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與實踐分析

2021-10-25 04:50王小明
現代營銷·理論 2021年10期
關鍵詞:實踐

王小明

摘 要:配電網是實現電力運輸的基本結構與物質基礎,而鎮級配電網又是配電網架構的基礎部分,其整體的規劃與實踐是配網自動化、計量自動化、智能電網建設的基石,亦是電網與客戶端之間聯絡的紐帶。做好鎮級配電網整體的網格化規劃與實踐,利于按照問題的實際狀況去追根溯源、資源整合,從而實現精益管理,利于配電網的長遠發展。文章就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原則、途徑、評估原則、實踐分析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實踐

引言:鎮級配電網因分布區域的不同,其基本形式、整體架構與智能化水平等都有著較大的差異,部分稍顯落后的區域,其整體架構、規劃已經逐漸難以滿足當前日益增長的配電需求?;诖?,要求電力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綜合分析該區域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的可能性,利用現有設備設施與規劃方向進行適應性調整,在保持經濟、合理的狀況下完成相應的網格化規劃,并投入真實實踐中,發揮其最大的效果。

一、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原則

按照《配電網規劃技術指導原則》指示,在進行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進程中,需綜合考慮各個供電分區核心特點,梳理其標準、規范接線模式,確定最終的目標接線方式,從而使得規劃選型簡潔化、有效化。此外還要求對智能電網整體目標與要求進行細化,實現各項資源的合理配置,規劃、建設共同進行。鎮級供電所配電網一般選擇的是10kv電壓,其按照分網格、分區、分片的原則劃分為獨立、互不干擾又相互聯系的分區配電網。其規劃原則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層面:

其一,有效結合市政規劃與自然分界。在配電網網格化規劃進程中,以10kV線路地理接線圖為指導與基礎,進行供電范圍邊界劃分與明確,并以此為核心進行網絡劃分;借助當前現行線路資產,實現網格面積控制,避免大面積、大規模改造而產生較大的成本支出;同時需按照市政路網規劃,按照功能區的劃分狀況進行網格的科學規劃,避免其產生沖突,例如需將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劃分到對應網格,不能混淆;為便于后續的管理與維護保養,應綜合行政邊界等諸多因素;其二,按照鎮級供電所配電網應用現狀綜合考慮網格化規劃,例如10kV線路走向、變電站布置狀況等。在綜合變電站布置狀況時,需將供電半徑、供電范圍等考慮在內,并需統計區域負荷總體空間分布真實情況以及沿路分布的帶狀負荷群等。此外,變電站走廊通道整體分布形態亦會對網格規劃產生影響,最終階段需以最短供電半徑為核心進行網格的橫向、縱向布置[1]。

二、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途徑

10kV配電網在進行結構架設時多考慮簡單清晰性,因此在綜合其投資成本與供電安全的基礎上,要求各個供電區域應采取合理目標推進網架結構。10kV配電網一般會選擇雙環網、多供一備等方式進行供電。接線方式如下所示:

(一)三分段單輻射

三分段單輻射接線模式下,在線路使用率方面能夠達到100%,最大供電量能夠達到8.4MW,缺陷是可靠性不足,難以實現轉供電,優勢是投資成本低,在用戶對可靠性沒有較高要求時可應用該種接線方式。此外在上級電源未實現廣泛分布時,難以實現環網供電。

(二)“2-1”單環網

如上圖1所示,即為其中一種典型的“2-1”單環網連接圖,線路使用率能夠達到50%,最大供電量能夠達到8.4MW,不但接線方式極為簡單,且可靠性高、轉供電完全,且能夠根據網格化規劃隨時升級到對應更高模式的接線方式。但是該種接線方式相比于上述接線方式來說成本較高,不過能夠適用于所有的供電區域,建議選擇該種方式過渡各個區域的接線階段,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2]。

(三)三分段兩聯絡

如上圖2所示,是一種典型的三分段兩聯絡連接方式,線路使用率能夠達到50%,最大供電量能夠達到12.6MW,不但接線方式極為簡單,且可靠性高、轉供電完全,能夠按照所需升級為兩供一備接線模式,其成本對比“2-1”單環網來說較小,字啊農村、城市都能進行廣泛使用,建議各個供電地區目標接線階段進行使用。

三、10kV配電網網格化規劃評估原則

至于10kV配電網網格化規劃需何種形式的接線組,一般是按照以下原則來進行:

其一,組網具備可行性。重點核實規劃線路整體主干線走廊,判斷其可行性;其二,整體供電能力。按照接線組最大能力符合負荷預測標準,綜合考慮重載問題、配變過載、線路概況等,以此來保障各個路線的供電質量;其三,可靠性、安全性。在綜合考慮各個回線路接入總用戶數進程中,線路分段開關設置的合理性,要求接線組模式最大程度的滿足供電區域 各個階段的風險控制規范與標準;其四,經濟運行。應保持接線組模式選擇高效線路,控制線損率在合理范圍內,以此來實現變電經濟運行[3]。

四、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實踐分析

從負荷發展層面考慮,對某鎮供電所近兩年整體負荷狀況統計,并以此為基礎對近期負荷發展情況進行預測,綜合分析以往負荷年平均增長率,選擇以自然增長率加負荷報裝法完成系列預測工作,得出該鎮整體的負荷發展狀況,再以規劃年負荷計算表(預測負荷、上年最高負荷、自然增長率)、典型負載率抽樣計算表、成熟系數(工業、商業、居住、其他)統一制定等列表的形式進行統計分析。

結語:綜述,文章就鎮級供電所配電網網格化規劃與實踐進行了論述與分析,強調了其對于鎮級供電所配電網長久使用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要求電力企業能夠綜合當前的配電現狀與以往配電歷史數據,以配電所需為導向進行合理的網格化規劃,使其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該鎮各個區域的最大電力所需,并表現出較大的適應性、合理性與經濟性,如此才利于供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的核心利益,并有效提升配電網供電水平。

參考文獻:

[1]常德龍,鄭偉.基于網格化規劃理念的鄉鎮配電網規劃探究[J].農村電工,2019,(8):13.

[2]張茂群,田萬軍,王登政等.基于"網格化"的配電網空間布局規劃[J].農村電氣化,2019, (5):13-15.

[3]任泓宇,王主丁,張超等.高壓配電網網格化規劃優化模型和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9,43(14):151-158.

猜你喜歡
實踐
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究
會計預算控制現狀及方法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