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的護理

2021-05-13 21:33申楓嬌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7期
關鍵詞:腦水腫腦炎病毒性

申楓嬌

【關鍵詞】病毒性腦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7-0195-02

病毒性腦炎是患者由于各種病毒入侵引起腦實質炎癥而出現發熱、驚厥、意識障礙以及顱內高壓癥狀等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本病發病急、病情重、進展快,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患者生命。尤其當患者出現驚厥持續或反復發作時,將導致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害,后遺癥增多,因此,早期有效的對癥護理可減輕腦損害、減少后遺癥,有助于患者的康復[1]。

1臨床資料

患者女,20歲,8月7號因“發熱、頭痛四天,嘔吐兩天”入院。入院時神志清,精神委,頸有抵抗,右側巴氏征陽性,T:39.8℃,P:110次/分,R:34次/分,血沉、CRP輕度增高。腦脊液常規:滴速120滴/分,顏色清亮無色,潘氏試驗陽性,白細胞計數367×106/L,單個核細胞百分比91。腦脊液生化:蛋白、糖、氯化物均正常。血常規分析:白細胞計數19.28x109/L,CRP12mg/dl,ESR41。予降溫、降顱壓、脫水、抗炎、抗病毒對癥處理。入院第2d:患者出現嗜睡,體溫最高39.5℃;入院第3d出現淺昏迷,體溫最高38.0℃,頸項強直,Oppenheim征陽性,偶有下肢抽搐;入院第4d患者SPO2降至70%且不升,氣道分泌物增多,紫紺明顯,體溫最高38.5℃,經ICU會診后轉ICU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8月16日患者神志轉清,肌力逐漸恢復,撤呼吸機,轉病房繼續治療與護理。

2護理

2.1病情觀察 將患者安置在離護士站較近的病房,遵醫囑予床邊多功能監護,密切監測患者神志、瞳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和尿量等變化,專人陪護,注意傾聽患者及家屬的主訴,及時發現病情的細微變化,包括驚厥、腦水腫、呼吸衰竭的先兆,采取急救措施。動態進行五大安全評分(壓瘡評分、跌倒評分、疼痛評分、深靜脈血栓評分、自理能力評分),及時采取相應干預措施,每班做好交接。

2.2癥狀護理 高熱、抽搐、呼吸衰竭、腦水腫是病毒性腦炎的主要兇險癥狀,可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2]。①高熱護理:每天監測體溫至少6次,中樞性高熱特點是體溫上升快,可驟升至40℃以上,頭部及軀干溫度極高。調整病室溫度不超過24℃,濕度50%-60%,高熱時及時匯報醫生,進行物理降溫,頭戴冰帽,頸部、腋窩及腹股溝大血管處放置冰枕,必要時控溫毯降溫。熊平平等[3]在對照不同方式的物理降溫效果后分析:控溫毯降溫效果明顯優于普通的物理降溫,它不僅能作為腦炎患者降溫的輔助方式,還能有效地降低腦耗氧量來維護正常腦血流和細胞代謝,從而達到減輕腦水腫和保護血腦屏障的功能。降溫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體溫變化及病情變化,必要時遵醫囑輔以藥物降溫,及時記錄和效果評價。②抽搐護理:患者發生驚厥抽搐時,機體耗氧量增加,會加重腦水腫。及時予鼻導管吸氧,取側臥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以免分泌物阻塞氣道,床邊備吸引器,分泌物較多時,隨時吸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拉好床欄,防止發生墜床;床邊備牙墊或壓舌板,防止抽搐時發生舌咬傷。保持病室安靜、整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防止誘發抽搐。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③呼吸衰竭護理:重型患者伴中樞性呼吸衰竭,常為致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達20%~50%[4]?;颊呷朐旱?d出現昏迷,昏迷后肺順應性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導致粘痰阻塞,換氣困難,嚴重缺氧,容易出現呼吸衰竭,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形態、節律,意識、瞳孔等病情變化。協助患者取側臥位,防止口腔分泌物及胃液返流阻塞氣道。Q2h翻身、拍背,必要時遵醫囑霧化吸入稀釋粘痰,備吸痰設備,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氣換氣功能。病情加重時,可采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④腦水腫護理:重癥病毒性腦炎往往有嚴重的腦水腫、高顱壓,嚴重者發生腦疝,危及患者生命。抬高床頭10°~15°,減輕腦水腫,改善頭部血液供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肢體活動等變化。如出現意識障礙加重、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呼吸和脈搏變慢、健側肢體活動不靈等顱內壓增高及腦疝前驅癥狀時,及時通知醫生,配合搶救。同時適當限制補夜量,使患者保持輕度脫水狀態,即雙眼眶稍下陷,眼球壓力稍低,唇稍干,但皮膚彈性與血壓正常,并保持適當的尿量,準確記錄24h出入量。

2.3預防VAP的護理 患者入院第4日SPO2降至70%,氣道分泌物增多,紫紺明顯,轉ICU行氣管插管,予呼吸機輔助呼吸。研究表明:VCB可有效降低行機械通氣治療患者的VAP發生風險[5]。呼吸機集束化干預策略(Ventilatorcarebundles,VCB)是指在集束化護理的基礎上,執行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以預防VAP的發生。①體位:抬高床頭30°~45°,避免誤吸和口咽部細菌定植引發的VAP;②氣道濕化:使用人工鼻或主動型加溫濕化器,濕化罐內加滅菌水,每日更換。③氣囊管理:不需要常規進行人工氣道的氣囊放氣,只需常規檢測氣囊壓力:25cmH2O~30cmH2O。④口腔護理:Q6h口腔清潔,必要時口腔沖洗[6]。⑤鎮靜休假:也有人稱之為“每天喚醒”計劃,是指每日暫停使用鎮靜藥及試行脫機和拔管,每天早上試行暫停鎮靜藥并試行脫機,若能成功脫機便進行拔管[7]。⑥加強手部消毒:在接觸病人前、清潔/無菌操作前、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后、接觸病人后、接觸病人環境后均應按“7步洗手法”洗手或采用快速消毒液洗手。

2.4腸內營養護理 患者入院第4d出現昏迷,對于營養吸收的有效率存在一定的障礙,另一方面,危重病人機體處于應激狀態,表現為高代謝、高分解,糖代謝和脂肪代謝紊亂。如及時提供適當的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包括吸收、蠕動、分泌等功能)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從而能夠更快地緩解患者的營養不良狀態,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效防止繼發感染,同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撤機率、縮短患者撤機時間,并且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對于患者順利恢復和預后均有重要意義[8]?;颊邫C械通氣后遵醫囑及時置入了鼻胃管予持續腸內營養,在這期間密切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腹脹、腹瀉、腸鳴音、胃潴留及胃腸反流等現象,動態觀察評估實驗室檢測指標;做好鼻飼護理,鼻飼前確保胃管在位通暢,管飼時抬高床頭15°~30°,鼻飼后30min內避免翻身拍背,根據病情及生化指標及時調整配方。鼻飼期間患者血常規、生化指標、胃腸功能、大便大致正常。

2.5預防DVT護理 患者入院第3日出現昏迷,Autar評分9分,需警惕DVT的發生。①強化肢體運動干預:昏迷期間每天幫助患者進行四次肢體被動活動,按摩肢體肌肉、關節被動屈伸運動、足踝被動運動。②體位干預:抬高患者雙下肢高于心臟水平20°~30°,促進血液回流。③每天Bid使用間歇充氣加壓泵。④穿刺管理:加強穿刺的管理,采用深靜脈置管,每次用藥前都要抽靜脈回血,確保深靜脈通暢,無堵管。⑤腿圍監測:在病人雙下肢以髕骨為中心,上下15cm處,用防水筆畫出“=”字型標識,標識大小以測量的皮尺的寬度為宜[9]。每班護士在畫好標識的地方測量腿圍1次并記錄,密切觀察下肢腫脹、足背動脈搏動情況,異常時遵醫囑做下肢血管B超。⑥高熱時四肢循環較差,重視頭部及軀干部用冷,避免四肢用冷,尤其是腘窩位置[10]。住院期間病人上腿圍為38.0~38.5cm,下腿圍為27~28cm,足背動脈搏動良好,未發生深靜脈血栓。

3小結

病毒性腦炎是比較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呈急進性過程,可導致死亡或嚴重后遺癥。因此在治療病毒性腦炎的過程中,護理工作非常重要。此例患者屬于重癥病毒性腦炎,進展很快,所以病房安排需靠近護士站,便于護士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護士需按照護理等級巡視病房,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神志、瞳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和尿量等變化,及時發現患者可能出現的驚厥、腦水腫、呼吸衰竭的先兆,及時匯報醫生,配合急救,隨時做好對癥護理。此例患者在機械通氣后,亦需采取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如VAP的預防、腸內營養的護理、深靜脈血栓的預防等。以上護理措施均是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減少后遺癥發生的不可或缺因素。

猜你喜歡
腦水腫腦炎病毒性
自身免疫性腦炎免疫治療進展
小兒患感冒家長繃緊腦炎這根弦
急診洗胃后電解質紊亂的臨床研究
蛛網膜腔出血后腦組織氧自由基代謝的實驗研究
高壓氧治療對老年腦出血患者腦水腫及血漿腦鈉肽、腦脊液乳酸濃度的影響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寧治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應分析
警惕病毒性腦炎的“偷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