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語播新趨向

2021-10-25 13:59◎佘
新聞前哨 2021年12期
關鍵詞:播音員主播主持人

◎佘 楊

在網絡新媒體崛起之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長期占據信息壟斷的優勢,在大眾傳播中居于領先地位。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加速到來,紙媒可以有聲,電視節目可以通過網絡、手機客戶端直接收看,甚至普通人在家里架一個話筒就可以制作節目。作為一名傳統媒體的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當前這個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中,“變化”對我們的沖擊顯得尤為明顯。在媒體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又該如何面對改變,“破局重生”呢?本文結合自身及所在的廣播頻率參與到的新媒體大型直播事件,從語播環境、平臺受眾及語態情緒等方面來進行延展探討。

一、語播創作環境變化

主持人面對鏡頭,播音員面對話筒,對象感的培養讓所有一線工作者在業務上不斷維持并精進。而如今是全民面對手機,前后置高清美顏攝像頭已經可以取代中間大多數拍攝及創作環節,大眾已經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主播”。節奏快、碎片化、海量信息,成為了現在互聯網媒體運維環境下,我們無法規避的現實問題。

1.“采編播一體”迭代升級

以前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內容相對單一,大多只需要根據稿件進行聲音的二次創作。對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要求可能更高一點,有的需要采編播一體。而在當前,廣播節目內容的傳播可以通過圖片、文字、語音、視頻來實現。主持人必須一專多能,既要掌握新聞傳播、播音主持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又要能熟練掌握網絡新媒體傳播的相關知識與操作技能,能熟練地運用網絡和新媒體進行新聞的采編、策劃和傳播,并能夠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信息進行整合傳播。與此同時,主持人還需要具備這方面的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這對主持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信息共享“零時差”

另一方面,信息渠道的“零時差”讓播音員主持人喪失了先于大眾的知曉能力。從以前的“我播你聽”到現在的“你獲悉我分享”,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在信息的傳遞上起的更多的作用是甄別真假及提煉觀點,而非獲新拓新。面對這樣的新變化,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更多思考,而非生搬硬套。對于主持人的具體語播要求當中,最明顯的改變是從“播報”到“說話”、從“播音腔”到“說人話”。

3.一鍵“直播”流程提速

作為傳統的播音員、主持人,在直播開始前,我們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以音樂廣播主持人為例,準備稿件、直播節目中待播的音頻素材剪輯入庫、調整當日歌單、機器正常檢修排查、播前調整情緒狀態,當這些常規流程準備充分完畢后,我們才能進入到最關鍵的工作環節,電臺直播主持。而當下我們正在面對的“全民直播時代”,流程的簡化提速,大大縮短播前準備工作的同時,也讓主播有了更多“平民化”的可能。我們來關注一組數據,以短視頻平臺“抖音”為例,抖音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6億。而在特定的“春節”重要時間節點上,抖音的日活數甚至一度突破7億。2020年6月之前,在抖音上注冊的電商主播數量已經突破100萬。時至今日,百萬主播早就邁過千萬大關。不論是打賞類的才藝主播還是帶貨屬性的電商主播,都讓更多大眾看到了“流量變現”的可能。但從直播的設備和操作上來說,一臺手機和短視頻端口的一鍵“直播”按鈕,就能夠實現絕大多數受眾的“主播夢”。甚至相較我們傳統的電視主持人出鏡的妝前準備,短視頻平臺的直播當中就有相應的“美顏”、“美妝”、“濾鏡”等等主播顏值優化功能,讓“素人素顏”也一樣可以達到“明星主播”的觀感體驗。

4.語播提速新趨向

語速加快并且還要保證清晰,在有限的節目時間里增加了內容和信息量,提高了傳播效率。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說和聽的速度都有一個極限。語速過快容易給聽眾帶來壓力,使人緊張。而且播音主持作為一門語言藝術,講究的是語言規范、吐字清晰、語音準確。雖然現在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是盡量用“說”的語態,但是吐字清晰、語音準確依舊是對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味地加快語速,壓縮發音過程和時間,難免會出現發音不全的情況,使人聽不清,從而影響傳播效果?;仡欉@些年來,播音員語速的變化,快而不亂、快而不慌、快而有序,這些都和他們扎實的基本功和對新時期新事物的及時接受分不開。同時,以正常速度錄制,在剪輯軟件中加速語流。以筆者自身的抖音號“MC大洋”文娛口播為例,每一條視頻錄制大致都會以1.3倍速來最終播放,盡管語言加速,語音調值升高,但聽感清晰依舊是最重要的前提。

二、播出平臺及受眾變化

播音員主持人在語播創作中,尤為關鍵的一點在于,播出平臺。最常見的是,我們在廣播線上直播節目當中的“呼臺”,就是告知聽眾,我們播出平臺最直接的方式。而隨著融媒體環境下平臺的多樣性,讓我們在播出的第一端主動選擇也呈現了更多的可能。以“楚天音樂廣播”為例,我們可以通過車載調頻來收聽,可以通過手機端的APP(例如九頭年FM、蜻蜓FM、阿基米德等等)或者“楚天音樂廣播”小程序來收聽,可以通過微博“一直播”、微信視頻號、抖音號等來直播,實現實時在線收聽收看。從受眾的角度來分析,“有車一族”是我們的固定收聽人群,同時在不同平臺上的直播可能和時段、主持人、節目內容、特定時間節點都有很大的關系,從而讓我們的聽眾畫像變得更加隨機。之前我們以“第一流行音樂電臺”吸附的是更多愛音樂、愛生活有態度的18至35歲中青年人群,事實上,從直播端口涌入的自然流量人群遠遠超過這個年齡閾值。

受眾和播出平臺的變化,當然對主持人的語播內容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比如:我們會在電臺直播節目里說“您現在聽到的是周杰倫的新歌《告白氣球》”之后,就直接放歌了。而如果此時我們的直播內容正在通過手機攝像機同步直播的話,主持人不說話和聽眾一起聽歌,短時間內直播間的人數會急劇流失。此時,我們需要迅速調整語言情緒和狀態,面對鏡頭做到完全意義上的“不空播”。我們需要調度我們的專業知識儲備甚至是藝術才能,才能保證屏幕后面的觀眾(聽眾)和你最大程度的共情,才有可能讓他們留在直播間。盡管需要密集輸出內容,但是語播環境相較廣播線上直播環境還是要更加輕松一些。這個時候,播音員主持人更多的是像一位善談的講述人和傾聽者,自然親切似乎比發音標準在此刻顯得更加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數據時代,我們點贊、留言、轉發、觀看視頻直播的動作都會被記錄、被分析、被排列。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我們都已經成為了更加精細化的“分眾”領域的“受眾”。播音員、主持人在從事播音主持相關工作之前,我們的所有教案及實踐經驗都告訴我們,我們的觀眾和聽眾是所有人。而在直播端口,因為受眾的垂直細分,主播在直播過程中的話術和狀態也變得更加迎合某些領域的特定“小眾”。從服務“大眾”到對話“小眾”,是短視頻平臺主播們在直播生態中的面對的又一重要對象變化。

三、主播語態調整及變化

學習播音主持藝術創作過程表達中,吐字歸音是基礎,“內三外四”、停連重音是進階,情緒控制形成個人表達風格是追求。而當所有播音員、主持人一起進入“全民主播”時代時,你會發現“專業”甚至對你還產生了一些“羈絆”。例如:我們在進行“助力武漢、共抗疫情”帶貨直播時,對所有的觀眾稱呼,可能不再是“觀眾朋友們”,而是變成了“各位直播間的姐妹們、兄弟們”,甚至是“各位正在看直播的寶寶們”。同時在帶貨直播過程中,主播所起到的更多的作用類似于導購,對貨品的介紹、特點和價位優勢是我們最需要獲取的信息,而不是用播音的方式像主持電視購物節目一樣去表達。我們在觀看“資深帶貨主播”直播時,會發現沒有任何距離感,語速快得驚人,情緒異常飽滿,彈幕走得飛快,秒殺福利一波接一波。正是在這種看似“套路”的直播帶貨中,大眾的觀看和購買欲望得到了雙向滿足。

同時,主播的“素人感”也大大拉近了播者和觀者的距離。播音員、主持人轉向網絡直播時,往往還保留著原有傳統模式下直播的一些特點和習慣,我們固有的一些鏡頭感、對象感、交流感可能會讓部分觀眾覺得有些刻意,甚至有些生硬。找準發力點,擅用播音主播專業優勢,把握好直播過程當中的“度”,也是職業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擅用“專業”一樣會讓自己在直播當中體現優勢。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播音員主持人因為長期面對話筒鏡頭,我們自然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上文所提及的“快且清晰”,大多數的“主播”們,是完全無法達到的,即便是擁有百萬粉絲的直播達人也無法達到?;蛟S他們可以通過前期積累的人氣來實現線上直播的短期收益,但中期疲軟、后期乏力,始終沒有核心價值和內容的輸出,也必然會是這些人氣主播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因而,作為播音員主持人,我們無需厚此薄彼,最需要的還是取長補短,勤學實踐。

結語

最后,筆者認為語言的規范性依據是播音員主持人在實際操作中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無數播音前輩在實踐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廣播主持人須當堅持學習和繼承,就能夠在一線主持工作中得到啟發和提升。我國的播音學傳統是正確的創作之路,丟失了傳統的創新,必定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是道德的規范。職業道德意識和主持人的事業發展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大眾媒體影響面廣,這份社會責任重大且神圣。媒體從業人員如果社會責任意識薄弱,職業道德失范,就等于自毀前程。在堅持語播創造規范性的大前提下,面對融媒體環境下直播生態的變化沖擊,播音員主持人們應當主動調整、迎難而上,才能在播音主持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坦蕩寬廣。

猜你喜歡
播音員主播主持人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論播音員主持人的新聞敏感性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做人民歡迎的中用的播音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