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風景里的中華垂柳

2021-11-12 23:32
雨花 2021年12期
關鍵詞:威克垂柳柳樹

松 風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任何一個念過書的當代中國人,即便不能背誦,至少耳熟能詳。不論你喜不喜歡這位詩人,是否造訪過劍橋大學,這樣優美的詩句你應該無法抗拒:“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敝皇遣恢闶欠褡詥栠^,那搖蕩詩人心旌的,是何等柳色?詩中的“金柳”是個什么柳?就是某些語文老師解釋的金色陽光照耀的柳樹嗎?

這里所謂的金柳,并非一個形容的說法,而是確有其柳,全稱金垂柳,英文俗名golden weeping willow,系早先羅馬人引進,也有說是馴化的英倫白柳(white willow,學名Salix alba)與垂柳雜交的品種。英國人極其喜愛這種柳樹,稱之為“河畔優雅的巨人”。大凡水岸湖邊,廣泛栽植。垂柳,原產于中國,經絲綢之路傳入西亞,再經土耳其傳到英國。植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在荷蘭哈特營克里福特花園第一次見到垂柳時,十分興奮,隨即在其植物學名著《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1753)里作了描述。受通行本《詩篇》影響,林奈誤以為這種柳樹是引得以色列人佇立其下望錫安山而傷情的樹,將之命名為Salix babylonica(巴比倫柳),好像跟中國沒一點關系似的。

《詩篇》第137 章是這么開頭的:“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里的柳樹上,/因為在那里,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睋甲C,詩中原文gharab 這個詞,在《詩篇》時代指的是楊樹,后來才擴展到柳樹,當時《詩篇》的翻譯家忽視了這個細節,害得林奈跟著犯錯。好在英國人還記得它的故鄉,給它取的英文俗名是Chinese willow,也叫weeping willow,不過今天weeping willow 更流行,許是這個源于《詩篇》的名字更傳神的緣故吧。至于垂柳是如何傳入英國的,說來很有趣,通行的說法有三,都跟大翻譯家、大詩人亞歷山大·蒲柏有關,就是那位孜孜不倦翻譯古希臘、古羅馬經典,使得英國普通大眾得以受到古典文化啟蒙的大文豪。

歐洲最早記載垂柳(當時尚未正式命名)的文獻,是喬治·惠勒爵士的紀行。這位對植物有著相當的熱情,在英國和美洲殖民地擁有可觀地產的傳奇宗教人物,在1676年(專注于樹木、林地和林業的當代攝影家、作家阿奇·邁爾斯認為是1675年)10月有這樣的記載:“柯弗爾博士要我留意一種柳樹,它頎長的繁枝如此纖柔,從相當高的截頭處向地面裊娜低垂,自然而然地從周遭圍成一個涼蔭棚?!保ㄗg自邁爾斯引文)英國甚至有人認為,垂柳是惠勒引入英國的。這個說法因缺乏文獻和圖繪之類的物證,未被學界采信。

關于蒲柏是最先引種者的傳說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說,有一年蒲柏收到瑪麗·蒙塔古夫人送給他的一籃土耳其來的無花果,籃子是用纖柔的柳條捆扎的。蒲柏發覺一枝柳條上綻出了新芽,于是插進了倫敦泰晤士河畔特威克南別墅的院子里。第二個版本是1801年《圣詹姆士紀事》上記載的,大約在1728年,蒲柏去拜訪新遷居大理石崗的鄰居亨利埃塔·霍華德伯爵夫人,留意到主人剛收到的一籃無花果,捆扎的藤條上含著許多芽苞,便討了一枝回去插到了自家院里。這一版本因托馬斯·帕克南1996年出版的《邂逅非凡之樹》的引用不脛而走,流傳甚廣。專家認為,這兩個說法都存在一個問題,垂柳枝條的存活時間應該沒有那么長,而且他們認為,從描述看,捆扎包裹的應該是杞柳的枝條。

蒲柏故居特威克南博物館給出了更為可信的說法,蒲柏其實是從鄰居兼房東托馬斯·弗農那里得到柳枝的。弗農是在土耳其經商的成功商人,有條件接觸當地的園藝與植物資源。著名植物學家彼得·柯林森在1748年的記錄里提到,在特威克南莊園見到過垂柳,并指出是弗農1730年從土耳其幼法拉底河畔引進的。問題是,弗農1726年已去世。因此,阿奇·邁爾斯對此說做了合理完善,他認為,蒲柏獲得柳枝的時間,是在他遷入特威克南的1719年至弗農去世的1726年間。

毫無疑問的是,蒲柏的垂柳因著蒲柏的影響力,很快獲得了“近乎神靈偶像的符號地位”,幾乎“凡畫必入”,而且成為廣受喜愛的樹種,傳遍英倫乃至歐洲。僅1740年一年,風景設計師查爾斯·布里奇曼就將八百株垂柳幼苗栽種到了格洛斯特郡洛奇莊園里。一位作者在1789年的《地志學家》里記載:“靠近溪河的邊上,由非同尋常的精心搭起的架子支撐著,由圣潔的熱情守護著,免于時光的野蠻之手,當年‘特威克南詩哲’親手栽植的那株垂柳,依然矗立著。每年,一千根枝條散發到地球上最遙遠的角落,是年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在圣彼得堡御花園里栽下了數株(蒲柏柳枝)?!睋f傳到美國去的垂柳,也是一位藥劑師的兒子,名叫威廉·沃林的英國人,從蒲柏泰晤士河畔別業帶過去栽植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里的。今天賓大校園里的那株垂柳,樹雖不存,原址上卻立了個銘牌記載這一軼事。令人遺憾的是,據說蒲柏別墅后來的主人威爾博·靄里斯男爵被不斷前來索要柳枝的人擾得不勝其煩,于18世紀末一怒之下把樹砍了,引得大畫家透納不僅就此繪了一幅畫,還專門寫了一首傷懷詩《有感于特威克南蒲柏故居的拆毀》,其中有這樣的詩句:“如今您安謐的洞穴逃不過劫運,慘遭毀壞/蒲柏裊娜接地的垂柳被人忘懷/惟余一根柔弱的幼枝經我悉心呵護/重獲新生,令足下的歐蕨好生羨妒/在寂寥的河岸標示曾經的榮耀/頎長的枝條輕點細波裊裊?!?/p>

這根幼枝后來堪稱子孫繁盛,透納在蒲柏故居附近筑造的沙谷草堂里,有一個池塘,池塘的四周盡是它的后代。至于蒲柏垂柳是否真的是靄里斯男爵所毀,英人意見不一。竊以為,事實應該是那棵垂柳年老枯朽了,新主人只好處理掉。好在當時,他們把一截樹干留在了蒲柏請風景大師肯特設計的洞穴里。據蒲柏故居博物館官網資料,1842年7月號《紳士雜志》有這樣的記載:“那截干燥的朽木頭安放在那個洞穴里?!焙髞?,在1887年8月11日的《園藝與鄉舍園藝師學刊》提到“那株詩人垂柳”時,謂“一截老樹干仍然保存在那個洞穴里”。

英國人如此喜愛垂柳,以至于后來在那股橫掃歐洲的“中國風”影響下發展出了著名的藍柳瓷,并雜交培育出了金柳。垂柳和金柳,走進了瓷器工藝里,進了詩里、戲里、畫里、歌曲里(如《垂柳樹》《把我埋在垂柳樹下》等),當然還有小說里,在英國人的心靈里扎下了根。順便說說藍柳瓷圖案的基本要素:垂柳、中國松樹(有時誤作蘋果、橘子樹)、一座上面有三個人的橋、柵欄、茶館(或寶塔、亭子)、兩只飛翔的鳥。約瑟夫·博塔諾瓦在《瓷器、藍柳圖案與“中國風”》一文中對藍柳瓷特點的描述,細致而有畫面感:

在一處仿中式風景里,構圖的中央有一株柳樹。一棟大的建筑在前景的右側,雕梁畫棟,左側是一棟小的

建筑,右側是各種樹。前景里通常有一個曲曲彎彎的柵欄。一座橋安置在柳樹的下邊,橋上三個人正朝一個小亭子走去:頭一個握著手杖,第二個拿著一個通常是盒子的長方形物體,第三個拿的通常被描繪成鞭子。橋的上方可以看見一位船夫正把小舟撐向右方,他的身后是一座有一兩棟房屋的島,有時候背景里還有一些別的小島,常常有兩只鴿子在構圖的中央飛翔。

為什么橋上是三個人?我的猜測是與當時開始流行的“如畫美”有關?!叭绠嬅馈庇^念首倡者、現代文旅奠基人吉爾品曾謂,從“如畫美”的角度看,風景里應避免流暢的線條,畫動物最好避免馬,而畫牛,牛的棱角分明、線條粗糲,成群的話理想的數量是三頭,避免四頭。想必應該是要制造某種不平衡感吧。后來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里,用“如畫美”數字三的這一主張寫了一個很有趣的橋段。第十章接近尾聲的時候,在莊園里散步的賓利小姐和達西先生,與從另一邊走過來的赫斯特太太和伊麗莎白“狹路相逢”,赫斯特太太連忙上前去挽起達西的胳膊,撇下伊麗莎白一人,而小路又窄,容不下四人并行,達西覺得他們太失禮,于是建議換到前面的大路上去。伊麗莎白早就煩了那兩位,便笑嘻嘻地答道:“別,別,哪兒也別去啦。你們三個這樣走成一群,顯得格外迷人,再擠進個第四者,豈不煞了這如畫的美景?”

也許是英國人懂得珍惜金柳與中國的緣分,他們決定以當年在康河柳岸流連忘返而后寫出《再別康橋》的詩人徐志摩為紐帶,為中英文化交流做點什么。經長期致力于中英文化交流的著名教授、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主席阿倫·麥克法蘭倡議推動,劍橋大學在徐志摩曾經就讀的國王學院對岸,辟出一角建立了徐志摩紀念花園。當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或游人,從國王學院后院大草坪款步走上康河小橋時,靜靜等在橋頭的那座花園是那么的別具一格。黑白太極陰陽魚花壇之間的曲徑上,鐫刻著莫言等中國文藝名家手書的《再別康橋》二三兩節詩文。兩尾魚的眼睛上,植著兩株幼樹。該是智慧樹吧。麥克法蘭先生說,這個設計不僅體現了中國佛道兩家精神,更象征著東西文化交融。

當你漫步康河邊,或坐在國王學院臨河的大草坪上沉思時,望著那青青草色映襯著的郁郁金柳,以及金柳掩映的詩人花園,你是否會想到,惹得詩人流連的如此美麗柳色,原來有著中華的基因?

猜你喜歡
威克垂柳柳樹
七絕·門垂柳
垂柳
柳樹
垂柳
會治病的柳樹
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董事長蔡昌賢
因為有愛,不忘初心
耐威克“雙十一”線上銷售額破300萬
垂柳
為中國寵物品牌帶來全新風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