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橋飛架家校,天塹也變通途

2021-03-01 23:26盛建勤
新高考·教師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務工人員家校交流

盛建勤

題記:愛在左,責任在右;家在左,學校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家校聯手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花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痛苦,若是流淚也覺得幸福!

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城市人口流動比較大。城市對就業包容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來自不同地區,生活行為習慣都與本地不同的外來務工人員,隨著外來務工人員數量的增加,他們的孩子也進入城市的高中學校,使得高中的生源日益復雜。而這類“特殊家長”群體的存在,為家校關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成功始于合作,合作始于信任,信任始于理解,理解始于溝通。而有效溝通對于成功就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與“特殊家長”的有效溝通,是密切家校關系,形成和諧家校關系,家校合力培養下一代的關鍵。同時,培育好在城務工人員的下一代,也有助于城市的穩定。

一、“特殊家長”的描述及與其“有效溝通”的提出

隨著城市的發展,大量務工人員的孩子涌人對應城市的高中就讀,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城市的建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活習慣的不同,所以對事情的看法與班主任有著一定的差異,同時這些學生的家長大多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外出務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孩子缺少交流與溝通,在家庭教育中也舉步維艱,使得這部分家長在學校與家庭教育中顯得比較特殊。班主任在面對這部分家長的時候,不能回避或者忽視,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與他們交流溝通。我們不能以一些約定俗成的方法敷衍了事,必須探索出一些更為細致的方法,以實施有效溝通,和諧家校關系。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面對這些“特殊家長”,如果班主任因為這些家長只是班級中的個別現象并不普遍,而采取回避、忽視他們特殊需求的方法,那么容易造成他們情緒的不穩定,對學校產生錯誤的看法從而造成家校關系不和諧。所以作為高中班主任,我們更需要與這部分家長有效交流溝通從而達到和諧家校關系的目的。

二、和諧家校關系的內涵

我們大家都知道,學校是青少年成長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痹趯W校教育過程中首先尋求的合作是學校與家庭的合作。而和諧的家校關系必須在“雙主體”論的基礎上去做大量的研究。我們認為,和諧的家校關系就是指學校和家庭在以教育青少年為中心的交往過程中平等對話,相處融洽的親密合作關系。和諧的家校關系本質上要體現學校與家庭的平等,其核心是彼此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諧的家校關系反映教育的根本宗旨,即充分發揮家長在家校關系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家長對學校工作充分理解并完全支持。

三、與特殊家長有效交流溝通,以達到和諧家校關系的途徑

(一)家校關系體現民主平等,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進行有效溝通。這就需要班主任在與家長交流溝通時,多讓家長在平等善意的氣氛中表達意向,多讓他們在溝通中感受到善意,使他們在異鄉有倍受尊重禮遇之感。不能一見面就專指孩子的錯誤和缺點,責備家長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直接忽略家長的訴求。這樣不僅很難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幫助,而且會使家校溝通陷入家長表面上一直退讓致歉實則內心抵觸的情況。

我曾經目睹這樣一件事情。家長會后,一群家長圍著班主任詢問孩子情況。班主任在解答個別家長問題時,忽略了其中一位家長再三的詢問。等這位家長大聲地質問,為什么他家小孩這次成績退步時,班主任很尋常地回答,要問你家孩子……話還沒說完,這位家長就在教室里大發雷霆。就聽見這位家長不停地在大聲怒吼:“班主任不僅不理睬,還諷刺她?!痹趫龅乃腥藥缀醵笺蹲×?,不明白這位家長為什么發火。最后在班主任與這位家長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后才明白,這位家長以為自己是外來務工人員,所以班主任不重視她,而只與自己熟悉的本地家長談話。由此推斷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也是同樣的遭遇,所以成績才會下降。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自己的孩子因為自己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越火大。等到老師說要問孩子情況時,“情況”二字還未及出口,她便以為班主任是在諷刺她,于是如火山爆發,不可收拾。

如果班主任能在家長會之前,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并提前主動與該生家長聯系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充分聆聽家長的表述,同時一起探討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那么之前的一幕就不會出現。家長在交流溝通中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尊重,對孩子的重視,對他們家庭的善意,從而達到和諧的家校關系。雖然事后家長也明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才導致成績直線下降,但這件事使得家長對學校和班主任都抱有成見,乃至敵視心理。

(二)有效溝通“特殊家長”,和諧家校關系時,應遵循“對癥下藥”的規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因而要求班主任在與家長交流溝通時必須講究藝術。對癥下藥,巧妙接待不同類型的“特殊家長”,以達到溝通的最大有效性。我發現“特殊家長”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與孩子長期分開,在孩子幼時就外出工作,導致孩子在很長時間內成為留守兒童的家長。這類家長往往會因為在孩子童年時離開導致父母角色的缺失,而對孩子有愧疚補償心理從而無條件寵溺孩子。在與這類家長接觸時,首先要協調好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消除孩子對家長的積怨,降低家長的內疚感,并告訴家長怎樣做才是更科學,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發展的教育。先做好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橋梁,在家長對班主任,對學校產生感激之情后再進行孩子的教育就會使溝通更有效,從而家長在發現孩子的一些問題時也更愿意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家校和諧,更有利于教育學生。

第二種,放任自流型的家長。他們常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繁忙”等為由,把孩子送到學校后不聞不問。如果班主任試圖溝通交流,得到的答復往往是很忙沒空,孩子拜托老師了。這類家長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們從沒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在與這類家長交流時要多以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作為談話開端,多提學生各方面的進步,讓家長充分感受到驚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產生憧憬,配合學校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第三種,科學民主型的家長。與老師見面時總是細致耐心地詢問孩子的近況,聆聽老師的建議。學校對家長提出的任務家長總能高質量完成。和這類家長的交流溝通不僅沒有障礙,還能從家長身上學到不少閃光之處。對于這類家長,班主任大可提出對孩子的真實想法,指出孩子的不足和有待提高之處,甚至可以直接了當地提出對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班主任要善于幫助這類家長發現學生新的發展空間,并提供有效建議,同時也可以讓這些家長在家長會上多發言,分享優秀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從而樹立典型。在班級家長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家長。

無論對怎樣特殊的家長,我們都先要尊重他們再加以有效的交流溝通,家長與班主任都應該從“為了孩子更美好的未來”這個角度出發,找到家校交流的共同話語。班主任要針對不同家長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時也可以增進和培養相互的情感,同心協力,使家校關系更加和諧美好!

猜你喜歡
務工人員家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自主閱讀能力提升的路徑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云南:800多名務工人員乘“務工專列”外出就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交流平臺
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至 28171萬人
交流平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