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觀察

2021-06-10 09:03鄧小莉通訊作者
醫藥前沿 2021年9期
關鍵詞:副反應異位癥孕酮

鄧小莉,郭 芳(通訊作者)

(1 西安鳳城醫院婦科 陜西 西安 710014)

(2 西安濟元老年病醫院婦科 陜西 西安 710032)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子宮內膜組織異常出現在子宮腔以外部位,異位內膜隨機體激素水平變化而引起各種婦科癥狀,如痛經、盆腔粘連、輸卵管阻塞和不孕癥等。米非司酮是可以中斷胚胎發育和促進蛻膜脫落的一種藥物,通過與孕酮受體的競爭性結合,作用于子宮內膜細胞,實現終止子宮內膜生長的作用,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在臨床上的療效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差異是目前研究的焦點之一[1]。本文旨在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選擇合適的米非司酮治療劑量提供臨床參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西安鳳城醫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間的9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本病臨床診斷標準[2],且近3個月未采取過激素類藥物治療措施,無其他婦科合并癥,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自愿參加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等疾病者,對本藥物過敏者,精神病患者,酗酒等不能合作者。將9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36.16±6.28)歲,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36.33±5.17)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即口服6.25 mg米非司酮,每日1次。對照組采用常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每日1次,每次口服12.5 mg。兩組均在第一次月經后5 d內開始服藥治療,持續6個月。每月進行隨訪檢查,觀察癥狀和體征、痛經緩解、月經來潮和子宮異常出血情況。在六個月的用藥階段后,每三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檢查。用藥前及用藥后每3個月進行血常規、肝功能、血糖、血脂、超聲等篩查。

1.3 觀察項目

療效評定標準[3]:(1)完全緩解:盆腔腫塊觸痛,結節消失,月經疼痛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部分緩解:盆腔腫塊觸痛有所緩解,結節變小、變軟,月經疼痛的臨床癥狀基本緩解;(3)無效:盆腔腫塊觸痛更甚,能觸及結節,月經疼痛的臨床癥狀無緩解,甚至更強烈。觀察治療前后疼痛減輕程度,并比較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兩組治療后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黃體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變化。對兩組治療后副反應的發生情況也進行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激素水平均以()表示,采用t檢驗;總有效率和副反應情況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

兩組FSH、LH、PRL、E2和P治療前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治療后對照組孕酮較觀察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 ±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變化( ± 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1;與對照組相比,#P<0.01。

項目 觀察組(n=45) 對照組(n=4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FSH/(IU·L-1) 4.23±2.01 4.19±1.65 4.58±1.49 4.42±1.26 LH/(IU·L-1) 6.51±2.68 6.54±2.53 6.60±2.17 6.47±1.95 PRL/(μg·L-1) 373.64±76.39 369.25±74.61 370.78±78.53 369.43±72.69 E2/(pmol·L-1) 568.14±93.25566.68±103.25 571.63±104.77570.58±97.42 P/(nmol·L-1) 20.47±9.48 19.14±8.63# 20.15±8.73 13.86±7.52*

2.3 兩組用藥后副反應對比

治療后副作用發生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用藥后副反應對比[n(%)]

3.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發生異位的子宮內膜將因機體雌激素水平的更迭而出現周期性的生長、脫落,米非司酮能夠與雌孕激素受體相結合并產生相應效應,從而促使異位的子宮內膜迅速發生退化,從而緩解患者痛經等臨床癥狀。臨床研究[1]顯示,米非司酮對異位子宮內膜的生長可起到直接抑制作用,可對抗子宮內膜在子宮腔以外部位的非正常增殖,可刺激其使之盡快發生退化,其作用機制包括競爭蛻膜上的孕酮受體,從而阻斷孕酮的作用等。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問題上,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所達到的療效、安全性有何差異?是擺在婦科醫生面前的一道熱點研究問題。早期有研究[4]表明,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時采用高劑量米非司酮或低劑量米非司酮,可能達到的臨床療效是較為近似的。本結果從療效數據來看,觀察組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總體有效率略微低于對照組,無效率略微高于對照組,但從總體療效來對比分析,兩組總體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χ2=0.3846,P=0.5351),證明低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基本接近較大劑量的米非司酮用藥方案,與劉永剛[5]研究基本相符。

本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大多數內分泌指標(FSH、LH、PRL、E2等)均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兩組治療后相比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05),然而對照組治療后的孕酮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出現明顯減低,且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孕酮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觀察組用藥副反應包括嘔吐(2.2%)、頭暈(2.2%),總副反應發生率4.4%;對照組用藥副反應包括皮疹(2.2%)、嘔吐(6.7%)、腹痛(2.2%)、頭暈(4.4%)和轉氨酶升高(2.2%)等,總副反應發生率17.7%,觀察組用藥后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以上數據表明,采用低劑量的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既能夠實現對異位內膜病灶發展的有效抑制,又不會明顯影響到患者的內分泌水平。較高劑量的米非司酮則存在降低體內孕酮水平的可能性。不過,在本研究中對照組孕酮水平雖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但對于臨床療效未產生明顯影響。服用米非司酮常見可引起皮疹、嘔吐(6.7%)、腹痛、頭暈和轉氨酶升高等副反應,并且隨著用藥劑量的升高,副反應發生概率也會相應提升。在用藥療程結束后進行回訪,兩組副反應癥狀都隨著停藥而逐漸好轉。

綜上所述,采用兩種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均可以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患者預后良好,但低劑量米非司酮幾乎不對內分泌水平造成影響,高劑量米非司酮則會影響機體孕酮水平,而且低劑量米非司酮所導致的副反應更少,因此低劑量米非司酮在保障臨床有效率的前提下有更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副反應異位癥孕酮
經前煩躁障礙癥發病與四氫孕酮敏感性中西醫研究進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臨床應用安全性結果分析
緊密連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組織中的表達
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副反應的處置
腹腔血與靜脈血β-HCG與孕酮比值在診斷異位妊娠中的價值
肛周子宮內膜異位癥60例治療探討
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中西醫結合護理
從瘀論治子宮內膜異位癥30例
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應的處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