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效果不佳”的問題分析及解決路徑

2021-12-21 03:45
江蘇教育 2021年78期
關鍵詞:學情學習者目標

何 捷

不少一線教師感到不可思議:為什么教得那樣用力,學生卻沒有學會我們教的內容?教學效果和預期相差太遠,讓人疑惑。所謂“用力”,顯而易見,表現為媒體使用多,教學方法多,教學環節多,教學容量多,教師講得也賣力……

在思考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優先澄清一個基本觀點——用力教,效果未必好。關鍵在于,我們應該找到問題究竟出在哪個環節,以便對癥下藥。

美國學者迪倫·威廉博士在其專著《融于教學的形成性評價》一書中,將所有的教學歸結為三個關鍵過程和三種參與者角色。三個關鍵過程分別是明確學習者當前的學習狀況、確定學習者要去哪里以及決定學習者如何到達那里。所涉及的三種角色為教師、學習者及學習伙伴。若將這些角色與過程加以組合,就可以得到如下表格(見表1)。

表1 關鍵過程與參與角色組合項目

此表中有9個組合后的項目,涵蓋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果我們能觀察清楚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就能發現問題的生發、寄存、演變是在何時、何處以及如何發生的。

如果教學是有效的,那么,9個環節應如何呈現?

學習者當前學習狀況:①從教師角度看,要測定學情,引出有利于教學實施的學習證據;②從學習者角度看,要調用舊知,展示當前真實的學情樣態;③從學習伙伴角度看,要相互補充、完善對學情的描述。

學習者要去哪里:④從教師角度看,要設計教學的可行性流程;⑤從學習者角度看,要提供不同學習階段的反饋信息;⑥從學習伙伴角度看,要彼此成為學習中的支撐力量。

學習者如何到達:⑦從教師角度看,應設定目標,設計評估標準,選擇評估方式;⑧從學習者角度看,要理解目標并參與評估;⑨從學習伙伴角度看,要理解目標并參與評估。

在這9個項目中,合并“①②③”為一項,合并“⑤⑥”與“⑧⑨”這兩組相似的項目,可將9項約簡為5項,總結出“決定課堂效果的五個關鍵指標”,分別如下:

第一指標:是否真正理解。包括理解學習目標與評估學習效果的標準等。

第二指標:是否基于學情。包括教師測定的學情、真實學情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學習者間存在的學情差異。

第三指標:是否合理設計。包括教學推進的流程、抵達階段的目標方法以及評估階段的學習方案等。

第四指標:是否主動參與。包括學習者與同伴能否在學習活動中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能否主動提供反饋信息等。

第五指標:是否協同合作。包括學習者之間能否共享、互換學習的資源、證據,能否彼此協助,互為學習中的支撐,共建資源。

基于以上分析,再來探尋問題,我們就如同擁有了“尋寶圖”,可以按圖索驥。

問題的前提是“教得用力”。我們可以做這樣的預想: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已經盡力了。問題探討的前提是教師并未放棄教學,而是精心設計、周全組織教學過程,非常用心。同時,他們在執教過程中態度積極,教學方法多樣,主觀上追求優質教學效果。

參考問題的前提,我們可以排除因教師個人惰性造成的無效或低效。那么,可能出現問題的兩個環節也隨之浮出水面:一是對于目標的理解,二是對于學情的判斷、評估。

探索之一:對目標的理解不當,僅予以簡單字面閱讀,造成無效

理解目標為有效教學提供的是決定性的保障。因此,是否真正理解目標,也是檢測教學效果的核心依據。

對目標真正的理解,至少有三層含義:一是學習者知道該做什么,二是學習者明白如何去操作,三是學習者最終能達到什么程度。理解目標,不能僅停留在“我(教師)讀到目標的表述語言”這一字面意思上,理解是豐富多元的。例如,五上第四單元的習作練習為《二十年后的家鄉》,本單元的習作目標為“學習列提綱,分段敘述”,對這一目標的理解要到位,教師至少要明確以下三點:第一,經由教學展開的學習活動有兩個,分別是學習列提綱和學習分段敘述。第二,在寫作實踐中,學習者能根據構思列出提綱;能根據提綱逐步展開寫作,直至完成全篇;也能對提綱進行修改,進而帶動整篇作文的修改。第三,學習者將獲得“如何寫提綱”的方法;將列出一份提綱;將對照提綱,完成一篇題為《二十年后的家鄉》的作文。

對目標的精準理解,還應涉及三個方面:第一,目標的設定,是在怎樣的學習情境中進行的?第二,目標的達成,需要符合哪些條件?第三,目標達成與否,可以評估嗎?可以測量嗎?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特別注重想象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認識到“家鄉的現狀”,了解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沿”,思考“未來家鄉改變的可能性”。這些情境的創設、條件的預設,既能讓學生的想象更大膽,也能使其文章更具合理性。同時,“二十年后家鄉是否有變化”“變化中是否帶有科學技術的成分”“變化是否合理”都應成為評估的標準。

無效的教學,說明教師對目標的理解是失當的。教師不能簡單將“寫作話題”理解為“教學目標”,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篇題目為《二十年后的家鄉》的作文,并且以“誰的想象大膽”為評價標準。在這樣的理解下,學生寫出的“二十年后的家鄉”將無比神奇,甚至讓人懷疑是否能在地球上找到這個地方。教師錯誤理解目標,容易使得教學內容選取不當,教學效果自然得不到保障。

探索之二:對學情的認識錯誤,過低或者過高估計學情,造成無效

教師應反思:教學是否基于學情展開?無效是否因為對學情的忽視或者誤判?而無效在學情預判方面主要表現為兩類:其一,已學的重復學習,學生不愛學,學了也沒有太大進步;其二,要學的太難,超越學習者的已有認知水平,學也學不會。這兩類無效的學習結果,皆是無視學情造成的。

第一種情形為過低估計學情的重復教學。

例如,教學五下習作單元中《刷子李》一課時,由于學生已經知道描寫人物可以通過衣著、神態、動作、語言、樣貌這些方面進行,教師便可以采用“匯報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無須過度用力,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即可。但不少教師在執教中依然按部就班地對表現刷子李衣著、動作的文字進行精細化教學,這就是在學生已有的水平上重復用力。教學生會的內容,產生的效果只是“鞏固舊知”,而不是“獲得新知”,學生的認知水平沒有改變,學習沒有實效。

已學的不停教現象,為什么很普遍?因為這樣的教學過程有迷惑性,課堂上看上去很熱鬧:讓學生匯報這個,匯報那個;讀這個,讀那個;找這個,找那個;說這個,說那個。一教就會,一呼百應,還能產生“教得扎實,學得扎實”的好評。當學習行為指向已知已會知識時,教學便易于淪陷于師生間心照不宣的相互配合中。

第二種情形為高估學情。如果教師對學情的預估不當,認為“我怎么教他們都會”,就會陷入過度拔高、“超標”教學的困境,這勢必會導致教學無效。例如,五上《古詩三首》所在單元的學習目標為“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課采編三首詩歌,文體特殊,三首聯排。教師可以基于以上前提,參考五年級學生積累多篇古詩詞的學情,采用“多篇整合”教學模式,達到簡約、高效的教學效果。不少教師則講得過深、過難,恨不得將語文課上成歷史講壇,以為“只要我講了,學生都能接受”。于是,詩人的生平、歷史的背景、詩歌創作的風格、詩歌的文學常識……凡是收集到的,都講。教師把這些深不可測的陌生領域的知識,一股腦兒灌輸給學生,學生看起來能配合做筆記,能點頭回應,似乎都懂,實際上這只是機械接受,既構不成記憶,也不能產生理解。

第三種情形為忽視學情之間的關聯。所謂“關聯”,是指知識之間的聯系。學生能找到一種知識與另一種知識之間的聯系,能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學習便更有成效。同一種知識,在不同年段出現,也應有螺旋上升的遞進趨勢。統編教材就非常注重知識之間的關聯與承接。例如,五上民間故事單元編排了《牛郎織女》一課,并要求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之前學生經歷過詳細復述、簡單復述兩個能力層級的練習。如今的創造性復述,教師就不應再重復這一過程,而應直接引導學生改變故事敘述的順序進行創造性復述,或者融入今天流行的各種傳說進行創造性復述,或者加入自己的想象,豐富細節進行創造性復述。相反,無視學情之間的關聯,硬是從頭開始教,將大量時間花在已有、已知、已會的內容上,不僅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學生學習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

探索之三:設計的匹配性不足,教和學的路徑無法并軌,造成無效

前兩點討論的前提是“教得用力”,是在“教學設計沒有問題”這一預想的基礎上做出的探索。第三點則從另一方面思考:用力教,都是對的嗎?是否存在教得不“對路”呢?所謂“路”,是指學習提升的路徑?!皩β贰本褪侵附虒W設計要和學習提升的軌跡相吻合,教才能促進學。否則,用力教就是學習最大的阻力。

顧黃初先生在《語文教育論稿》中,針對作文教學提出:“教師的教,要和學生作文產出的路徑相匹配?!苯柚櫹壬摹捌ヅ湔摗?,以寫作教學為例,我們來探討不恰當的教學設計對學習產生的副作用。

例如,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著力于寫作技法的傳授,把技法訓練當作寫作教學的核心內容,用工藝流程式的方法,指導學生“制造”文章:怎么立意、怎么選材、怎么構思、怎么遣詞造句……甚至給出寫作的公式,“自以為發現了寫作的普適性原則,實質就是讓學生學會寫套話作文”[1]。如此,教師教得越用力,教學效果越差。

再如,部分教師鼓勵學生把“某一方面”寫到極致:如教學生寫外貌時,甚至有不可思議的“一根眉毛接一根眉毛刻畫法”;又如,教學生“寫笑不出現笑字”“寫好不出現好字”等拐彎憋屈的寫法……如此關心學生“能不能寫出”“會不會寫好”文章的結果是什么呢?看起來學生會寫了,文章也發生變化了,但實質是——學生學會了制作套路美文的簡陋流程。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樣教將衍生出寫作的問題。當局部寫作過于精致,且不能夠與其他部分進行聯動時,類似局部充血,最后變成“囊腫”,甚至“腫瘤”。即便未來將這樣的“囊腫”運用到全篇中,也不會協調,文章不但不能給人帶來美感,還可能導致“全身”壞死。

教學設計和學習提升無法并軌,教的力度越大,學的效果越差。鑒于此,教師可以考慮對教學設計進行改良,使設計更有益于學習。

其一,學習效果的認識。美國知名學者愛德加·戴爾在1946年提出“經驗之塔”模型,后來被稱為“學習金字塔”理論。該理論表明:學習者使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效果不同。從金字塔的塔尖到底座,是根據學習內容平均保持率由低到高排序的,“聽講”最低,“教給別人”可以留存80%~98%的學習內容。[2]

對效果的認識,可以指導設計的方式。例如,五下《田忌賽馬》一文中描述了孫臏把賽馬的方法悄悄告訴了田忌。之后,田忌按照孫臏的方法去和齊威王進行賽馬,贏得勝利。在這一環節的學習設計上,有教師采用演繹的方式,讓學生扮演孫臏和田忌說悄悄話,口語表述的內容即“三場賽馬的不同排序以及對獲勝的預測”。這一設計既讓學生復述了課文的關鍵部分內容,又使其在身臨其境中傳遞信息,教會“田忌”如何做,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個別展示后的同桌間角色扮演,讓表達實踐實現了百分之百覆蓋,讓學習活動產生了優質的效果。

不同的學習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讓方式圍繞效果,讓效果得以凸顯。教學設計采用何種方式使學生傳遞、保存、獲得新知,都將帶來不同的效果。教師既不能一講到底,也不能花樣百出,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因地制宜開展學習活動。

其二,指導活動的部署。設計要促進學習成果的獲得,教學活動的有序部署是設計的核心?;顒硬⒎窃蕉嘣胶?,也不能雜亂排列,而要有序選擇,合理布局。

例如,教學四下想象作文《故事新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編寫《龜兔賽跑》新故事,同時設定三個教學活動:第一,明確目的——明白自己要編寫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第二,方向指引——故事中要出現烏龜、兔子兩個角色,故事要有一個讓人意外的情節,這一情節將導致龜兔賽跑的全新結果;第三,方法授予——寫出烏龜和兔子遇到的情況、心里的想法以及做出的決定,兩個角色穿插寫、對比寫,寫過程時就讓結局呼之欲出,讓人感到想象的合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層層鋪設,進行過程性指導,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寫出有趣的故事。

其三,教師身份的確證。美國教師凱利·蓋勒格在著作《人人皆可為優秀寫作者》中提出:“學生需要的是教練,而不是批評家?!鄙w勒格將教師的身份定義為“教練”,給我們啟發。

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參與實踐,而不是教師取代學生獲得結果。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把教師的最佳身份定義為“教練員”——教學生方法,讓學生練習,對練習進行評估。要讓學生取得學習效果,教師就要全程關注并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不包辦、不壓制,更不能袖手旁觀。

“教練”該怎么當?我們可以從籃球教練身上得到啟發。以寫作為例,學生就是運動員,在場內“拼殺”,教練要時刻關注“賽事發展”情況,關注寫作的過程。沒有任何一個籃球教練是在球賽結束后才進行指導的,都是在比賽過程中予以糾正、輔助、及時叫停。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是悠閑的,而應仔細觀察,看到大家的共性問題,及時叫停、及時面談。談的內容和當前寫作中發現的問題應密切相關,有針對性,并且最好能提供解決方案,這才是對解決當前問題有效的指導。[3]

為什么教師教得那樣用力,學生卻沒有學會我們教的學習內容?這個問題要求教師對教學進行深度理解和細致剖析。當我們發現學習效果和期待相差太遠時,不要責怪學生,也不要對學生進行盲目施壓,理性的分析與判斷才有助于解決問題。

猜你喜歡
學情學習者目標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習作教學,依“規定”還是據“學情”?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學情分析有效服務教學的實踐探究
小學數學學情分析后的高效課堂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