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與保護探析

2021-07-14 17:42鄭興梅
錦繡·下旬刊 2021年7期
關鍵詞:傳承與保護

鄭興梅

摘要:近些年,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忘對民族文化瑰寶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并致力于強化非遺項目的建設體系,把國家的傳統技藝和文化留存下去,讓更多的子孫后代有機會見識到這些優秀的文化結晶。因此,基于這樣的一種現實情況,本文就以傳承人口述史為視角,圍繞四川省通江石雕項目的傳承與保護來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通江石雕技藝;傳承與保護;口述視角

1.通江石雕技藝的特點

通江石雕在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四川省的重要文化遺產,以其豐富的內涵和精妙的技巧而為人所知。據傳承人口述,通江石雕風格敦厚、淳樸,其技藝具有三大特色,即民間特色、創作特色和形式特色。

1.1源自民間的手藝

傳承人曾玉平談到讀書時非常喜歡美術,由于家境困難,沒有機會系統地學習美術和藝術方面的知識,當他進入石工行業,他發現石雕也是一種藝術的體現,由此對石雕這門技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后遇到莊園匠屈文禮拜其為師,才正式地進入石雕技藝的學習。屈文禮是一位懂巫術之人,會很多技術,石雕、木雕技術都非常精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民間藝人。據他介紹,通江石雕的雕塑者都是來自民間,并且這門雕刻技藝在民間以師承方式代代傳承與發展至今。

1.2主觀意象的創作

在談到如何創作石雕的時候,傳承人更是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講述他的創作經歷。例如,他介紹,石雕作品都是純手工制作,不僅要求石雕師技藝過硬,更要有力氣,并且創作的時候沒有圖紙和藍本,僅憑記憶和想象,以主觀意象的手法將事物概括為符號式的形象語言,而由此逐漸形成多視點、多層次的表現手法。一件雕塑作品需要選料、開山、取石,然后雕刻、著色、成像幾步才能完成。即取料后在石料上畫出大致輪廓,然后按心中的形象進行雕刻,最后等到成像后依據物象的特點著色。

2.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與保護現狀分析

前面我們提到過,通江石雕是四川省的一項民間技藝,其傳承的方式都是通過師傅的口傳心授,沒有留下具體的文獻資料,而現如今,傳承人曾玉平的年歲已高,急需新一代的傳承人,但能接替傳承任務的人極少。所以,基于這些因素,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就顯得尤為困難,并且我們對于這項技藝的保護也不夠,這就造成現階段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與保護遇到極大的困難。

2.1傳承人年齡較大以及較少

傳承人以自身為例,向我們講述他自己以及學徒的現狀,重點向我們介紹了現階段通江石雕技藝學徒的基本情況,愿意學習該技藝的人大都和他年齡相近,年齡較大且身體健康情況欠佳,并且即將面臨退休。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生產生活方式改變,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沒有人愿意來學這門技藝。所以,相關的傳承問題也就產生,即雖然傳承人有這項技藝,卻苦于沒有年輕一代能夠接過他手中的擔子,這就造成現在擁有這門手藝的人不僅歲數較大,而且人數也較少的困境。

2.2學習技藝以掙錢為主

對于傳承人而言,通江石雕技藝不僅僅是他賴以生存的本領,更是承載了他半輩子的熱情和心血。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對于現在學習石雕技藝的人們僅僅只是追求錢財,而不求制作工藝的精益的現狀,顯得非常無奈倍感惋惜。所以,針對這一不好風氣的看法,他則認為我們對待通江石雕技藝不能以金錢來衡量,而是需要通過不斷地打磨技藝,使得石雕制作更為精妙,才是每一個石雕師應當追求的境界。

3.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與保護對策探究

分析現狀,尋求原因,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知曉困境所在,更是為了讓我們去探尋解決和改善的辦法。因此,對于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與保護對策探究,我們就將從宣傳力度、人員保障以及政府支持這三個方面來逐一進行分析。

3.1加大通江石雕技藝的宣傳

通過傳承人的講述,我們明白了雖然大部分的市民知曉這一門技藝的存在,但卻很少有人愿意去深入地了解和進行學習,特別是對于年輕一輩的青年人,大部分只是有了解的興趣,卻沒有實踐的想法。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借助互聯網的技術,把新媒體作為一種媒介,更廣泛地進行通江石雕技藝的宣傳,就顯得十分必要。其中,在宣傳的時候強調通江石雕的藝術魅力,以便增加吸引力,讓傳播范圍更加廣闊,以達到宣傳的目的。

3.2增加對傳承人的生活保障

除了加大項目宣傳,另一個更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對傳承人的生活保障。聯系現實的情況,我們發現很多的年輕人之所以不愿意留下來學習通江石雕技藝,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這個行業的前景非常狹窄,并且傳承人也提到,政府每年僅提供5000元的傳承經費來支持通江石雕的發展??梢哉f,這樣的情況,對于通江石雕的保護工作非常不利。所以,適當的增加對傳承人的生活保障,無疑是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3.3政府支持并提供工作平臺

通江石雕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表現,承載著巴蜀歷史文化進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間手工技藝逐漸被工業化取代,而工業化的產物缺失了人文精神。因此加大通江石雕技藝的傳承與保護非常必要,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傳承,還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傳承。政府部門的支持與鼓勵是非遺項目通江石雕的最有效的保障。這是因為由政府來牽頭,組建通江石雕的學習平臺,才能更好地達到宣傳的目的,同時也能保證傳承人的生活質量,并且也給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就業的機會,以促進通江石雕的傳承與保護。所以,如果政府部門能夠為通江石雕的傳承助力,對于其傳承與保護工作而言,就形成了真真正正的保護屏障。

4.結束語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庇纱丝梢?,民間技藝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神。通江石雕具有巴蜀典型的民間地域特色,體現了巴蜀石雕獨特的藝術魅力。通江石雕的傳承與保護是我們巴蜀每一個年輕人的責任,而政府、社會和每一位民眾的關注與支持是通江石雕能夠傳承下去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池洪濤. 四川省非遺項目南部評書的傳承與保護探析——以傳承人口述史為視角[J]. 新西部, 2018, 453(26):43-44.

[2]李丹丹, 李鋼音. 非遺傳承人口述史的采集方法與側重——基于貴州省的個案分析[J]. 懷化學院學報, 2020, 039(001):24-29.

[3]張習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口述史研究——以重慶花絲鑲嵌工藝為例[D]. 四川美術學院, 2015.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傳承與保護
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從吳文化視角看昆曲傳承
走近西安鼓樂
河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傳承與保護的研究
貴州黔東南侗族大歌傳承與發展新探
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戲傳承與保護研究
關于揚州口頭文學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
論高安道情傳承與保護策略
初探河南新鄉鑼鼓樂“小咚鼓”
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