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貴州仡佬族民歌音樂在地方高校的傳承路徑

2021-11-26 02:18
黃河之聲 2021年1期
關鍵詞:仡佬族民族音樂民歌

石 晶

一、仡佬族民歌音樂的傳承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刻地闡述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論述了新時代學習、研究、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重要作用。

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是我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2017 年5 月7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再次印發了《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毒V要》明確了全面實現文化發展改革的目標任務,其中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基本形成,中華民族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從以上政策的頒布可以看到國家對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視,文化傳承是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根本之基,我們要將中國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不斷的傳揚和發展下去,讓傳統民族文化綻放出絢麗光彩,閃耀在世界文化之林。

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不斷發展的堅實基礎。仡佬族民歌是在勞動生產中產生的,是勞動人民在勞作中情感的表達與宣泄,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是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寶庫的一大瑰寶。

仡佬族是我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現共有四十多萬仡佬族人民,96.43%的仡佬族人口聚集在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地區。石阡縣坪山鄉堯上被稱為“貴州仡佬第一村”,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仡佬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仡佬族民歌按題材可分為號子、打鬧歌、山歌、情歌、酒歌、哭嫁歌、儀式歌、孝歌,曲調不同,各有特點。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的仡佬族民歌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積極健康的教育意義。比如:情歌《情姐下河洗衣裳》曲調高亢明亮,旋律婉轉動人,情感細膩豐富,生動的描述了仡佬族青年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打鬧歌演唱時說唱結合,鼓舞人心,使原本單調乏味的勞動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人的勞動熱情和活力,表現出勤勞的仡佬族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哭嫁歌歌詞則表達姑娘感懷父母養育之恩和離開親人的不舍之情,或是孝順公婆、敬夫教子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希望;敬酒歌表達了迎客時的熱情,以及對友誼情深的贊揚和對朋友的美好祝福等美好情感。

仡佬族民歌來源于生活,題材廣泛,其歌曲內容幾乎涵蓋了仡佬族人民日常生活生產的所有內容,這些代代相傳的歌謠不僅有著豐富生活常識、生產知識、勞動技能等,同時也有對人的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意義,充分體現了仡佬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這些優秀傳統民族音樂文化,讓獨具魅力的民族民間音樂代代相傳,從而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二、仡佬族民歌音樂的傳承現狀

仡佬族民歌來源于民間,過去主要以口頭相授的形式流傳,過于單一的傳承形式使得這一民間珍寶瀕于消失。由于社會經濟發展腳步的加快和科技的迅速發展,原本閉塞的仡佬族村寨逐步走向外面的世界,世世代代封閉的仡佬族人民的勞動與生活也隨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到現代文化與人們娛樂休閑形式多樣化的沖擊與民族漢化的影響,使得仡佬族民歌文化弱化的現象顯得較為嚴重。筆者深入到仡佬族主要聚居地石阡、務川等村寨走訪調查后發現,大多數孩子們和青年人多偏愛經典的兒歌、校園歌曲和流行通俗音樂,不會唱也不大愿意學唱本民族歌曲,對于本地民歌了解基本停留在流傳較廣的幾首仡佬族民歌代表作品,其它題材的本土民歌知之甚少。會演唱民歌的多為年紀較大的中老年人,并且以70 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多數,這讓人為仡佬族民歌的傳承現狀甚為堪憂,如何讓民間音樂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在原生的土壤中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得以繼續繁衍生息,這些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對我國對民族音樂文化的不斷重視,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及部分音樂愛好者通過深入走訪仡佬族民族聚居地,對近乎失傳的仡佬族民歌進行了收集和整理。筆者通過在當地圖書館查找,可以找到少量的仡佬族民歌曲譜選集,但是發現采用錄音制作的成品音樂作品卻很少見。由于音樂專業有著其特殊性,主要是以聽覺感受為主,大多數人需要直觀的聽覺來感知和欣賞音樂作品,從而獲得對音樂作品的認知和理解,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理論學習幾乎就無法看懂譜面上的各種記錄符號,無法完成演唱歌曲的旋律部分,所以僅僅是以曲譜的形式保存流傳則很大程度影響了仡佬族民歌的傳唱和發揚。

通過對仡佬族民歌在本地學校音樂課堂中的教學應用調查中發現,在本地學校中仡佬族民歌內容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相當缺乏,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中小學校對藝術教育不重視,音樂課僅在課表中呈現,實際教學中音樂課形同虛設,經常不上或是被其他文化課占用;二是任課的音樂專業老師師資嚴重不足,即便有音樂專業老師,由于缺乏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意識,加之自身存在對本土民間音樂認識不夠;在高校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老師的傳承意識不強和專業素養能力的不足,導致極大的影響了仡佬族民歌的教學。

所幸的是,雖然當前出現的傳承現狀不容樂觀,但是對民間音樂的保護已經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重視,我們在當地每年舉辦的仡佬族傳統節日“敬雀節”的系列旅游文化活動中,都可以欣賞到高亢動人仡佬族民歌的演出,這為本地民間音樂走向更寬廣的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也讓全國各族人民通過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走進美妙的仡佬族民族音樂文化。

三、仡佬族民歌音樂在地方高校的傳承路徑

(一)仡佬族民族音樂走進高校音樂課堂

目前高校的音樂課堂教學基本為兩種形式,一是音樂通識課,二是音樂專業課。在教學內容上,民歌音樂素材選用較少,多偏重于西洋音樂,音樂課堂中對當地的地方民歌音樂的教學十分匱乏。由于大部分專業音樂教師自身缺少對仡佬族民歌的認識和了解,導致無法在教學中與學生有深入的交流和有效的指導,這成為制約仡佬族民歌音樂滲入音樂課堂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作為地方高校的專業音樂教師應加強對民族文化傳承意義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對民歌藝術的了解,深入地對仡佬族民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發展進行研究,探討仡佬族民歌蘊含的藝術性和教育性,對原有的文化資源進行收集整理,編寫相關的民歌音樂校本教材。地方政府和學校鼓勵支持高校的專業作曲音樂教師充分挖掘優秀仡佬族原生態音樂素材,將古老的仡佬族民歌進行適度的改編和創新,嘗試創作一些融入流行音樂元素的新民歌,增加大家對民歌的接受度和喜愛。除此之外,高校教師應積極履行高校的科研職責,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高校音樂課堂中民族音樂傳承和發展的有效途徑,開展相關的課題研究與探索,不斷改變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偏重西洋音樂,忽視民間音樂的現狀。

其次,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中,還應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在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音樂通識課中,學習的主要內容為音樂基礎知識、視唱練耳和音樂欣賞這三個部分。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則可以將仡佬族民歌作品融入到課堂的視唱練耳和音樂欣賞內容中,將民歌音樂作品的節選樂句或者樂段進行視唱練習,在學習樂理知識、提高識唱樂譜能力的同時,又了解了本土的民間音樂。在音樂欣賞課中適當選取經典的仡佬族民歌作品作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作品的風格特點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仡佬族的民歌音樂的獨特魅力,多方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再次,在音樂專業學生的音樂課堂中,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在相關的音樂專業課程中適當的加入仡佬族民間音樂為學習內容,對仡佬族民歌的分類、唱腔特點和藝術特征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聲樂、器樂專業課教學中學唱和演奏經典的仡佬族民歌代表曲目,如:《情姐下河洗衣裳》、《仡家幸?;ā?、《仡佬族敬酒歌》、《八月十五走坡來》等,使我們的大學生聽民歌,唱民歌,懂民歌,愛民歌,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感情,從而接受本土優秀原生態民歌音樂文化,讓他們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來了解和熱愛祖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

(二)仡佬族民族音樂走進大學生藝術社團

大學生藝術社團是校園文化的載體,是大學生自我展示才能的舞臺。筆者在前期的高校社團活動調研中發現,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社團活動中,藝術社團活動占有較大比例,但是藝術社團的活動中幾乎沒有涉及到民歌文化,學生們多喜歡演唱流行音樂和表演現代舞蹈,對民歌的認識知之甚少,雖然有一部分了解和喜歡民歌藝術的學生,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社團活動,找不到為其愛好和才能提供相應的展示平臺。這一現狀也較大程度的影響了民歌文化的傳播。

筆者認為在高校中應該充分利用學生藝術社團的優勢,發揮其校園文化傳播的主力軍作用,鼓勵和幫助仡佬族民歌愛好的學生組建開辦相應的民歌文化社團,搭建民歌文化的展示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仡佬族民歌文化活動,一方面讓喜歡仡佬族民歌、會唱仡佬族民歌的學生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能,另一方面通過社團活動對校園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又能有效的渲染校園的民族文化氛圍,使更多的大學生們了解絢麗多彩的仡佬族民族文化和獨具特色的民歌藝術。

同時高校的藝術社團可以不斷拓寬實踐活動范圍,從校內活動走向校外交流,比如:開展地方高校之間的社團文化交流和演出、組織社團為福利院和養老院義務演出,在當地中小學開展文藝演出活動等等。藝術社團通過演唱仡佬族民歌作品或仡佬族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不僅豐富了社團的文化生活,同時也拓寬了了社團的實踐領域,實現了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

(三)仡佬族民族音樂走進校園藝術文化活動

大學校園的藝術文化活動是文化傳播主要途徑,是學生提高自我藝術修養和整體素質的重要平臺。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中發揮藝術特長,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這一傳播途徑,將仡佬族民歌文化通過多種形式的大學生藝術文化活動來積極推進民族音樂的交流與學習。

比如邀請當地的老藝人或民間歌手為學生定期的做主題講座和專場演出,讓師生觀摩學習,了解仡佬族的民俗文化,民歌音樂的特點和發展狀況等,培養對他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在校園藝術節、學校樂團演出、周末大舞臺、校園好聲音、十佳歌手等各種藝術活動中鼓勵學生選取仡佬族民歌為表演內容,積極舉辦以仡佬族民歌為主題活動的合唱、獨唱比賽,讓學生們人人學民歌,個個唱民歌,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營造濃厚的仡佬族民歌文化氛圍。同時將校園的藝術文化活動走出校園,充分利用外出交流演出的機會,將本土的民歌藝術從校園交流走向校外更為廣大的舞臺,讓更多的人可以欣賞和感受到仡佬族民間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

結 語

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高校的重要職責,地方高校具備地方文化傳承的獨特優勢,肩負著本土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使命,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有效的保護和傳揚,對維護我國民族生態文化的多樣性和推動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地方高校是本土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作為高校應本著根植于地方,服務于地方的教育宗旨,有效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優勢,通過高校藝術傳播平臺,加強師生民族文化傳承意識,發揮專業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樹立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仡佬族民族音樂民歌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民族音樂教育的傳承與創新
傳統回歸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數民族音樂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貴州省仡佬族音樂及音樂結構旋律淺議
仡佬族醫藥與水族醫藥對外來藥物運用的比較分析
穿花衣 唱民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