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與康復訓練法治療中風后痙攣性偏癱的研究進展分析

2021-01-04 04:44洋,李
中醫外治雜志 2021年5期
關鍵詞:痙攣性電針艾灸

郭 洋,李 巖

(1.天津華興醫院 中醫康復科,天津 300270;2.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醫院 呼吸科,天津 300270)

中風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致死風險較高,即使得到有效治療,仍會伴有一定后遺癥。痙攣性偏癱是中風后腦血流循環障礙,中樞神經損傷引起的典型陽性體征,與肌張力升高相關,表現為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伴有明顯的肢體僵硬、活動時有阻力感,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中風后痙攣性病根在腦,與肌肉張力異常相關,治療時應注重全面性,內外兼顧,注意整體與局部的平衡,以促進患者偏癱側肢體功能恢復。針灸是中醫常用治療方法,通過刺激穴位發揮整體調理與局部治療作用,在中風治療中廣泛應用??祻陀柧毞ㄊ强祻椭委熤饕侄?,可通過針對性、持續性訓練恢復相關功能。本文綜合分析相關文獻,就針灸與康復訓練在中風后痙攣性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闡述。

1 針灸治療

中醫將中風后痙攣性偏癱歸于“半身不遂”“偏枯”等范疇,認為本病是中風后經絡不通、血瘀痰阻,致筋脈失之濡養,形成筋脈弛張、痙攣之癥,醒神開竅、行氣活血在促進中風后痙攣性偏癱患者恢復中至關重要[2~3]。針灸法以中醫經絡學為指導,通過對相應腧穴進行刺激,以達到調治作用。臨床可根據中風后痙攣性偏癱患者具體證型辨證取穴,發揮調整氣血、通經活絡、平衡陰陽、調和臟腑功能等多種作用,有利于改善腦及患肢血液循環及代謝。彭川等[4]研究發現,在腦卒中(中風)后偏癱患者中采取針灸治療,可有效提升患者肢體肌力水平,減輕肌肉痙攣,促進肢體平衡及運動功能恢復。

2 康復訓練法

康復訓練是中風后康復重要措施,在偏癱患者中主要進行的是偏癱側肢體功能訓練、語言訓練、日?;顒佑柧毜?,可通過持續性、規范性、多樣性訓練,有效鍛煉肢體肌肉功能,建立活動反射,抑制肌肉痙攣,提升運動協調性,恢復正常功能狀態。持續進行康復訓練還可對腦神經形成有效刺激,增強神經突觸可塑性,建立新的神經連接,加快神經功能修復,增強運動控制能力。任林等[5]研究發現,腦卒中(中風)后偏癱患者進行多樣性康復訓練,能夠促進肌力水平提升,加速肢體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復。但康復訓練的開展強調早期、持續、循序漸進及多樣化,臨床需加強指導監督,以保障康復訓練效果。

3 針灸聯合康復訓練法

針灸與康復訓練法作用機制不同,在中風后痙攣性偏癱患者中所起到的效果也存在差異。但中風后痙攣性偏癱的形成與多因素相關,單一治療方法效果欠佳,臨床應采取多種方法聯合治療。

3.1 頭針聯合康復訓練

頭針治療中風后痙攣性偏癱以顳三針、四神針為主。顳三針專為偏癱患者而設,顳三針于顳部取穴,主要調節足太陽、足少陽經,起到行氣活血、祛痰化瘀等作用。四神針取百會和四神聰,百會居于巔頂,與腦聯系密切,能連貫周身經穴,通達陰陽脈絡,調和腦部氣血運行;四神聰居于百會四周,可活血通絡、提升陽氣、醒神開竅。頭針治療有利于改善腦循環,促進損傷腦區神經重塑,配合康復訓練,可從多機制增強神經運動調控能力[6]。趙衛鋒等[7]研究發現,在中風偏癱患者中采取頭針配合Rood康復訓練法,可有效改善痙攣癥狀,促進肢體運動功能恢復。但頭部神經、血管較多,可能會引起暈針、出血等,故頭針治療時需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嚴格控制刺激量,控制針刺操作力度、精準性等,做好針刺處的清潔消毒及按壓,以保證治療安全性。

3.2 艾灸聯合康復訓練

中風后痙攣性偏癱與氣血運行不暢相關,血于經脈中流動,主要依靠氣的推送,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瘀則經絡不通。經絡聯結內外,內聯臟腑,外于肌肉體表分布,調節機體正常運行。艾灸是一種溫通療法,可通過艾燃燒產生的熱效應起到調治穴位效果。艾灸法可刺激相關腧穴,經經絡傳導調整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艾燃燒對局部產生的溫熱刺激,能夠增強局部淋巴及血液循環,增強皮膚及肌肉組織代謝。于患側肢體進行艾灸,不僅可促進病理產物消散,緩解局部疼痛,增強肌力,還能夠促進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抑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輕肌肉痙攣[8]。艾作為一種中藥材,在燃燒時還能夠發揮散寒止痛、活血溫通之功。多重作用聯合作用,互相補充、互相影響,共同發揮整體調理與局部治療作用,較常規針刺法療效更佳。陳嵐榕等[9]研究發現,在中風偏癱患者中采用艾灸結合康復訓練,能夠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升自理能力。在艾灸后進行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運動耐受性,進一步加速機體氣血循環及代謝。但艾灸時需注意艾條或艾絨與穴位的距離,并做好隔熱處理,以免燙傷。

3.3 毫火針聯合康復訓練

毫火針是將毫針燒紅后迅速刺入特定部位或腧穴,達到扶正助陽、祛寒除濕、行氣活血、溫通經絡、散結化瘀、調整筋脈、解痙止攣之功效。熱量經針體直接作用于病灶,能夠改善局部代謝循環,松解肌肉,提升肌力。毫火針的熱刺激與機械刺激,還可經經絡傳導作用于大腦,改善腦氣血循環及代謝,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激活缺血腦區半暗區神經功能活性,增強本體感覺,有利于神經支配功能的恢復[10]。毫火針聯合康復訓練共同作用,兼具被動治療與主動訓練,更好地促進肌力及功能恢復。鐘原等[11]研究發現,在中風偏癱患者中進行毫火針點刺配合軀干康復訓練,能夠有效改善高凝狀態,促進神經及運動功能恢復。但毫火針刺激性較強,局部會留下紅暈或紅腫,在血管及神經分布豐富處禁用,治療后做好施針處的清潔護理,紅暈消失前不應抓撓、沐浴,以免發生感染。

3.4 電 針

電針是在中醫針灸治療基礎上,利用現代理療儀器與毫針連接,對針刺部位進行微電流刺激,通過兩種刺激增強刺激效果,調整感覺與運動神經,起到止痛、緩解血管及肌肉痙攣等作用,有利于肢體功能的恢復。電針治療刺激強度可根據患者耐受性、刺激部位進行調整,滿足個體化治療需求。史紅斐等[12]研究發現,腦卒中(中風)偏癱患者在常規康復訓練基礎上于患側采取電針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肌張力,促進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復。但電針刺激量較大,在采取電針治療時應從極低電流逐漸增加,以預防肌肉強烈收縮,在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合并心臟病患者中慎用,在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中禁用。同時在治療前應對電針治療儀進行檢查,確定其輸出是否正常,并在治療后將相關電鈕全部退回零位,再關閉電源,以免儀器損壞導致電流輸出不穩定。

4 小 結

痙攣性偏癱作為中風常見后遺癥,對患者肢體功能及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將中醫針灸與康復訓練法相結合,治療中風后痙攣性偏癱效果顯著,可促進神經、運動功能恢復。臨床可根據患者病情程度、證型辨證取穴,選擇頭針、艾灸、毫火針、電針等不同針灸治療方法,以及相應的康復訓練法,通過多重作用機制發揮協同治療效果,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

猜你喜歡
痙攣性電針艾灸
不同電針參數在臨床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不同時長電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的鎮痛療效觀察
國內艾灸應用現況調查報告
針刺蹺脈穴位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的臨床效果
艾灸保健知多少
預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參片
無藥無創純手法調整痙攣性斜頸驗案一則
俯臥位手法整復結合電針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
針刺對中風痙攣性偏癱研究進展
卵巢囊腫蒂扭轉螺旋CT聯合多平面重建技術診斷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