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分析

2020-12-23 04:56代宏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圖書館建設服務能力高等院校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范圍也隨之不斷擴大,在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已經得到了充分研究。在高等院校的建設中,圖書館無疑是十分重要的部門,圖書館的完善建設對該院校的學科發展及科學研究等內容都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在部分高等院校的圖書館建設中已經開始使用大數據技術,因此在此氛圍下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進行合理分析,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最佳作用,并結合當前圖書館建設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提出建設性意見,是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完善的有效助力。本文將針對大數據技術的自身內容,與現存高校圖書館建設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完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高等院校;圖書館建設;服務能力

我國最早在2012年第六屆上海國際圖書館論壇上將大數據引入“圖書情報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國內對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展開了更為廣泛且深入的研究?;诟叩仍盒D書館是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的重要部門,做好該部分內容的服務工作更是推動學??蒲械闹匾?,我們對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的分析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能夠有效推進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的高質量化。

1.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是指以多元形式,通過不同渠道對數據進行搜集,組成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據組,并能夠對相應工作進行指導,往往具有實時性。大數據本質上來說只是互聯網發展到現今階段的一種表象或特征,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創新為依托,將原本難以收集并利用的數據輕松地運用進人類的需求中,并將在不斷的創新與完善之中為人類創造更多的價值。

1.1大數據的特點

大數據的4大特點:

(1)Volume(大量):大數據最為顯著也最本質的特點在于其海量的信息內容,與傳統技術相比能夠更加完整的將數據記錄。

(2)Velocity(高速):大數據與云計算等創新技術相聯動,能夠快速且精準地得到相應的信息或數據,并能夠準確捕捉市場變化且隨之變化。

(3)Variety(多樣):基于其信息海量性的特點,在信息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信息的多樣性也隨之增加,為大數據投入各行各業打下基礎。

(4)Value(價值):由于信息量大,信息種類多,信息采集可能會發生樣本不完善或是不連續的情況,雖然使用大數據進行分析,數據達到一定規模時,分析結果會更加全面,但其本身價值密度較低。

1.2大數據的意義

1.2.1需要向受眾大量提供產品或是服務的企業及機構可以使用大數據對受眾信息及自身資源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從而做到精準投放,減少與受眾之間的摩擦,并將自身的信息資源發揮至最優狀態。

1.2.2信息量巨大,難以管理轉型的企業及機構可以通過大數據引入,將固有的管理方法及服務形式徹底改變,使自身的運行模式與時代發展更加契合,避免在大數據環境下被淘汰。

1.3大數據的前景

大數據不斷發展,不斷滲透,現如今我們的經濟生活、社會管理、文化教育科研、醫療保健休閑等領域都引入了大數據,它與每個人產生了密切聯系。以大數據為依托的全媒體,運用于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傳感器等內容已經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而如今涉及高等院校學科發展及學??蒲械母咝D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無疑也需要大數據的助力,顯而易見,未來大數據將更加寬泛地運用于各行各業之中。

2.大數據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及發展,圖書館對信息儲備管理的傳統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的需求,以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為例,圖書館的社會地位正在逐漸向“全社會的信息資源組織及服務機構”轉型,為不被時代所淘汰,現下圖書館建設該著重加強對信息資源的收集、管理、服務甚至是生產,全面與社會需求接軌。

2.1大數據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

(1)內部環境因素: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雖然只是對信息進行簡單儲存及管理,但其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加之當前社會多項創新技術結合發展,各類信息呈幾何式迅猛增長,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在短時間內成為大數據是必然趨勢,但我國多座高校圖書館僅僅擁有符合要求的數據規模,卻沒有成熟完善的數據結構及服務模式,面對激增的信息資源數量無法做到合理的數據整理及數據分析,導致數據資訊服務難以進行。

(2)外部環境因素:基于當下社會大數據的全面普及,尤其是網絡數據的快速發展,受眾在工作、學習及生活中對圖書館的需求有所減少,通過互聯網便能夠快速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導致圖書館的用戶減少、用戶依賴程度下降,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重要阻力[1]。

2.2大數據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得到的機遇

(1)高校圖書館在傳統模式下需要儲存大量紙質圖書,但大數據技術的引入能夠減少紙質圖書的儲存數量,將其改為電子圖書,方便儲存及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對書本有更加精確的歸類方式,除有效提高查閱效率外還能夠為學校節省一定的成本。

(2)通過大數據技術將本院校的圖書信息資源與其他高?;蚴菣C構的信息資源聯動,不僅能夠提高本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的完善效率,還能夠有效達到全社會信息資源相兼容,為使用該大數據系統查閱信息的受眾提供更加廣泛的信息服務。

(3)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最終實現由傳統的信息儲存管理向“全社會的信息資源組織及服務機構”轉型,促進圖書館更加長久高質的發展,使館內的有效信息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從而促成全社會各行業之間的良性循環。

3.大數據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

3.1儲存基礎設施升級與信息資源建設

基于大數據信息海量化的特點,對于大數據的管理需要擁有獨特架構,其中圖書館儲存基礎設施是否滿足信息管理需要最為重要,而海量信息管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推進圖書館設施更加快速的升級及發展。

大數據技術對數據處理的手段及方法主要聚焦于信息量大、處理速度快、處理程序便捷以及全過程自動化等等,而隨著社會及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來高校圖書館會有更加龐大的信息量需要處理,為完成大數據技術的全面引入,則需要將圖書館內的設備儲存容量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更加不能疏忽設備的計算能力及傳輸能力,盡量全面滿足大數據技術所需,從而更加高效高質地完成高等院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

3.2建設系統化、信息化、標準化、多樣化的信息資源

當下大數據技術對信息資源具有非結構化的架構要求,而傳統圖書館所具備的硬件儲存設施不僅無法滿足海量信息儲存,亦難以保障數據信息的儲存架構。在一定的建設實踐中可以得知,數字資源也是各重點建設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館藏信息資源數字化仍處于發展之中,尚未形成完善資源庫,且仍多以紙質資源為館藏的主要資源,少數圖書館亦僅僅將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并重。

在高等院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中,我們應該將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重心放在建立非結構化數據儲存架構,將傳統的儲存架構進行改革,形成新的文件系統及管理系統,使信息搜集、信息管理甚至是信息生產的全過程都處在系統化、信息化、標準化、多樣化的狀態之中。

3.3以用戶需求為向導建設信息資源

完善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目的在于為學生用戶提供滿意服務的基礎上,為社會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資源服務,因此注重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是圖書館建設發展的重要動力[2]。為改變圖書館逐漸不受重視的現狀,我們更需要精確且及時地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從而促進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即意味著在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首先需要考慮圖書館自身信息資源建設是否科學合理,并在此基礎上注重不同學科及不同專業深度之間的全面均衡發展,以此滿足不同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這要求我們必須在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融入云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對用戶需求進行跟蹤分析,注重信息資源內容與用戶需求之間的貼合度。

3.4通過圖書館聯盟共建共享完成信息資源建設

基于用戶需求的多樣性及可變性,單一圖書館難以滿足用戶需求是常態,這要求我們在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務必要重視與其他高校之間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即使高校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但僅憑單一高校自身建設覆蓋所有領域的信息資源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大數據環境下,能夠與各高校圖書館之間建立資源互借共享是大勢所趨,只有完善圖書館聯盟,促進信息資源的流轉更加高效,才能夠更加全面完成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除此之外,高校本身還應該與信息資源供應商、服務商、技術方等多方建立長久穩固的聯系,以保障自身信息資源的時效性及準確性。

4.大數據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服務

4.1重視云計算及物聯網技術的融入

大數據環境下的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應十分重視用戶行為習慣分析,將此作為自身信息資源及服務不斷完善的方向指導,而對于用戶行為習慣的分析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云計算技術及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項技術的有效結合能夠精準計算出用戶的擅長專業及學科,并充分了解用戶的閱讀習慣,為進一步提供服務打下良好基礎[3]。因此,在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完善過程中,務必要重視云計算技術及物聯網技術的融入,并時刻關注各項技術的更新換代,及時升級自身的信息資源管理技術,以此提升自身信息資源服務能力。

4.2將被動地位轉型為主動地位

傳統的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屬于被動服務的狀態,通常需要用戶自行前往圖書館,并查詢和記錄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在大數據環境下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應該化被動為主動,通過精準計算出的用戶擅長領域及其閱讀習慣,在適當的時候為用戶推送其可能感興趣的信息資源,并根據其反饋不斷精進自身的推送內容,如用戶在此次搜索中沒有找到需要的信息資源,在該信息資源加入資源庫時則應主動給用戶推送。

4.3引入可視化技術

大數據環境下各項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圖書館內的信息資源可視化變為可能,當用戶搜索相應的信息資源時,可通過超鏈接等形式向用戶推送相關的圖片甚至是音視頻,使用戶能夠更加生動全面地了解自己所需的信息,使用戶的體驗感更佳,促進更高質量的高等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形成。

參考文獻:

[1]吳貴寶.大數據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策略[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000(014):144-145.

[2]梁繼宏,張偉光.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建設探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9,000(005):105-106.

[3]吳曉英,劉子輝.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快速響應方式探索——以重慶科技學院圖書館為例[J].情報探索,2019,258(04):93-99.

作者簡介:代宏(1964.10.13)男,民族:漢族,籍貫:吉林省長春市,職稱: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研究。

猜你喜歡
圖書館建設服務能力高等院校
網絡平臺時代下圖書館建設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服務能力提升探討
空間塑形、視覺調度與文化景象的形成
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員綜合服務能力探究
關于加強黨校圖書館服務能力建設的思考
實踐探索商務英語專業有效服務區域經濟能力的提升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淺談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