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如何有效開展

2021-04-21 01:06巴桑
紅豆教育 2021年34期
關鍵詞:古詩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巴桑

【摘要】古詩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古詩的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尤其是能夠提高對傳統文化的鑒賞能力,在進行古詩背后的故事以及情感內涵的教學時學生也能夠通過這些內容逐步形成正確的三觀,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此階段進行古詩教學,學生若能夠掌握詩歌的鑒賞方法,也可以為學生學習更高難度的古詩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古詩教學,轉變原有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從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方面努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古詩

引言: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是文化遺產的精髓,通過閱讀古詩能夠讓人發現先人的智慧、情感、高尚品德,學習古詩對提升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提高學生文學情操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難度較小,對古詩教學的內容要求也不高,但是傳統的古詩教學效果并不佳,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效果不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提高古詩教學的質量?;诖?,本文將從當前階段開展古詩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提高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此提高古詩教學質量。

一、小學階段開展古詩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較低,學習能力較差,因此對于古詩教學這種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其引導作用并沒有發揮到最佳,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也沒有到位,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由于在小學古詩教育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重內容,輕意境。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過多將精力放在古詩內容的教學上,甚至部分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只是將目光放置在具體的內容,包括對意象分析等,但是對于整體以意境的概括卻幾乎沒有,這種缺少了意境的古詩教學容易讓小學生感受不到古詩的意境美,只是將古詩學習當成一項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務,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其次,重釋義,輕感悟。由于古詩是由古人創作的文學作品,那么用的語言帶有文言性質,其與現代漢語在內容上有很大的差別,會出現古今詞義不同、一詞多義,通假字這樣的狀況,這也就意味著小學生若想要學習古詩,首先就需要將古詩句的意思用現代漢語翻譯出來,但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會出現對重點把握偏差的情況,過于重視古詩的釋義,對于詩人通過詩歌表達的情感則一筆帶過,對于詩歌給學生的感悟教學也一筆帶過,并沒有挖掘古詩教學深層次的內涵。再次,重背誦,輕理解。小學階段學習的每一首古詩都需要背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古詩知識成為其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學生對古詩的印象。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將教育的重點放在了背誦上面,而學生對于古詩內涵的理解并沒有得到過多的關注,這也就很容易出現學生學習完古詩但是對古詩講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不了解的情況,使得教育效果較差。最后,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并沒有成為教學主體,古詩教學質量偏低。教師錯誤地將教學的主體放在了自己身上,采取了傳統的教師“講滿堂”的情況,這種教學方法嚴重影響學生古詩鑒賞能力的提高,也難以激發學生對古詩學習的興趣,學生并沒有準確掌握詩歌鑒賞方法,導致整體學習效果不佳。

二、小學階段有效開展古詩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將學生作為古詩教學主體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路明燈,對學生學習狀態有著直接的影響。小學生自我認知還不夠明確,對教師的依賴感較強,也因此對教師的評價十分在意,為了進一步提高古詩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認識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性,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從學生入手教學,將學生作為古詩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創造自主思考、探究的機會。為此,教師首先可以采取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古詩教學,教師首先要進行充分的備課,然后根據古詩的重點內容設計問題。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一是問題難度要適中,要抓準提問的時機,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不太強,若問題難度過大,學生不易思考出答案,這不僅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也會嚴重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所提出的問題時機也要恰當,關于詩人情感的問題就需要在教師介紹完背景后再提問,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能夠有序開展。二是提出的問題數量要合理,小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煩感,若是教師問題過多,就很容易讓其產生倦怠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也就降低了,這個不利于后續教學的開展。教師也可以選擇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進行古詩教學,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名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當多學生一起合作思考問題,就很容易使得問題順利解決,這種方法也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提高學生古詩理解能力、鑒賞能力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三是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古詩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古詩學習的機會,教師可以組織翻譯比賽,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將古詩的內容進行翻譯,看哪名學生翻譯得更好?;蛘呤墙M織詩歌鑒賞賽,先不進行教學,而是先讓學生初步吟誦古詩,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出古詩中的詩眼、關鍵詩句,然后猜想一下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再進行正式教學,最后去驗證學生的猜想是否準確,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古詩學習。

(二)注重古詩吟誦,幫助學生發現古詩韻律美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誦讀古詩詞,要注意通過語調、韻味、節奏領會詩文的思想和情感。誦讀是學習古詩詞的有效方式之一。吟誦是把古詩詞有感情的誦讀,這樣才能有效傳達作者的真情實感。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詞的整體意境,學習吟誦方法,把握好語速,讓學生快速融入詩文的意境中。為了讓古詩教學落到實處,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首先就需要思考如何讓小學生發現古詩的不同之處,為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發現古詩的韻律美,古詩中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其具備韻律美,尤其是先秦詩歌、元曲、宋詞這一類的作品,他們都是可以作為歌詞而被吟唱出來的,就算是不能夠被吟唱的唐詩也有著明確的創作規則,要求其押韻等,因此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作者創作的古詩細讀之下都能夠讓人朗朗上口,感覺到詩歌的韻律之美[3]。小學生貪玩愛鬧,自己是不會愿意主動去朗誦詩歌的,也只有朗誦詩歌才能夠讓小學生發現詩歌中蘊含的韻律美,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詩歌的韻律之美,教師應該注重古詩的吟誦教學,培養學生在古詩中的語感,這種語感有利于提高學生找到詞眼的能力,對學生更進一步學習古詩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古詩的吟誦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之中,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就可以以詩歌吟誦作為導入,并且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吟誦的興趣,教師可以上網尋找一些符合古詩意境的圖片及音樂,然后在學生吟誦時作為背景音樂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進行吟誦更有利于其理解古詩蘊含的情感。然后教師可以選擇采取精讀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是將古詩拆分開來吟誦,以詩句為單位,教師每講一句古詩就先讓學生將此句讀一遍用來加深學生的印象,講完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再重復讀一遍詩句,這樣學生對于此句詩中的重點也能夠有更清晰的認識。也可以采取分組讀的方式進行吟誦,將學生按照所坐的位置進行分組,然后讓每組學生都跟著音樂吟誦一遍,也可以趁此機會開展小型古詩吟誦比賽,看哪一組吟誦得更有情感,在通過全班投票選出,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小糖果作為獎品,以此激勵學生,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吟誦古詩。通過這種粗讀與精讀、集體吟誦與小組分類吟誦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將古詩基本背誦下來,減少學生課后背誦的負擔,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創建情境

小學生對于多媒體這一新科技是十分感興趣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通過圖像、聲音和視覺對學生產生感官刺激,利用多媒體展現古詩意境,活躍學生思維。以《望天門山》為例,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話說長江”的視頻內容,為學生展示出長江波濤洶涌、沖破楚江,又激起千層浪花的壯觀場面,通過觀看水勢的兇猛、山地驚奇和險峻,讓學生感受祖國山河的雄壯景象。再以《楓橋夜泊》為例,教師播放《濤聲依舊》歌曲,然后提問,歌中無眠是什么意思,誰敲打我的無眠,此時多媒體屏幕顯示十年舊約的江南景象,聽到鐘聲響起,閱讀古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教師在閱讀完后引導學生多次誦讀,理解作者的思想,學生通過詩文中月落、烏啼、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描寫體會作者的心情是孤獨、寂寞、還帶有一絲凄涼,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讀這首詩會讓人產生無限憂愁?在讀到“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時,又體會到作者將相思之情寄托在了鐘聲之中,因為鐘聲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在人們的腦海中久久回蕩,留下深刻印象,使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深切領會詩文的思想。

(四)靈活布置趣味課后作業,將詩歌教學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之中

小學階段學生應該掌握的古詩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也有許多課外的古詩需要學生掌握,而且古詩由于離學生的生活有些遠,而小學生的遺忘速度又較快,這就會導致古詩教學質量降低。因此,課后的復習鞏固對于小學生而言十分重要。而小學階段學生的課余時間十分多,語文教師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的印象,切實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靈活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將詩歌教學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之中??梢宰寣W生制作有關詩歌的簡筆畫,然后在班級內進行展示。也可以讓學生以當天學習的詩歌為主題,利用課下的時間去尋找與之相似主題的詩歌,然后要求學生將詩歌抄錄下來,到了第二天,給學生預留三到五分鐘的時間吟誦自己找的古詩,并且要求學生簡要介紹一下詩歌大概寫了什么內容,或者描述了哪些場景。這樣就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的古詩積累量,而且學生在分析詩歌內涵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古詩的鑒賞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就能夠有重大突破,為學生未來學習更高難度的古詩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想讓這些課后作業發揮出最佳作用,教師對于作業的檢查就一定要認真,小學生都比較貪玩愛鬧,因此,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只有教師足夠重視這些課后作業,學生才會認真去完成,才能夠保證課后作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結論:總而言之,當前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存在重內容、輕意境,重釋義、輕感悟,重背誦、輕理解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小學古詩教學限制在表層教育,小學生并沒有接受深層次的教學,也導致學生對古詩學習興趣不大,導致教育效果不佳。為了扭轉這種教育現狀,教師應該從古詩吟誦入手,引導學生發現古詩的韻律美,然后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組織多樣古詩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最后就是靈活布置趣味課后作業,將詩歌的教學滲透在學生日常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高倩.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與融合研究[J].教書育人,2021,(07):44-45.

[2]鄭小飛.“教學做合一”提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效性[J].考試與評價,2021,(03):48.

[3]蔣園園.豐富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路徑[J].小學生(下旬刊),2021,(03):28.

猜你喜歡
古詩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古詩教我珍惜時間
勞勞亭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