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回歸本真

2021-07-20 01:54黃億平
讀與寫·教師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本真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黃億平

摘要:在新課改政策逐步落實與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教育領域愈發關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工作。語文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科目,而閱讀更是其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著重還原閱讀的真實面貌,實現閱讀教學的本真回歸,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優化學生人文思想精神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本真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21)02-0102-01

引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想要實現語文閱讀教育回歸本真,便要促使閱讀教學能夠擁有原本的色彩,使學生能夠從真正意義上理解閱讀的內涵,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得到知識的滋養,還能夠獲得心靈的浸潤以及思想的啟迪,與新課標中所倡導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理念不謀而合。

1.營造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情境

傳統意義上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更加偏重于立足于教師的思想角度對文本當中的內涵進行理解,然而,在新課改教育政策的影響下,學生又極易陷入一味追求自主探索文本閱讀內涵以及方式的極端境地。實際上,想要真正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化,便要將語文教師的合理引導與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有機融合。

例如,教師在針對《桂花雨》這篇課文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其中主要講述了當代臺灣女作家琦君對自己家鄉以及童年時期的回憶,使用了十分優美的文字來描寫作者家鄉的桂花,教師可以抓住“美”這一主題,組織學生開展朗讀競賽,讓學生分別朗讀一些文章中的片段,比較誰能夠讀的又準確、又優美,學生們為了贏得比賽,就會更加積極的對文章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朗讀多遍之后,學生就會充分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融入文章所構建的情境當中,并且文章中所使用的文字和描寫方法也會潛移默化的被學生吸收,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在此過程中為學生的朗讀技巧等進行適當指導,使學生能夠從真正意義上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

2.細致閱覽文章內容

在新課標要求當中,重點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應用合作探究式教育方式。在此情況下,許多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經常讓學生未經閱讀便針對文章中的一些內容以及問題進行探索與交流,偏離了新課標要求的真正教學宗旨,導致學生的討論與合作交流過程過于空洞。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其能夠真正融入文本所營造的意境,首要任務便是要使學生能夠在文字、詞匯等方面能夠順暢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對文本內容的句子、段落等進行流利的閱讀,從而在閱讀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共鳴。另外,教師要應用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困惑。

例如,教師在針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語文課文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可以引導學生將“崛起”作為中心詞匯對文章進行系統的閱讀,并以此為核心對文章內容進行解讀與分析。另外,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啟示,使其能夠知曉閱讀并不是一項過于深奧的學習內容,在進行閱讀時只要將精力投入其中,用心靈去感受文字,便能夠感悟到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內涵與精神。

3.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入自身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其能夠在閱讀文章內容的前提下逐漸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與感悟,感受文章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所思所想以及真情實感。學生在閱覽文章的過程中,只有從真正意義上將自身的感情帶入其中,才能夠將閱讀理解的過程變為自身的一種感悟,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

例如,教師在針對《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進行整體閱讀,使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對文章內容形成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師可以選出兩名同學到講臺前面,分別扮演青頭與紅頭,教師則作為旁白,讓學生依照文中內容進行對話。通過開展此項活動,可以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沉浸于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情境當中。此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大家覺得這篇故事當中都蘊含著哪些道理呢?大家在閱讀過后能從青頭身上看到怎樣的精神呢?”想要獲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教師便不能只是教授給學生文章當中的字詞,而是要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的情感帶入文章當中,并將自身的觀點表述出來,方可達到閱讀教學效果的優化。

4.將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

開展教育活動的根本目標便是要使得學習者能夠學以致用。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要使學生能夠將教師所講的知識內容吸收到頭腦當中,并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當中加以合理、靈活的應用。因此,教師要著重在閱讀教學課堂上引入生活元素,鼓勵學生將自身在閱讀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應用于生活,使其能夠從生活中感受文章涵義與精神。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花的學?!愤@篇文章之后,可以帶領學生到當地的植物園當中觀賞花朵,通過此種方式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生活當中事物的審美能力,使其能夠在此過程中深入理解語文閱讀知識以及文字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的關聯性,促使其能夠更多的在生活中尋找語文、應用語文,用文字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5.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著重促使此項教育工作能夠回歸本真,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與思想內涵,使得學生頭腦中的語文閱讀知識能夠更具實用性,使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心理的成長以及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范彩萍 .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回歸本真 [J].家長, 2021(11):181-182.

[2] 趙秀萍 .讓閱讀走進心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回歸教育本真 [J].陜西教育 (教學版 ),2017(Z1):73.

[3] 劉劍華 .追求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 [J].中國民族教育, 2011(05):30-32.

猜你喜歡
本真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本真
粽子
讓本真成為一束光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直觀嚴謹相輝映,運動變化顯本真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