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下如何上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

2021-12-23 00:47高峰
現代科教論叢 2021年24期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雙減教學方式

高峰

摘要 基于雙減政策下,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更加應該注重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而才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得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夠掌握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并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道德法治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學生沒有形成形成良好的三觀意識,很可能會使得學生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影響學生的一生。

關鍵詞:雙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式

引言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身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并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進而使得學生朝著更優秀的方向發展。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基于雙減政策下,在現在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更加應該發揮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作用和價值,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能只是一味的為了提高考試成績,而是要讓學生真正的將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進行內化吸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在課下的學習負擔,進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一、采用翻轉課堂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

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落實雙減政策。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進而才能真正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中學時代”這一課時,學生剛剛步入初中對初中充滿了探索的欲望。因此,為了能夠使得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科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增加課堂的師生互動,并且還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的說出自己對于初中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并且還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的思考,對于初中的環境有怎樣的感受和體驗?如何才能真正的融入新的班集體適應初中生活?為什么要進行學習,學習到底有怎樣的價值和意義?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當中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一互動交流環節,可以使得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幫助教師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學習的態度,使得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當中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群來和學生的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家長明確道德與法制教育的重要意義,使得學生在實際的家庭生活當中,也可以受到家長科學教育。充分的尊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加深對道德與法制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1]。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對于七年級的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自制能力較差,并且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很容易走神,但是初中生又有很強的表現欲望,所以教師應該充分的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表演生活化的情景劇,進而增強學生的課堂情感體驗,使得學生真正的內化吸收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并且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有很多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在生活化的情境當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啟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班級當中自主的編創生活化的情景劇,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加深課堂的教學效果,落實雙減政策。比如在學習“讓友誼之樹長青”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自主的編訂一個與朋友交往的情景劇,反映初中生在交往的過程當中會存在怎樣的問題,當學生在演繹和表演的過程當中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并且通過情景劇的表演和學習,還可以讓很多正在鬧矛盾的同學冰釋前嫌,重新成為好朋友,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更為高效,真正的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三、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

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通過小組合作的學形式進行教學和管理,防治有的學生沒有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比如在學習“人生自強少年時”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形成自強不息的良好品質。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并為學生講解課堂的教學內容,之后再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還要讓學生說出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加的自信,自強。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當中進行積極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大膽的說出不同的想法,這樣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每個小組都要對小組成員的看法進行總結歸納,由小組長來代表發言。這樣的小組合作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交流討論當中,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教學活動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并為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讓學生進行機械式的記憶,做大量的書面作業,會降低學生學習到對法治的興趣。,還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不利的影響。為了積極的落實雙減政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積極地開展各種課外教學活動,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將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落實到行動中,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比如可以開展實踐演練的活動,加強學生對道德法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還要在活動當中增強讓學生真正的感受法律的嚴肅性,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并且還要在生活當中善于運用法律。如在學習“法律在我們身邊”這一節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課下調查生活當中有哪些方面用到了法律知識,而且還可以在課堂模擬庭審的現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課堂活動當中靈活的運用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的知識[2]。

結束語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才能減輕學生的課下學習負擔,落實雙減政策。

參考文獻

[1]羅廷江.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新課程(中學),2019(09):166-167.

[2]李玲.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情境教學的導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8):51.

猜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雙減教學方式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