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人文底蘊滲透策略

2021-01-14 04:34何星
民族文匯 2021年10期
關鍵詞:人文底蘊識字教學策略

何星

摘 要:漢字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是民族符號,更是中華文明璀璨明珠的一部分。在小學階段,識、寫漢字是語文學科的基礎和重點,也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而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除了引導學生會讀、會寫漢字之外,促使學生了解漢字背后的文化底蘊也愈來愈得到重視,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人文背景的基礎上深入理解所學生字,也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有效滲透人文底蘊十分必要,本文也將就此闡述一些見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人文底蘊;策略

引言

不可否認,在填鴨式教育的長期影響下,當下的小學課堂仍存在死板、單一的情況,語文課堂也是如此。同樣,在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結果為導向,更看重學生對于生字的會讀、會寫能力。誠然,讀、寫生字作為小學語文的常規教學固然重要,但僅僅強調這一方面就顯得比較片面,不利于學生人文底蘊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優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環節,巧妙在識字教學中融入人文底蘊勢在必行。

一、豐富教師知識儲備,提升識字教學質量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知識儲備的豐富與否直接關系著其識字教學水平的高低,更直接關系著識字教學背后的人文教學。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起源、演變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每一個漢字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都有著屬于其本身的獨特含義,也是人文底蘊的體現。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必要不斷豐富其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學習,精進自我,將文字背后的文化教授給學生,這不僅能促進學生更深刻地領悟文字的含義,也有效提高了識字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也是漢字的早期形式。雖然其與當下經過簡化的字來說有所差異,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系。因此,老師在識字教學備課過程中,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以古字映新字,將甲骨文與所學漢字有效聯系起來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金木水火土》時,老師即可以提前將甲骨文找出來,并將其圖片鏈接到教學PPT上,在教學過程中,將甲骨文與當下漢字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更深刻地掌握漢字的含義,領略漢字的魅力。

二、巧妙設計識字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其心智尚不成熟,在課堂上可能會存在跑神的情況,因此,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尤為重要?;诖?,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應當被合理地避免,老師也有必要精心設計巧妙的教學環節,打造靈活的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樣,識字教學也是如此,巧妙設計識字教學環節,不僅對學生準確掌握生字詞有很大幫助,也能有效調動語文課堂氛圍。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花鐘》這篇課文的生字時,以“醒”這一生字為例,可以采取以形聲字解說生字這樣的教學方式:“醒”就是一個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老師可以先通過聲旁引導學生如何讀這一生字,接著通過形旁引導學生領會“醒”的含義。老師可以做如下設計“醒的形旁‘酉是雞的意思,在古代呢是沒有時鐘的,人們早上起床是靠雞的鳴叫來判斷時間,雞叫了,人們就該‘醒來了”。通過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促使他們在學習生字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增強其人文底蘊,另一方面也能優化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氛圍,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適時利用互聯網資源,引導學生領會文字的魅力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在平時的交流、溝通上大范圍以打字作為媒介,寫字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這樣的大環境對小學生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甚至一些低年級段的學生也會使用網絡傳遞信息,在這種狀況下,提筆忘字、對所學生字無法熟練運用的情況可能會時有發生,這十分不利于小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這一方面老師必須做到高度重視,與家長做好溝通,家校合作,鼓勵學生以寫字取代打字,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構建一個寫字的環境。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生字,也可以使得學生在寫字過程中體會中華字體的結構、筆順,領會漢字的神韻,進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不過,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也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與互聯網良好結合,靈活其教學方式。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田家四季歌》這篇文章的生字詞時,老師就可以將識字環節與PPT相結合,以“麥”、“?!边@兩個生字為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現在PPT上出示麥和桑的圖片,引導學生猜想兩張圖片分別對應哪一個生字。這樣圖文并茂的方式,可以讓生字在學生腦海里形成一個畫面感,進而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字的含義,并進一步掌握生字。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有關“漢字”的視頻,比如《漢字英雄》等等,讓學生通過視頻深入領會中華字體的美,包括結構所體現的形體美和含義所蘊含的韻味,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和人文底蘊。

四、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生字,做到融會貫通

會讀、能寫生字是學生的基本功,但將所學生字真正做到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才是識字教學最終的目的。在當下的識字教學中,大多老師仍采取聽寫這種常規方式來檢驗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但這一方式有些流于表面,學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能熟練運用生字才是對所學的真正掌握。因此,以識寫為基礎,進而做到融會貫通才是擴大學生識字量的根本。因而,對于教師而言,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用所學生字進行造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領會所學生字的含義。同時,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生字,并通過字典等工具加以查閱,擴大學生的識字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結語

總而言之,在識字教學中滲透人文底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過程,也十分考驗教師的基本功和知識量。作為教師,理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含量,為識字教學帶來更豐富的內容,也應當順應時代,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優化識字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

參考文獻:

[1]胡圓圓.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人文底蘊滲透策略[J].名師在線,2021(04):78-79.

[2]麗扎·哈力木江.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人文底蘊滲透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66.

猜你喜歡
人文底蘊識字教學策略
美術基礎教育模式的現狀分析與創新
落實“文化基礎”改變設計理念
淺談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落實
試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