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恐懼癥患兒睡眠習慣分析

2020-12-31 15:08梁志聰何淑華陳昂
山東醫藥 2020年18期
關鍵詞:恐懼癥恐懼障礙

梁志聰,何淑華,陳昂

中山市博愛醫院,廣東中山528400

兒童恐懼癥的癥狀是兒童對一般客觀事物或處境產生超過正常的恐懼和焦慮。兒童黑暗恐懼癥主要表現是怕黑,不敢一個人獨處,白天與晚上情緒相差很大。夜晚獨自一人時會產生莫名的恐慌和焦慮情緒;癥狀與疾病嚴重度密切相關。作為恐懼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黑暗恐懼癥會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睡眠障礙定義為睡眠量異?;蛩哌^程中有異常行為[1]。兒童睡眠障礙可因身體生長發育功能失調而引起。城市2歲以下兒童睡眠障礙總患病率超過20%[2]。青少年時期睡眠障礙更多地與其情緒問題、心理問題和學業負擔過重等因素相關。兒童的神經、內分泌發育不夠健全,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影響睡眠。大多數兒童睡眠問題都是由行為引起的,應該歸類為疾病或行為起源導致[3]。目前兒童黑暗恐懼癥患兒睡眠情況相關報道較少。本研究擬采用兒童睡眠習慣問卷(CSHQ)對黑暗恐懼癥患兒的睡眠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其睡眠障礙發生情況,為防治黑暗恐懼癥睡眠障礙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 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2018年期間在中山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確診為黑暗恐懼癥的患兒27例作為研究組,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齡(7.45±2.87)歲;均符合神經癥的診斷定義,以恐懼為主,對黑暗有強烈恐懼,發作時會有焦慮或自主神經癥狀,有反復或持續的回避黑暗行為且為突出癥狀,知道恐懼不合理或不必要,但無法控制;排除焦慮癥和分裂癥等。另選擇同期在兒童保健科體檢正常兒童32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8.38±3.24)歲。兩組年齡性別比例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理論委員會批準,納入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睡眠習慣分析方法 采用CSHQ調查兩組睡眠情況。CSHQ是在參考國際睡眠障礙分類與診斷編碼標準的基礎上考慮學齡前和學齡兒童的生理特點研發,適用年齡4~12歲。問卷由父母回顧過去4周里兒童的睡眠狀況,以表現典型的1周狀況為準填寫問卷。問卷包括45個問題(其中33個納入計分),從就寢習慣、人睡潛伏期、睡眠持續時間、睡眠焦慮、夜醒、異態睡眠、睡眠呼吸障礙和白天嗜睡這8個維度反映兒童常見睡眠問題[4]。得分高提示睡眠問題多。該問卷公認地具有較好的信效度,中文版用于測量我國健康學齡兒童睡眠狀況的性能穩定,可用于我國兒童睡眠調查[5]。研究人員在調查前向兒童家長解釋說明調查目的,指導家長認真如實填寫,收集問卷時,仔細檢查確保填報完整[6]。

2 結果

研究組孩子晚上就寢時間晚于正常體檢兒童;研究組、對照組通常一天睡覺時間(周末)分別為(8.89±1.56)(9.39±1.46)h(t=1.293,P=0.203)。

研究組就寢習慣中兒童晚上是否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兒童是否獨自在自己床上睡覺、兒童是否在他人床上入睡、兒童入睡時是否需要陪伴、到了就寢時間,兒童是否有如哭鬧、拒絕待在床上等不良行為、兒童是否害怕一個人睡覺條目得分分別為1.81±0.68、2.11±0.89、1.56±0.85、2.41±0.75、1.15±0.36、2.37±0.74,對照組分別為1.38±0.61、1.84±0.77、1.59±0.80、1.72±0.89、1.09±0.30、1.72±0.85。研究組睡眠焦慮維度條目兒童入睡時是否需要陪伴、兒童是否害怕在黑暗中睡覺、兒童是否害怕一個人睡覺、兒童不在家睡覺是否會有問題(例如到親戚家或去旅行)等評分分別為2.41±0.75、2.22±0.85、2.37±0.74、2.04±0.59,對照組分別為1.72±0.89、1.22±0.55、1.72±0.85、1.25±0.48。

研究組白天嗜睡條目兒童早晨可否自己醒來、兒童是否醒來后情緒不佳、兒童早晨是否由他人喚醒、早上是否很難把兒童叫起床、兒童早晨起床后是否需長時間才能清醒、兒童是否看起來疲乏、在過去的一周中,兒童在看電視時是否非常瞌睡或入睡、在過去的一周中,兒童在坐車時是否非常瞌睡或入睡得分分別為1.89±0.75、1.78±0.80、2.37±0.84、1.81±0.83、1.48±0.70、1.56±0.64、1.44±0.64、1.67±0.83,對照組分別為1.77±0.911.37±0.52、1.99±0.84、1.49±0.66、1.27±0.41、1.22±0.37、1.23±0.45、1.38±0.61。

兩組就寢習慣中兒童晚上是否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兒童是否獨自在自己床上睡覺、兒童是否在他人床上入睡、兒童入睡時是否需要陪伴、到了就寢時間,兒童是否有如哭鬧、拒絕待在床上等不良行為、兒童是否害怕一個人睡覺條目得分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3 討論

恐怖情緒是兒童期比較常見的心理。對恐懼的反應,可用語言表達或表現為對恐懼情境的回避,也可表現為生理反應。年幼兒童語言發育水平差,對恐懼的反應常以表情、動作或生理反應為主要癥狀。但恐懼癥是指過分的恐懼,相關事物或情境事實上并沒有危險或其危險程度不足以產生恐懼。當這種情緒持續一定時間,并由此而產生回避退縮行為,且任何勸慰解釋均不能消除時,則稱為恐懼癥??謶职Y內容將其分為三大類:對身體損傷的恐怖,如怕死、怕出血等,對自然事件的恐怖,如怕黑暗、怕動物等。兒童黑暗恐懼的癥狀大體包括三個內容:首先是預期焦慮,例如在未關燈前就開始提心吊膽了;第二是恐懼引起的癥狀,如全身顫抖,瞪起雙眼,心跳加快,冷汗淋漓;第三是采取回避行為,希望整夜能開著燈。造成黑暗恐懼癥的原因包括在黑暗中聽老人講鬼故事或在黑屋子里被嚇唬等情景被反復固化。在兒童睡眠過程中如有各種心理或行為異常,則稱為睡眠障礙。有研究提示,其會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以及兒童的神經心理和認知,例如,引起注意缺陷、多動和記憶力下降等。睡眠障礙的因素包括身體、心理因素、基因、環境等,需要采取合理的干預改善兒童睡眠。本研究提示,黑暗恐懼癥兒童在就寢習慣、睡眠焦慮、白天嗜睡三個維度與對照組有差異。主要可能原因即在黑暗中或獨自睡覺產生焦慮情況,比如,怕鬼或怕壞人對自己造成傷害,或者黑暗中想到死亡,臨睡前的恐懼導致植物神經癥狀(臉色發青、手抖、心跳加快等)。另外,部分患兒在睡眠過程中,會有夢中驚訝、腿亂踢、翻滾或者瘙癢等現象,進而影響睡眠質量。

研究[7]發現,大部分有焦慮癥狀的兒童會存在睡眠障礙。對睡眠障礙兒童進行治療,須先調查其病因,再采取對應的治療措施。除了考慮家庭作業量、睡眠環境(噪聲、強光刺激等)、就寢時間、睡前活動(睡前看電影、玩游戲或劇烈運動)等因素外[9,10],還要考慮兒童情緒活動的改變、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起源所致兒童睡眠障礙[8],而兒童恐懼癥對睡眠的影響應歸屬于其中行為起源。

綜上所述,黑暗恐懼癥患兒常存在睡眠焦慮,就寢時間晚,睡覺時間少,且白天嗜睡。兒童對黑暗的恐懼多發生在4歲左右,大多數患者不經治療而緩解,也有一部分向慢性發展趨勢,拖延病程越長,治療越不好??刹捎孟到y脫敏治療,逐步適應。如發生睡眠障礙,兒童睡眠障礙的治療主要是針對黑暗恐懼的病因進行干預,探討兒童的人格和氣質狀況,緩解焦慮情緒。嬰幼兒期心理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礙,應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消除相關因素,減少精神壓力,同時注意培養良好睡眠習慣。注意避免父母打鼾、睡前看電視或劇烈活動,關注睡前1h情緒[11]。而對于青少年,可采取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改變其錯誤的認知,轉變其對人對事的態度,糾正心理問題,進而改善睡眠狀況,可采用的方式包括睡眠衛生教育、和刺激控制法等[12,13]。

猜你喜歡
恐懼癥恐懼障礙
為何中年婚姻障礙多
錯失恐懼癥
密集恐懼癥
被貧窮生活支配的恐懼
住校記:她在夢里表達恐懼
跟蹤導練(四)2
內向并不是一種障礙
恐懼
我有開學恐懼癥
家庭教育過于執著是孩子成長的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