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

2021-06-12 14:20李游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要求既要注重學生的知識教育,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灌輸數學理論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有效地利用生活元素,在學生的生活中滲透數學知識。本文也正是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探討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引言

核心素養教學是指教師將核心素養與教學知識相融合,進而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提升,滿足現階段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然而以我國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仍然暴露出很多問題,重點體現為重理論輕實踐。所以教師所采取的教學策略也很難體現出足夠的生活性,導致學習與生活出現了割裂感,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難以得到鍛煉和提升,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展開研究,也更有現實意義。

一、創建生活情境展開教學

如在進行《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應該以成年人的思維去判斷教學知識,而是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進行知識的理解。雖然三角形在成年人的思維概念里是很好理解的知識點,但是在小學生眼里對于三角形定義仍然會發生混淆,所以想要讓學生明確知識點,就需要通過創設性的情景來將整個上課流程生活化,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更高的效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生活化的提問,將問題與生活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內部的實際設施作為教學道具向學生提問,你們覺得這些東西哪個是三角形?你們家有什么三角形的東西?三角形的食物你們吃過嗎?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將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入到數學知識當中,提升數學課堂的效率。并且還可以通過娛樂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比如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運用手來比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增加學生對于三角形定義的概念。

二、從生活中篩選教學內容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需要平衡好數學知識和生活問題的比例,這就需要教師對生活中的問題予以凝練,從而將其轉化為數學問題。首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仍需要以教材內容為基點,進而尋找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素材,比如在進行體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身高和體重等數據指標,進行加減法運算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核心內涵也會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也鍛煉了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我探索的生活化的思維,培養學生挖掘生活中數學知識的素材,比如在商超買賣過程中的金錢交易,或者是生活中涉及到的重量和長度等等知識,都是引導學生挖掘數學元素的載體。

三、予以學生更多的關愛

教師的職責在于教書育人,所以除了要關注知識的教學,也要幫助學生完善三觀,健全人格。首先,教師就要給予小學生足夠的關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予以的溫暖。傳統的唯成績論的教學觀念下,教師往往會對成績好的學生“高看一眼”,所以很容易對成績差的學生形成打擊。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更強調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忽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待所有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并且也要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關心,而且這種關懷不僅僅要體現在教學活動之中,生活中的關懷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學生才能從心理層面對教師形成更深刻的認同。比如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該拿出一些時間給“落后生”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或者行為上的肯定,對學生的心理形成正向促動,這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感興趣。

四、教師需加深生活化教學的理解

第一,要控制好生活化的程度,目前很多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生活性的元素沒有得到足夠的滲透,所以這些教師需要擴大生活元素的比例,但是一旦生活化的問題過多,那么也會壓縮數學知識的比例,數學這門學科的核心和本質也就被忽視,因此,教師要平衡好二者的關系,保證數學生活化的程度適中,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率和質量達到最佳的效果。

第二,教師需做到生活化的引導。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所以在課堂實踐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良好習慣。

第三,教師還要保證生活問題的真實性。在真實客觀的問題之中進行知識實踐,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生活化的可信度也會得以提升,學生的探索欲望才能夠得到增強,知識體系也會更加完善。因此,校方也需要定期組織教師的培訓或者教研活動,不但提升教師的能力,只有教師的水平得到整體性的提高,生活化的教學實踐效果才能得到實質性的體現。

結束語

讓小學數學教學融入學生生活之中,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也需要創設生活性的情境,挖掘生活中的教學內容,并要予以學生更多生活和學習方面的關懷,最后還要不斷提升自我,加強對生活化教學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王彬彬.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及應對策略[J]. 現代交際. 2021(16)

[2] 王書平.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研究[J].? 教育現代化. 2017(34)

[3] 白雪.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數學教學途徑[J]. 新西部(理論版). 2016(22)

[4] 賈向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 才智. 2017(12)

[5] 陳昕.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方案探索[J].? 職業技術. 2017(09)

[6] 崔治雄.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的應對策略[J]. 科技資訊. 2020(08)

作者簡介:

李游(1994.06)男,壯族,籍貫:廣西鹿寨,柳州市魚峰區雒容鎮第二小學,二級教師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