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媒體生態環境中合唱音樂的創新發展

2021-03-10 09:32孫文佳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關鍵詞:藝術創作創新發展

孫文佳

摘 要: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到網絡新媒體的時代,面對該種媒介傳播方式,國內外的合唱團也積極地開始與新媒體技術進行融合與發展。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合唱的創新和發展,文章對合唱音樂該怎樣在新媒體生態環境下進行創作、傳播以及發展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行業的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借鑒,促進我國合唱音樂整體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合唱音樂;新媒體生態環境;創新發展;藝術創作

合唱屬于一種集體演唱,并且有著多聲部的特點,在合唱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凸顯出參與面廣以及普及性強的特征。如今,由于網絡的大規模應用以及普及,傳媒已經進入到了新媒體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也給藝術作品傳播的媒介帶來了改變。新媒體憑借著自身數字化、交互性強的特點受到眾多用戶的歡迎。伴隨著網絡新媒體、手機新媒體、網絡電視新媒體等各種媒介新形勢的出現,形成了一個功能完善、傳播速度遠高于傳統媒體的新媒體生態環境。

一、“虛擬合唱”的誕生及應用

就一般情況而言,進行傳統的合唱時有著較為固定的組織模式,需要專業人員來組織演唱者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相互配合完成。但是伴隨現階段互聯網、電腦終端、手機終端等各種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合唱中時間與地點的限制,突破了原有的固定模式,為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進行合唱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在實際的合唱方式發展的過程中,有非常多創作者發現新媒體具有大容量傳輸、實時交互的特點,便積極地將其應用到作品的創作中來,由此為基礎就誕生了一種全新的合唱類型——“虛擬合唱”。虛擬合唱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了現階段互聯網技術便捷性的特點,通過實時交互的方式來對不同地區的歌手進行連接,由此讓他們可以擔當起合唱中個體的演唱部分,并且進行錄音或者是拍攝,最終通過網絡傳輸將歌唱內容傳輸到作品創作者的手中。作品制作者可以通過PR、AU、PS等軟件的應用對所收集到的視頻或者音頻進行處理以及剪輯,最終將所有人的演唱視頻整合成為一部合唱作品。該種技術對于傳統合唱方式的創新是具有顛覆性的,迅速引發眾多合唱愛好者的興趣。特別是在進行一些大型合唱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制作方經常會因為龐大的演唱團隊的召集與組織工作感到痛苦,對于新出現的“虛擬合唱”技術自然是如獲至寶,并將其應用到實踐中來。

舉例來說,在2015年由中國網絡電視臺組織的大型網絡眾籌合唱節目——《黃河大合唱》,就是通過虛擬合唱技術的應用進行作品的創作,演唱該作品的主要目的是紀念我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通過在線上對參與的觀眾進行視頻收集與眾籌,由中國網絡電視臺進行線下的加工以及剪輯工作。該種創作方式吸引了大量人員參與,積極性較高,吸引了超過15個國家與地區的1萬名華人的參與。這部萬人創作的作品遠超傳統合唱,并且視頻中融匯了不同地區的華人風俗與習慣,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應用虛擬合唱技術的作品。

二、利用新媒體,助力合唱音樂

在完成合唱作品的創作之后,如果想實現自己作品價值的最大化,那么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渠道以及方法進行作品的宣傳以及傳播工作。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論何種音樂文化以及音樂作品的傳播,都離不開媒介,從幾千年的口口相傳到現階段的網絡化傳播,人類幾千年來的音樂傳播方式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在新媒體時代,該怎樣面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傳播媒介,適應現階段發展較快的新媒體生態環境,該怎樣使用好網絡所提供的傳播工具,已經成為很多合唱作品制作方所頭疼的問題。面對該種新的發展方式,越來越多的合唱作品制作方以及合唱團隊開始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使用全新的傳播媒介,這就使得相關的作品在推廣與傳播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位于上海的彩虹室內合唱團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上海室內彩虹合唱團(簡稱“彩虹合唱團”)成立于2010年,筆者觀察發現,該合唱團是一個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民間合唱組織,雖然組織形式屬于業余團體,但確實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贏得了較高的關注。彩虹合唱團在進行作品傳播時會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定位考察,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傳播策略的研究。彩虹合唱團真正成功的原因就是能夠深刻地理解以及熟練地應用新媒體的傳播手段。彩虹合唱團立足現階段網絡平臺便捷高效以及傳播面較廣的特點,面向網絡平臺進行迎合觀眾審美作品的制作,自然是引發了非常廣泛的關注以及討論。彩虹合唱團在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之后,繼續推出較為經典的《春節自救指南》《感覺身體被掏空》等各種優秀的合唱作品,通過合唱的方式來對青年的枯燥生活進行直觀地反映。這幾部作品都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首發,首播之后不僅引發了人們的討論,還引發了觀眾們的情感共鳴,在各大音樂網站上擁有了超過千萬的播放量,為彩虹合唱團的發展積攢了大量的人氣。除此之外,彩虹合唱團還與微博、微信、bilibili、抖音等新傳媒平臺進行廣泛的合作,積極地與觀眾進行互動新形勢的嘗試。彩虹合唱團所發表的第一個代表性作品是《張世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哪里了》,該作品首先在微博上進行發布,在發布之后因為題材的新穎,迅速受到了人民日報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官方微博進行評論與轉發,由此開始快速的傳播。彩虹合唱團通過良性的互動維持了自身較高的熱度,所制作的后續產品也同樣具有創新性,獲得人民群眾的歡迎。彩虹合唱團通過高質量的網絡傳播以及新媒體資源的應用,不僅僅實現了自身品牌的價值以及作品價值的定位與傳播,還使合唱這項藝術煥發新生。

三、與時代同行,使合唱音樂多元化發展

現階段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合唱音樂帶來的不僅僅是傳播媒介的改變,也是對創作方式的啟發,更是推動合唱行業產生對于未來新形勢的認知。合唱行業想要謀求自身的發展就必須要進行創新,更新自身的發展理念。筆者認為在實際的音樂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多元理念。我國現階段有非常多合唱藝術的類型,既有從西方借鑒而來的古典式合唱,也有現階段本土發展而來的多聲部民族合唱藝術。對于未來的合唱藝術的發展,有一部分學者堅持發展一元化中心論,該種理論較為片面地強調對西方傳統合唱方式的延續以及學習,缺少對中國國情的實際觀察,并且與現階段我國的音樂環境出現明顯的分歧。在新媒體的環境下,只有堅持多元化的發展思路,才能夠創作出優秀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合唱作品。其次,作品為本,科技為末。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現,的確給音樂作品創作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我們也應該時時刻刻警惕過度依賴技術手段,從而忽略對藝術素養的培育和對作品質量的打磨。這是不難理解的道理,修音軟件可以對一段演唱音頻當中的瑕疵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但是倘若演唱者連基本的音準都找不到,那么再強大的軟件也會束手無策。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新媒體環境中,合唱音樂藝術的發展可以通過科學手段的應用,探索全新的創作方式以及傳播方式,從而較好地適應新媒體大環境。制作者要在自身的發展思路上堅持多元化的理念,更好地處理科技與作品、商業與藝術之間的聯系,從而將合唱藝術打造成為受眾更廣的大眾型藝術。

參考文獻

[1]王梅.合唱音樂在新媒體生態環境中的創新發展[J].四川戲劇,2020(12):111-113.

[2]程穎.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音樂節目的創新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7(11):110.

3186500338267

猜你喜歡
藝術創作創新發展
《榜樣》:藝術創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藝術創作、評論的人文價值生產與現代美育
藝路流變——關于于霄牧的藝術創作
山西省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研究員創作員藝術作品展
淺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關于“互聯網+”趨勢下的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