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鄉村中學教育改革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2020-12-28 01:54姜子玉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教育改革互聯網+互聯網

姜子玉

摘要:“互聯網+”時代對我國鄉村地區學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在對“互聯網+”與鄉村教育的關系進行理論審視的基礎上,提出了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鄉村中學教育改革過程中與傳統思想、教學方式、鄉村實際情況發生碰撞所帶來的現實問題。為此,轉變教師與家長傳統思想觀念,加強網絡通識教育,確定教育方針,確保農村中學教學水平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中學教育;教育改革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傳統的鄉村教育模式中,學生獲取知識主要渠道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網絡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互聯網逐漸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盎ヂ摼W+”概念的提出對中國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其對教育的發展的影響在近年來被社會各界人士重視起來,尤其是對于我國鄉村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1]。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網絡這把雙刃劍。因此,“互聯網+”模式對于鄉村中學教育的改革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我們要立足于當下,合理利用互聯網對于鄉村的中學教育改革起到的積極作用,減小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

一、“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教育改革的理論審視

關于鄉村教育改革的學術界研究工作有很多,其中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鄉村教育改革的文章也有一些。整理相關的研究成果,對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鄉村教育發展有一個基本的理論審視。

首先,關于“互聯網+”教育,是隨著如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科技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盎ヂ摼W+”對教育的深刻影響主要表現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一、教育理念的更新。其核心理念為順應網絡信息化的趨勢,以互聯網技術來支持教學和實踐工作的進行,進而最大限度地向全國范圍內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程度,讓更多的人享受教育改革所帶來優勢。二、教育實踐的變革。教育資源形態在互聯網的作用下數字化,使教學真正的實現了自主化、個性化。通過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突破學科、地域、年齡等制約,促進優質教育的普及。此外,“互聯網+”打破課堂限制,使任何學習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方便地獲取所需要的優質教學資源。但就目前來看,“互聯網+”對教育所帶來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盡管其為教育教學中的公平性提供了新的機遇,但依然難以保證學習質量的優良性,如多種個性化教學內容、在線教學資源等可能在網絡中大量信息的沖擊下淪為“廢墟”,“互聯網+”教育的完善需要大量工作[2]。

其次,關于“互聯網+”背景對鄉村教育發展的影響。研究者們認為,通過合理利用“互聯網+”教育的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以互聯網為載體,加強與城市優秀學校之間的資源互通,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進而提升農村中學的教育質量,縮小城鄉教育之間原本的差距,促進城鄉教育發展的相對平衡。同時,在該“互聯網+”的背景下,更有利于鄉村學生學習新鮮的知識,同時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師資差距給學生們帶來的教育的不公平。

最后,關于“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教育改革的走向。相關研究學者認為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在給鄉村教育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學校師生對于科技迅速發展過程的適應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中學教育改革面臨的挑戰

近年,隨著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互聯網+”逐漸走入鄉村生活當中,在農業、畜牧業等在“互聯網+”大潮中高速發展的同時,“互聯網+”的教育模式也逐漸成為了鄉村學校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3]。本人根據近年在鄉村教育一線的教學及管理經驗,提出“互聯網+”給鄉村中學教育帶來以下幾個方面帶來的挑戰:

(一)傳統教育與學習思想的影響

在結合“互聯網+”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后,學生反映出現了兩級分化的現象。部分學生表示十分喜歡這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能夠在課后與教師進行積極的討論,師生關系達到了“互聯網+”教育模式所提倡的民主平等、相互溝通的效果;有部分同學認為知識就是應該從老師的課堂上學習,或因家庭環境等因素,對于線上學習表現抗拒、不主動等行為。

同時,有部分老教師及家長仍然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仍抱有“計算機的使用會影響到學生成績的提高”等觀念,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互聯網等來輔助教學是會影響教學效果的不正確思想。此外,即使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但是因為鄉村工資待遇水平較低,很難吸引到年輕的教師,包括我校在內的大部分農村學校多以中年甚至退休教師為主,所以會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的教師很少。僅有部分能夠操作的年輕教師,但是面對教學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仍然存在一定的知識空缺[4]。

(二)網絡知識內容良莠不齊

隨著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網絡上存在良莠不齊的各類信息同樣帶來了很多挑戰。對于網絡上錯綜復雜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對知識進行判斷篩選,獲得最新的正確的教學信息以及課堂教學所需補充或應用的材料。但是對于學生而講,尤其是對于還沒有形成人生價值觀的中學生來講,網絡上良莠不齊的知識和內容有可能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僅如此,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不同的信息,如對一個知識的多種分析方法,或者是延伸出來的復雜高深的知識體系,容易使得學生思維的混亂。使其對學習內容的主干不夠深刻,與教學目的背道而馳。

(三)鄉村經濟情況帶來的限制

“互聯網+”的教育模式是課堂教學與課后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模式,而在農村的大部分家庭并不具備這樣的網絡及環境條件。大部分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教學過程,在進行教學改革后,部分同學反映部分多媒體課程在學校進行學習過后,返回家中不方便復習。此外,在鄉村讀中學的學生中,有很多是家長外出打工與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童”,放學后需要幫助家人整理家務、務農等。對于這些學生,“互聯網+”教育的改革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5]。

三、“互聯網+”背景下鄉村中學教育改革的相關對策

(一)轉變教育思想,提升教學能力

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教師相關專業能力的學習,提升教課堂學質量。同時,積極與抱有傳統觀念的教師溝通,鼓勵其接觸互聯網,了解互聯網所帶來的方便,轉變其傳統的教育觀念,并組織懂技術的優秀青年教師與其結成教學小組,做到不?!敖獭辈煌!皩W”。在教學內容方面,精選與學生發展、實際教學需要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互聯網+”模式下新型鄉村中學教育的正確道路。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鄉村地區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關心程度比較低,認為孩子上網就是不學習,會影響學習成績。他們的傳統思想認為書本上面的知識學得好、成績高就是學習好。而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背書”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因此要通過家長會等方式向家長宣傳“互聯網+”教育模式下人才的新標準,轉變其傳統的教育理念,與學校共同努力引導孩子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互聯網+”是新的社會發展的產物,在信息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強對互聯網的認知,對鄉村中學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正確學習及獲取互聯網資源

開始網絡通識教育課程,通過課程教導學生們正確通過網絡查詢所需要的信息。網絡和社交媒體傳播的信息存在虛假化、低俗化等消極特點,積極與學生們溝通瀏覽網絡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在“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教育改革中,確保正確引導青少年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提醒學生們有節制、有選擇的使用網絡。

同時,教師團隊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有針對、有選擇的從網絡上獲得教學信息,確保推薦給學生的網絡教學的內容與課堂中的內容相匹配,不會造成學生對于學習的誤解,確保改革過程中教學的精準性。

(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方針

新時代的“互聯網+”教育模式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尤其是對于學生總量較少的鄉村中學,要做到切實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及學生個人情況[6],并根據不同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個人情況制定教學思路,確保改革兼顧每一位學生的問題。如,針對家庭條件不好的“留守兒童”,由相關的任課教師組建團隊定期幫助其進行補課,同時在班級建立學習小組,家庭位置相近的可以一起借助網絡學習?;ヂ摼W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鄉村中學教育的改革,要以每一位同學為主體,在改革過程中不斷修改方案,在每一位同學不掉隊的前提下,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7]。

四、結論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中,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對于我國鄉村地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能夠更輕松地學習新知識、提高個人能力。鄉村地區的中學可以通過互聯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課堂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隨著“互聯網+”背景下農村中學教育的不斷改革,鄉村學生的“師者”將不再僅僅是課堂上的老師,更是遠在四海的各界人士,城鄉教育的公平發展也將逐漸實現[8]。

參考文獻:

[1]解繼麗.“互聯網+”引領教育改革新趨勢[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5(02).

[2]劉曉寧,趙蒙成.我國“互聯網+教育”研究的視域審視與發展取向——基于2015—2018年核心期刊文獻的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7(01).

[3]平和光,杜亞麗.“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6,310(01).

[4]劉耀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23)

[5]陳祖勝.對農村教育現狀的思考[J].貴州教育,2005(7):7-8.

[6]劉晶.中學教育管理中師生溝通的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6,(28).

[7]宋之琳.以“三個面向”為指針 推動全區中小學教學改革[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1985(2)

[8]趙燕.我國城鄉教育公平的困境與出路[J].教學與管理(35):5-7.

猜你喜歡
教育改革互聯網+互聯網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