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ASL 與多模態磁共振在診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2021-12-03 05:53鄒春霞
分子影像學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危組磁共振腦梗死

鄒春霞,馮 靜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院放射科,重慶400054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傳統意義上被定義為由于大腦短暫性缺血而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一般在24 h內完全消失[1];美國卒中協會又于2009年將其定義為:腦、脊髓或視網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暫性神經功能障礙,認為TIA或急性腦梗死鑒別診斷的唯一依據是有無梗死,與臨床癥狀持續時間無關[2]。TIA是大腦動脈功能障礙引起的局灶性癥狀,具有血管病變的病因,且被認為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3-4],因此對TIA患者準確診斷、及時治療以及判斷預后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實際臨床診斷中,有神經功能缺陷的患者常規MR檢查常無特異性變現,常導致TIA患者被誤診[5];而灌注成像對不良組織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檢測出常規MR檢查無法檢測出的陽性TIA患者,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決策。

灌注(單位時間內輸送到組織的血液量)是表示組織代謝功能的指標,三維動脈自旋標記(3D-ASL)是目前比較流行且突出可以產生灌注定量圖像的技術,被證明是研究大腦功能一種強有力的臨床手段而日益受到重視[6]。3D-ASL是一種無創的動脈灌注成像技術,它的示蹤劑由動脈血液組成。3D-ASL技術把感興趣的層面稱為掃描層面,對即將進入掃描層面的上流血液進行標記稱為標記層面。追蹤者通過對標記層面的血液提供一系列射頻脈沖,標記的血液流入掃描層面,所得圖像即為標記像,而預先對掃描層面進行一次未標記血成像稱為控制像,標記像與控制像減影即得到灌注像[7]。流入掃描層面的動脈血可被連續或者間斷標記。傳統3D-ASL標記方式一般分為連續性3D-ASL和脈沖式3D-ASL,如今3D-ASL已經發展為更多序列,最常見的是偽連續動脈自旋標記以及選擇性動脈自旋標記、空間非選擇性動脈自旋標記、血管編碼動脈自旋標記、基于T2的動脈自旋標記成像、動脈自旋標記磁共振血管成像、部分容積修正技術,這些脈沖序列拓寬了3D-ASL在臨床中的應用。3D-ASL對TIA的診斷可提供一定的依據,當3D-ASL聯合多模態磁共振檢查時,診斷準確率可以得到提高,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診療依據。本文將對3D-ASL與多模態磁共振診斷TIA的現狀予以綜述。

1 3D-ASL與多模態磁共振診斷TIA

1.1 3D-ASL診斷TIA

TIA實際上是大腦血流動力學改變,而腦灌注的神經影像可以觀測到腦的血流改變,因此使用3D-ASL測量腦血流量(CBF)在臨床上是可行的[8]。有研究行雙時相(PLD=1525、2525 ms)3D-ASL檢查,結果顯示當選擇較短(PLD=1525 ms)時,對TIA缺血低灌注區顯示較為敏感,并對區分病變血管部位具有應用價值,為臨床診斷方式個性化選擇提供依據[9]。有研究對24 h內臨床表現為TIA的49例可疑患者進行偽連續3D-ASL掃描,計算出的3D-ASL-CBF圖表明3D-ASL在診斷TIA時大腦灌注異常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是55.8%和90.7%,且腦灌注異常區域與TIA神經功能障礙腦區域相匹配[10],這與3D-ASL可以診斷TIA是相符合。研究顯示2例TIA治療后復查時可見3D-ASL-CBF圖上血流灌注部分恢復[11],表明3D-ASL在患者診斷為TIA后經過一系列臨床治療,可以在短時間內多次反復評估全腦血流灌注情況,從而判斷TIA的預后效果。3D-ASL除了對TIA提供診斷依據、預后判斷,還可以對發生腦卒中風險進行評估,有學者對此進行了證實[12]。臨床上對于TIA患者進行卒中風險評估預測主要通過TIA早期卒中風險預測工具(ABCD2)評分[13]。有研究通過對收治的45例臨床確診為TIA患者進行3D-ASL灌注成像和ABCD2評分[12],結果顯示45例TIA患者中共有10例在末次發病后7 d內發生急性腦梗死,ABCD2評分低危組沒有發生腦梗死,中危組及高危組分別有2例、8例發生腦梗死,3D-ASL成像中正常灌注組和低灌注組分別有1例、9例發生腦梗死,其中ABCD2評分中高危組+低灌注組發生腦梗死高達9 例,因此3D-ASL 聯合ABCD2評分在預測TIA后早期發生腦梗死風險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ABCD2評分中高危組+低灌注組發生腦梗死的概率最高,達90%。

1.2 DWI診斷TIA

彌散加權成像(DWI)是反映水分子微觀運動的一項技術,是目前唯一觀察活體組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的無創性檢查方法[14]。DWI常歸納于常規磁共振檢查,國內外研究表明TIA在DWI上表現為未見明顯陽性特征[15],這與常規磁共振對TIA檢查未見明顯特異性表現是相符的,但DWI對急性腦梗死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接近100%。

1.3 3D-ASL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診斷TIA

MRA是一種無創的、無需對比劑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可以提供血管形態等信息,還可以提供血流的方向、流速、流量等定量信號,且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展,MRA對組織或病變的敏感性及準確性都不斷增加[16]。有研究顯示相位對比磁共振血管造影(PC-MRA)具有評價TIA患者腦血流變化的潛力,總腦血流量減少與TIA臨床發作表現一致[17]。于秀英等[18]的研究表明TIA患者3D-ASL 與PC-MRA 圖像患側灌注減低,且3DASL和MRA聯合檢查的診斷正確率高于單獨使用3DASL或MRA檢查,從而提高對TIA的診斷正確率。故MRA及3D-ASL技術是兩項無創成像技術,臨床上可以選擇這兩項技術聯合診斷TIA,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有力的證據。與常規MRA相比,對比劑增強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CE-MRA)不僅成像速度快,而且對遠端血管顯示更加明顯,可以更加準確、完整地觀察頭頸部動脈血管及病變[19]。有研究選取42 例TIA 患者行3DASL及CE-MRA檢查,結果顯示CE-MRA的診斷準確度高于3D-ASL,當兩者聯合檢查的診斷正確率高達95%,并且3D-ASL顯示低灌注區與CE-MRA檢查出狹窄血管的供血區一致[20]。雖然CE-MRA診斷TIA準確度高,但CE-MRA需要注入體內示蹤劑的成像技術,對腎功能不全或者造影劑過敏的患者不宜使用,所以臨床可以根據患者身體耐受情況,從而合理選擇CE-MRA成像技術。

1.4 3D-ASL與動態磁敏感對比增強灌注成像(DSCPWI)診斷TIA

DSC-PWI是臨床常用的灌注成像技術,具有單位時間噪聲對比度高、成像時間短等優點,是測量CBF極佳的方法[21-22]。有研究表明無創的3D-ASL在檢測TIA腦血流量灌注異常時與DSC-PWI具有同樣的效果[23]。但3D-ASL在較長動脈到達時間的患者中容易出錯,可能更大范圍評估實際灌注減少區域[24],因此將3D-ASL與PWI優越的灌注特性結合可以更精確地測量CBF[25]。研究顯示3D-ASL(PLD=1.5、2.5 s)的CBF圖像與DSC PWI Tmax對TIA的缺血病灶檢出率無差異[26],對于低灌注面積的顯示,3D-ASL(PLD=1.5 s)的CBF圖像顯示的面積最大,其次是DSC PWI Tmax,而3D-ASL(PLD=2.5 s)的CBF圖像顯示的低灌注面積最小。表明臨床上對疑似TIA 患者可以選擇不同的灌注成像方法以及不同的PLD,為TIA患者實際異常灌注區域顯示提供依據。

2 小結與展望

3D-ASL 為TIA 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對TIA預后或監測腦卒中提供相關信息,因其無創檢查優點,在臨床廣泛應用,但3D-ASL對TIA診斷具有相對局限性。當患者有自身疾病時,例如煙霧病、動脈狹窄和閉塞或者患者高齡可致CBF水平相應降低,從而高估CBF異常灌注區域或者對PLD延遲[27-28],所以行3DASL檢查時建議多時相PLD檢查。當患者身體耐受時,可以選擇3D-ASL與其他多模態磁共振聯合檢查提高診斷準確度。當患者對造影劑無明顯過敏反應且腎臟功能良好時,3D-ASL可以與DSC-PWI或者CE-MRA聯合檢查,DSC-PWI具有成像時間快,圖像分辨率高等優點,CE-MRA具有顯示遠端血管的優點。MRA亦是一種無創的、無需對比劑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與3D-ASL顯示低灌注區檢查出狹窄血管的供血區一致,且兩者聯合也可以對診斷TIA提供更多的證據。因此臨床工作中我們可以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合理的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磁共振成像技術,更好地得到TIA患者表現異常區,為TIA診斷提供多方面的依據,從而對臨床治療、預后、風險監測提供相關依據。

猜你喜歡
危組磁共振腦梗死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血液相關標志物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病程中的表達及意義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探討心肌梗死溶栓實驗危險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作用探討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43例
心肌梗死溶栓試驗危險評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
中風防治靈Ⅰ號、Ⅱ號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152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