視新聞標題走出平庸,富含亮點,這是本文試圖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電視新聞;標題;平庸;亮點;提煉;新聞價值

所謂萬事開頭難,用在電視新聞作品采寫過程中,指的就是標題創作,標題取好了,作品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則不然??v觀電視新聞在我國的發展史,不過短短幾十年,與報紙、廣播新聞比起來,它屬于“后浪”,曾有“無限風光盡被占”的優勢。然而,在經過一番較量之后才發現,就新聞標題而言,電視新聞明顯缺乏優勢,這在一些地市級電視臺尤為明顯,主要表現在:

1.字數偏多造成標題冗長。

2.提煉不夠導致內涵缺乏。

3.定位不準構成文不對題。

概括起來講,就是平淡乏味,平庸無奇,無法與鮮活的畫面搭調,無法形成對受眾的吸引,這樣的電視新聞是缺乏傳播力的。

如何解決電視新聞采寫成片過程的標題撰寫問題,本文作者依據自己近30年的電視新聞從業經驗,以及潛心學習國內相關新聞機構優秀的報紙廣播電視新聞作品之心得,總結出以下幾點電視新聞標題撰寫方法:

1.把握新聞題材分量提煉標題核心價值

策劃出的新聞選題、或者是突發的新聞事件,都有在當下社會背景中的傳播價值,這是新聞的本質價值,稱之為新聞題材的分量。要把這種分量在電視新聞標題中體現出來,精煉的文字、貼切的語言是兩個重要參照標準,有了這個標準,新聞標題就會成為新聞內容的高度濃縮,讓受眾覺得精彩亮眼。

例如,本文作者主創的、榮獲2019年度“湖北新聞獎”一等獎的電視新聞短消息《接見老英雄,總書記對張富清說了啥》,初稿的標題是《今天,張富清從北京載譽歸來》。其實,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當時是作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代表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在央視播出的新聞畫面中我們發現,總書記走向坐著輪椅的張富清,彎腰與他緊緊握手并親切交談,我們臺的電視記者對老人家的采訪內容也是總書記對老人說了什么,其核心價值是體現總書記對全國退役軍人的關懷。加上我們得到消息,老人家已經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候選人,基于此,我們認為這條新聞的著力點不在“載譽歸來”,應該在總書記與老人家的對話上。于是,我們把標題定位在“總書記對張富清說了啥”,讓標題一下子有了吸引力。隨之,這條新聞在我臺新媒體平臺的點擊率大增,并被大量轉發,傳播效果很好,獲得湖北新聞大獎也是必然。

2.依托新聞題材背景賦予標題深刻內涵

任何新聞題材都有其相關的新聞背景,了解新聞背景,深刻解讀新聞背景的價值,是寫好新聞標題的關鍵。對于攻讀新聞專業的大學生、初入新聞記者隊伍的人來說,了解新聞背景很容易,但深刻解讀其價值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然而,在本文作者工作的電視臺,不少電視新聞記者撰寫標題的能力不強,沒有形成在標題上創作雕琢、精心打磨的良好習慣。

本文作者曾擔任過本臺一檔電視新聞節目的主編,在當班選擇文字稿件時,經常是很難挑到一篇有好標題的稿件,而且,不少記者采寫拍攝的新聞作品,內容可圈可點,標題卻平庸平淡。例如,有一位記者的稿件標題是《XX地方一倆貨車在大街上抬頭》,其畫面是這輛車由于超載失去平衡,把車頭壓得翹起來了。畫面很寫實,但標題比較含糊,也沒有什么富有的內涵價值,后經主編改為《不堪重負,XX地方一貨車街頭發脾氣》,亮點就出來了:標題采用擬人手法,貼切的語言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容,富含對超載行為的批評,這樣,新聞價值也就顯現出來了。

就電視新聞標題而言,不少地方臺與中央、省級臺聞差距明顯。究其原因,其一,我們的記者缺乏對新聞題材背景的解讀和提煉歸納能力,其二,重內容輕標題的觀念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了。

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曾報道過一則很經典的電視新聞,標題就是“依托新聞題材背景,賦予標題深刻內涵”的完美詮釋:

2015年11月7日下午,舉世矚目的海峽兩岸領導人會晤在新加坡舉行,在當時被稱之為“習馬會”。會晤當天,習近平總書記與馬英九的握手時間達到了81秒,他們在致辭和發布會上,從過去談到未來,既回望歷史,又展望未來。兩岸專家分析認為,此次會晤雙方均強調堅持“九二共識”,臺灣經濟也依賴于大陸經濟,這對于對臺灣人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在這樣的新聞背景下,央視播出的電視新聞標題為《習馬會:手握“久”了心就“近”了》,妙在何處?一目了然。

3.尋找新聞題材亮點助力標題精彩呈現

新聞題材的亮點,就是新聞本身的價值,這個價值一定要用合適的文字語言在標題中呈現出來,只有這樣,整個新聞從一開始才有可能得到關注,最終達到傳播效果,從而體現新聞價值。

本文作者在撰寫的《做好電視新聞的“四步訣”》一文中曾列舉了這樣一個關于新聞標題的例子:

“2004年3月11日,《三秦都市報》報道了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瑪,被送往成都治療的新聞,其標題《千里赴蓉只為活出個熊樣》,看似輕松幽默,實則吸引了讀者,并揭示保護動物的主題?!?/p>

這個標題的精彩在于用“熊樣”一詞雙關,值得電視新聞記者學習、借鑒。

以上所述,只是在電視新聞標題上淺顯而論,如何讓電視新聞標題“脫‘平致‘富”,加強記者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不斷提升,是必由途徑、不可繞行。

猜你喜歡
提煉新聞價值標題
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故事,讓學生語言能力有效提高
例談“一文一字盡風流”
淺析新聞標題翻譯
關注數學思考 提升數學本質
策展新聞視角下的中美新聞APP比較研究
搭建多元平臺提升語言能力的思考與實踐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感悟數學思想,領略數學魅力
怎樣讓民生新聞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