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中畫與畫中詩

2020-12-21 03:50李偉
關鍵詞:古典詩詞審美教育小學語文

李偉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文化常識,還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具有語言美、音樂美,意境美的特征,具備審美教育的條件。利用古典詩詞進行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審美教育。

關鍵詞:古典詩詞;小學語文;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生活中的美體現在不同方面,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自然界的絕美景色,藝術創作都是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是引導他們如何在生活中發現美。

一、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審美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生活包羅萬象,有美好的部分,也有丑陋的部分;有積極的部分,也有消極的部分;美與丑、善與惡都存在于生活中。只有善于發現美,才能對生活充滿信心。如果缺乏審美能力,常常會被生活中的消極面影響,對生活失去信心。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培養學生的分辨能力,讓他們了解生活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讓他們從小具備良好的道德,有積極的生活態度,用健康心態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在道德方面,審美教育可以促進人格發展,讓人自覺地將社會道德規范和個人思想意識相結合,自覺遵守社會道德,來完善人格發展。

審美教育可以促進智力發展,因為生活中的美需要發現,具有審美能力的人,需要將生活中的美傳達出來,于是就產生了美的創作,音樂、書畫,詩歌,小說等藝術形式,都是用來傳遞生活之美。為了獲得更多的人認同,就要善于鉆研,就需要開發智力。

審美教育還能陶冶情操,在生活中,人不能為了掙錢而活著,整天忙著工作,會讓人產生厭倦,覺得生活毫無意義。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彈奏一段音樂,看喜歡的書,或者看電影電視,可以得到精神放松,這些藝術帶來的精神愉悅,就是陶冶情操,陶冶情操需要具備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能夠從他人的創造中體會美,發現美。

二、古典詩詞的審美內涵

(一)語言美

古典詩詞的審美體現在語言美、畫面美、意境美等方面。語言美主要是漢字的特色,漢字的四聲具有抑揚頓挫的韻律美,加上我國古典詩詞的押韻,讀來具有音樂感。如《春曉》句末的“曉、鳥、少”,雖然聲母不同,但韻母都是“ao”,這樣就形成了韻腳一致。無論是五字還是七字詩,字與字之間聲調都不同,平聲和去聲交錯,所以讀來朗朗上口。語言美雖然學生無法描述,但通過朗讀來體會韻律美。

(二)畫面美

古典詩詞的畫面美,是指詩句表現出來的情景,在人頭腦中形成美好的畫面,例如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短短二十八個字,卻向讀者呈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這里有時間、地點、人物,還有情節。時間是農歷二月底,三月初,這時候樹上的花開始凋謝,但樹葉尚未長出來,地點是村外田野里,小路邊有籬笆,圍著的是油菜田,油菜花盛開。人物是幾個活潑的兒童,他們在籬笆圍著的小路上疾走,追趕黃色的蝴蝶,但蝴蝶飛到油菜花中,融入到黃色世界,兒童再也找不到了。雖然字數很少,但勾勒出的畫面真實、美好、感人。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也是一幅生動的畫面,從動態的飛鳥,到靜態的地上小草,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初春圖畫,體現了春天的美好。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也通過寥寥數語,將一家人的生活狀態描摹出來,輕聲交談的老人,三個兒子根據自己的能力在各行其是,雖然是個平常的生活狀態,但顯得溫馨、親切。

蘇軾在評價唐朝詩人王維的詩歌時,認為他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主要是贊美王維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詩,因為這兩句詩將大漠上的安靜景色傳神地刻畫出來,畫面感自然在腦海中生成。

不僅王維的詩具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感,幾乎每一首古典詩詞都有這種畫面美的特點。

(三)意境美

意境是中國畫的創作方式,在畫面上用一種景物來表現另一種畫面上沒有,實際存在的圖景。例如用船夫釣魚,來表現“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沒人過河,船夫閑來無事,靜靜地垂釣。雖然創作者沒有提到“野渡無人”,但觀眾卻從畫面上讀出了這種形態。畫家常常用江邊水鳥來棲息,來表現江水浩渺的意境。

古典詩詞也將這種手法運用到創作中,例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表現的就是“空山”的意境美,因為山太廣闊了,即使有人在山中說話,也看不見人,用聽到人聲不見人來表現山的空曠。

古典詩詞因為句子精煉,很多意思沒有明確表達,讀者能夠聯想到相應的畫面,例如《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描寫了“飛入菜花無處尋”這個畫面,但讀者可以想象那幾個兒童著急尋找,找不到后的失望,也能聯想到作者看到這一切,發出的會心一笑。

孟浩然的《春曉》,只描寫了“夜來風雨聲”,第二天看到了“花落知多少”,讀者可以想象“夜來風雨聲”的強烈,將枝頭的花全部吹落。

辛棄疾的《清平樂》,描寫了農家夏日的生活,雖然只描寫了他所看到的一幕,“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但卻給人留下無盡的聯想,一家人雖然住在茅草屋里,但家里人相親相愛,孩子孝敬老人,夏天不讓父母干活;哥哥愛護弟弟。兩個哥哥在做事,大哥因為年齡大,做最辛苦的除草,二哥在家里編雞籠,小弟弟不懂事,跑到溪邊剝蓮蓬吃。這首詩的意境,讓人感受到農家生活的悠閑,更讓人感受親情的溫暖。

三、小學語文中的古典詩詞審美教育方式

審美教育要適應學生的成長規律,不同年齡的學生,審美教育的方式也不同。小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是通過直觀形象性產生興趣,然后又通過這種興趣進一步展開想象力,來感受古典詩詞所帶來的美好意境。

(一)低年級詩詞教學——從直觀到聯想

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形象直觀性,他們善于通過形象來接受知識,所以在低年級語文中的古典詩詞,都具備形象化特征,例如漢樂府中的《江南》,描寫魚兒在荷葉下戲水,“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在成年人眼里,這首詩完全沒有意境,更像一首兒歌。但在低年級小學生眼里,他們讀到這幾句,會產生強烈共鳴,仿佛看見小魚活潑地跑來跑去。也能因此記住“東南西北”的具體方位。因為小魚戲水,小學生都見過,詩歌形象地做了描繪,他們讀過之后就產生聯想,聯想到自家魚缸中的魚。

李白的《古朗月行》,駱賓王的《鵝》都具有這種形象化特點?!豆爬试滦小分械摹皟簳r不識月”產生的聯想,很多小朋友都經歷過,甚至還有更多的聯想。這些都是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從他們的生活認知開始,又貼合他們的理解能力。

(二)高年級詩詞教學——從畫面到意境

小學生進入到高年級后,因為生活經驗更加豐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在學習古典詩詞時,可以通過閱讀,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感,進一步體會到意境之美。

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沒有點明問話內容,但通過詩句,可以推想問話內容是什么。作者只寫了“松下問童子”,說明要找的人不在,問他身邊小童。從后三句可以看出問話內容是,你師父去哪里了?到底在哪里采藥?能找到嗎?這幾句詩具有倒推的作用。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可能有難度,但四五年級學生就能理解。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通過“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可以聯想到農家生活中,因為大人忙著種莊稼,兒童也受到影響,模仿大人,在桑樹下自己種莊稼。因為高年級學生有過模仿大人的經歷,讀到這兩句,就有情感共鳴,能夠想象兒童種莊稼的情景,進入到詩歌意境中。

進入高年級之后,理解古典詩詞的畫面美、意境美之外,還要從詩歌中學習哲理,例如朱熹的《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說的是水渠中的水清,是因為有流動的水形成的活力,由此可以聯想到池塘中的水因為進水少,出水也少,所以積攢了許多污垢。從活水還可以聯想到對知識的積累,一定要不斷學習,補足“源頭”,才能保持知識長新,不至于像池塘那樣因為吸收活水少,所以藏污納垢。蘇軾的《題西林壁》也具有哲理性,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得到的印象不同。

(三)小學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方式

在古典詩詞教學中,傳統的方式是反復朗讀,熟練背誦。這樣只能讓學生感受到詩詞的“語言美”,并沒有將詩詞中的審美觀傳輸給學生。

審美教學,首先要讓學生理解詩詞內容,從語句上感受到詩歌描寫的畫面美。讓學生通過語言描述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我國古典詩詞描述的都是大自然,鄉村生活,和現代生活大不相同,所以先要介紹時代背景,使學生腦海中的畫面更加清晰立體。其次要向學生介紹詩中描寫的季節特點,這些都是詩人認真觀察生活的結果,《宿新市徐公店》描寫的時間,準確把握了農歷二月底,三月初的特色,不僅僅是春天這么廣泛的時間概念。范成大的田園詩也有鮮明的季節特征,不是用春天秋冬就能概括,需要精確到立夏小滿這樣的節氣時間。

形成畫面感之后,學生才能感受意境之美,在自己的腦海中補出作者省略的部分,這個過程就是審美產生的變化。

有條件的地區,應該讓學生去詩人描寫過的地方,感受詩中意境,例如長江邊的學生可以在江邊來感受“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在湖邊生活的學生,可以去感受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的壯美;在山區生活的學生,可以在老師帶領下,去感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利用詩歌來觀察自然景觀,是生活與藝術的結合,能促進學生審美觀發展。

四、結束語

審美教學需要通過朗讀、聯想,實地觀察,來感受畫面美和意境美。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教學工具,將詩歌意境用畫面配上音樂進行展示,來加深印象。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才能讓學生喜愛古典詩詞,從古典詩詞中發現美。

參考文獻:

[1]褚娜,何善亮.何以“詩美”塑“人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審美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25):133-135.

[2]李朝華.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3]郭曉婷.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考試周刊,2020(12):44-45.

[4]蘇志恒.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75.

猜你喜歡
古典詩詞審美教育小學語文
中國古典詩詞的閱讀與欣賞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古典詩詞在廣告文案寫作中的運用探討
趣從詩中來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