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研究*

2021-11-21 19:27聶春麗
體育科技 2021年3期
關鍵詞:體育產業跨界廣西

聶春麗

(廣西職業師范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供給側改革是建設健康中國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它以全面改革發展為核心,以技術和機制為著手,通過經濟調控的方式將體育產業的“需求側”轉向“供給側”,調整與創新體育產業結構,優化配置,提質增效,為社會公民建設多元化體育機制,對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的供給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迎來了春天,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將是推動我國體育經濟轉型升級的引擎動力能。2014 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豐富體育產業內容,促進體育旅游與體育產業等相關業態的融合發展,以及積極推動其他行業的綜合開發,拓展業務,促進康體結合,鼓勵交互融通”等主要任務和要求[1]。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所提出的“構建以健身休閑為特征的服務貿易示范區要求”的基礎上,按照吸引群眾重復消費的目標,深入挖掘并開發小鎮所在地的歷史人文特征及資源,其“體育旅游+健身休閑”的發展方式,不僅利于體育健身休閑產業的升級與創新,更是我國政府在服務轉型期間,踐行滿足不同群體多元化、差異化需求,持續推進包括體育產業在內的房地產業、電子傳媒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等整合升級,提升國家服務、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以上文件、政策表明了國家體育產業發展戰略意圖,描繪了今后體育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體育特色小鎮的跨界融合發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體育特色小鎮作為發展體育健身休閑產業的新載體,它承載著建設健康中國2030、促進全民健身運動和提升體育休閑產業創新發展的使命,它對推進國家重要戰略現代化發展和建設、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力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助推體育產業的升級轉型和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價值

1.1 以新型城鎮化建設方式推動全民健身

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肩負著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責任,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與傳統城鎮化存在的明顯區別在于,其更側重于“人文”,在重視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強調城鎮內文化、經濟、政治等的綜合發展。因此,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產業聚集,而是以突出歷史文化傳承、人文內涵、產業融合和資源共享為目標。在供給側改革和“十三五”戰略格局等政策影響下,踐行共享、開放、綠色、協調、創新等理念,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發揮特色小鎮輻射帶動效能,逐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和精細化治理目標。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目前已經擺脫單純依賴于政府的管理模式,作為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新方式、新渠道、新途徑,在其跨界融合發展后,能進一步量化、優化特色小鎮為社會大眾提供的健身休閑類服務產品質量與性能,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快速發展。

1.2 以新興業態的生成應對供需錯位

疫情期間國內經濟增速的放緩,與多元化市場消費需求難以契合。國際政治風云變幻,以及多邊關系的緊張,更使國內旅游、投資、出口備受影響。國家以拉動經濟增長為目標,諸如體育產業、特色小鎮建設、健身休閑產業等,需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促動下,來提升產業市場供給產品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以借此來吸引海內外資本注入,打破長期以來產業發展所存在的產品創新不足、同質化競爭激烈、產品內容單一等帶來的“供需錯位”。體育產業跨界融合會帶來產值增加、產業結構調整、供給產品更加豐富等多方面效能。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廣西體育特色小鎮的跨界融合,等同于增加體育產業的服務比重,會使體育健身休閑業、體育文化業、體育旅游業、體育金融業等業態在發展中側重以體驗型服務和知識型服務為核心,體育組織管理產業和體育健身休閑產業、體育公共服務將成為主導產業,繼而促進體育產業與科技、建筑等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加體育產業外延的增質能力,最終提升體育服務產品附加值、創新能力等,以緩解“體育+”業態下各行業產品、服務與供應不足帶來的壓力。也正因為如此,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跨界融合發展,作為促動體育現代化建設的必然產物、促動廣西服務產業結構優化和促動國民經濟結構調整的載體,必然會輔助當地政府進一步完成引導市場消費新需求、提升體育服務與產品供給效率等發展目標,真正意義上體現“產、城、人、文”多維度跨界融合的發展。

1.3 以誘導產業結構調整挖掘多產業消費潛能

廣西為了加快健身休閑產業與全民健康事業深度融合發展,2018 年出臺了(桂政辦發〔2018〕5 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兑庖姟分忻鞔_提出:到2025 年,按照推進健身休閑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要完成門類齊全、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廣西健身休閑產業特色格局[2]。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不僅是體育產業以新興業態的形式來促進特色小鎮特色建設,更是以體育產業來調整劃分標準的必要產物,同樣也是產業融合升級,激活科技、體育、文化、建筑、旅游、金融等消費市場發展動力的引擎需求。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等同于為“體育+”業態及對應的產業領域注入新的力量,融合發展對各產業轉型與升級所提出的新要求,對產業機構進行劃分,對地方人文內涵、文化內涵、民族內涵、社會條件、政治與經濟條件、自然歷史環境等重新開發,對生態、生活、生產的融合,實質上也是從特色化、均等化、民族化多角度入手提升公共服務效能,帶動各相關企業依照市場變動調整營銷服務行為。使體育特色產業與經濟、文化、旅游、康養生態、科技、房地產和培訓等領域進行跨界融合發展,注重體現“大體育、大發展”的創新理念。

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的實操者多為企業,為獲得規模效益,其必然會提升競爭優勢,出現多企業聯盟或并購的趨勢。因此,在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促動下,廣西境內的旅游休閑業內企業會嘗試加大投資力度來獲取體育核心IP 的資源內核,而企業間的聯盟發展更會為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的相關產業市場的發展帶來更為豐富的產品與服務,進而按照消費升級驅動的方式促進全民消費升級。比如廣西在近兩年內,圍繞體育特色小鎮的跨界融合與發展,秉承目標明確、特色鮮明、重點突出、覆蓋全民的原則,構建以廣西為核心發展目標,發展規劃格局預計體育產業規模1000 億元以上,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數為2200 萬人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 平方米以上的健身休閑產業目標。通過實施服務供給擴容體育健身行動,建設特色健身休閑設施,促進健身消費行動。打造邊境線、沿海沿邊的健身休閑旅游精品路線,創立“壯美廣西”特色的戶外休閑運動品牌。加強與完善廣西與東盟多國的合作交流,完善多邊國家的體育、休閑、健身和康養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機制;加強珠江—西江經濟帶健身休閑產業的開發和合作;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升級發展,體現“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四位一體的融合發展理念,滿足廣大民眾的消費需求。力爭面向東盟各國、服務我國西南中南地區以及地方經濟區域帶,以“一帶一路”建設為載體,覆蓋國際型健身休閑產業發展交流合作平臺,服務體育產業發展先行區的規劃。從而契合了當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時代要求,增加地方區域健身休閑旅游產業發展的動力,輻射帶動其他區域體育市場供給側消費類型的轉變與升級。

2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的瓶頸

2.1 實操模式不成熟,跨界產業融合契合度有限

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目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雖然近兩年國內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但是在跨界融合方面,卻尚無可借鑒的成功案例或成熟經驗。國內很多體育特色小鎮在產業跨界融合中,格局規劃與實際落實不符,各產業發展狀態、與體育產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融入程度及深度的差異等會直接制約“體育+”業態的良好生成。此外,多產業融合所需的良好契合度也是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中的一大難題。所謂“隔行如隔山”,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不僅要考慮如何堅持始終圍繞體育特色小鎮建設這一核心,還需要考慮如何保障相關產業特色不丟失。產業融合度低會影響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成效,而有產業無特色或者有特色無產業也會使得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失去其應有的“特色”優勢。

2.2 營收投入高低難平衡,投融資難保持續性

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以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為基礎,無論是小鎮特色建設還是跨界融合都離不開當地政府經濟與政策雙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招商引資工作和《實施意見》等固然明確了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的定位和方向,但是在專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企業主體、政府引導運作方式的界定上,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這點上并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實際并無實操的依據和路徑。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打破政府墊資、出資主導的“地方債”融資模式,就勢必需要拓展金融渠道并展示出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的優勢,快速吸引社會資本和金融投資,為項目建設吸納戰略投資主體。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目前界定的社會投資主體特征,如沒有較強產業實力、熱心體育產業的“大項目”,就會限制投資主體的類別。體育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需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其跨界融資和自身建設均需要平衡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差距。正因如此,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應該融合界定消費產出與經濟投入之間的平衡點,如何在突出各產業特色的基礎上,良好執行發展規劃與頂層設計;如何制定并完成各環節和各部分發展的子目標;如何強化各產業之間功能與融合聯動等因素,這是廣西體育特色小鎮在招商引資之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此外,特色小鎮的發展其資金投入如何保持相對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在大量投資之后如何有效引流、在次序激活相應產業市場的籌備下如何保持營收與供應的不錯位等問題,也是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需切實解決的重點問題。

2.3 結構性矛盾凸顯,小鎮特色定位不明確

在多產業跨界融合發展過程中,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首先,由于地域歷史問題和發展水平的原因,民族地方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較低,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區域發展不均衡。其次,部分體育產業市場定位不明確,出現主題雷同、同質化現象。再次,體育特色小鎮創意性、特色性表現不明顯,出現“千鎮一律”的尷尬局面,缺乏廣大民眾消費者喜愛的特色產品和項目,沒有體現“一鎮一特色”的目標。最后,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簡陋,建設水平較低,未能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整體親身體驗品質偏低,吸引力不足,直接影響了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的宏觀調控與政策指引,能驅動消費升級,能有效的拉動產業的發展。廣大民眾對體育健康和體育產品的需求呈多元化、創新化的發展趨勢,其消費類型也從中低端向多維度多元素融合產品轉變成中高端消費,并更加注重“私人訂制”高品質高享受的消費方式。體育服務和產業與文化信息、民族元素、高端科學技術和“互聯網+”等業態的融合發展,可促進企業和小鎮的競爭優勢。通過政府政策驅動并主導和協調,致使社會經濟發展效應得到充分發揮。

3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的建議

3.1 強化頂層設計,優選對接市場主體

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的成功將成為類似體育小鎮運營創新的標桿。因此,在現實缺乏可借鑒案例、經驗等情況下,我們可嘗試從全面深入研究小鎮優勢、跨界融合亮點著手,秉承“一鎮一模式”的方針,按照功能聚合、產業特強的要求,整合統籌每個體育小鎮的資源特色。按照不同小鎮的地域風貌、人文風情,找準需求側和供給側,并在頂層設計中突出“體育+”核心,依照環保、共享發展的方式,尋找最優的融合發展方向和路徑。此外,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比如為防止濫占耕地,政府要協調各方關系探索不同種類、不同性質土地開發方式,穩妥推進跨界融合的資源共享工作??缃绠a業的融合發展,應根據選擇需要按優勝劣汰、寬進嚴出的要求篩選,以便真正以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為核心,構建起集聚度明顯、產業特色鮮明的項目發展集群和體育健康產業上下游產業鏈。

3.2 因地制宜差異化規劃,突出“體育+”特色構建產業鏈

廣西將計劃到2025 年建設15 個以上體育特色小鎮。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與跨界融合對小鎮所在區域政府的經濟投入、配套設施的完善、政策傾斜等均有直接的影響,小鎮建設和跨界融合切勿盲目速求發展。建議各小鎮按照合理規劃的方式做好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與跨界融合的頂層設計,務必確保每個體育特色小鎮的業態融合、小鎮建設各具優勢與特征。特色體育和特色產業可作為“體育+”業態和產業多維聯動發展的內涵,重視并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元素,展示各特色小鎮差異性的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發展情況。杜絕形似、神似的模仿現象,力求打造特而美、特而精、小而特的體育小鎮和具有實效性、針對性的跨界融合模式。

基于以上情況,在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廣西政府可利用大數據分析、市場調研等做好用戶體驗分析,通過完善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和高等配套設施來提升“體育+”業態的服務能力。體育特色小鎮的培育可因地制宜的植入汽車摩托車運動、航空、水上、山地戶外等領域覆蓋面廣和消費引領性強的健身休閑場地設置,如建立山地騎行、自行車公路、自行車營地等復合型自行車文化片區,打造自行車專業級的比賽和運動訓練基地,舉辦野外真人CS 競賽,開設體育極限運動樂園,設立體育文化長廊及展館,開展體育文化旅游參觀和科普教育活動,探索體育產業廣度與深度。每個體育小鎮至少要有一個特色的、突出的運動項目,且在項目內容和定位設計上要區別臨近的體育特色小鎮,以便每個體育特色小鎮均有吸引家庭、個人、公司為單位的消費人群前來運動、健身、旅游的特色優勢。其次,在招商引資層面考慮,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要提出體育健康休閑產業的吸引力,比如按照公共體育實施服務供給擴容的方式,利用地下室、建筑物屋頂、城市空置場所、公園綠地等區域,有目標有計劃的建設一批利民、便民的社區健身休閑場地。如廢舊廠房、城市大型商場、汽車營地、體育場館、景區等均可作為特色體育小鎮跨界融合的拓展資源,以體育綜合體建設為目標,以船艇碼頭、冰雪樂園、運動樂園、山地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汽車自駕車營地、航空飛行營地等為小鎮跨界融合的發展拓寬重要節點。

3.3 以“互聯網+”為創新引擎,協調多元主體建立體育商業生態系統

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要打破資金渠道單一的桎梏,突出其跨界融合的價值和經濟效能。近些年“互聯網+”對新興產業的成功影響頻見各大媒體平臺,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發展可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助推體育產業及相關產業之間的資源共享與開發,為體育核心產業鏈和外部相關產業、附屬產業之間共贏模式的創建尋找最佳發展路徑。進一步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體育O2O 平臺,提高平臺上供給者和消費者的互動性和服務能力,如購買體育場館服務、賽事門票、在線預約體育培訓等,為供給側改革和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提供真實依據,同時這也利于重構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的產業鏈結構。因此,政府部門機構應該在創新、共享、融合的發展理念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大力構建創新驅動戰略。利用國內已有的全民健身、體育商貿、賽事運營管理、賽事IP 經營、智慧體育預定、運動社交娛樂等項目均可引入到廣西體育特色小鎮跨界融合中來,根據各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和跨界融合的定位、特色形成“互聯網+體育”的體育商業生態系統。按照“體育+X”的形式來合作互補,各產業互聯互通、融合共享共贏發展,產生“1+1>2”的產業融合效應。

猜你喜歡
體育產業跨界廣西
廣西貴港
甘肅省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的推進路徑
周鵬飛:大鵬展翅 跨界高飛
牙醫跨界冬奧會裁判
從上市公司股票走勢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廣西戲曲》
陳黎貞 數次跨界唯有初心不變
體育產業之籃球
學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們①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