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院校教育改革模式探索

2021-09-10 07:22馬玉峰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新工科教育改革混合式教學

馬玉峰

摘要:針對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結合工科院校的自身特點,從重構課程體系,重建教學內容、改革教育模式、加強校企聯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工科教育的人文環境等方面提出了工科院校培養現代化技術人才的新方法,新思路。

關鍵詞:新工科;教育改革;混合式教學;人才培養

一、引言

在當今的社會,人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而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滿足快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的大量需求,培養和造就更多的現代化技術人才,提高我們國家的整體實力和綜合水平,教育部在2017年2月和4月,分別提出了新工科建設的“復旦共識”和“天大行動”[1-2]。會議提出的“新工科理念”為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目標。為了培養能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新型專業技術人才,許多高校都積極開展了深入的改革和探索,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化技術人才。同時以新工科建設為背景的高校教育改革也成為各工科類院校課程建設關注的重要問題[3-4]。

二、傳統工科院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的工科院校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影響和制約著學校的發展和培養人才的步伐,這也是我們推進新工科教育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整體來看,工科院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知識相對陳舊,不能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要。

高校教育是培養現代化科技人才的搖籃,不同的院校的教學目標和定位是不同的。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工科院校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與社會發展聯系不夠緊密或相對滯后。部分課程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和更新。工科類課程知識的更新程度相對較快,尤其是專業類型的課程和與社會和國計民生結合相對緊密的新工科類課程。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新工科類的課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革新,如何進行課程體系結構設置,制定符合新工科類型的課程結構和目標,都是我們值得反思和探討的問題。

(2)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較少。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進行主體的被動式授課為主,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快速、大量、集中地為學生提供新知識。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是在被動的進行學習,單純的依靠老師機械地輸出,學生很容易出現疲乏現象,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造成學習效率較低,缺乏對知識的求知欲和鉆研精神,不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3)理論與實踐比例失調,學生缺少實踐的機會。

工科類課程,尤其是專業課程,大多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設置的。但是在授課過程中很多高校過分重視了理論課程的傳授,往往很難保證實踐類課程的學時數和實驗室建設水平。實踐類課程的指導教師和實驗設備相對匱乏,學生缺少實踐和鍛煉的機會,這對于學生的就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尋找更高的就業平臺。

三、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教育的發展

新工科建設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和造就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各大高校都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了深入的改革和探討。在新工科理念下的工科院校教育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重構適應于新工科的課程體系。

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主要是更新符合現代人才需求的課程內容。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注重前沿知識和學科交叉知識體系建設,并增加課程的實踐創新性和課程內容建設,結合新工科內容拓寬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的寬度與廣度。在課程設置上不僅要重視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比例和培養深度,更要重視專業技術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建設,調整各部分的比例,培養和造就學生良好的專業素質和綜合修養,并為后續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2)重建教學內容,加強校企合作。

在新工科背景下,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深度結合,把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引入到教學內容中。改革傳統實驗模式,設計漸進式實驗教學改革方案?!白叱鋈ァ?,讓學生有機會在企業中得到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引進來”,聘請有經驗的企業專家為學生講學,指導學生的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的各類競賽和創新創業項目,在項目執行或競賽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水平。

(3)改革教學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

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和環境限制,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網絡資源,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學習監控。在課堂中引入“翻轉式教學”,加入學生討論和學生課程示范環節,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學會利用教師制作的教學材料和網絡資源去自主學習,最后在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或者項目展示等方式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讓知識學以致用,同時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人才。

在教學環節中,教師是課程的主導,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好壞和受教育者的吸收程度。因此學校要為高校教師提供可以提升自我素質的途徑和平臺,讓教師也能在企業中有學習和深造的機會,教師同時也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科學知識,掌握最新的科技動態,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5)優化工科教育的人文環境。

在課程教學中加入思政元素,加強“課程育人”意識,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能力教育有機融合。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都要求學生求真求實,嚴謹客觀,將工匠精神融入課程學習和培養,既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又要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融入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國家教學標準,滲透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

四、總結

新工科概念的提出為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新的教育形式發展提供了指引的目標。在新工科理念下的工科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更應該構建更加合理和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方法,這將對未來高等教育的學科發展、人文建設、多元化教學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將會使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上升到更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黃玉梅.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新工科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J].江蘇科技信息,2020(36):49-51

[2]劉運,吳其林.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類專業師資培養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1):123-128

[3]高揚,鄒丹,楊京帥.“新工科”背景下復合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育的應用[J].科技風,2021(1):137-139

[4]齊振超,田威,王珉.智慧教育理念驅動的“新工科”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1(1),20-27

(沈陽理工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沈陽?100159)

猜你喜歡
新工科教育改革混合式教學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