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鑒陶行知思想,轉變學困生”研究感悟

2021-04-13 09:31陶紅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44期
關鍵詞:陶行知思想借鑒轉化

陶紅

【摘要】教師的教育教學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了學困生的個性發展。借鑒陶行知思想,著力地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這對于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關鍵詞】借鑒??? 陶行知思想??? 學困生??? 轉化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4-0021-02

一、研究借鑒的理論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他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實用價值。陶行知先生篤信“人人都能創造,人人都有創造”,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因材施教。培養青少年“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的肥料、水分、太陽光、并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陶先生的這些思想,對于指導我們轉化學困生工作,有著現實意義。借鑒陶行知思想,轉化學困生,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對學困生的界定要把握住三性,即外延的明確性、提示本質特征的準確性和內涵的全面性。依此,我們可把學困生界定為:所謂學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識、技能、能力、態度、品格、方法與體質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離常規的結構性缺陷,智力沒有得到正常開發,不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措施給予補償的學生,學困生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學困生面對問題,當現有綜合的水平與問題解決所需要的水平距離比較大時,在一定時間內不能解決,需要他人的幫助而解決,在問題解決之后,學困生解決問題的水平相應地提高。

三、借鑒理論與形成策略

(1)借鑒理論:陶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底發出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薄按龑W生如親弟子?!薄皼]有愛,便沒有教育?!?/p>

轉化策略:①學校購買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師人手一本,利用校本培訓,教研組活動,集中學習其中的文章,組織大家交流討論,撰寫心得體會,使陶行知思想深入人心,自覺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②教師與學困生談話,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思想動態,做到“四個優先”,即:課堂上優先提問,課后優先輔導,作業優先面批,有問題優先溝通。

研究心得:教師的關愛在轉化學困生工作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給學困生一張笑臉,一顆愛心,善于發現學困生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學困生就會在教師的理解和關愛中尋找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這樣就更好地聯系了師生的感情,密切了師生的關系,消除了師生間的情感障礙,有利于教師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2)借鑒理論:陶先生在育才學校三周年紀念的晚會上發表演講,提出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先生的四個問題是為了“提供大家作為進德修業的參考”。今天,這四個問題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

轉化策略:學困生每天放學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當天的體育活動、學習情況、協助老師管理、行為習慣等進行自我反思,針對欠缺面,尋求老師及同學、家長的幫助,完善自我。在時間充裕、能力許可的情況下,要求學生記錄下自我反思及糾錯的過程,學會撰寫行為反思日記。

研究心得:每天四問,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與方法,如果靈活運用并持之以恒做下去的話,一個階段后,學生勢必會在每天的運動、學習、工作、德育的進步的基礎上有著“水到渠成”的大的進步與發展。

(3)借鑒理論:“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

轉化策略:建立“引導自學型”課堂教學模式,傳授學生學習方法。

為使學困生提高學習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學校進行了“引導自學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此模式教學“以自學為主線、以引導為基礎”,建立了“明確自學重點,圍繞重點自學,討論自學情況,點撥自學得失,鞏固自學成果”的課堂教學模式。上課時,在教師提出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及相應的學習方式后,學生依據教師的導入問題,嘗試性地解決。再利用小組合作交流、集體匯報、教師點撥等手段,展開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對學習過程給予評價,對共性認識進行總結,對個別問題予以關注。這樣,把課堂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讓學困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充分自主地學習,從中領悟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借助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交流、表達的頻度和效度,使學生彼此之間優勢互補,學得愉快,學有所獲。

研究心得:學困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比較弱。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激勵、互幫互學、互為師生等合作互動的活動來使學困生有更多的機會借鑒學習好的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在合作學習時,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落實任務與責任,避免了學習好的學生包辦的現象,極大地調動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教會了學困生學習方法,增強了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緊張壓抑的被動接受為輕松愉快的主動學習,提高學困生的參與意識,使學困生都能積極投身到教學過程中來。

(4)借鑒理論:何謂“小先生”,陶行知先生是這樣說的:“生是生活。先過哪一種生活的便是哪一種生活的先生,后過哪一種生活的便是哪一種生活的后生,學生便是學過生活的人,先生的職務是教人過生活。小孩子先過了這種生活,又肯教導前輩和同輩的人去過同樣的生活,是一名名實相符的小先生了?!彼衷f:“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薄皫椭M步的小孩子格外進步,由他們'聯合自動’,領導全體小孩子及時代落伍的成人,一同進步!”從他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理解學生甚至學困生也可以做教師,每個學生都可以去參與知識信息的交流。

轉化策略:教師給學困生安排成績優秀,樂學善教,居住距離較近的孩子同坐,讓他們扮演“小先生”的角色,協助教師管理學困生,針對學困生的欠缺面隨時隨地進行幫扶轉化工作。課間,解決疑難。課余,輔導作業,指導復習,檢查預習。還有的教師大膽嘗試了“人人爭當小先生”的實驗。他們挖掘教材,選擇內容,將課堂放手交給學生。他們班的小先生不固定為哪幾位同學,而是定期評選,讓“小先生”們介紹經驗、推選出新一批的“小先生”,這樣就在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人人爭當小先生”的積極氛圍,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包括學困生當“小先生”的信心和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研究心得:“小先生”在老師交給任務后,大多能認真扮演角色,盡職盡責,“小先生”在角色扮演中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了自身的學習和綜合能力,提升了自己的道德認知。學困生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受到了德育熏陶,懂得了尊重別人,善于向別人學習的重要性。

(5)借鑒理論:陶行知先生說“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薄吧鐣磳W?!?,重視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聯系,強調社會與學校的一致性,即提倡學校教育敞開大門,面向生活,又提倡把整個社會辦成學校,把人民大眾生活的場所都當作教育的場所。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符合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轉化策略:我校利用三里街社區活動室,安排學生每周三下午去讀書、下棋、游戲、參與運動、參與興趣培養、參與活動競賽,甚至擔任管理員。每年的端午節到了,孩子們和社區居民、學校輔導員一起包粽子,社區的老人給孩子們講述屈原的故事;中秋節到了,孩子們與社區老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明月、講故事;有的孩子組織開展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組織有書畫興趣的會員進行書法和畫畫比賽,將優秀作品展覽在社區的宣傳畫廊里;有的孩子在老師和長輩的指導下,或為社區居民打掃街道衛生,或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做一些力能所及的事情,徹底改變了以往進城務工子女或貧困子女結伙到處閑逛,或上網打游戲等不良的假日現象。社區兒童俱樂部的開辟,為孩子們道德品質和人格的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讓他們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培養學困生多種認知興趣,提高自信心,實現興趣愛好與學校學習的正向遷移。

研究心得:三里街社居委是一個熱心下一代教育,有著良好的青少年教育文化氛圍,教育基礎的優秀社居委,他們開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動、兒童救助等項目曾受到聯合國的關注,英國的安妮公主曾參觀訪問該社居委。自從我校組織學生參與該社居委活動以后,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收到了應有的效果,《光明日報社》還對該社居委優秀的育人方法,良好的育人氛圍進行了采訪。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學困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穩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責任感等較以往有了根本的改變。我們著重對學困生的品德情況、自信程度、情意水平、學習興趣、態度、習慣、能力及成績等進行了研究后期的測試。經過測試得出,參與研究的學困生自信程度、情意水平要明顯高于實驗前。其中,中、高年級學困生在自信度上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實驗的時間越長,學生越自信,越具有較高的情意水平。

當然,以上只是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一個縮影?!敖梃b陶行知思想,轉變學困生”的策略與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驗證、修改和完善。由于教育個體性的差異,并非每一個學困生身上都有明顯積極的效應。我們在實驗活動中還要不斷挖掘更深層次的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研以致用,力爭做好研究成果的轉化工作,使研究更好地為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林靜.一股清泉流過心田——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J].學周刊,2011(2):201.

猜你喜歡
陶行知思想借鑒轉化
陶行知教學思想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滲透行知思想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繪畫中將創新教育與陶行知思想相結合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淺談學困生的轉化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借鑒陶行知思想,小議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