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名著導讀《三國演義》作品人物分析及教學策略

2021-06-29 03:10胡建祥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52期
關鍵詞:三國演義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胡建祥

摘要:高中時期學生必須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此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緩解課業方面的壓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愉悅的身心體驗,基于此,當前我國高中教材中也設計了“名著導讀”的板塊,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可以通過閱讀幫助學生可以掌握分析名著中任務和作品的能力。文章通過對作者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的創作背景、歷史背景,其中“擁劉反曹”的思想進行闡述,重點分析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出課堂教學的策略,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認同。

關鍵詞:高中語文;《三國演義》;人物分析;教學策略

在《三國演義》作品中,可以說成功刻畫人物形象的案例很多,尤其有幾個較為突出的人物刻畫深入人心,例如諸葛亮這個任務,具有明顯的代表性,而諸葛亮是整體蜀漢政權中并非政治任務的存在,其更多的是象征文化和價值。

作品人物分析

《三國演義》的作者經歷可以反映出自身的政治方面追求和相關價值。作品中對于諸葛亮形象地刻畫,也可以說作者自身在現實當中不能立功,立德的一種情感方面的寄托。元朝是我國古代歷史當中少數民族建立的第1個統一性政權,通過元王朝的統一也結束了長期的分裂的局面,與此同時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矛盾都比較尖銳,政府方面有較為嚴重的賦稅,很多蒙古的貴族官僚,擁有大批的土地,并且各地的地主也大量的兼并土地,從而社會矛盾非常凸顯,同時加上統治階級組織大量的百姓開鑿運河工程的官吏腐敗的現象,也讓百姓苦不堪言。

從整體作品來看,作者羅貫中在描寫蜀漢與曹魏兩個方面的沖突和矛盾方面寫了很多,并且作者對于兩者的態度非常明確,但又截然不同,其中有很多線索可以追溯,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描寫的人物太多,可能不存在途徑,其實多數人比較認可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是這部作品當中重點描寫的人物。在作品當中,作者凸顯出來劉備在任一任愛方面的特征,而凸顯諸葛亮的主要是聰明才智和忠心等等方面的描寫,而對于諸葛亮的描寫,可以說是淋漓盡致,將這些人物塑造成某種意義上的完美人格,而對于曹操的描寫主要作為敵軍陣營的首領,側重于強調曹操在陰暗方面的特征,例如不守信用、陰險狡詐等等。如此樹立了曹操在奸雄方面的形象,就在蜀漢與曹操陣營的對比之下,可以不難看出作者有著非常明顯的“擁劉反曹”的思想。

讀者在這部作品當中,從思想方面將劉備帶領的蜀漢政權作為正統政權的象征,而將曹操所代表的集團比喻為北方的異族,從而確立了“邦命中興漢,天心討大賊”的思想。但在做作品當中很容易可以看出,其實當時的君王觀念和文中體現的擁劉反曹思想綜合作用下,作者帶有非常強烈的主觀色彩,將有利因素或者普遍認可的因素賦予了蜀漢一方。作者著重強調劉備在皇室方面的血統,多次出現公開介紹劉備中山靖王的政治身份,明確劉備與漢武帝的宗族關系,如此就為劉備成為一方諸侯奠定了良好的法統權威。而被曹丕篡改,謀害的漢獻帝。當諸葛亮等一批蜀漢重臣擁戴下劉備,繼承大統,最終成為漢朝正統的一種延續,而作為蜀漢的核心,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要完成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重任,在這里也是強調蜀漢是正統。之所以作者這樣描寫,主要是基于王道思想的政權合法性,在這部作品當中,針對劉備的描寫更是近乎仁君圣主的一種評價,叫比喻曹操來說,曹操描寫的是奸雄亂政,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影響,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就可以更好地體現出王道思想,仁德仁政的政治主張。

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

發揮多媒體作用

在高中語文教材當中,對于名著設計以文字為主如此就可以帶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對作品當中所涉及的人物情節和背景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仔細的揣摩,但同時也缺乏足夠的直觀表現力方面的問題,學生對于作品當中知名的場景,如若想要形成良好的理解和掌握,就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因此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當代社會具有文化多元化的特征,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促使學生也可以得到更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僅對學生認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反之來說,也可以帶給學生更加直觀地體驗,教師在進行名著導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如此來彌補文字方面表現的不足的缺點,促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加直觀地體驗,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與名著導讀相關的音樂或者是視頻資料的,可以是電影,也可以是電視劇,也可以選用一些具有較強表現力的混剪視頻,可以說混剪的視頻在制作方面更加精良,而影視劇短片段在內容上也更具考究的特質,也具有非常明顯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從藝術風格上也符合高中生年齡階段的審美需求,因此教師只要能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就可以提升名著導讀的實際教學效果。

組織展開特色實踐活動

我國新課改中明確強調當今教學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因此教師可以開展特色的課堂,以及相應的課外活動來補充教學課堂的不足,加強學生對于名著作品的了解和掌握。

結語:綜上所述,《三國演義》是我國少有的優秀傳統文化代表之作,在整部作品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價值觀新城的關鍵時期,高中語文課堂通過名著導讀和作品欣賞,滲透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通過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認同。

參考文獻:

[1] 張學偉. 識三國人之性 品古白話之韻——以《三國演義》為例談名著導讀課教學法[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8(4): 12-13.1E07C6D1-32FA-4A37-9C3D-FDE9A2CA940F

猜你喜歡
三國演義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三國演義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三國演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