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明江南戲曲的時代特點與時代特征

2021-11-14 14:52
戲劇之家 2021年10期
關鍵詞:時代特點江南時期

(西南大學 重慶 400700)

明代晚期,整個社會發展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奢靡之風”盛行,并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文學革命思潮,文化消費的熱潮,驅動著江南戲曲演出的繁榮,并成為了當時人們娛樂生活的重要方式。在這樣的歷史格局下,江南戲曲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豐富的內容、靈活的演出等,極大滿足了觀眾的多元審美需求,且呈現出了職業化的趨勢,對民眾日常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是我國戲曲藝術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

一、晚明時期社會形態

戲曲作為中國文化藝術的精粹,凝結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以及表演等元素,在古代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們智慧與審美融合發展的產物,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傳承,且受各時段社會形態的影響明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晚明是中國傳統封建社會高度成熟的時期,并開始向新的近代社會轉型,整體社會形態呈現出紛繁復雜的格局,亦使江南戲曲附著上了獨特的魅力。藝術本身源于生活,是對歷史最好的折射,因而對晚明時期社會形態的研究,是揭開江南戲曲面紗的前提和基礎。綜合來講,晚明時期的封建社會、經濟、政治結構以及思想觀念依據占據主導地位,其固有的矛盾日益深化,并孕育出了一些新的經濟、社會、政治、思想形態,個中充滿了變動。在這一特殊時期,晚明“奢靡之風”興盛,政府管控有所放松,加之江南一帶經濟發展的驅動,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巨大影響,并逐步蔓延至普通人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江南戲曲文化消費的繁榮,職業戲班和從業藝人的數量相當可觀。

二、中國戲曲的基本特征

戲曲藝術在中國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八百多年的歷史沉淀,現存可查的就有300 多個劇種,固然各地在戲種的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上存有差異,主要集中表現在音樂和語言上,但其均有一些相同的藝術特征和規律,晚明江南戲曲亦是如此,具體總結為綜合性和虛擬性。其中,中國戲曲的綜合性又表現為時間與空間的綜合、聽覺與視覺的綜合以及多重藝術元素的綜合。戲曲的演繹需要一定時間長度,同時亦需特定的場景空間輔助藝人塑造形象,被形象稱作為一門“時空藝術”。同時,戲曲還力求對受眾的視聽感官刺激,呈現出了超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夠讓受眾更好地沉浸在這門獨特藝術的審美意蘊當中。另外,中國戲曲還集合了文學、音樂、舞蹈、雜技、武術等藝術元素于一身,表現形式多樣,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場視聽盛宴。中國戲曲的虛擬性即是指通過時空的轉換,借助藝人生動形象的表演動作,涵括了大千世界,既可還原真實的歷史印記,又可演繹浪漫主義題材故事,其意蘊的深邃意境,給觀眾留足了豐富的想像空間,滿足了其多樣化審美需求。

三、晚明江南戲曲的時代特點與時代特征

緣于晚明時期特殊的社會形態影響,江南戲曲發展達到了空前繁榮,并呈現出了獨特的時代特點與時代特征,在中國戲曲藝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推動文化發展作用顯著。晚明江南戲曲的時代特點與時代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商業職化

中國古代史上,最初的戲曲演出場所是露臺,到了明代之后才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時代特點。在明代之初,由于上層政治規范,明令禁止良家子弟從事演戲活動,弘治正德之后,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許多良家子弟開始參與演戲,這在明陸容道德《菽園雜記》中有所描述:“皆有習為倡優者,名曰‘戲文子弟’,雖良家子,不恥為之”。明代晚期,商品手工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衍生出了一些資本主義萌芽因素,加之“奢靡之風”的渲染,戲劇活動逐步邁向了高潮,江南戲曲發展亦是迎來了莫大的契機,龐大的文化消費群體,驅動著其商品化趨勢。在此過程中,昆山腔、弋陽腔、余姚腔及海鹽腔等成為了主流,同時各地聲腔爭鳴,戲曲演繹愈加職業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挑戰,為了滿足廣大觀眾的多樣化審美需求,江南戲曲從業藝人們不斷提升自身演出水平,在充分汲取各大家所長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風格,并結合地方語言創造了眾多聲腔。正是緣于上述種種,晚明時期戲曲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及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從業隊伍亦是不斷擴張。從演出場所上來看,晚明江南戲曲所面向的觀眾范圍不斷擴大,演出開始出現在祭祀廟堂、私家廳堂、酒樓茶館、游船水畔、會館宗祠等地方,形成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二)理論繁榮

晚明時期,動蕩不安的政權中心,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文學革命思潮,并驅動著江南戲曲理論的繁榮。在當時特殊的社會發展形態下,江南地區經濟發展,加之“奢靡之風”的影響,戲曲藝術的受眾范圍不斷擴大,引起了文人墨客、權貴士人、平民百姓的消費熱潮,涌現出了大批戲曲理論著作,如徐渭的《南詞敘錄》、王驥德的《曲律》、祁彪佳的《遠山堂劇品》等,在戲曲藝術的發展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現今對戲曲藝術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在這一歷史時期,戲曲藝術領域的爭鳴,呈現出了流派紛呈的態勢,尤其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和沈璟為代表的吳江派最為突出。湯顯祖素來強調音律自由,認為意趣才是首要。而沈璟則更偏重于格律,認為戲曲演出要合律依腔、悅耳動聽,并提出了“音律至上”的思想。戲曲本身作為一門獨特的審美藝術,并無對錯可言,與當時的社會形態緊密相關,力求更為出彩的演出。正是基于這些豐富的理論支撐,批評家們在戲曲藝術領域的探索,包括音律、聲腔、戲曲行當等,才促成了江南戲曲的繁榮景象。受此影響,晚明江南戲曲對聲律的研磨和對文字品格的提升取得了巨大成效,極大促進了晚明江南戲曲藝術品格的提高,突破了傳統戲曲演出的條條規范,呈現出了多元化審美的特點。

(三)平中見奇

戲曲作為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精神文化生活范式,是一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活動,在其鑒賞過程中各種觀眾群體表現出了不同的深層心理。晚明時期,“奢靡之風”盛行,上至朝野權貴下至平民百姓對文化藝術的追求空前火熱,緣于生活層級的不同,使得他們的文化素養、藝術偏好大相徑庭,推動著江南戲曲的創新,并展現出了濃重的“尚奇”觀念。正是基于對大眾審美多樣性的迎合,開啟了晚明江南戲曲創新發展的潮流,一時間“奇幻”、“奇絕”、“奇材”、“奇清”、“奇古”等詞匯層出不窮。晚明時期文人屆的突出代表凌濛初在論及戲曲時指出,“今世愈造愈幻,假托寓言,明明看破無論,即真實一事,翻弄作烏有子虛”。對江南戲曲這一過度的“奇幻”追求進行了批判,強調從生活的視角切入,以此為基底創造具有“奇”之特質的作品,即“平中見奇”,在晚明江南戲曲的發展中多有體現。事實上,縱觀現今留存的明晚江南戲曲作品,其創作題材相當豐富,包括佳人才子的愛情、社會政治時事、個人情感抱負等,均來源于日常生活,并實現了一定層次的升華,呈現出了“奇”的特征。同時,晚明戲曲作家還打破了以往的程式化規則,出現了南北相互借鑒的時代特點,江南戲曲的表達形式、表現手法亦是趨于自由多樣,情節安排上長于巧合、誤會的敘事模式。

四、晚明江南戲曲的傳承與發展

晚明時期,社會風氣的變化,驅動著江南戲曲藝術的發展,豐富的題材內容、成熟的理論結構、多樣的演出方式、密集的演出場所等,均帶動了其空前繁榮,在戲曲藝術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其源于生活的特點,對當代人認知歷史亦有重要意義。對晚明江南戲曲的傳承發展,是再現其審美風采的關鍵一環,為現代藝術創新提供了豐富的題材支持,且有利于培育人們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因此,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引導成立一支匯聚各界人才的專家智庫,深入對晚明江南戲曲的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素材資料,解讀其時代特點與時代特征,使之重新煥發出活力風采。同時,依托現代科技支持,加大對戲曲藝術的媒體宣傳,以傳統+現代融合的方式,擴大江南戲曲的知名范圍,并呈現出獨特的審美意象,滿足人們日臻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驅動區域經濟增長。

五、結語

綜上所述,晚明江南戲曲得益于當時的社會發展形態影響,呈現出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廣泛的受眾基礎,使之趨向于商業職化,且理論愈加豐富、繁榮,“平中見奇”的思潮,助推其發展。作者希望學術界持續關注此類課題研究,從不同維度視角切入,更加全面、深度地解析晚明江南戲曲的特點特征,并提出更多有效傳承發展的建議,使之在新時期仍舊煥發光彩。

猜你喜歡
時代特點江南時期
小編有話說①
小編有話說②
小編有話說①
清代時期
《魏書》的編纂特色與史學價值
北大荒文化應如何培育出時代特點
新聞播音語言停連模式時代特點解析
繡江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