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讀寫:促進語文要素轉化為關鍵能力

2021-12-08 03:28陳鋼強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關鍵詞:鐵罐英子要素

陳鋼強

(莆田市實驗小學,福建 莆田 351100)

統編教材編排中,單元導語明示語文要素,用語文要素構建知識與能力發展體系。北京師范大學張秋玲教授說:“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寫是讀的深化和運用?!鄙疃茸x寫是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圍繞單元主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通過閱讀、思考、表達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與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深度讀寫注重在實踐中活化語文要素,建構知識與能力,培養必備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全面發展。下文結合教學案例,探討在深度讀寫中,促進語文要素轉化為關鍵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一、披文悟情,走進角色,增強感知能力

深度讀寫,不但要“深”下去,還要“遠”開來。要把閱讀“深”在學生的精神境界上,“深”在學生的心靈上。朗讀的基本途徑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因此,教師要以“讀”為中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1]深度閱讀文本后,在朗讀時,可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角色,展示作品畫面。通過角色扮演,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欲望,帶領學生從閱讀中發現美、認識美,增強對文章的感知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陶罐與鐵罐》一文中,教師先提出問題:“陶罐與鐵罐有什么不同之處?”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嘗試初讀課文,產生初步看法。接著,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聯系上下文,談談見解和感受,感悟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及成就感。然后,教師適時點撥,順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披文悟情,深入感受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感。最后,根據文中角色分類扮演,讓學生走進角色表達情感,達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篤信學生,不做多余的事,把學的權利還給學生。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一個陶罐,一個鐵罐,這兩個罐罐有何不同呢?

生:它們的性格不同,一個是驕傲,一個是謙虛。

師:如果是你,會選擇與誰交朋友呢?

生:當然選擇陶罐。因為它很謙遜,也很寬容友善,我喜歡這樣的朋友。

師:如果你是鐵罐的好朋友,你想對他說什么?

生:我要勸鐵罐放下身段,將心比心,與陶罐和平相處。

師:課后請大家根據文中對話描寫,分角色扮演,感受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變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重要環節放在披文悟情,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并根據自己的疑惑、理解、感悟、思辨等,將心中的答案自然地傾注于表達之中。學生在“潤物無聲”中悄悄走進課文,走進自己喜歡的角色去表達情感,獲得深度閱讀的真實效果。

二、讀寫圓融,關注語用,提高表達能力

深度讀寫,要把握知識的本質,提升學生的學習智慧,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語文的基本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語言文字形式就是文章的結構,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特定內容和特定形式的統一。[2]讀和寫相結合,并不僅僅是語言文字單一的模仿,更應該是經歷一個“寫什么—怎么寫”的過程。教師要緊緊圍繞每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善于抓住每篇詩文的“語用點”,重視直接經驗,通過讀寫實踐,實現語言結構的有效創建。教會學生善用自己獨特的思維,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想情感表達,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

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掌聲》一文,以“掌聲前—掌聲時—掌聲后”為行文思路,突顯出文中英子在同學們的鼓勵下變得越發自信的故事。課文中,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的語言形式,如同慢鏡頭一樣,聚焦、定格后再回放,重復英子上下講臺的一搖一晃,目的是凸顯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文靜憂郁的英子完成了轉變,自信地走下了講臺,從此以后微笑面對生活。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以下環節:

1.讀“一搖一晃”:同一個詞在文中不同的位置出現了兩次,找出這兩個句子讀讀。

2.悟“一搖一晃”:英子上下臺的走路姿勢都是“一搖一晃”。姿勢是一樣的,那么她的內心感受也一樣嗎?

3.思表達形式:英子上下講臺的動作都是“一搖一晃”,為什么不寫“搖搖晃晃”或“搖搖擺擺”地走上了、走下了講臺?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

4.重讀寫遷移:把這兩句話的兩個畫面放在一起看一看。走進英子的內心,你會說什么?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閱讀與寫作是吸收、傾吐的互相融合、互相促進。案例中,教師把英子的“一搖一晃”所表達的意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用慢鏡頭呈現,讓學生在讀中了解“寫什么”。接著繼續推進,抓住“一搖一晃”,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良苦用意,并且把重中之重放在“為什么這樣寫”的層面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言語形式,繼續探究語言表達中的秘妙。遵循“以語言形式帶動內容”的策略,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機械化的簡單仿寫,而是多角度、多側面、立體綜合的讀寫結合,使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讀寫實踐中得到歷練、發展。

三、結合生活,體驗運用,拓展實踐能力

學生從閱讀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教師要教會學生將所獲取的知識與生活實踐、語文園地相聯系。在教學語文園地時,教師必須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語用情境,培養學生有效發現、有趣積累、有機運用的實踐技能,讓學生在言意互轉、言意融合的實踐過程中,豐富言語經驗,提升言語品質。[3]例如,學習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時,引導學生發現兩段話在表達上運用的共同點是“總分”的結構,分別寫出街上人來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和欄板上雕刻著許多不同精美的圖案。接著,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段話,在實踐中學習“總分”表達。此處學習的語文要素會在后續的語文實踐反復運用。在實踐中,學生鞏固“總分”表達,循序漸進,提升語文能力。

另外,統編教材課后習題蘊含著單元語文要素。讀懂課后習題的設計意圖,有助于精準提取單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參與生活體驗,經歷精讀、慎思、善達等實踐活動,促進核心素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地。例如,統編教材六年級上冊《月光曲》,課后要求學生:“多次朗讀文章第9 自然段,并且邊讀邊想象描繪的畫面,在讀、想中感受樂曲的美妙。再試著把本段背誦下來?!睘榱寺鋵嵾@一語文要素,讓學生根據場景描寫,隨著音樂展開想象,感受文字美、想象美、藝術美。在此基礎上,教師請學生思考文字美、藝術美是怎樣步步推進的。有的學生找到“正從”“霎時間”“忽然”這些詞語,發現作者用表示時間的詞語寫出了變化之快;有的學生找到“水天相接”“微波粼粼”“刮起了大雨”“卷起了巨浪”這些詞語,體會到海面的變化之美,體會到音樂的無盡力量。聽音樂,讀美文,再背誦下來。最后,教師請學生聽另一首歌,展開聯想和想象,并把想到的生活情景寫下來。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通過深度讀寫,加深學生對語文教學本質和過程的理解。引導學生觸及語言文字運用秘訣,不斷親歷和歷練,豐富言語經驗,提升語文關鍵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猜你喜歡
鐵罐英子要素
寫好人物神態,彰顯人物性格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獨臂作家之死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對話顯“品格”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鉆石妙賊
巧計得綿羊
也談做人的要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