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村王壁探秘

2021-09-24 18:32劉之清
文史月刊 2021年6期

劉之清

沁河兩岸有許多地名叫某壁,諸如:秦壁、馬壁、王壁、郎壁、孔壁、里壁、郭壁等,唯王壁逸群絕倫,一聽就很霸氣,一看就很有故事,稍加思索頓覺意味深長,自然就和古代國家、帝王、軍隊、戰爭、城壘、城墻、王氏等聯系在了一起,究其歷史可追溯到秦朝或更遠的夏、商、周時代。

01 王壁的前身及由來

王壁(當時不叫王壁,且以王壁代稱)地處沁水東北部30公里處,夏時屬帝都畿內,為冀州所治;商殷屬郤國(晉城、濟源一帶)或蓋國(高平一帶),為畿內地。所在的沁河兩岸,氣候溫潤,山川相繆,平疇沃野,水源豐富,是農耕文明時代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也是帝都畿內、畿內地的富庶地域。

二郎神挑山攆壓太陽

神話傳說:玉皇大帝的外甥二郎水神,在一個河涸井枯、大地龜裂、百姓顆粒無收的洪荒時代,擔著太行、太岳兩座山追趕太陽神,從東追到南、從南追到北、從北追到西,累得氣喘吁吁坐下歇息,見因旱災而變成不毛之地的王壁時,十分惋惜,隨手拿起神木扁擔從兩山中劃開,沁河奔騰而過,分太行、太岳于東西。從此,兩岸百姓盡享“沁流之潤,是致葦之青青,桑麻之郁郁,稻麥之肥饒,果蔌之甘美,宜也?!?/p>

民間傳說:約前3000—前2500年,王壁是一個諸侯國的附屬小國,曾封登王,建城登王嶺,后秦國在此建王離城。登王嶺北沁河東西岸有上伯侯、下伯侯自然莊,因與“伯侯、侯、伯”有關而取名?!妒酚洝ひ蟊炯o》:“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蔽鞑?,即西伯侯姬昌;九侯、鄂侯,即東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秴问洗呵铩び^世》:“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國八百余?!逼渚粑环譃橥?、公、侯、伯、子、男六等。此時的王壁距晉國(翼城一帶)、原國(先后在沁水、濟源立國)、冀國(安澤冀氏一帶)等國較近,應為三國中某國擁有合法地位的一個地方組織小國,即附屬小國、服國或方國。后晉國逐步強大,晉獻公時“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王壁當為晉國所有??梢娚棠┲艹踹@個附屬小國中就有“伯侯、侯、伯”爵位的國君或率百姓耕作治理輔佑天子的長者在伯侯分治。秦國東擴占領沁河中游后,特別是秦統一六國后,秦將武成侯王離屯兵王壁時或有其遠房兄長和貴族功臣隨軍駐守伯侯。秦朝時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侯爵是最高等級,伯的本意是“沒有兄長的男子”“老大”,后演變為兄弟之間的輩份或貴族之間的稱呼,故王離兄長或貴族功臣稱“伯侯”。

王壁周邊遍布古人類足跡,東西百余公里有丹河、澮河、汾河流域,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是堯封丹朱、神農播種、蚩尤煉鐵等神話發源地,陶寺是唐堯的國都,翼城、絳、曲沃、新田先后為晉國都城,也是古代最繁華的地方;南北沁河上下游60余公里,晉始祖唐叔虞曾在安澤唐城居住過,曠世大儒荀況也出生在安澤,晉君曾食邑端氏聚……此外,還有沁水鄭莊的八里、神腰、東大等遺址,為龍山、仰韶和夏商周遺存。王壁周圍村莊的村民在干農活、修房圈窯時常發現古人生活的灰土層和生活用品。在“文革”期間“破四舊”運動中,收繳有大量的石斧、石鏟、石鑿、石刀、小口罐、直口罐、陶盆等新舊石器時代文物,這些都進一步證實了古人類對沁河流域的開發,秦國也正是在此基礎上修筑沁河一帶城壘城壁的。

王離城遺址標志碑

令人遺憾的是,王壁四周有唐城、冀氏、雕黃嶺、黑壤(黃父)、熒庭、少城、光狼城和端氏聚等先秦眾多古老的地方和地名,而那時王壁所在的附屬小國究竟有多大呢?在被王壁這個響亮的名字取代前叫什么呢?也可能沒熬到春秋就消失了,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也許它隱身到了王壁的背后,也許它藏匿到了歷史的深處,也許它隨浩浩的沁河水東流而去,越走越遠了,遠得杳無音信,無法尋蹤。

秦朝,二世完全繼承了始皇帝的衣缽,施行苛政于民有過之而無不及,各種名目的稅種一個接一個,黎民百姓在繁重的賦稅下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同時北擊匈奴的將士繼續修筑長城,南征百越、攻占嶺南的軍隊還在開疆拓土,阿房宮、秦陵寢、兵馬俑、直道、馳道等大型工程仍在建……據統計,中國當時的人口不過2000萬,參加軍隊和建筑苦力的就達200多萬,造成大量土地撂荒,民不聊生,直接導致了陳勝、吳廣大澤鄉農民揭竿而起。一時間風云變幻,天下大亂,原山東六國王室后裔在貴族擁立下紛紛復國,二世急令北長城王離軍回師增援秦將章邯平息趙地叛亂。王離途經王壁,“據險筑城”屯兵,名曰:王離城。明、清楊子器、李夢陽、何景明、洪世佺等名流曾駐足游覽,洪世佺詩說其為“百雉城”,李夢陽詩稱其是“百雉旁無鄰”。唐《元和郡縣志》:“古王離城,在縣(沁水) 東北五十里,秦將王離擊趙所筑,四面險絕?!薄肚咚h志》(康熙版):“王離城,即今王壁村,秦將王離擊趙據險于此?!贝送?,北宋《太平寰宇記》《澤州府志》都有類似記載。

王離城原貌什么樣?現在所能看到的是在原王壁村北登王嶺頂空曠的農田中有個七八米見方的磚瓦土堆,人稱“王圪堆”,據說為秦將軍住所,也是王離城的中心位置。王圪堆北,矗立著一個十余米見方的“人工”土堆,土夯痕跡清晰,人稱“點將圪堆”,傳為秦軍點將出征的指揮臺。王圪堆周邊農田及荒坡中隨處可見帶繩紋的破碎瓦片,1958年省文物普查時在遺址中出土有戰國箭頭和地下陶水管等文物,現藏于縣文博館。王離城有多大?有說200畝,有說300畝,有說王離城就是王壁村足有500畝,古人說是“百雉城”等等,說法各異。何謂百雉城?《禮記·坊記》:“都城不過百雉?!编嵭ⅲ骸帮?,度名也,高一丈,長三丈?!笨梢?,百雉城就相當于諸侯國的都城了,不過那是春秋時周公國的禮制,到了戰國后期已禮崩樂壞了。但足以說明王離城氣勢恢宏,雄居登王嶺頂,百雉旁無鄰。從外圍來看,王離城北“午門腰”是北門,出北門“走水溝”是高山水源,有陶管通入城內。東西南三面沁河、龍渠河環圍王離城,西面是勢如刀削的懸崖,崖下便是龍渠河;東面是陡峭的山崖、南面是一面斜坡,斜坡和山崖下西起龍渠河、東至上伯侯高山是一段長約二三公里的城墻,城墻沿沁河而建,沁河便成了天然的護城河。王壁村東崖腦頂有個叫“寨上”的地方,遺存有一段高約12米、長40余米、寬5米多的土夯城墻,據說是王離城南門,出南門過沁河,秦軍鑿開軍令山,一條大道直通上黨。

王離城點將圪堆

前207年,王離及其副將蘇角、涉間率大秦20萬精銳邊兵經上黨過太行山,包圍趙王歇、陳馀、張耳于巨鹿,并與前來救趙的楚國上將軍項羽展開激戰,《資治通鑒》:“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章邯引兵卻。諸侯兵乃敢進擊秦軍,遂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自燒殺?!痹谕蹼x和項羽的秦楚戰車短兵相接的時候,秦朝高層正在裂變中,皇長子扶蘇被害、丞相李斯和長城軍團首領蒙恬被殺,文武百官人人自危,不愿再效力秦二世,反而坐觀中原成敗,章邯亦不例外;當武成侯王離率領長城軍團從北而來,秦將章邯帶領著由驪山囚徒和奴子等組成的幾十萬大軍由南而至,兩人不是隸屬關系,戰爭中兩軍配合不濟,“該出手時不出手”;同時,章邯受到秦二世猜忌,又遭到權臣趙高暗殺未遂,戰勝則功高蓋主,戰敗則敗軍之將,都是死路一條,他在猶豫和迷茫中思考著自己的出路。有史學家在論述巨鹿之戰中指出:何止是前來救趙的各路諸侯軍相互觀望,作壁上觀最大的作祟者章邯,直接導致了王離長城軍團的覆滅,他也投降了項羽。

王離一去不復還,秦王子嬰也坐著御駕出咸陽城投降了劉邦,秦王朝白駒過隙般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王離城“三軍無人玉帳空,百雉城荒風雨后”,淪落為一個荒涼空寂的孤城。居住在王壁的原住居民和秦國的遺留子民十分懷念老秦人屯兵王壁時的輝煌歲月和秦軍操練時那“角聲滿天秋色里,甲光向日金鱗開”的空前盛況,為圖吉利,取銅墻鐵壁之意,用王離城的“王”字,隱喻堅固城墻的“壁”字,取居住地村名為“王壁”。掐指一算,已有2200多年歷史,堪稱千年古村當之無愧。

02 王離城的疑惑

《晉國之脈》:對歷史問題的研究解決需兩個支撐,一個是文史記載,另一個則是考古發掘,說得很有道理。

就王離城來說,既有文史記載又有考古發掘,還有周邊地名文化佐證。這樣看來王離城名正言順,無懈可擊,但認真地分析存在一定紕漏,給人一種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感覺,讓后人一頭霧水,疑惑不解。

其疑惑有四:一是王離城是不是王壁村;二是王離城修筑的時間;三是王離城是誰修建的;四是王離城究竟叫什么城。

第一,王離城是不是王壁村。

王離城和王壁村的聯系是很緊密的,沒有王離城也就沒有王壁村,王離城建在王壁村北登王嶺頂,城墻則修在山下的王壁村,城與城墻間隔2公里左右?!豆茏印こ笋R篇》說:“凡立國都(建城),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蓖蹼x城正是按王壁的地理特征“建城登王嶺頂而水源充足,建城墻王壁村而傍沁河”,正是“因天材,就地利”的結果。秦國屯兵王壁時,數萬秦軍在王離城池周邊安營扎寨,無數軍營自然就把王壁村和王離城連在了一起,秦亡后王離城和王壁村就永遠分割開了,中間的山坡也變成了層層梯田。2007年張峰水庫蓄水時,王壁村被淹沒在了水庫中,而登王嶺頂的王離城遺址仍在,晉城市文物保護標志碑就豎立在那里。因此,單純就王離城池而言,王離城是王離城,王壁村是王壁村;張峰水庫淹沒的是王離城在王壁村中的城墻部分,也是秦軍養馬、守城的衛兵和當地原住居民的駐地,充其量是王離城的外城,即:郭(廓)。

第二,王離城修筑的年代。

眾所周知,秦國東擴野心600年不改,《史記·穰侯列傳》:“穰侯封四年,為秦將攻魏,魏獻河東方四百里?!眹樒屏四懙奈和鯒壓訓|奔大梁而去?!妒酚洝ろn世家》:“六年,與秦武遂(今垣曲)地二百里?!表n國也在伊闕之戰中吃了敗仗,韓釐王拱手將武遂200里割讓予秦,前290年秦國迫不及待地設置了河東郡。有河東這個大后方作后盾,秦昭王強勢推進東擴戰略?!妒酚洝ぐ灼鹜豸辶袀鳌罚骸昂笪迥辏ㄇ?90—前286),白起攻趙,拔光狼城?!痹谶@五年中,白起攻占的地方除光狼城外,西上黨地區(今沁水全境和安澤、陽城沁河沿線一部分)才是占領的重點,并將河東郡與西上黨連成一體,光狼城之役只不過是秦聲東占西虛晃的一槍罷了,其野心早已昭昭然矣。鑒于秦昭王急于用“帝”號來代替“王”號,顯示其高人一等的地位,達到占上黨而望中原、履至尊而令六合的目的,豈肯放棄西上黨這塊戰略要地?從前286年到長平之戰20多年中,秦國有足夠的時間在沁河沿岸修筑眾多的城壘城墻和道路等戰略設施,王離城修筑的時間應在前260年之前,長平之戰時已是秦將王龁攻取以屯留為中心的北上黨地區指揮部,秦軍的大本營。秦統一后,為屯兵之地。

第三,王離城是誰修建的。

秦國在沁河流域修筑的戰略設施是一個系統的浩大工程:王離城和武安城為南北指揮城壘;馬邑城和馬壁為大型戰馬飼養場;沁河和龍渠河沿岸有旗溝、人灘、嘯鼓河灘、云場、教場、王峪等眾多校場;王離城北行沿途有清糧街、運糧灘、萬糧街、余糧灘、水草圪洞等糧草運送儲備倉;王離城至馬邑城、武安城、馬壁、宇峻山等有四通八達的行軍道路;王離城南北各10余公里分別有秦壁、馬壁、郎壁、孔壁,城下有王壁,東西各5公里有東寨溝、西寨溝、大寨、將軍嶺等地方,構成嚴密的防御衛護工事。2200多年前如此宏大的建筑,從規劃、勘察、設計、選址到建筑材料的運輸和修建,在古代生產力極其落后的條件下,是需要經年累月和強大的運力、人力來保障的,并非某個文官武將能統領,他應該是秦國有組織、有準備的一個“群體”,但不排除某個文官武將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某個工程項目。而這個群體和某個將領應與秦二世巨鹿之戰中的王離無關,王離途經王壁,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修建如此規模的城建制戰略防御體系;再則,在王壁據險筑城,到400公里之遙的巨鹿作戰,無異于紙上談兵。

第四,王離城究竟叫什么城。

最早將王離城編撰入志的唐《元和郡縣志》離秦朝已有1000多年,就像我們現在編撰唐史一樣,誤載是難免的,以后的史志隨之附和也是常有的事。我們要在尊重歷史、尊重史志記載的基礎上,結合王離城的傳說及周邊山水村莊的命名,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去解決經典中的疑難。關于王離城由來,本文認為:

1.沁河流域的城壘城壁是秦國秘密建造的,是秦昭王精心炮制的一個瞞天過海的陰謀,原來就沒有命名,秦統一后或更晚一些后人結合當時的情況逐步命名的。如:武安城用了白起的封號,馬邑城、馬壁是因養馬的原因,秦壁、孔壁、郎壁、里壁等是因有城墻的緣故,王離城則是王離最后離開而得名。故,王離城原本就叫王離城。

2.王離城在長平之戰前由王龁所筑,原為“王龁城”,后誤傳而載。

3.武安君白起攻取光狼城之后,秦其他將領所修,或為“王翦城”“王陵城”“王賁城”等,后誤傳誤載。

洪世佺在《王離城》一詩中認為:“將軍擊趙時,麾下十萬兵;遠比武安君,氣欲吞八溟?!边B武安君都比不上的王離,王龁、王翦、王陵、王賁就不必說了,用王離來命名城壘名是自然而然的事。明朝詩人張泰有“當時誰筑武安城?世代如今幾變更”的疑問,王離城何不是如此呢?500年前已有人打了問號,自然我們也不是解惑釋疑人。

03軍令山的古鐘

王壁村南有軍令山,在山的中段沿沁河用巨石壘砌起一個大型平臺,平臺上建有一座莊嚴肅穆的南堂廟,建廟時間不詳,村中歷代的長者都說是古代建的。傳說秦國屯兵時,在平臺上建有鐘鼓樓,用于指揮對岸河灘軍隊的操練。清末民初,南堂廟是一座整齊完備的廟宇,廟中供奉著觀音菩薩,廟北有觀河亭,兩側有鐘鼓樓,晨鐘暮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每年祭祀菩薩的大型活動有二:首次在每年春節早晨,周邊村莊以鐘聲為準,召集每戶男丁前往廟中供奉祭祀,祈求菩薩保佑;其次在農歷二月十五,村民把觀音菩薩從南堂廟請到與之隔河相望的五間亭,趕會唱戲供奉數天,周邊村莊的男女老少和南來北往的客商趨之若鶩。1947年南堂廟被鄰村集訓的民兵拆毀,廟內的鐘鼓等文物被埋入倒塌的廢墟中或被搊入沁河中,王壁村地標性建筑遭劫,晨鐘暮鼓的雅興就此打住。

王壁龍渠小河橋

又過了30年,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掀起,王壁大隊干部為了上下地方便,忽然想起了南堂廟的古鐘,責專人找到懸掛在村中打谷場,社員們出工以鐘聲為準,持續數年。古鐘,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其聲悠遠綿長、圓潤洪亮,即便在峰巒疊嶂的群山中,也可傳到四五公里之外,周邊的生產小隊也以鐘聲為準,上地、收工。

時間進入上世紀80年代,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大幕徐徐拉開,古鐘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一個月隱風高的夜晚悄然銷聲匿跡。忽一日眾村民不見了古鐘,熱議了一波又一波,又漸漸被人們遺忘,時至今日。

關于古鐘有幾尊說法不一,一說南堂廟有大小鐘兩尊,大鐘搊入了沁河,小鐘埋在了廢墟里,大隊用的鐘是從廢墟里刨出來的小鐘;另一說南堂廟就一尊鐘,拆廟時搊入沁河,大隊用的鐘是從沁河里打撈出來的。

王離城瓦片(先秦時期)

提起古鐘,人們頗有感慨,那尊小鐘40歲以上的人都見過,呈上窄下寬形,高約1.3米,下口周長2.5米左右,重200—300公斤,隱約可見花紋,但找不到只言片語,其鑄造年代不詳。據村里兩位九十多歲的侯氏老人回憶,搊入沁河的大鐘要比小鐘大得多,聽說被人撈出來賣了或者還在水中。從實際來說,搊入沁河的古鐘是不可能撈上來的,幾十年間沁河每年數次洪峰,流量在3000—4000立方米/秒,洪峰過時兩岸齊平,水流湍急,挖地數尺,想在原地撈鐘只能是刻舟求劍,想在河道撈鐘就像大海撈針。

南堂廟修建的年代和古鐘的來歷已無確切紀年,結合王壁歷史發展進程,應有以下三種情況:其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取天下兵器聚于咸陽銷毀,鑄鐘以表皇權,秦國屯兵王壁時運至軍令山,修建鐘鼓樓,以號令三軍,軍令山由此而來,始為南堂廟雛形。其二,唐宋時佛教盛行,唐玄奘天竺取經歸來后,民間興起崇拜觀音菩薩之風,王壁村也順勢興建了南堂廟。據現存的王壁村府君廟白石方樁上刻有“端氏縣”字樣(端氏縣始設于西漢,元中葉并入沁水縣),崔府君(子玉)又生活在唐貞觀年間,推測南堂廟和府君廟同建于唐中或宋初,古鐘亦可能在這一時期鑄造。其三,明朝有鑒于元代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轉而支持傳統的佛教宗派。此時,王壁村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陽城至安澤,長子至翼城、浮山的商賈驛站,為繁榮一方經濟,滿足鄉民文化、宗教信仰需求,王壁東里乘勢而上,興建或重修了南堂廟、鐘鼓樓和五間亭戲園,鑄鐘于其內以集聚鄉民及南來北往的客商開集、趕會。五間亭戲園墻上有一副對聯:“到此來坐坐無分你我,路過來歇歇各走東西?!闭峭醣诖濉叭世锷凄l”經濟繁榮的縮影。

04 侯氏的歷史

王壁村四周10余公里范圍內的大河灘、上山、南北灣、固村、上下伯侯、椿樹圪堆、桃樹莊、李家山、清糧街、萬糧街、石室等十多個村莊,分布著一個人口眾多的家族——侯氏,家譜記載其來自五帝時代和西周的晉國公族,歷史悠久,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想尋根問祖還得走進歷史。

據史料記載,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源流一,出自姬姓。世系為:鼻祖黃帝姬軒轅、周始祖(后稷)姬棄(第五世)、周公姬劉(第八世)、周太王姬亶(第十七世)、周王季姬歷(第十八世)、周文王姬昌(第十九世)、周武王姬發(第二十世)、周成王姬誦(第二十一世)。源流二,出自姒姓。據《姓氏考略》:夏后氏的后裔有被封于侯,子孫以地為氏,稱為侯氏。源流三,為鮮卑族復姓侯奴氏、侯伏氏所改。源流四,春秋時,鄭莊公弟弟叔段謀反,為莊公所伐,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后,莊公賜其子共仲侯氏。源流五,黃帝的史官倉頡,原姓侯岡,漢字的創造者,被后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其后人分化出倉、史、侯、侯岡等姓。

據王壁侯氏宗譜續字記:“侯氏宗族,源遠流長。始祖倉頡,姓侯各岡?;实凼饭?,造字巨匠。推演八卦,其功輝煌。春秋晉國,緡侯為王。奸臣武公,弒君犯上。緡侯后代,四處逃亡。相約侯姓,懷祖繼往?!庇钟校骸霸獪缑髋d,洪洞移民。萬歷卅年,槐下起行。侯氏東遷,兄弟三人。天福留浮,天祿居沁。天禎南下,陽城縣境。吾祖天祿,民中之英。挑擔買賣,小本經營……”

伊闕之戰態勢圖

王壁侯氏既是晉侯緡后代,其源流應來自侯氏主要來源,源流一:姬姓,軒轅黃帝。那么,軒轅黃帝的后代是怎么來晉國的呢?

夏商時代,山西東南部有一個古老的唐國,為帝唐堯之國,《詩經注解》:“唐國,本帝堯舊部,在禹貢冀州之域……”《括地志》:“其國都在絳州翼城西二十里,堯裔子所封者也?!泵耖g相傳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最早就指唐堯時代。古唐國延至周朝,為一個諸侯國,《史記·晉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笔坟蛘垞袢樟⑹逵?,成王曰:“吾與之戲耳?!笔坟唬骸疤熳訜o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庇谑?,叔虞于唐,這就是“桐葉封唐”的典故。

唐叔虞,姓姬名虞,因是周成王的弟弟,又封于唐國,故稱唐叔虞。唐叔虞去世后,兒子燮父繼位,遷都晉水旁,改國號唐為晉,爵位侯,稱晉侯燮。傳至第11世,晉昭侯元年(前745年),昭侯封其叔成師于曲沃(今聞喜東),是為曲沃桓叔?;甘宓姆庖厍直却笞谝沓堑拿娣e還大,晉大夫師服當時就指出:“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闭押罘噶藗€嚴重的錯誤,把一個比翼城還大的曲沃封給了桓叔,本末倒置,直接危害了大宗的統治地位。果然不出晉大夫師服所料,昭侯七年(前739年)發生了“曲沃代翼”事件,曲沃桓叔勾結晉國大臣潘父弒昭侯欲入翼奪權,但晉國國人起兵抗擊桓叔,桓叔敗退曲沃。前725年,曲沃莊伯(桓叔子)攻入翼城,殺死了晉孝侯,但仍被晉國正統派軍隊擊敗。前706年,曲沃武公(莊伯子)在陘庭(今曲沃聽城村)伏殺了晉哀侯。前702年,晉武公又設計誘殺了晉小子侯。前678年,曲沃武公再破翼城,殺晉侯緡。經過67年5次血戰,翼城大宗昭侯、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晉侯緡,除鄂侯逃奔外,盡數被殺,曲沃小宗盡取翼城大宗珍寶重器,盡并翼城大宗土地,奪得晉國正統地位,成為晉國國君。

晉室大宗后代四散開來,或遷居他國或周邊隱居,以祖上爵位為姓,是為侯姓。其源世系如下:唐叔虞(成王弟)—晉侯燮—晉武侯—晉成侯—晉厲侯—晉靖侯—晉僖侯—晉獻侯—晉穆侯—晉文侯—晉昭侯(把曲沃封給其叔后,晉國分裂為翼和曲沃)—晉孝侯—晉鄂侯—晉哀侯—晉小子侯(哀侯子)—晉侯緡(哀侯弟)。

歷史是漫長的,朝代是短暫的,轉眼進入了明朝,當年“曲沃代翼”的小宗早已千帆過盡,大宗一族侯氏卻遍布了大半個中國。那么,侯氏是什么時候來王壁的呢?在侯氏宗譜續字記中有“元滅明興,洪洞移民。萬歷卅年,槐下起行”的說法,據侯氏家譜記載,侯氏定居王壁后第四世祖侯昶曾任陜西米脂知縣,《澤州府志·選舉志四·鄉貢》《沁水縣志》(光緒版)記載:侯昶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或二十三年,1487年)由廩生升入國子監。成化二十二年距洪洞大槐樹最后一批移民的永樂十五年(1417年)間隔70年,加上前輩(天祿先祖)的20年,應為90年。按一代20年計,已有四代之多,況且古代生育較早,代際年數不足20年。因此,推算侯氏定居王壁應為洪洞大槐樹移民后的宣德年間。其先祖侯天祿有兄弟三人,老大侯天福落腳浮山寨圪塔鄉侯寨村,老三侯天禎南下陽城芹池鎮侯甲村,老二侯天祿則定居沁水原王壁鄉王壁村。

古代大鐵鐘

侯氏天祿先祖以貨郎擔為生,宣德年間的某年仲春,他肩挑貨郎擔,手搖撥浪鼓,在沁河兩岸的村莊間穿梭,翻山越嶺,歷盡艱辛。一日,行至沁河東岸一塊平緩的地方歇腳,不遠處一個傳說中的驚奇現象“蛇盤兔”出現了(“蛇盤兔”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現象,常出現在清明節前后,明葉盛《日記》:“意者,地氣溫暖,二者皆穴焉。偶相值而相持,宜適然耳”),他聯想晉國后人在清明節時,常用面粉捏成“蛇盤兔”形狀,祭祀忠誠孝義的介子推,以示對先人的良好祝愿;山西方言“蛇盤兔,必定富”諧音,民間大都葬地“蛇盤兔”,用來表達前輩對后人的護佑。本著這種迷信的理念,侯氏天祿先祖興奮地在這里做了標記,環顧四周,山重水復,唯見西方山口(地名)光亮開闊,隱約傳來雞犬聲,便順路前去。

一過山口,別有洞天,清澈的沁河泛著粼光,兩岸楊柳依依,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軍令山松柏蒼翠,桃花盛開,滿山鶯啼綠映紅。王壁村映入眼簾,背靠青山,前臨沁河,三面環水,風物形勝。略懂風水的天祿先祖,看到一幅前有壁照軍令山,后有靠山登王嶺,左右有龍渠河、沁河環繞,村外還有城墻護圍……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畫。這正是他要定居的理想之地,隨即返回老家,舉家遷入王壁,百年之后葬地“蛇盤兔”,取名“老母腳”。

幾百年過去了,果然應驗了中華傳統風水文化之奧妙,侯氏家族在王壁拓荒墾植,耕讀傳家,繁衍生息,人丁興旺。明朝實行里甲制,110戶為一里,王壁村為王壁東里;10戶為一甲,侯氏后人按血緣分入四、六、八甲。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的變遷,為“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侯氏三甲訂立了宗法,各自推舉了家長,并選八字為取名輩份序列。查侯氏家譜,四甲八字:丕、新、世、作、永、傳、茂、志;六甲八字:大、宗、先、德、廣、克、明、新;八甲八字:建、良、新、美、家、正、克、安(《侯氏家譜》原本遺失,現留傳民間的為手抄本。六、八甲“克”字有待求證)。截至目前侯氏家族十余個村莊傳24代400余戶2000余人。從可查的家譜看(六、八甲十五世前家譜遺失),四甲四世祖侯昶曾任陜西米脂知縣;侯昶之后,知縣以下官員因年代不同不計其數。

1943年—1949年,王壁村有14人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和抗日、土改工作;1947年,有13人積極報名參軍,先后參加了淮海、臨汾、渡江和大西南戰役,2人英勇犧牲;新中國成立后,已有上百人參軍參加工作,其中地師級、處級干部多人,科級以下干部眾多;改革開放以來,數十人考入大中專院校,走入各大城市,走出國門,成為了各行各業的棟梁。

王壁侯氏家族歷史從黃帝(前2717—前2599)算起,已有4300多年;從“桐葉封弟”(前1033年)算起,也有3000多年;從“曲沃代翼”(前678年)算起,也有2700多年。定居王壁時間從明宣德年間(1465—1488)開始,至今已有500多年。

05 尋找不到的兵器

過山口古渡,便是軍令山陽坡大河灘自然莊,在村莊和山口之間秦軍修筑有一條行軍道路。登頂瞭望,昔日的蹤跡盡顯滄桑,由官停嶺、水兌溝、水飯腰、將軍嶺、沙莊、團里、雕黃嶺等形成一條時連時隱的道路軌跡,始起王壁、經上黨過滏口陘、直通太行山東。兩千多年前,是否有秦將軍在官停嶺、將軍嶺揮刀立馬赴疆場?是否有秦官兵在水兌溝飲水,在水飯腰用餐?又是否有秦軍集結于團里、雕黃嶺開戰長平?這些亦真亦幻的生動傳說,造就了一番戰爭景致。

長平一戰趙國慘敗,秦國奪取了上黨、武安(今河北武安)、皮牢(今河北武安附近)等多個地方。前259年,秦軍繼續攻趙都邯鄲,大有吞并三晉、一統天下之勢,難以預料的是秦王陵、王龁、鄭安平三員大將不敵趙、魏、楚三國聯軍,秦軍大敗。王龁退回王離城,三國聯軍緊追其后,秦軍兵敗如山倒,在過沁河前夕,亂作一團,丟盔棄甲,埋藏部分兵器后,西退汾城,再逃河西。

先祖侯天祿蛇盤兔墓碑

秦軍埋藏兵器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流傳到了民間,且代代相傳。2200多年后的20世紀70年代正是農村生活困難時期,一個健壯的勞力每天一個工分也就二三毛錢,迫于生計撿些破銅爛鐵賣點零花錢來補貼家用。于是,村莊里又有人議論起埋藏兵器的事,周邊幾個生產小隊的社員們也都高度重視,在起土墊地、修壩壘塄等勞動中特別注意,希望能刨出些銅鐵兵器,發些小財。70年代中期,沒有發現兵器,倒是在軍令山陽坡刨出個石棺墓,除了遺骨沒有任何東西;80年代,在王壁至縣城古道小尖山植樹,挖出成箱的子彈和一些破舊槍支,查實為1945年上黨戰役時我太岳縱隊在這里阻擊從長治西逃翼城、浮山的國民黨19軍戰場遺留;90年代初,在秦軍西逃的道路上修沁水縣城至沁水北方示范牧場公路時,曾刨出有隨葬銅鼎的戰國古墓,仍未發現有埋藏的兵器。

《資治通鑒·秦紀》:“秦莊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二四七年),王龁攻上黨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笔嗄旰?,上黨重回秦國之手,秦國再次屯兵王壁,是否又將埋藏的兵器重新使用?已成了千古之謎。

06 “神龍”棲身龍園

20世紀80年代以來,晉城各縣(區)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短缺越來越嚴重,干旱時甚至出現水荒。2005年,“二郎水神”又一次蒞臨王壁,再展神功,筑巍峨大壩,連接太行、太岳于張峰(沁水鄭莊張峰村),橫鎖沁河激流,高峽出平湖,一座控制流域面積4990平方公里,庫容3.94億立方米的大型水電樞紐工程橫空出世,張峰水庫煙波浩渺地蕩漾于太行、太岳群峰間,從此造福200多萬晉城人民。

張峰水庫大壩

試問二郎水神今何在?真正的二郎水神正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眾。

60多年前的1958年,沁水縣原王壁鄉王壁村大河灘莊來了一個測量隊,二三人一組,在王壁村周邊的軍令山、黑崖山、小河灣、上山、大河灘等地進行了數次測量,紅白相間的標桿豎得很遠,還用了旗語;而后,測量隊北上,聽說沿沁河到了20公里以外的安澤馬壁。后來得知山西提出了開發利用水資源,建設張峰水庫(開始叫引沁入丹,后又叫沁河灌區)的主張。1971年,潞安礦務局鉆探隊、晉城礦務局鉆井隊等單位,分別住在王壁村東凹、河北、大河灘三個自然莊,對軍令山、黑崖山、沁河河灘等地進行了地質勘探。1973年,高平、陽城、沁水三縣組織近萬人,組成三個“兵團”,駐扎在王壁村王壁、大河灘、南坪溝、河北、東凹等自然莊,開展了破石子、清理泄洪洞表土層、修建張峰水庫至丹河水渠和鄭莊至大河灘公路等“大混戰”。1977年,水利電力部第五工程局參加工程建設,挖通了泄洪洞,修筑了大壩根基,直到工程緩建。2005年7月張峰水庫重新開工建設,經兩年四個月的奮戰,水利樞紐工程提前8個月勝利完工。

2007年,張峰水庫蓄水后,在茫茫太空高速飛轉的航空航天衛星航拍時,發現張峰水庫宛若一條騰云駕霧的“神龍”棲身在太行、太岳的群山中,“神龍”頭部在秦始皇當年巡視過的王壁及下榻的龍園,尾部則位于長平之戰時秦軍沁河戰略防御體系北端的安澤馬壁、秦壁一帶。中華民族崇拜龍圖騰,常把皇帝比作真龍天子,秦始皇又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王壁的百姓不由自主地就把張峰水庫這條“神龍”和長平之戰那些事及千古一帝秦始皇聯系在了一起,于是又有了新的傳說——秦始皇化作“神龍”,棲息龍園了。為此,沁水人把龍園所在的“小河灣”(王壁人稱沁河為大河、龍渠河為小河)改稱“龍灣”,把張峰水庫稱“龍湖”。

衛星航拍張峰水庫龍形圖

難道真的是秦始皇顯靈了嗎?當然不是,那只是人們唯心思維意識的一種反映而已。

秦始皇如何?且看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評說——1936年紅軍東渡黃河時,毛主席在千古絕唱《沁園春·雪》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958年在出席黃河水利問題的會議上說:“齊桓公九合諸侯,訂立五項條約,其中有水利一條,行不通。秦始皇統一中國,才行得通。秦始皇是個好皇帝?!?964年,毛主席在接見外賓時說:“秦始皇比孔子偉大得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度量衡,有些制度后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惫粼泴戇^一本《十批判書》,其中對秦始皇有很多不好的評價,毛主席就專門寫了一首詩《讀〈封建論〉呈郭老》: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毛主席對秦始皇非常推崇,高度評價秦始皇,在《沁園春·雪》中,提到的第一個皇帝便是秦始皇;在《讀〈封建論〉呈郭老》中依舊稱秦始皇為“祖龍”。

悠悠220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王壁村已淹沒在了張峰水庫中,唯有王離城遺址在兩千余載春秋后仍西望咸陽……我在王壁這方水土上斷斷續續地生活了幾十年,自覺略知一二,但每每提筆又覺得管窺錐指,更覺王壁是個神秘莫測的地方。我相信王壁悠遠的歷史,還會在那些古代的硝煙里、在那些折戟沉沙的箭簇中、在那些先秦的磚瓦上折射出更加動人的光彩,讓后人細細品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