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地理試卷講評課中情境創設策略

2021-09-10 07:22陳幸科
高考·下 2021年1期
關鍵詞:試卷講評課情境創設高中地理

陳幸科

摘 要:當前地理試卷講評課中絕大多數老師仍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這種授課方式不僅效率低下,且與高考試題的特點不相符合。本文提出情境教學法是講評課中一種比較可行的教學方法,然后以高考試題為例,介紹了高中地理講評課中進行情境創設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目的在于提高講評課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試卷講評課;情境創設;策略

目前,很多教師在地理試卷講評課中基本上都是逐題進行講解分析,下面的學生被動地接受或機械地記憶地理知識,并不能很好地將試題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這種試卷講評課效率低下,我們應摒棄這種授課方式。

現在的高考地理試題都是將真實情境做材料,根據考試要求對學生的知識進行考查?,F在高考是從過去的考做題能力變成做事能力,事就是試題中的情境,以及這個情境反映出來的問題,學生通過具體對待和處理一件事情的態度和方法上考查學生的價值觀。因此,在試卷講評課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教師在備課中通過創設的各種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和具體的問題中構建知識。要堅決摒棄用試題代替情境的做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對情境的體驗,加強個體的角色意識,從不同的角度對現象和問題進行觀察、描述、總結和歸納。這樣才能做到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內涵,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對知識進行遷移運用。在平時的講評課中進行情境教學將會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高考時學生面對試題中的新情境時,做到臨危不亂靜心分析,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然而筆者在對教師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僅有14.3%的教師會經常在試卷講評課中使用情境教學,還有85.7%的教師是從不使用或偶爾使用。這可能與教師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講評課中創設情境進行教學有關。那么,在高中地理試卷講評課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呢?

一、設計問題,創設探索情境

一堂優質的地理試卷講評課必然帶有深厚的探究氛圍,如果沒有學生為主體的積極參與,就難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價值觀。實際上,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是在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中取得的體驗,糾正自己一些錯誤的觀點和知識,并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和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例如,在講解2020年全國卷Ⅰ第36題第一問時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探索的形式解決。

材料:葡萄喜光,耐旱、圖5為某坡度較大的地方采用順坡壟方式種植葡萄的景觀。該地位于52°N附近,氣候濕潤。

題目:(1)當地采用順坡壟種植葡萄,據此分析該地區的降水特點。(8分)

創設問題:①該地地形怎樣?②該地發展種植業易產生什么樣的環境問題?③產生該生態問題需要怎樣的降水條件?④該地仍發展了葡萄種植說明該地降水有什么特征?

通過創設這樣的問題鏈,在學生一步步解決問題中,培養他們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這道題中把試題中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學生很快就可以利用材料或已學知識作出回答,①從材料和圖中可知該地地形坡度較大。②坡度較大的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易造成水土流失。③降水歷時短,強度大多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降水條件,這些知識學生在高三復習中都是常講的知識,學生也基本能掌握。④而該地仍發展葡萄種植業,說明該地區的降水不足于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該地區降水較均勻且降水強度較小。這樣講解提升了學生的空間推理、區域比較、綜合分析等地理學科關鍵能力。

當然,在設置問題探索情境時應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問題:①創設的問題要從試卷中的材料或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然后由表及里深入地提出問題。這樣才不會一下子就難住大部分學生,使他們失去探索的興趣。②由于地理知識的復雜性,設置問題要注意地理知識的內在關系,要充分考慮到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對學生解決問題的影響。要對問題適當進行優化或簡化,以保證學生思維的正確性。③要注意問題的新穎性,以激發學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二、依托生活,創設體驗情境

目前,高考試題中情境主要有生活情境、生產情境和學術情境三大類。在高考評價體系中也明確指出要學以致用,試題往往以生活中和現實社會中的素材為情境,考查學生運用課堂知識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試卷講評課中可創設真實角色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真實角色的體驗過程中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知識。例如,在講解2019年全國卷2第36題第4問時,創設角色體驗情境。

材料:云南省賓川縣位于橫斷山區邊緣,高山地區氣候涼濕,河谷地區氣候干熱。為解決河谷地區農業生產的缺水問題,該縣曾在境內山區實施小規模調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賓(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廣節水措施,當地農業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來,賓川縣河谷地區以熱帶、亞熱帶水果為主的經濟作物種植業蓬勃發展。

題目:(4)以水果種植業為基礎,提出賓川縣為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可采取的措施。

對這個問題可以設置這樣一種角色體驗情境:①假如你是當地的一位果農,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你會如何做?②假如你是當地一位主管農業的政府官員,你又會如何做?通過創設這兩個角色,學生就會進入角色進行積極的思考并提出各種提高經濟效益的辦法。假如是果農會提出提高水果品質,同時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水果等措施。假如是政府官員就要想辦法拓寬銷售渠道,會提出加大宣傳,形成品牌、直播帶貨等措施。創設角色體驗情境要注意三方面的問題:①角色體驗性情境一定是真實的,而不是虛構情境;②創設的角色要從學生平時生活中易接觸的情境中選取;③要從不同角度選取體驗角色,方便于學生從不同立場看待問題。

三、引申拓寬,創設質疑情境

在分析某道題時,對題目中某些難于理解,或是用已有知識來理解有矛盾的地方,可以創設質疑情境。讓學生帶著疑問查找相關資料去探討和學習,重新理解所學知識并糾正一些錯誤或不規范的知識,構建起更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分析2020年全國卷Ⅰ第9-11題時,可創設質疑情境。

材料:岳樺林帶是長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帶。岳樺林帶氣候寒冷,生長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樺才結實(種子).岳樺結實的海拔上限制稱為岳樺結實線,岳樺林分布上限即長白山林線。監測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白山北坡氣候持續變暖,岳樺結實線基本穩定;林線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趨于穩定。

提出質疑情境:為什么長白山北坡氣候持續變暖的前提下,坡岳樺林林線上升,而結實線卻基本穩定?

學生帶著疑問查找資料,發現同一樹種,在寒冷地區,由于種子的發育期間溫度偏低,產生空粒和不飽滿的種子。同時還發現長白山地區,從最低氣溫和氣溫的日較差的分析來看,最低氣溫比最高氣溫增加更為顯著,且增溫速度也更快。通過想找相關資料,得知長白山地區冬季增溫更明顯,夏季增溫不明顯,生長季仍然短。坡岳樺林上部樹木種子因夏季低溫而使種子空?;虿伙枬M,結實線基本穩定,生長季也基本穩定,那么題目就迎刃而解。學生做了這道題之后就會發現全球氣候變暖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差異,影響同樣也是不一樣的,糾正了學生對氣候變暖一些認識上的錯誤觀點。創設質疑情境應注意的問題:①要在學生已知知識與材料情境中有矛盾的地方創設,而不是任何有疑問的地方都創設質疑情境,質疑知識沖突的地方,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②教師要在課前準備好相關的資料,為方便學生理解還要對資料進行加工。

結語

在試卷講評課中,要改變過去那種就題講題的傳統模式。采用情境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探索情境、體驗情境、質疑情境等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描述、觀察、體驗和總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解答試題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孔翠香.高中地理講評課“三步走”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2(32):107.

[2]張琳霞.高考地理試卷講評的動態問題生成及解決策略[D].南京師范大學,2017.

[3]道客巴巴,2020高考全國Ⅰ卷文綜真題試卷(Word版、含答案)網頁

[4]豆丁網,2019高考地理試題分析及2020屆高三基于核心素養復習建議講座網頁

[5]道客巴巴,2020高考全國Ⅰ卷文綜真題試卷(Word版、含答案)網頁

[6]崔志敏.淺析影響林木結實的因素[J].種子科技,2019(05):112+117.

[7]王紀軍,裴鐵璠,王安志,關德新,金昌杰.長白山地區近50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氣溫變化[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9(02):50-57.

猜你喜歡
試卷講評課情境創設高中地理
數學課堂有效復習策略初探
數學課堂有效復習策略初探
情境打動孩子心靈,提高閱讀感悟效果
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分析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