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擴招學生培養對策探析

2021-01-06 04:52鐘曉紅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院校高職教育

□鐘曉紅

(1.江西開放大學,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工程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9)

高職擴招,是指高職(???院校實施擴招,屬于大學擴招。早在1999年,我國就曾在若干省、市進行過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當時新增招生人數為10萬。自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群體報考,高職擴招已完成116萬余人。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明兩年高職擴招200萬人。[1]黨和政府通過高職擴招的舉措以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從而提升勞動者素養,培養新型技能人才。

一、高職教育的源起分析

高職教育即高等職業教育,1980年初我國建立起第一所職業大學,至今我國高職教育已經走過了40年的發展歷程。早在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就已經將高職教育明確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據教育部的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職(???院校1482所[3]。高職院校的數量占高等學校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規模和人數也同樣占比很大??梢娢覈呀浭歉叩嚷殬I教育的大國,但并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強國。

高職教育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技術應用能力強的學生,以滿足我國不斷發展的制造業應用型人才之需。進入21世紀后,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高職教育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尤其是近些年更是發展迅猛,招生數和在校生數連創新高。僅從數字來看形勢是喜人的,但透過繁榮表象的背后,當前高職教育實際仍面臨諸多問題[2],可以說高職教育在轉型中的中國正面臨一些現實困境。

二、高職教育面臨的現實分析

高職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平穩運行,可以說,高職教育無小事,所以必須引起各方高度的關注。對于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曾有學者歸納為“五少”,即“社會少認同,法律少明細,政府少作為,辦學少特色,就業少出路”[2]。這種提法有一定的偏頗之處,但也不是完全無中生有、混淆視聽。作為高職教育的管理者和參與者,必須正視高職教育的一些現實問題和癥結。

(一)高職教育社會認同度較低

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人們傳統的思想是“學而優則仕”。時代已經進入到21世紀,但人們頭腦中的“讀書做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仍然在很多人頭腦中根深蒂固[2],短時間也難以改變。人們普遍追求考進985或者是211名校,畢業后進機關當“白領”,進入到體制內,不僅待遇穩定而且意味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個人發展空間也大。而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大多數人畢業后是到車間當“藍領”。在社會看中白領甚至金領的當下,有的人不免感覺當“藍領”似乎低人一等,這種心理在一些人的思維和觀念中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正是基于這種現狀,有的人將高職教育視作次等教育。甚至曾有學者也認為,發展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普通教育的“落榜生”有學可上,以便延緩就業、支持社會穩定,同時也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在這樣的邏輯基礎上產生的高職教育的理念,很容易得出職業教育是次等教育的錯誤認知??梢妭鹘y的等級制度和身份觀念造成社會大眾對高職教育較低的社會認同和評價。[2]

(二)高職教育師生歸屬感較低

“重學術、輕應用,重普教、輕職教”的思想在社會中占主流地位,使得高職的師生對高職教育也自我認同度低、歸屬感較差。高職院校的創辦有一定的歷史原因,通常學校占地面積不大、辦學規模較小、學科門類及結構不合理、專業特色不突出,也就造成學校辦學條件較差的現實。由此高職教師與普通本科高校教師相比,自尊心、自信心都不足,歸屬感較低,很多高職教師不以自己的職業和所在高職院校為榮。這種心態帶到工作中,在教學育人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生也很難以自己在某高職院校就讀求學為榮,甚至學生畢業后都不愿提及自己曾就讀的高職院校,歸屬感較差。

(三)高職教師有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

教師的職業倦怠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低個人成就感”,這是從自我評價維度來闡釋職業倦怠的,具體表現為個體對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不夠認同,自我評價較差,自我價值感不強。有的高職教師會感到對工作難以勝任,或者盡管自己很努力,仍然難以在工作中收獲成功的喜悅,無力感或者是虛無感常常伴隨,于是在工作中也就不愿再努力付出。應該說,職業倦怠感是較普遍的現象,但在高職教師當中更明顯,或者說更顯性,這對教師心理健康有著不利影響,長期下來沒有得到解決也會影響高職教學質量,影響高職教育質量,對高職學生培養有著不可估量的消極影響。

(四)高職學生學習自主性有待加強

高職院校設立的初衷是將高考時分數低于本科線的學生進行教育,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同時兼顧適度的基礎理論知識,從而培養知識面較寬廣、素質較高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接班人。不可否認,學生相對本科生而言,高考分數較低,有的甚至二三百分(高考總分750分)。這些學生總體而言,學習習慣不好或者是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有的更是對學習缺乏興趣,甚至不少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進入高職院校后,這些學生同樣很難有較強的未知欲,學習自主性有待加強。

三、高職擴招學生的特點分析

高職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的重要舉措,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將對我國教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2019年4月30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2019年5月8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有關情況。[4]

傳統的高職院校的招生對象主要是應往屆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高職擴招的招生對象主要面向社會考生,即:農民工、下崗職工、退役軍人、新型職業農民等,主要是通過高職教育使社會考生這一類高職擴招的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以提高勞動技能,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從而為社會發展服務。高職擴招的學生與傳統的高職學生相比,有其自身特征。

(一)年齡較大,有一定的社會閱歷

傳統高職學生多是高中應屆畢業生,18歲左右,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不成熟,懵懂稚氣甚至不失天真,也更純真,大多會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但擴招的高職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年齡相對較大,通常20來歲甚至已過30歲。在社會的磨礪中,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對人生有一定的思考,對世界有自己的判斷。他們相對來說,有較強的掌握一技之長的求知欲,也渴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他們愿意回到校園,一方面是想通過高職擴招求學獲得大專學歷,另一方面是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獲得更好的職業前景。

(二)求學主觀性較強

傳統高職學生選擇高職院校學習,大多是出于對家長選擇的認同,并不是學生自主選擇的結果。因為高中畢業后由于成績不佳等客觀原因,無法進入普通本科高校學習,家長考慮孩子年紀尚小,進入社會工作尙不合適,于是選擇放在高職學習三年。傳統高職學生自己的求學主觀性不強,很多高職學生不愿學、不想學、不肯學。而高職擴招的學生則不同,他們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完全是自主選擇的結果,他們的求學主觀性很強,進入高職院校后也想學、愿學、肯學,甚至會勤學、苦學、樂學。

(三)學生渴望平等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高職教育是以教師為主體,受儒家文化浸潤較深,較偏重“師道尊嚴”,教師掌握教學的主動權,學生更偏重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而擴招的高職學生顯然有所不同。他們已經走入社會一段時間,更渴望被尊重,愿意在平等的基礎上自由、充分地交流。他們愿意掌握實用的知識,對于只會照本宣科的老師難以認同,對于不尊重學生觀點不愿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教師會質疑甚至否定。因此,高職擴招倒逼著高職教育內涵式發展和質量提升。

教育的本質,在于塑造一個健康完整的人格。根據高職擴招學生的特點,高職擴招學生的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可能成為極少數最優秀的人,但可以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責任心,使他們成為一個個能夠幸福生活、懂得感恩的人。[5]

四、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三心兩力”

高職擴招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教育管理部門和高職院校必須正視的問題。高職擴招是降低了學生入學的門檻,但要保證高職教育質量,在出口端必須嚴控,即必須實行“寬進嚴出”的高職擴招學生的培養政策。即高職擴招學生必須完成一定的課程、修完必要的學分、完成理論考核和實踐操作能力測試,符合畢業的要求,才能順利畢業。那么,如何培養高職擴招的學生,高職擴招教育怎樣創新,是每一位高職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1世紀20年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中心,而人才緊缺是不爭的事實,培養人才靠教育,培養制造業應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職教育。高職擴招學生的創新型培養,辦法途徑很多,其中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三心兩力”也為其中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三心兩力,具體來說就是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好奇心、同理心、平常心和自驅力、意志力。

(一)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好奇心

中國的基礎教育一直為世界所稱贊,因為中國的基礎教育給學生所傳授的知識全面、深入、科學、系統,加上中國的學生刻苦踏實,所以很多年來中國的留學生在海外求學也一直獲海外名校青睞。但近年來,有的海外常青滕名校對中國高分留學生不再像以往一樣認同,曾有美國名校華裔教授講出來自己的看法,就是中國高分留學生識記、推理、判斷能力很強,但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對科學更缺乏好奇心,這樣無疑在后續的科研工作中很難取得突出的成就。很多高分留學生明確表示自己所選讀的專業不是自己的愛好,而是家人認為該專業好就業、容易獲得高薪或進入世界500強公司工作。這也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的癥結根源所在。中國人智商很高、又很刻苦,卻在科學技術領域無法產生一流的大師、出現不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至今也沒有在科學工程領域獲得諾貝爾獎。好奇心,究其本源,是出自于對自己“知識的缺口”的敏感,有著愿意填補缺口的強大動力,以及愿意為此探索鉆研,并由此取得成績,從而產生的巨大成就感。

高職擴招學生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讓他選讀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在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才會產生不竭的動力和潛能。高職擴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讓學生把自己的疑惑及時表達出來,甚至可能有的學生有奇思妙想或者異想天開,都讓學生自由充分表達,這一過程就是保持學生好奇心的過程。有可能就是在這種思維的碰撞中,在頭腦風暴中,產生了創造性思維,有了新的技術革新和突破的方向。

(二)喚醒高職擴招學生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也可以稱之為共情,是指能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一種思維方式。高職擴招的學生無論在求學過程中還是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擁有此種能力,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都會有更和諧的人際關系,更良好的心態、更健康的心理。從而不偏激、不自私,也不容易盲從和激進。因為,萬世萬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個人都能為他人著想、替對方考慮,就會減少很多矛盾,甚至避免很多惡性事件發生。擁有同理心能讓人面對委屈時不至于紅眼睛,面對挑釁時不至于紅脖子。同理心強的人有著良好的情緒自控能力、凡事愿意換位思考、愿意傾聽他人的心聲,對他人能表達尊重,這些也都是高情商的構成要件。[6]

(三)引導高職擴招學生擁有平常心

幸福,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叫作平常心??鞓?,是任何人都給不了的,它的唯一來源,是你的平常心。有平常心的人在任何事物中都能感受到快樂。我們長期的教育是強調學生的上進心、進取心,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出人頭地,成為成功的人。但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教育的本質或者說最終的目標又應該是什么?我們常??吹?,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很多在外人眼里特別優秀或者成功的人,在事業成功后有的患上抑郁癥甚至自殺,究其根本,是心理疾病導致的悲劇。心理疾病的根源,可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因于太追求人生的成功,缺乏平常心所致。教育從本質上說,應該是培養出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培養具有統一規格、沒有個性、毫無特點的產品。所以曾有專家說過,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孩子是種子不是瓶子。教育是農業意味著教育是需要長期的澆灌、耕耘、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培養出來較理想的各具特長的產品,而不可能像工業一樣可以快速生產或者可以大量復制成批生產。教育是農業,農業產品在大自然中產生,要經歷風雨,有時正是這種風雨,在培養教育學生過程中,在極為清貧的日子里,學生經過閱讀經典,與哲人、思想家對話,從而孕育出無數高貴的靈魂。在高職擴招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平常心,會使學生擁有更強的意志力、更能經歷挫折,不怕困難,學生能活得更智慧更通透。

(四)激發高職擴招學生的自驅力

假如進步是來自外在壓力,則隨著壓力消失進步會停止。如果進步來自于內在動力,則這種進步是永不停止的,這種內在的動力,就是自驅力。有自驅力的人,做事的時候有一種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且不計任何報酬。自驅力是一種內驅力,完全來自內在自我需要,來自自尊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要,使人渴求不斷地完善自己,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在高職擴招的學生培養過程中,教育學生有平常心,并不是否認學生的上進心、進取心,而是教育學生要“盡人事、聽天命”。人的一生要努力拼搏,要樹立自己的目標,努力進取,但努力后的結果不要太計較或者太糾結。要激發學生的自驅力,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或職業目標,一直探索、發現、投入其中,在求學以及以后工作的過程中,在努力學習和工作中找到職業的幸福感。有自驅力的人生,是進取的人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充實的人生。[7]

(五)磨煉高職擴招學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一個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目的的品質。想做好一件事,大部分過程是枯燥的,怎么堅持下去,靠意志力。[8]任弼時曾說過“志堅則不畏事之不成”。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組成因素,對人的一生有著重大影響。人們要獲得成功必須要有意志力作保證。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火熱的感情、堅強的意志、勇敢頑強的精神,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高職教師在培養高職擴招學生的過程中,多創設一些實踐課題,引領學生攻難克艱,其中可以多設置一些阻力,多幾道關卡,讓學生在一道道闖關過程中磨礪自己的心性,學會找準目標、調整方向、迎難而上。通過實踐課程鍛煉自己的意志力,提升高職擴招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五、結語

高職擴招是一件事關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在高職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如何保證質量的穩定甚至提升,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每個政府部門的教育管理者和社會教育科研機構以及高職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對于學生創新培養方面,培養學生的“三心兩力”也不失為一條切實有效的路徑。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針對我國教育的實際提出的要求[10]。高職擴招學生的培養也必須遵循“三全育人”的精神,全社會齊抓共管、上下同心,通過高職擴招為社會輸出更多高技能人才,這既能在未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同時也是結構性增加就業供給,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支撐。

猜你喜歡
院校高職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如何將微課融入高職鋼琴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