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勞動技術教學“生活化”方法研究

2021-12-23 15:16辛加衛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7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方法研究生活化

辛加衛

摘要: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人才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人才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廣闊的視野。面對認知和實踐的雙重要求,初中勞動與技術課程應改變過去刻板的教學模式,緊隨時代發展潮流,融入時代發展的新鮮元素,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培養理論與實踐具佳的學生。

關鍵詞:初中勞動技術;教學生活化;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7-118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科技的不斷更新,對于新一代的學生而言,高素質的人才不僅表現為對基礎教學理論常識的把握,更主要的是通過對理論知識把握的基礎上加以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成為全方位綜合性素質較高的人才。由于現階段初中勞動技術教育處于邊緣化,教師對其勞動技術教育不夠重視,導致課程開展較不理想,學生對于勞動意識薄弱且技術能力較低。因此加強勞動技術教育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是當前勞動技術教育的首要問題。

一、樹立生活化目標,促進學生樹立生活意識

想要將學生培養成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教師應當在勞動技術活動中設定起正確的生活化目標,明確勞動生產技術活動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把握生產活動生活化教育的本質,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農村學校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制定出德育教學的目標,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德育與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生活化勞動生產活動中強化學生的道德理念,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勞動成果,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真正理解勞動人民的辛苦。同時,農村學校教師應當把握智育教學的目標,將智育與勞動技術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勞動技術生產活動中滲透智力勞動的成果,使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學會動腦,進而將思考的內容融入勞動技術活動當中,促使學生成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二、結合生活開展教學,提高操作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有效進行,教師在設計勞動與技術教學時,要采用趣味導入的方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到課堂學習中,激發他們的探究主動性,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例如在初中《勞動技術》第二課時紙編彩蝶的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通過一幅完整的紙編彩蝶圖案展示給學生,通過鮮艷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圖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準備彩色紙條和其他紙編圖案,通過錄像演示紙編彩蝶的制作過程,并向學生講解制作過程中的難點。接下來學生每4人一組,共同制作完成一幅紙編彩蝶,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相互探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鼓勵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完成教學目標。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有教學難題的學生;同時給予糾正錯誤,同學之間也可相互幫助。最后學生通過對完成的作品進行展覽,評比小組間作品。并將制作好的彩蝶通過板報、文明角等多種方式進行展覽。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激發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小組協作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圖畫同時美化了生活。

三、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情境教學模式是當前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也是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主要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師應積極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將生活情境復現在課堂上,以情境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勞動活動當中,增加他們對勞動的認識與理解,進而增加學生對勞動技術生產活動的感受。例如,教師創設出超市購物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扮演超市的顧客、銷售、收銀員等角色,使學生與同學配合,自主完成購物活動任務,體驗購物的樂趣,了解購物的實踐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在購物情境中,學生分別扮演顧客、銷售員、收銀員等角色,參與到購物場景當中,自行逛超市購物,最后自行付款,計算出所賣物品的價錢。這樣學生可以從實踐活動中感受到購物時需注意的問題,逐步形成較高的獨立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發展,促使他們成為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四有新人。

四、在實踐中體現團隊精神

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所學的知識,還要進行實踐才能真正學會教材中的勞動技術。因此,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還要結合所學內容設計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勞動技術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使教學內容在課外得到延伸。在課外實踐中,學生的探索興趣更高,他們為了在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能夠認真分析教材中的內容,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實踐任務。在遇到困難時,學生能夠主動想辦法解決,使他們的實踐活動更加高效。在勞動實踐中,讓學生獨自一人完成一個項目可能會耗費很多時間,而且效果不容樂觀。因此,分組合作是教學實踐的最好方式。教師可以建立相關的競爭機制,鼓勵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協作,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交友能力,而且能根據個人特長進行項目分工,提高任務完成效率,還能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很好的鍛煉。因此,勞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體現團隊精神及發展自己。

結束語

中學生的教育工作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部分,勞動與技術教育成了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科之一。勞技教育與其他學科有效地銜接在一起,通過其他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加上勞技教育中對基本勞動技能的掌握和社會實踐活動體驗,能夠使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有效提高,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少柏.談初中勞動技術教學生活化[J].求學,2020(12):45-46.

[2]孟凡華.初中勞動技術教學生活化的實現探尋[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68+70.

[3]馮國平.初中勞動技術教學的生活化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07):164-165.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方法研究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質量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