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點聯合適配體構建熒光“關-開”癌胚抗原探針

2021-07-14 01:51張益霞
分析科學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探針電位光譜

張益霞, 樊 璐, 趙 鑫, 董 川

(1.太原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山西太原 030024;2.山西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癌癥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致死疾病[1,2]。前5位癌癥發病率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位于首位,臨床確診肺癌主要手段是胸部CT和組織病理,但由于檢測設備分辨率和技術所限,較難觀察到位置隱蔽的深部癌變組織,且活檢取樣點隨機,易造成腫瘤漏診。因此,急需開發一種無創、快速、靈敏且能夠在早期預警和診斷肺癌的方法。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類廣譜性癌癥標志物,屬于細胞表面糖蛋白家族,分子量為180~200 kDa,于1965年首次在人結腸癌組織中發現[3,4]。在健康成人體內CEA水平通常為0~5 ng/mL左右,當人體組織出現癌變后,血液中CEA含量開始升高,一般高于20 ng/mL。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癌癥患者,血液CEA檢測陽性率均達到了顯著水平[5,6]。同時,CEA還可與其他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作為癌癥診斷依據,提高對腫瘤的確診正確率[7]。除此之外,血清CEA水平對腫瘤復發的敏感性達80%以上,早于臨床和病理檢查[8]。因此,血清CEA水平被臨床用于癌癥患者術后療效的追蹤??梢?,血液中的CEA水平可以用于癌癥的預警、診斷以及療效監測。

目前,CEA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酶聯免疫分析和電化學方法,靈敏度高,準確性好。然而免疫方法成本高,抗體合成易受環境因素影響。電化學傳感器方法存在電極修飾程序復雜,易受假陽性影響等不足?;跓晒馓键c(CDs)的熒光“開-關”效應,構建CEA檢測方法簡便,成本低,無需大型檢測設備,在熒光探針的構建方面表現出巨大潛力。熒光CDs是一種至少在一維空間內,尺寸小于10 nm,能穩定發光的納米碳點,是目前最熱門的碳納米材料之一[9]。與傳統的有機熒光染料相比,CDs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化學及光穩定性且綠色環保性等諸多優點[10,11]。本文采用水熱法,制備單分散熒光CDs。利用紫外-可見光譜、熒光光譜、納米粒徑分析和紅外光譜,對所制備的CDs結構形貌、表面電荷、水化半徑、熒光特性、表面基團等特性進行了分析。CDs表面存在π電子云,與適配體(Aptamers,Apts)之間由于π→π* 堆積作用相互吸附,從而猝滅CDs的熒光。當體系中出現CEA時,將適配體競爭性從CDs表面解脫附,體系的熒光得到恢復。本文基于此原理,構建一種熒光“關-開”探針體系,用于CEA快速分析。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及試劑

UV-480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龍尼柯儀器有限公司);Nicolet iS5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賽默飛科技有限公司);FLS 980-STM穩態/瞬態熒光光譜儀(愛丁堡儀器有限公司);NICOMP 380系列納米粒徑與電位分析儀(上海奧法美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檸檬酸,癌胚抗原(CEA),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eimine,PEI),5-ATACCAGCTTATTCAATT-3癌胚抗原適配體(CEA-Apts),均購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實驗用水為超純水。

1.2 實驗方法

1.2.1 CDs制備與表征依據文獻方法[12],以檸檬酸和聚乙烯亞胺為前驅體,高溫熱解法制備CDs。稱取0.2 g檸檬酸和0.36 g PEI于潔凈的燒杯中,加入15 mL超純水,超聲分散30 min。將溶液轉移至反應釜中,置于馬弗爐中200 ℃反應5 h。取出,室溫下自然冷卻,得到CDs初始溶液,接著將該溶液在10 000 r/min轉速下,離心30 min,收集上清液,過夜透析處理,得到提純后的CDs溶液,4 ℃ 保存,備用。對純化后CDs原溶液進行梯度稀釋,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熒光光譜儀,在200~800 nm波長范圍內,對CDs溶液紫外和熒光特性進行分析。通過檢測熒光強度,獲得最佳CDs濃度。Zeta電位分析儀對CDs的水化粒徑和表面電位進行表征。紅外光譜對CDs表面基團進行分析,掃描波長范圍為400~4 000 cm-1。

1.2.2 構建CDs-Apts熒光“關-開”探針體系適配體為一條含有18個堿基的DNA單鏈,由于鏈內堿基隨機配對,適配體在溶液中出現局部莖環結構,不利于其與CDs結合,進而影響探針體系的檢測靈敏度。實驗將適配體溶液加熱至100 ℃維持10 s,以打開鏈內配對堿基,同時添加適量TCIP,阻止鏈內S-S的形成,保持適配體的單鏈性。不同濃度適配體與10 μg/mL CDs溶液充分混勻,孵育30 min。對體系的熒光強度進行分析,選擇最佳適配體濃度。在此基礎上,選取3個不同濃度的CDs溶液。將50 μmol/L的適配體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CDs溶液中,充分混勻,得到CDs-Apts溶液,進行紫外-可見和熒光特性分析,選取最佳配比CDs-Apts溶液體系。

2 結果與討論

2.1 CDs和Apts構建熒光“關-開”探針的機理

CDs的熒光性能穩定,其表面具備高密度π電子云,能夠吸收激發光能量,進而產生電子躍遷,發射較強熒光,被廣泛用于生物分子的定量檢測[13,14]。適配體加入CDs溶液時,由于π-π堆積作用,適配體被吸附在CDs的表面,從而猝滅了CDs的熒光[15,16]。當待檢測目標CEA加入體系中,由于CEA和適配體之間天然的生物高特異性識別和親和力,這種作用遠大于π-π堆積作用,從而將適配體從CDs表面競爭性解吸附,進而CDs熒光得到恢復。本文基于熒光“關-開”效應,構建CEA探針體系,其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CDs-Apts“關-開”體系檢測CEA的原理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Ds-Apts "off-on" system for detecting CEA

2.2 CDs熒光和紫外-可見光譜特性

從圖2(a)可見,CDs熒光光譜為雙峰形式,不隨激發波長變化而移動的為熒光峰,隨激發波長變化發生移動的為倍頻峰,倍頻峰發射波長是激發波長的二倍,是由光的散射造成的。本文基于CDs熒光峰(410~485 nm)進行CEA檢測探針體系構建。熒光光譜測試結果顯示隨著激發波長從200 nm增加到300 nm,CDs熒光先增強后減弱,當激發光波長為245 nm時,CDs溶液在445 nm處出現最強熒光發射峰。紫外-可見光譜分析結果見圖2(b),CDs溶液在200~230 nm處存在吸收帶,是由于C=C共軛體系的π→π* 躍遷所產生[17],350 nm處的吸收峰是由于羧基等不飽和體系的n→π*躍遷所產生[18]。同時,圖2(b)內插圖顯示CDs溶液在可見光下呈亮黃色,而在紫外光照射下為明亮的藍光,這與445 nm處發射光譜相一致。

圖2 (a)200~300 nm激發下CDs溶液熒光光譜:(b)CDs溶液紫外-可見光譜(插圖為可見光和紫外光下CDs溶液照片)Fig.2 (a)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CDs solution excited by 200-300 nm;(b) UV-Vis spectrum of CDs(The insets shows the pictures of CDs solution under visible and UV light)

2.3 CDs的Zeta電位和FTIR分析

對CDs溶液進行Zeta電位測試和FTIR光譜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Zeta電位分析結果見圖3(a),表面電位為-9.96 mV,較窄單峰峰形且呈現正態分布,表明CDs在溶液中分散性良好。紅外光譜分析結果如圖3(b)所示。位于1 370~1 460 cm-1的吸收峰是-COO-的特征峰[19],在1 564 cm-1和1 120 cm-1處的尖峰是由于-NH的彎曲振動和C-NH-C的不對稱伸縮振動[20],2 810~2 940 cm-1范圍出現的弱吸收峰是由于C-H的伸縮振動,3 274 cm-1是O-H伸縮振動吸收峰[21]。以上結果表明所制備的CDs表面有-COO-、-NH2、-OH等親水性基團,在溶液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圖3 (a)CDs的Zeta電位;(b)CDs的紅外(IR)光譜Fig.3 (a) Zeta potential;(b) IR spectrum of CDs

2.4 CDs濃度優化

為了獲得CDs溶液最佳濃度,實驗通過三個不同濃度CDs溶液(1、5、10 μg/mL)與50 μmol/L適配體共孵育,依據孵育前后溶液熒光猝滅與恢復程度作為判斷標準,確立最佳CDs用量。圖4(a)顯示,當CDs濃度為1 μg/mL時,結合適配體前后CDs溶液在紫外燈照射下,裸眼幾乎辨別不到溶液熒光強度變化。當CDs濃度依次增加到5 μg/mL、10 μg/mL時,觀察到CDs溶液的熒光發生了明顯猝滅。同時,10 μg/mL CDs溶液與適配體結合前后,體系的熒光猝滅程度最明顯。進一步利用熒光光譜,分析結合適配體前后的CDs熒光強度的改變量(圖4(b)),可見當CDs濃度為10 μg/mL時,適配體結合前后體系熒光強度改變幅度最大,分別是1 μg/mL、5 μg/mL CDs熒光強度變化量的7倍和3倍。因此,本文選取10 μg/mL CDs溶液,用于構建CEA熒光“關-開”探針體系。

圖4 不同濃度CDs(1、5、10 μg/mL)結合Apts前后:(a)紫外光照射下溶液照片;(b)溶液熒光光譜Fig.4 Different solutions of CDs and CDs-Apts:(a) Pictures of UV irradiation;(b) Fluorescence spectrum

2.5 適配體濃度的優化

適配體通過π-π堆積作用與CDs相互結合,形成CDs-適配體復合物,導致CDs溶液的熒光被猝滅。當體系中適配體與CDs達到最佳結合比時,溶液的熒光強度猝滅程度達到最大,有助于提高檢測體系的靈敏度和線性范圍。為了確定體系中CDs與適配體之間最佳比,不同濃度適配體(0~50μmol/L)加入到10 μg/mL 的CDs溶液中,共孵育,如圖5所示。不同比例CDs-適配體混合溶液,在紫外燈照射下隨著適配體濃度增加,可見CDs-適配體溶液熒光強度逐漸減弱,當適配體濃度達到50 μmol/L時,CDs-適配體體系的熒光強度被大幅度猝滅。同時,采用穩態/瞬態熒光光譜儀,對CDs-適配體體系的熒光強度變化進行定量分析(圖5)。分析結果證明當適配體濃度為10 μmol/L時,CDs-適配體溶液體系的熒光猝滅程度為25%,而當適配體濃度為50 μmol/L時,CDs-適配體溶液體系的熒光猝滅程度高達90%左右,是10 μmol/L CDs-適配體體系的4~10倍。因此,本實驗選取50 μmol/L的適配體,用于熒光“開-關”探針體系的構建。

圖5 不同濃度適配體的CDs-Apts體系熒光光譜Fig.5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Ds-Apts system

2.6 檢測CEA

將CEA加入到檢測體系中,由于適配體與CEA之間高親和力和特異性結合,將適配體從CDs表面解離,使得溶液熒光得到恢復。在最優實驗條件下,探針體系對1 ng/mL、10 ng/mL、100 ng/mL、500 ng/mL、1 μg/mL、100 μg/mL、500 μg/mL CEA的響應,如圖6所示。隨著CEA濃度的增加,CDs-適配體體系的熒光逐漸恢復(圖6)。445 nm處的熒光強度與CEA濃度的對數呈現線性相關性,線性響應范圍為1 ng/mL~500 μg/mL。線性方程:F/F0=0.05823×logcCEA+1.25,相關系數R2=0.9260,表明線性度良好。本文所構建的熒光“關-開”探針體系,響應速度低于25 min。與文獻報道[21 - 23]的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構建的檢測方法簡便,成本低,耗時短,線性響應范圍寬。

圖6 不同濃度CEA條件下CDs探針體系的熒光光譜Fig.6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Ds probe system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EA

2.7 探針體系的特異性和穩定性

實驗采用BSA、HAS、AFP作為干擾物質,評價探針體系的特異性。結果表明上述干擾物質濃度為10倍CEA濃度時,對CDs-適配體熒光探針體系的熒光強度幾乎沒有影響。而當CEA加入時,體系的熒光強度恢復到初始值90%以上,證明該體系對CEA具有良好選擇性和抗干擾性,同時說明適配體與CEA之間高特異性和親和力。對同一濃度CEA連續測量了8次,考察探針體系對CEA檢測的穩定性。8次連續測量的熒光強度回復程度基本相等,相對標準偏差(RSD)為5.39%,表明CDs-適配體熒光探針體系有較好的穩定性。

3 結論

基于適配體可有效猝滅CDs溶液的熒光,據此構建高靈敏度熒光“關-開”探針體系,當體系中添加CEA后,CDs的熒光得到恢復,用于CEA快速檢測,檢測時間小于25 min。該方法具有良好的線性范圍和低的檢測限,對CEA響應快,特異性好,且檢測過程簡單易行,成本低,有望用于不同來源樣本中CEA水平監測和分析。

猜你喜歡
探針電位光譜
基于三維Saab變換的高光譜圖像壓縮方法
測量模擬土體zeta電位的簡易流動電位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基于3D-CNN的高光譜遙感圖像分類算法
同步中斷條件下恒電位儀運行狀況對通/斷電位測量準確性的影響
耳蝸微音器電位臨床操作要點
Xpert MTB/RIF對結核菌利福平耐藥的診斷價值及rpoB基因突變特點的分析
電磁發射磁探針陣列位置分布及姿態優化
通過接觸測試來提高探針痕跡的一致性
苦味酸與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譜研究
簡析線性電路電位與電壓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