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2021-04-07 19:48孫耐勤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參與性高中語文課文

◎ 孫耐勤

引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及形式都有了新的變化,教師必須緊抓“核心素養”這根“弦”,提高學生語文學科思維能力、漢語文化認同性及母語應用能力;除此之外還應本著立德樹人的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豐富學生的傳統文化積累。想要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目標,需要應用更為豐富的教學手段,情境教學就是其中一種。高中語文教學直接對接“高考”,課堂氛圍過于緊張,缺乏對情境教學手段的應用,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創新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作為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及多媒體設備的全新教學手段,是基于構建相應情境來吸引學生“沉浸”其中,獲得豐富學習體驗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及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情境教學的價值

1.發揮滲透式教育作用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學生的語言素養及文化素養,情境教學作為一種以構建沉浸式學習情境為主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身臨其境”,以“第一視角”的方式來理解課文中的內容。這種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可以發揮滲透式教育的作用,讓所學課文的內容都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尤其是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情境教學更加可以發揮出積極作用,實現德育與文育的深度結合,像《蘇武傳》、《離騷》、《記念劉和珍君》等的教學都可以充分應用情景教學,并突出德育滲透式教育。這幾篇課文所涉及的人物是我國各階段的“愛國典型”,屈原是愛國主義詩人;蘇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劉和珍為祖國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犧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更多地關注文章在思想精神方面的內涵,充分發揮語文德育作用。

2.增強情感性教育效果

在情境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件設計,并在課堂上形成聲畫結合的動態展示,都可以形成情感渲染的效果,以增強教學中情感性教育效果?;诤诵乃仞B的培養要求來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理解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像《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大堰河——我的保姆》、《竇娥冤》等文章都飽含情感,在開展這些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設備來實現情感的渲染,比如在教學《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時可以配合微電影、音樂來展開情感渲染,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學《大堰河——我的保姆》時,利用多媒體背景畫面及音樂的播放,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教學《竇娥冤》時,可截取影視劇中的“血濺三尺白綾”、“六月飄雪”的片段來讓學生感受其中的“冤情”,形成對竇娥這一人物的同情,深度理解封建社會下人們的悲劇命運。由此,可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

3.提高學生互動參與性

在高中語文情境教學的運用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互動效果的設定來增強學生的互動參與性,提高學生的“表達欲望”?,F如今,可以應用于情境教學中的技術越來越多,比如微視頻、互動型網頁、消音視頻、抖音等視頻APP,都可以應用到情境教學中,以增強課堂趣味性和互動性。像在一些探究性活動以及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加強對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二、情境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1.情境教學模式較單一

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高考升學率的壓力下,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灌輸”知識,對于情境教學的應用較少,所設計的情境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一般就是在課堂引入環節設計相應的情境,學生對情境的體驗和感受不深,不能真正發揮出情境教學的積極效果,影響了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2.情境活動設計趣味低

很多高中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也受到影響。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活動設計時,卻過度注重知識性,忽視趣味性。因此有必要發揮情境教學模式本身所具有的趣味特色,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3.情境教學空間有局限

所謂情境教學空間是指借助情境教學時所能拓展的教學空間,包括教學空間的深度及廣度。而很多教師無法打造出有一定深度及廣度的教學空間,導致部分課文背后的知識無法得到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也受到限制。另外,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上打造情境教學模式,但是沒有將此模式拓展到課下預習、復習、作業等環節中。

三、情境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1.與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構建完善情境

融合多媒體、微課教學模式。情境教學可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在情境教學中,多媒體及微課教學模式是最常融入其中的,基于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教師可以進一步豐富情境教學,發揮情境教學的滲透作用。以教學《動物游戲之謎》一課為例,這篇課文解讀了動物游戲行為方面的知識,屬于生物學范疇,是科學探索類的文章。這篇課文教學中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播放不同動物游戲的視頻片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播放生物學方面的微課,作出更加科學的解讀,豐富情境教學內容。

2.設計相應情境活動,突出學生參與性

設計角色扮演活動。在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角色扮演的情境活動,來增強情境課堂的趣味性和參與性,這類教學活動可以通過聲音表演和形象表演兩種方式來進行。比如模仿《聲臨其境》節目中的聲音表演,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截取87 版《紅樓夢》中的相關視頻場景,然后分配角色,為學生提供臺詞腳本,打造配音情境,配音還可以進行同步錄制,讓學生觀看自己配音的視頻,找出自己在聲音塑造人物方面的不足。形象表演則是直接設計“情境小劇場”,讓學生基于課文故事展開表演。這種情境活動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參與興趣。

3.拓展情境教學空間,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拓展深度探究空間。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情景教學空間深度的拓展,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情境探究教學內容,鍛煉學生的深度思維及邏輯思維能力。如在教學《祝?!芬徽n時,魯迅所寫的祥林嫂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性的悲劇,當前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會再有祥林嫂,但是人性的悲劇卻依然可能重現,比如新聞中報道的救人反被“訛”的現象,破壞了整個社會的和諧,正因為此類現象的確存在,導致很多人“不敢”做好人。高中生已經有能夠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會了解到此類社會新聞,所以,在語文教學對接生活、社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此類問題,帶領學生進行深度探究,并作出正能量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選擇忽視這些社會性問題。而且在引導學生深度探究的同時,也增強了語文科目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豐富的價值,能夠實現滲透式教育、增強情感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在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學習,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不同的課文教學要求來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參與性高中語文課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背課文的小偷
論可參與性景觀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背課文
論報紙新聞的參與性報道方式
提升學生在古代漢語課堂中參與性的應用對策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