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工業題材的國畫創作與發展

2021-11-28 14:28連曉紅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題材中國畫工業

連曉紅

(鞍山師范學院 美術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工業題材作為藝術創作的一種題材選擇,是藝術家主觀思想與情懷的個體顯現,它具有時代性,也是隨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藝術創作是時代的指示燈,工業題材的中國畫創作受意識形態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生動、準確地反映了中國工業發展的時代成果.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這正是我國由發展重工業建設走向發展新型工業化建設特色道路的重要途徑.面對工業化的高速發展,更應立足于本土文化,在國家建設的歷史足跡中追本溯源,以當代的工業題材視角表現工業化發展、城市化建設以及科技化進程.同時審視中國畫如何在新時代中與時俱進、歷久彌新,探索中國畫創作的精神內核,不斷開拓和創造工業題材的表現領域,用鮮活的筆墨來詮釋工業時代賦予題材性創作的深刻內涵,彰顯中國畫作品的人文精神和審美品質.

1 中國工業題材繪畫發展溯源

中國的工業時代到來得比較晚,19世紀中葉,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推進,中國從19世紀60~90年代由洋務派開啟了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這就是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洋務運動”.許多仁人志士為了民族自強和國富民安,開始創辦一系列近代軍事工業、能源鋼鐵工業、紡織工業等,中國工業革命的起點由此產生.20世紀初,工業革命給國民帶來了西方理念和全新意識,許多愛國青年在“五四”運動的感召下,以“取外國之長,乃可補中國之短”[1]的赤子之心,先后留學海外,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理念,投身于藝術活動中.其中,將中國繪畫和西方藝術交匯融合的是以中西合璧為代表的林風眠、徐悲鴻、吳冠中等老一代藝術家,他們勇于開拓,將素描、透視、色彩等西方構成原理引入中國畫,促使一些藝術理念發生極大轉變,創作手法革舊存新,中國畫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藝術新潮.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奪取政權和民族解放的歷史變革,也是結束戰爭和投入建設的勝利轉折,這一時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視重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毛主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會議上提出:“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2]由此,我國新時期的工業革命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般展開,遼寧成為新中國工業建設的先鋒隊,肩負起了共和國長子的光榮使命,工業建設迅猛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由戰爭轉向生產建設,隨之而來的美術題材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為祖國建設而服務的中國畫作品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2 工業題材的中國畫創作從“寫生”開始

工業題材進入中國畫創作的歷史并不太長,當近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大工業生產開始在人類生活中發生重要作用時,工業題材便引起了藝術家們的重視.以民族工業的萌芽作為時事素材的這一類美術創作最早可見于晚清至民國初期,而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題材繪畫創作則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隨著新中國工業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藝術家開始自覺適應時代的節奏進行自我調整,許多畫家以高度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責任心率先垂范,一方面結合現實情況進行題材與風格的自主轉變,緊隨時代脈搏;另一方面對以往駕輕就熟的傳統中國畫進行構思與改造.因此,在繪畫創作上對于題材和主題的選取就有了明顯的不同,如李可染先生所說的“為祖國河山立傳”[3]在當時社會中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時代引領藝術,藝術需要創新.李可染說:“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國畫的基本條件,只有從深入生活里才能產生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新的內容.”[4]畫家錢松喦也提倡:“要反映我國新的人民偉大的精神面貌,必須深入工廠、農村、部隊和工農兵相結合,從勞動中去認識生活和反映生活.”[5]可以說,如果沒有實地場景的寫生與觀察,中國畫的傳統筆墨構成形式很難與現實的生產生活相結合,產生新的藝術樣式.

畫家需要時代的滋養,更需要題材的選擇,新鮮的筆墨才會躍然于紙上.面對中國畫的現境許多畫家都有所感悟,藝術創作既要內容新,又要形式新,那么,改變中國畫的面貌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中國畫首先改變的是它的繪畫方式,寫生從以往復古的傳統臨摹轉變為對景物的真實描繪,藝術家們深入生活,走進大自然、工廠和礦山進行實地創作.面對寫生,畫家不再墨守成規地進行描繪,而是將眼前真實的場景與傳統筆墨結合起來,從現實生活中直接汲取新鮮的藝術養分,迸發藝術的靈感.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帶來了繪畫方式的轉變和筆墨形質的創新,寫生恰好能夠表現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的改變并隨手記錄下來.而這種工業題材的寫生,促進了中國畫的多視角和多領域的認識性突破.建國初期是人民向往新生活的年代,也是熱血沸騰的年代,許多畫家深入實地對景寫生,以其特有的方式記錄了各行業工人階級積極投入生產建設的場景,其中關山月的《武鋼工地》、王盛烈的《爭分奪秒》、張永新的《奪鋼前哨》等代表作,運用靈動的筆墨塑造了一大批先進工人的個體形象與群體形象,將鋼鐵工人全神貫注投入生產的場面如實生動地描繪出來.

3 鋼鐵題材成為中國畫創作的藝術主流

談到以鋼鐵為主題的中國畫創作,就不得不說起鞍鋼.1949年12月26日,伴隨著全中國即將解放的勝利喜悅,鞍鋼克服重重困難,在一片廢墟之上正式開工恢復生產,建立起新中國第一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作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鞍鋼為新中國工業建設頂起了堅實的脊梁,成為當時鋼鐵生產的主力軍.隨著黨中央對重工業建設、國防建設的高度重視,一批真實反映鞍鋼高爐生產和冶煉鍛造的時代作品紛紛涌現,王緒陽的《出鋼錠》用流動的筆墨勾勒出工人們煉出鋼花的喜悅;趙華勝的《閃光歲月》《求知——鋼廠圖書館》記錄了奮戰在鞍鋼生產前線的普通職工的忙碌身影;辛鑒名的《鋼花飛舞》《旭日東升》見證了鞍鋼在火紅年代下的生產實況;孫文勃的《鐵山燈火》《大孤山礦》記錄了鞍鋼大孤山采礦場上燈火通明的恢宏場面……鞍鋼如同造就鋼鐵人才的大熔爐,不僅出鋼產鐵,還為祖國各地輸送大批技術人才,援建了包鋼、武鋼、攀鋼等十多家國有大型鋼鐵企業,如白雪石的《石鋼在擴建》描繪煉鋼工人們積極建設、安全生產的畫面;陸抑非的《時間就是鋼鐵就是力量》《大煉鋼鐵》展現出高爐作業的熱鬧場面;陳向、唐云的《為鋼而戰》描繪工人階級大煉鋼鐵的沸騰景象.鋼花飛舞的生產一線,各種儀器、設備、高爐與工人們汗如雨下的勞動節奏形成了張弛有致的律動節拍,這些火一樣的熱情、鋼一樣的英雄,共同奏響了新中國的時代強音.

中國畫由目識心記到對景寫生,由古代樓閣到高爐鐵水,這些創作方式和現實素材的根本轉變與全面改造,成就了新中國繪畫創作的新風貌,逐漸成為這一時代的主旋律,使中國畫創作既超越古典審美,又具有現代程式,形成弘揚和宣傳祖國建設的一股新鮮力量.傳統中國畫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在繪畫題材上有了歷史性的突破,題材的更新帶來了一系列思想觀念、表現技法、構成圖式上的大膽嘗試.建國初期,林風眠作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開創了“東西融合”的藝術道路,培養了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一代蜚聲中外的杰出藝術家.林風眠的許多作品并不只限于著重對造型的準確刻畫,而是啟用一種幾何排列的形式美感來組構畫面,營造出一種恬靜柔美的藝術境界.《軋鋼》是林風眠作品中比較特別的一件,運用粗黑平直的筆觸縱橫貫穿,濃郁的色彩介于油水之間,突出表現鋼鐵的堅實質感,與當時主流作品呈現的“紅”“光”“亮”創作風格明顯不同,是以藍色深沉的重基調為襯托,著意渲染一種專注平和的生產氛圍,作品的剛與柔相得益彰.如果說中國畫筆墨因為有了寫意的生發,才顯出一種古樸與遒勁之感,那么力求將筆墨多元化形式運用在現代中國畫的平面構成里,未嘗不是一個新鮮的探索,盧沉的《機車大夫》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畫中人物置身于升騰的蒸汽之中,幾何線造型的機車和鐵軌,形成了方與圓、直與曲的抽象水墨構架關系,色彩以黑白互稱的基調來突出紅色的車輪,這種色彩的對比與呼應恰好表達了現代工業的時代感.

工業時代的發展催生了工業題材的藝術,現代工業化的發展又給工業題材的中國畫創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與科學家丹尼爾·貝爾在《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把人類社會劃分為前工業時代、工業時代和后工業時代三個階段.前工業時代以采掘工業為軸心,其“意圖”是人與自然界的競爭;工業時代是以促進經濟高速增長的生產和技術為軸心的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后工業時代則是以知識、數字化及信息化為基礎的“智能技術”為軸心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現今,中國正處于工業時代向后工業時代的轉變,工業發展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中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工業題材的中國畫創作也由此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和文化關注.

4 結語

工業題材的中國畫創作開啟了中國美術發展的新紀元,創造了它特有的藝術風貌.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時代的嬗變,從以政治性、時事性的弘揚國家建設精神到重視文化性和創新性的科技發展,工業題材的中國畫作品以直接反映工業建設或間接關照時代生活為核心,引領高科技領域的航空航天、代表時代楷模的大國工匠都成為這一繪畫題材的創作主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畫更需在繼承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展現工業時代風骨,引領當代藝術風范,激勵人民不斷進取,凝聚萬眾同心共筑中國夢.

猜你喜歡
題材中國畫工業
豐谷秋歌(中國畫45cm×33cm 2022年)
軍旅題材受關注 2022年03月立項表分析
中國畫
廣電總局關于2020年4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
《遠方》中國畫
《歲有長又長》(中國畫)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歷史題材電視欄目中的“畫”
工業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