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小學新生入學適應策略探究

2022-02-01 04:38福建省廈門市湖里第二實驗小學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級新生班會課入學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第二實驗小學 朱 蕾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階段,小學一年級新生在入學時期的適應狀態決定孩子對學校課程與學校生活的態度,甚至影響其將來的學習水平和社會成就,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是利用心理學領域中目前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旨在優化人的心理素質,提高人的心理機能,促進人的整體素質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學校開展以積極心理學為價值取向的心理健康活動,是以一種寬泛的視野,來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種要素,通過有機聯系、滲透、互補,形成科學合理的結構體系,實現整體優化協調發展,發揮心理教育整體的最大功能。本研究立足積極心理學背景,運用理論分析與調查結果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一線學校生活實際為例,并通過實踐、修訂、完善,提出校園“五位一體”適應策略,確保新生順利融入學校生活。

一、積極心理學“五位一體”適應策略,助力新生的融入與成長

第一,一份新生適應調查問卷。學生入學后進行適應性問卷調查,從而具體了解新生入學的適應狀況,提出針對性策略。第二,一次有儀式感的入學活動。讓學生欣喜一年級到來,我校以向日葵為核心設計系列新生入學儀式,如“我是花朵向陽開”“繪本故事助成長”等活動。讓學生逐漸認同一年級身份,積極期待自我成長。第三,一份新生適應禮包。其中包含父母課堂微課、學生課堂微課及一年級適應性繪本。第四,一系列積極心理學班會課。打破傳統班會課特征,以新生適應需求為目標的一年級班會課。第五,一次有效的團體輔導。即使新生適應策略逐漸完善,仍有一部分學生在新生適應上處于邊緣水平。采用具有針對性、以小團體模式為組合的團體輔導,提高邊緣學生的適應水平。

(一)調查問卷,探索學生適應基點

我校通過問卷調查研究,調查一年級新生、家長及教師,了解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入學適應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我校新生的入學適應狀況,為新生的入學適應策略制定提供依據。問卷選自蔡蘇亞碩士論文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含六個維度,分別是: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獨立性與生活自理能力、規則意識、人際交往。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小學生一年級學生入學適應情況調查問卷

續表1

(二)陽光儀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

舉行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可以讓新生對一年級生活充滿期待和欣喜,增強學生主動適應的意識。我校以太陽花為核心,設計陽光有趣的一年級入學儀式:“我是花朵向陽開”“積極品質我具備”“一年級生活我能行”。在“我是花朵向陽開”活動中,班主任攜帶一朵班級向陽花在門口迎接新生,每個新生都帶著自己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到學校并貼到向陽花中,這代表每個新生開始融入我們班集體。新生通過活動第一次接觸教師、班級、同學和學校,可減少因初次接觸易出現的不適感,進一步提升新生的適應能力。在“積極品質我具備”活動中,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設計積極品質卡。設有六個類別:智慧、勇氣、仁愛、公正、節制、卓越。其中包含12個小項目:好學、好奇心、勇敢、誠實、寬容、主動交朋友、喜歡班集體、公正、友愛、自制、樂觀、感恩。通過積極品質打卡,引導家長和學生共同關注積極心理學品質。最后,在“一年級生活我能行”中,由二年級學生給新生講述自己的一年級生活,為即將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提供借鑒。學生之間的講述更有觸碰感、收獲感,更能主動激發適應行為的發生。

(三)適應課堂,聚焦學生適應問題

我校為一年級新生和家長準備一份新生適應禮包,有父母課堂微課、學生課堂微課及一年級適應性繪本。父母課堂微課為一年級家長必修課“幫助孩子心理適應”,包含十節課。主要課程為:入學后,如何幫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養成適應小學的良好作息;家長如何制定家規,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年級孩子上課不集中注意,應該怎么辦;孩子總是做小動作坐不住怎么辦;如何讓孩子懂禮貌,養成良好的社交習慣;如何鼓勵孩子參加班級活動,建立班級榮譽感;孩子膽小不敢舉手,可以做些什么;孩子膽小不敢舉手發言回答問題怎么辦;家長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等。學生課堂微課為“我是小學生——一年級心理適應性課程”,包含八節課。主要課程為:我是小學生啦;學習習慣——上課了;認識新朋友;我認識你,老師;我想和你玩;我的學習我做主等。目的是幫助孩子面對剛進入一年級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學習習慣等問題。最后是適應性繪本推薦,如《上小學,我準備好了》《我上小學一年級》《在教室說錯了沒關系》《我的情緒小怪獸》等,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小朋友們通過閱讀繪本的方式,了解一年級的學生和生活,從而促進孩子們對一年級的整體適應。

(四)新型班會,助力學生主動適應

新生在入學時期的適應問題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態度,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班會課是班級課程開展、德育氛圍營造的重要陣地之一,開展新生適應班會課,進一步豐富小學一年級班會課內容,促進新生入學適應,確保新生順利融入學校生活,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我校打破傳統班會課特征,以新生適應需求為目標設計一年級班會課,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結合積極心理學背景,開發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新生適應班會課的活動設計,創新一年級新生班會課形式和內容,具體內容見表2。

續表2

新生適應班會課以積極心理學為背景,對一年級新生適應積極引導。積極心理學認為不僅需要關注心理問題的輔導和治療,還需要關注人的潛能和發展,從而預防問題的產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心理學理論非常適用于一年級新生適應,一年級新生從幼兒園以游戲為中心的學習階段,來到關注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的學習階段。積極心理學不僅能夠有效引導新生的適應,同時也能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助力學生小學階段的發展。同時,一年級新生的適應問題,不僅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學生家長重點關注的內容。在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新生適應班會課的實施,引導家長的關注和參與,從而作為家校溝通的橋梁,共同助力一年級孩子的適應。

(五)團體輔導,實現學生總體適應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以團體為對象,用適當的輔導策略和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激發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無論新生適應策略如何完善,依然存在適應能力較弱的個體學生。因此,新生適應團體輔導是新生適應策略的重要補充,也是實現學生總體適應的重要途徑。團體輔導以積極心理學為背景,對一年級新生適應積極引導。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新生適應性團輔,通過問卷和班主任、家長訪談,確定進入團輔輔導個體,每周一次同質性團輔,開展新生適應性課程。具體見表3。

表3 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新生適應團體輔導設計方案

二、我校一年級新生適應中,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規則意識的適應需求最高

調查針對我校六個班級學生,回收有效問卷241份,在剛開學一周及開學三個月的時間點進行前后測施測。前測得分情況見表4。

表4 前測得分情況

一年級新生從幼兒到小學,從幼兒園以游戲為主的生活,過渡到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個體進入小學需要面對勤奮與自卑的沖突,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成功地得到解決,就會形成能力的美德。因此,成就感在學習中尤為重要。一年級正是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形成初期,引導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這對于新生適應不僅是現實的需求,也有非常重要的心理意義。另外,在小學階段中,個體的獨立性和規則意識也需要學生和家長關注,學生要從依賴思維轉變到獨立,同時也要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規則和生活規則。除此之外,學習態度與人際交往兩個變量與個體的性格有重大聯系,屬于自我的部分,需要個體養育過程的積極參與,關注家庭養育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助力個體的適應。

三、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學生新生適應策略初顯成效

表5數據顯示,在前后測結果對比中,大部分因子對比結果達到顯著水平,尤其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獨立性與生活自理能力、規則意識四個部分;雖然在學習態度、人際交往維度中,前后測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但分值也提高將近一分。因此可得出,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學校新生策略初顯成效,助力學生的新生適應狀況。同時,在前后測的數據中,從六個因子維度中的兩個因素的結果中發現雖然均分有提高,但顯著性不明顯,觀察這兩個變量可發現其與個體的性格有重大聯系,屬于自我的部分,也需要個體養育過程的主要參與。因此這個部分也呼吁密切與家長溝通,關注家庭養育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助力個體的適應。

表5

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新生適應策略是學校促進新生適應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學一年級新生在入學時期的適應問題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態度,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我校立足于積極心理學,著眼學生的潛能開發和問題的預防,調研、設計、實踐、修訂四位一體,變被動為主動,從新生適應需求調研到新生適應策略的方案制定和實施,積極探索出積極心理學背景下“五位一體”的適應策略,有效地解決我校新生適應問題,確保新生順利融入學校生活,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級新生班會課入學
“花樣”班會課
奉獻如歌,強國有我(主題班會課)
高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入學面試
我院順利迎來2016級新生
入學第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