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秋白傳播踐行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貢獻

2022-02-03 21:09宋林飛
江海學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瞿秋白文集革命

宋林飛

百年之前,中國深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與壓迫,中華民族陷入了深重的苦難之中,首先覺醒的一代思考:救國救民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十月革命爆發以后,瞿秋白勇敢地赴俄實地考察,連續兩年多向國內大量報道真實情況與評論;系統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推進中國共產黨早期理論建設。他研究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開創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作為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他主持確定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的方針,危急關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他對中國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覺醒年代的優秀傳播者,培養與時俱進理論自覺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了長期的武裝侵略。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掠奪了中國的大片領土與大量財富,農業文明積累起來的財富幾乎被外來入侵者搶劫一空,打斷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歷史倒退,國弱民窮?!皯K酷的社會”不斷淪落,到處是列強“侵略政策的痕跡”;錦繡江南“如萬丈波濤中的破船,其中名說是同舟共濟的人,僅只能有牽衣悲泣的哀情”。(1)《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5、45頁。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常州,在家鄉讀了小學、中學,1917年9月考進北京俄文專修館學習。該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瞿秋白深受影響,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與社會主義類書籍,加入李大釗創建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會議要把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交給日本,而北洋軍閥政府準備在所謂“和約”上簽字,激起了中國民眾的強烈憤慨,爆發了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瞿秋白代表本校學生參加北京學聯,成為五四運動學生領導人之一。他帶頭上街演講,與其他1000多名愛國學生一起被軍警拘捕。出獄以后,他與友人創辦了《新社會》,呼吁民眾盡力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社會。這一思想,成為瞿秋白探索救國救民路徑的強大動力。

(一)實地考察報道俄國“共產主義人間化”

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爭,1922年12月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期間世界列強大肆攻擊蘇俄,中國國內眾說紛紜。俄國究竟發生了什么?我們怎么看?北京《晨報》、上?!稌r事新報》決定選派記者赴蘇俄采訪報道,瞿秋白以懂俄文且具有良好的政論與文學素養被選中,成為中國第一批報道蘇俄十月革命后實況的記者。

1920年10月16日,瞿秋白一行從北京啟程去莫斯科。在一些親友看來,路途遙遠、戰亂危險,這是“自趨絕地”。瞿秋白則說,“寧死也當一行”,“求一個‘中國問題’的相當解決——略盡一分引導中國社會新生路的責任”。(2)《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第8頁。瞿秋白在赴莫斯科的途中,通過對莫斯科旅客的訪談,介紹了俄國蘇維埃政權的主要工作:第一,經濟改造。推進工業電氣化,這是列寧的理想政策之一。第二,發展教育。男女兒童少年一律入學。第三,打破階級制。工事的一個禮拜中部分農民幫助工人;農事的一個禮拜中,部分工人幫助農民。常接觸“使農工關系漸歸密切”。(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119頁。

1921年1月25日,瞿秋白和同行記者經過遠東赤塔到達莫斯科,對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有了初步認識。2月6日,他們聯名在《消息報》表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俄國無產階級是偉大導師馬克思的光輝思想的“第一批繼承者和傳播者”。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人民也將能“掌握和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原則”。(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第176—177頁。

1921年6月22日,瞿秋白在北京《晨報》發表關于第十次全俄共產黨大會的長篇通訊《共產主義之人間化》,并連載27次。關于民族問題,瞿秋白報道說,“共產黨采民族平等的原則”,取消資本主義的同時也取消民族的壓迫,維持俄羅斯聯邦境內各民族的平等權,無所謂統治的民族與受治的民族;從經濟上文化上輔助弱小民族的原則,要“極力的提攜他們”越過落后階段,直接發展大企業制度和農業與工業。瞿秋白評論說,從俄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來看,他們的理想人間化,開創了世界歷史新紀元。(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第184—194頁。

關于外交問題,西方各國都當俄國是一個怪物,用種種方法“封鎖絕他的糧”“暗助舊黨”,其外交關系“復雜而且困難”,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不相容”,是俄國外交關系困難的“唯一原因”。瞿秋白的分析發人深省。同時,他指出,第十次大會采納一位黨員代表的提議,贊成政府與各國正式訂約通商。(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第195—200頁。

關于共產黨組織問題,他寫道,共產黨組織實行自下而上的民主選舉,勵行共產主義教育,增進黨員的團結力。決議“嚴戒黨員”作威作福,“物資供給一律平等”。共產黨之精神在于使“最有覺悟最有知識最有才能的人”運用政權,指導群眾。馬克思主義承認無產階級全體之權利,共產黨員全體之權利,應當輔助他們有能力“取得平等的權利”,防止黨務里的官僚主義。要求改正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傾向。第十次代表大會將軍事時代過渡到和平時代,大會通告全體黨員,要求往農工“群眾間去”。(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第203—223頁。這是俄國共產黨創造的一個新時代。

(二)加強中國共產黨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

毛澤東在1949年回顧中國共產黨歷程時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8)《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頁。瞿秋白是最早全面考察報道十月革命的中國知識分子,他滿腔熱情研究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俄國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與教訓。訪俄期間,他感到“赤色新國”的“遠射萬丈光焰”,照亮了“東方稚兒”的心靈。

1921年5月,瞿秋白由張太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4頁。6月,瞿秋白協助張太雷起草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在這個大會上,瞿秋白第一次見到列寧并向他請教,列寧給他介紹了有關東方問題的幾份材料。在訪俄期間,瞿秋白克服種種困難,在各個社會層面采訪調查、觀察思考,經歷了一個共產黨員了解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實際情況,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艱辛而又快樂的歷程。

瞿秋白在俄兩年里,發回國內的新聞通訊與政論文章140多篇,還寫了《餓鄉記程》《赤都心史》兩本紀實文學作品,他將后者稱之為俄國社會的臨摹畫稿。(10)《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第113—114頁。陳獨秀1923年4月曾評價瞿秋白的《赤都心史》說,國人對于新俄譽之者以為天堂,毀之者視為地獄。秋白此書出,必能去掉世人多少誤解。(11)《陳獨秀文集選編》(中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248頁。是的,對于中國共產黨人與中國民眾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真實情況,了解與踐行馬克思主義,瞿秋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瞿秋白于1923年9月在《自民權主義至社會主義》一文中指出,社會主義政黨應“拿著主義的旗幟”走到勞動群眾中去。(1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5頁。之后,瞿秋白發表《列寧主義概說》一文,強調只有先進的理論所指導的政黨,“能盡革命運動中先進的斗爭者之責”,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理論。(1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9頁。

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全黨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瞿秋白回國以后,先后擔任《新青年》《熱血日報》等中共中央機關報刊主編,熱情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實踐。他積極聯絡共產國際、中共中央、國民黨中央,以促成國共合作,及時指導五卅運動、北伐戰爭、統一戰線、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勇敢批判國民黨右派反動言論與罪行,認真糾正黨內的錯誤傾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曾經多次向共產國際報告,瞿秋白是“最優秀的馬克思主義者”。(1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2卷,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版,第480頁。

(三)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從李大釗、陳獨秀介紹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到瞿秋白介紹馬克思主義系統理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榜R克思主義理論是完整的理論體系”——這是瞿秋白最早提出的一個著名論斷。瞿秋白指出,中國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至今還是異常的貧乏”,“不大確切和明了”。為此,瞿秋白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部分,即互辯法唯物論哲學、唯物史觀社會學、無產階級經濟學、無產階級斗爭理論即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這四大部分,就是這樣“結合而成整個的系統”。瞿秋白希望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學習“整個的系統”理論,了解與明白“馬克思主義的真切的意義”。(1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2頁。

1924年初,瞿秋白出版了《社會哲學概論》,闡述與發揮了恩格斯《反杜林論》中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原理。在有關經濟的論述中,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新發現“剩余價值學說”作了以下形象的說明:資本家購買工力的時候只出“六小時的價值”,勉強使工人得以維持生活;進了工廠以后工人實際要“工作十小時或十二小時”,工人多余下來的“四小時或六小時”的剩余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到資本家的手里去了”。工廠里一天工人創造的價值,比自身的價值往往大好幾倍,所以資本家得以積累資本。資本主義實行的就是榨取工人剩余價值的生產制度。(1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365—367頁。

他在《現代社會學》一書中指出,社會學是社會現象與關系及其變遷之公律的科學,科學是生存競爭的工具,社會學是適用于人類相互行動方面的工具。(1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390—391頁。1924年10月,他出版《社會科學概論》,論述生產力、經濟關系構成社會基礎,以及社會制度、社會心理、社會思想構成社會上層建筑的理論架構。(1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534—587頁。這是中國人第一本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專著,提出了一些創新性的觀點。該書受到普列漢諾夫根據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撰寫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的影響。

1925年4月,瞿秋白譯介斯大林的著作《列寧主義概說》指出,列寧主義認為,無產階級必須組織自己的政黨——共產黨,以鼓起革命運動,指導革命運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肩負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責任。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最覺悟的一部分,能見到全階級的利益,能見到歷史的發展趨勢,能見到各階級間斗爭的復雜形勢。(19)《瞿秋白譯文集》(下),譯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51頁。該文對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了解列寧主義,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瞿秋白于1926年出版了《唯物論的宇宙觀概說》,指出馬克思主義宇宙觀的基礎是“互辯法的唯物論”,即我們現在使用的概念“辯證唯物論”。強調“符合實際的認識便是真理”。(20)《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1—16頁。1927年,瞿秋白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讀物、普列漢諾夫的《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論》。在延安整風期間,毛主席向劉少奇推薦瞿秋白的這個譯本。(21)《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9頁。

瞿秋白于1929年1月翻譯出版了梅林的《歷史唯物主義》。該書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對資產階級責難唯物史觀的種種論調進行了批判。瞿秋白指出,這是唯物史觀的簡明解釋,大部頭著作“尤太深奧,不合初學,所以先譯此篇,以為階梯”。(2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521頁。

救國救民的勤勉思想者,開創中國革命新道路

1922年2月至1923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城市工人運動興起了第一次高潮,但遭遇軍閥屠殺共產黨員和罷工工人的多次慘案。中國共產黨“明確的思想與無畏的精神”及其領導的工農運動,是國民革命越來越重要的力量。但當時力量尚弱,前進的道路充滿荊棘與風險。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瞿秋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創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表現了高度的理論自覺。

(一)運用馬克思主義起草中國共產黨黨綱

1923年1月13日,瞿秋白與陳獨秀一起離開莫斯科到達北京。瞿秋白激情依舊,第十天就在《晨報》發表文章,毫不留情地批判軍閥是“率獸食人”的政府,呼吁全國的平民“亟亟興起”民主主義,“保證中國民族不成亡國奴”。(2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第412—413頁。字里行間,洋溢著一個剛剛從十月革命故鄉考察回國的年輕馬克思主義者強烈的斗爭精神。

1923年6月,瞿秋白起草中共三大《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新黨綱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國情:帝國主義列強各謀一派軍閥,爭奪其勢力范圍,又釀成無窮的沖突;大多數的勞動平民一天天失掉他們生活的保證。新黨綱草案提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目的是創造蘇維埃共和國,以進于共產社會。中國共產黨之任務,是取消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出版之自由權;男女一律平權;實行義務教育;減輕田賦,限制田租;廢除包工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禁止雇傭14歲以下童工;救濟失業工人等。(2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111—119頁。

關于中國無產階級和農民在國民革命中的地位,陳獨秀作了一些修改,表明他對無產階級的革命性、農民對于革命成功的重要性、資產階級的不徹底性,沒有充分的認識。瞿秋白事后也承認,自己的認識有局限性,沒有提出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耕者有其田”的行動主張??傮w來看,瞿秋白起草的這份中共黨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的成果,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歷史意義。

(二)認清中國社會與革命性質

瞿秋白論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性質。他1923年5月2日在《向導》發表文章指出,中國處于“宗法社會及半宗法社會的狀態”,是一些“‘半自然經濟’的區域”,“割據的局面”由此而形成。外國資本制度的侵入,利用中國社會渙散零落的經濟組織,假手于官僚軍閥確立其“勢力范圍”,極力地把中國社會往后拉,成為畸形的封建制度國家。(2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32—37頁。

瞿秋白在1923年5月7日發表的《現代中國的國會制與軍閥》一文中指出,那種認為中國社會性質是傳統宗法式的農業國家的判斷已經過時,中國“早已非農業國”,正在由宗法式農業國“漸進于商業工業國”。(2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57—58頁。三個月以后,他在《向導》發表文章指出,可憐的中國農民,尤其是佃農,受著外國、軍警、土豪、地主等“四五重的壓迫”?,F在,吵著“匪禍”“匪禍”,大家都是良民,那里來的匪!真正的匪是外國資本家、軍閥、官僚、政客!農民現時唯一的路是反抗暴動,自己解決。(2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142—143頁。瞿秋白對于中國社會主體農民的苦難與出路,有深刻的認知。

瞿秋白1923年6月2日在《中國資產階級的發展》一文中指出,無產階級要聯合小資產階級,督促資產階級進行民族革命,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聯合戰線是“大致趨勢”。(2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90頁。揭示了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與性質。

同年7月1日,瞿秋白在《前鋒》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是帝國主義列強互爭的對象,形成“列強均勢”,一部分政權為暴發的軍閥所占,并未完全歸于帝國主義某國,宗主國不止一個,使中國成為半殖民地?!耙粐?,無所適從”,帝國主義所引起的政治上的紛亂,尤甚于完全的殖民地。(2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80—81頁。從瞿秋白的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明確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性質,體察舊中國人民苦難深重的深層根源。

(三)從國情出發分清中國革命的敵友

瞿秋白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革命實踐,認識到革命的首要問題是認清“誰是我們真正的敵人,誰是我們真正的朋友”。他在1922年4月旅俄通訊中指出,十月革命與蘇維埃政府“全賴于無產階級與農民階級”。(30)《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1卷,第303頁。1923年6月他在所擬的黨綱草案中強調,“不得農民參與,革命很難成功”。(3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342頁。他還指出,農民階級是無產階級革命“最有力最偉大最主要的同盟軍”。(3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498頁。

1925年6月22日,瞿秋白在中共中央主辦的《熱血日報》發表社論指出,“列強的帝國主義政府”、“強橫殘暴的帝國主義者”、國內的“軍閥、奸商”,是我們的敵人。列強各國的民眾、工人、農民以及受列強壓迫的其他弱小民族,以及“全國最大多數民眾”,是我們的朋友。(3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284—287頁。

瞿秋白早就認識到,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苦難深重的總根源,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對象。1923年5月他在《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之各種方式》一文中指出,帝國主義侵略形式“始終是很公開的掠奪”,“做得窮兇極惡”。中日戰爭敗后,“至庚子賠款幾已將中國財政完全破壞”。(3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74—75頁。買辦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對象。瞿秋白于1927年2月在《中國革命中之爭論問題》一文中指出,“五卅”之后,中國革命運動發展到“中國無產階級領導農民工匠等小資產階級”,制止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主義之影響,來革官僚買辦地主階級的命。(3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482頁。

官僚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對象。1923年6月2日,瞿秋白發文提出“民族資產階級”概念,將資產階級分為民族資產階級與官僚資產階級。(3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卷,第104、93頁。1939年10月,毛澤東吸取瞿秋白的理論觀點,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首次提出“帶買辦性質的大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兩分論斷,指出前者是革命的對象,與后者應建立統一戰線。(37)《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6—607頁。

瞿秋白于1925年6月發表的《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運動》一文,回顧辛亥革命的歷史,明確指出,辛亥革命的結果,是平民階級完全失敗,反革命的軍閥階級取而代替滿洲貴族壓迫平民,并且做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工具。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一個徹底的團結的真正能領導革命的階級。小商人小農等明白了自己的敵人,是滿洲的貴族、帝國主義、各種妥協派、大資產階級。真正能夠代表中國民族的無產階級,是真正能徹底革命的階級,“足以領導”大多數農民群眾及一切貧苦的平民,打倒帝國主義及其工具之軍閥買辦階級。(3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80、87、90頁。

(四)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統一戰線與爭取領導權

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瞿秋白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統一戰線、無產階級幫助資產階級完成民主革命任務的必要性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三大在廣州召開,根據共產國際提議,決定實行國共合作。瞿秋白9月23日在《新青年》發表《自民權主義至社會主義》指出,事實已經證明資產階級“不能行徹底的民權主義”,“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還很淺”,勞工階級在國民革命的過程中“取得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指導權”?!奥浜蟮膰移錈o產階級參加民權革命之職任越大”;民權革命“須無產階級領導方能勝利”。(39)《瞿秋白選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66、82、85頁。

瞿秋白較早論述無產階級領導權。1925年1月,他在中共四大發言,促使大會通過決議,第一次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中共四大以后,中國共產黨組織上海、青島的日本紗廠工人舉行罷工斗爭,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血腥屠殺。1925年3月12日,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病逝,國民黨右派趁機加快了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進程。上海五卅慘案爆發后,瞿秋白發表多篇文章,強調統一戰線應當由無產階級領導的思想。

瞿秋白在1925年9月出版的《向導》上發表《中國國民革命與戴季陶主義》一文,揭露了國民黨右派破壞國共統一戰線的企圖,對中國國民革命運動發展進行了深刻而清晰的闡述。他說,只有兩條路:注重工農階級的階級斗爭,以無產階級引導一切革命階級前進;側重資產階級利益、為買辦階級的力量所利用,到右派與帝國主義一方面去。(40)《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339—340頁。瞿秋白主張第一條路,即革命。瞿秋白對國民黨右派戴季陶的批判,對于糾正中國共產黨內陳獨秀放棄國共合作中領導權的右傾錯誤具有積極意義。

同時,瞿秋白在列寧主義的影響下形成了國際統一戰線思想。他認為,“只有建立國際統一戰線”,與各國無產階級聯合,中國才能實現民族解放。他明確提出:“中國民族革命運動的對象,既是世界的帝國主義”,那么就要“在國際范圍中找著革命的同盟軍”。他提到孫中山先生的聲明,中國革命運動要與蘇聯及一切弱小民族聯合。(4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90—91頁。

毛澤東在1939年總結中國共產黨歷史經驗的時候,首次將統一戰線與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稱之為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42)《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06頁。瞿秋白對于中國共產黨“三個法寶”理論的形成具有重要貢獻。重溫瞿秋白對于武裝斗爭、統一戰線的有關論述與決策之后,我們發現,瞿秋白首先提出“黨的建設”概念。1933年8月7日,瞿秋白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斗爭》第50期發表的《關于〈紅色中華〉報的意見》一文指出,報上只有“蘇維埃建設”,而沒有“黨的建設”。他對“黨的建設”作了明確的界定,即是“各級黨部的情形,各級黨部在蘇維埃地方政府之中的作用,各級黨部的發展,各級黨部的優點和錯誤等”。(43)《瞿秋白選集》,第564—565頁。瞿秋白還在其他論文中多次強調,要重視黨的先進思想理論建設。這種重視黨的建設的自覺,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意識,值得繼承與弘揚。

臨危受命的英勇革命者,推動武裝斗爭歷史轉折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中常會,決定“分共”“清黨”。國共合作正式破裂,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

在中國共產黨和革命民眾處于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的白色恐怖之中的危急關頭,瞿秋白受命擔任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他主持召開八七會議,決定實行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的方針,開辟了挽救黨與革命、走向勝利的新路,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轉折。

(一)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隊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以后,瞿秋白主編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的第一個日報——《熱血日報》。他寫的《發刊辭》說,現在上海市民的熱血,已被外人的槍彈燒得沸騰到了頂點了!現在世界強者占有“冷的鐵”,而我們弱者只有“熱的血”。我們不僅有“熱的血”,未來手中還有“冷的鐵”,成為強者。(4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180頁。顯然,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于武裝斗爭的預見。

瞿秋白較早強調武裝斗爭的重要性。他在1925年7月2日《向導》上發文指出,中國被壓迫的民眾,“應當準備自己的武力”,才能抵御帝國主義及軍閥的壓迫與侵略,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武力。(4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307—308頁。同年9月7日,瞿秋白在《向導》發表文章指出:義和團的拳術,“無論如何也不能抵抗槍炮”。中國沒有統一的人民政府,沒有統一的真正擁護人民權利的軍隊,就不能終止外國帝國主義者以前殺中國人、奪中國地方種種罪惡。為此,“平民應有武裝自衛之權”。(4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343—353頁。

在軍閥鎮壓國民解放運動的事實面前,瞿秋白關于武裝斗爭的主張不斷強化。瞿秋白1926年2月3日在《向導》發文指出,各種民眾的大聯合戰線,再有明確的革命綱領和“革命武裝”,徹底推翻軍閥統治的革命才可能成功。他強調,應當由民眾“組織自己的武力”。(4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第452—453頁。同年4月13日他在《向導》發文指出,中國平民要“武裝自己”,建立“自身的武裝”“破產農民所組成的軍隊”。(4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72頁。瞿秋白在5月25日發文提出,現時革命運動的中心問題,是準備革命戰爭。已經到了武裝直接決戰的準備時期?!拔溲b平民”的工作急需進行,中國國民革命極端需要“革命的正式軍隊”。(4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50—62頁。瞿秋白同年5月30日在《向導》發表的《五卅運動周年中的中國政局》一文中指出,要繼續五卅運動,只有積極地革命斗爭。(50)《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179—180頁。

1927年4月,瞿秋白在中共五大會上將中國共產黨總策略表述為“革命軍隊與民眾武裝結合”。(5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525頁。同年7月13日,中共中央發表《對時局的宣言》,譴責國民黨反動派鎮壓工農背叛革命的行徑,宣布中國共產黨繼續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這是黨的新政策的開始。瞿秋白與駐華共產國際代表秘密前往廬山,商議中共中央改組與組織武裝起義事宜。南昌起義的決議從提案到最終決定,都是以瞿秋白為領導的臨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作出的。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始組織領導工農革命軍隊,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武裝斗爭。

瞿秋白主持八七會議,代表中共中央常委會作中國共產黨新任務的報告,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與武裝斗爭的方針。瞿秋白指出,國民黨已經與我們分裂了。我們要從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來”,要有“我們的軍隊”,開展“獨立的工農階級斗爭”。這次南昌的行動(南昌起義),就是實行武裝斗爭“新的方針”。(5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頁。

從1927年秋到1928年3月,在瞿秋白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各地發動了100多次武裝暴動與武裝起義,反擊國民黨白色恐怖。1927年10月24日,瞿秋白在《布爾塞維克》第1期上發表文章指出,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農革命“唯一領導者”。(5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5卷,第32頁。1928年5月25日,瞿秋白決定發出中央通告,把武裝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命名為“紅軍”,并提出了有關原則與規定。從此,紅軍不斷發展壯大,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軍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開創中國工農武裝割據局面

1926年5月25日,瞿秋白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探討武裝斗爭問題。他指出,現時革命運動的中心問題,是“實行準備革命戰爭”,是需要“革命的正式軍隊”。革命軍是革命戰爭的主體。為此,造成革命軍隊的必要,我們應當真切認識;造成革命軍隊的可能,我們應當盡量應用。(54)《瞿秋白選集》,第82、285頁。瞿秋白在1927年5月發表的《論中國革命中之三大問題》一文中指出,中國革命面臨外部的危險,資產階級獲得領導權的危險,以及無產階級沒有準備取得領導權的危險?,F在最重要的是“指導革命中的武力”的領導權。(55)《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594頁。

1928年6月20日,瞿秋白在中共六大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已暴動而存在的蘇維埃區域,“應擴大成割據局面”;領導農民的“游擊戰爭”,甚至更進一步的“割據”;城市工人階級要用自己的領導力量“建設紅軍”,“組織工人武裝”。他在《政治報告討論后之結論》中提出,要開展紅軍的“游擊戰爭”。(56)《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5卷,第533—534、549—550、553、596頁。毛澤東同年11月25日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回應說,關于湘贛邊界的割據,通過土地革命深入、紅軍和赤衛隊擴大、軍隊幫助地方武裝的發展、創造群眾的割據,保存了井岡山根據地,但“進剿”敵軍尚多,經濟問題十分困難。(57)《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1、79—81頁。

毛澤東在1936年12月完成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1927年冬天游擊戰爭發生不久,湘贛邊界地區井岡山的有些同志提出了“紅旗到底打多久”的疑問。中共六大“作了一次答復”,從此有了“正確的理論基礎”。(58)《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188頁。這個理論基礎,是瞿秋白在他起草的中共六大決議中所提,即農村革命“根據地”是革命更大發展的基礎??梢?,以瞿秋白為首的黨中央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為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斗爭道路奠定了理論與策略的基礎。

(三)提出土地革命的任務與方針

農民運動爆發以后,有人說“好得很”,有人說“糟得很”。毛澤東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說農民運動“好得很”。1927年4月11日,瞿秋白將這份報告交漢口長江書店以“湖南農民革命”為題出版單行本,并作序指出,農民的生活便是土地,“沒有土地,便是如魚失水”?!稗r民要的是政權,是土地?!彼麑Α案剞r有”作出了解釋:中國境內,不要有一個農民納地主的租,農民只能租國家的田。這就叫做土地國有。農民耕種的地只屬于國家所有,農民愿意向國家納稅,之外不能承認地主劣紳的“不平等條約”。(5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572—574頁。

這種解釋通俗易懂,對于農村土地革命是一個重要的推動。早在1922年訪俄期間瞿秋白就指出,俄國農業會議宣布“土地國有”的原則,為了發展生產力,俄國蘇維埃政府試行生產協社、勞動協社等新經濟政策,促進工農“協進”。(60)《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第241—242頁。這些論述,對中國共產黨解決土地問題富有啟示。

1927年5月8日,瞿秋白發文指出,農民的生活陷于極端悲慘的境地。農民付納田租或苛捐雜稅之外,所余數目,不及自己收獲的百分之四十。中國國民革命“應當以土地革命為中樞”,農民得有“享用土地的權利”。無產階級要領導農民去徹底發展這種斗爭,鏟除帝國主義與軍閥“統治和剝削的根基”。(6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579—583頁。這種分析與宣示極其深刻而有動員力。

瞿秋白在八七會議的報告中提出,實行“土地革命”,要從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來”。八七會議的農民運動決議案草案提出,沒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這些土地給佃農及無地的農民。瞿秋白參加討論時發言說,中共五大決定“耕者有其田”,包含沒收小地主的土地。(6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5卷,第2—3、7頁。隨后,瞿秋白在廣州演講,提出了土地革命的主要措施,是耕地農有、武裝農民與組織農民自衛軍、鄉村的政權歸農民。(6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4卷,第394頁。

1928年4月,瞿秋白在為中共六大準備的書面報告中提出了“徹底的土地革命”方針。6月18日,他在中共六大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革命進入土地革命階段,階級沖突更加顯明。20日,他在中共六大政治報告中指出,八七會議時中央決定“加深土地革命”,決定“四省的秋收暴動”。28日,他在政治報告討論后之結論中指出,沒收地主土地是對的,沒收中農、小農和沒收一切土地是錯誤的,要糾正。(6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5卷,第332、498、526、561、573—574頁。

1928年7月9日,瞿秋白起草的六大全會政治決議指出,中國革命的中心任務,是驅逐帝國主義,達到中國真正統一;推翻地主階級私有土地制度,沒收地主階級的一切土地,耕地歸農。他在全會政治討論的結論中指出,不要把中國革命發展速度估計過分,要使全國工農群眾知道蘇維埃區域的政策,現時革命階段民權主義任務,不是“消滅小農經濟”而是“改造小農經濟”。(65)《瞿秋白選集》,第418—419、452—453頁。

瞿秋白作《政治報告討論后之結論》,分析了盲動主義和命令主義產生的根源,對形勢估量、暴動觀念作了自我批評,對共產國際的指導作了婉轉批評?!秾鴥裙ぷ鞯闹甘倦姼濉窂娬{,堅決反對盲動,決不能削弱農民的游擊戰爭,必須擴大根據地、組織紅軍,實行土地革命。(66)《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89頁。

革命風云中的堅韌領導者,精神和思想永遠活著

瞿秋白主持中共六大以后,作為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長留在莫斯科工作。1928年下半年到1930年,實際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是李立三。1930年6月,李立三在上海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所起草的決議案,提出新革命高潮和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的方針,制定了在全國中心城市舉行武裝起義和集中全國紅軍攻打大城市的冒險計劃,要求各地行動。共產國際對此強烈不滿,7月底派瞿秋白回國糾正李立三的“左傾”冒險錯誤。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瞿秋白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時指出,中央政治局對于目前形勢、推進革命的速度估量過分?!白髢A”決不會比右傾好,寧左不右是不對的。反對機會主義,也反對盲動主義。目前黨的任務是建立蘇維埃根據地,并鞏固發展。對于反“左傾”和右傾,都不能采取任何的調和主義的態度。(6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7卷,第6、28、21、29—30頁。他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決議案中指出,大城市還缺少更加廣大的群眾動員和群眾發動,各地蘇維埃區域和紅軍的發展壯大還需要鞏固。在這種情況下,積極準備武裝暴動,是李立三實際主持的政治局冒險主義傾向的錯誤,要立刻完全糾正這些錯誤。(6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7卷,第44頁。

瞿秋白在《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的意義》一文中,首先明確了當時革命形勢的階段性特征,即“從工農群眾部分的革命行動,進到革命的總進攻的過渡時機”。同時指出,三中全會最主要的意義,是在這種過渡時機中,能夠更加明白正確地規定出進攻的策略。(6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7卷,第71頁。從理論、策略、實際行動來看,瞿秋白的觀點對于糾正“左傾”冒險錯誤,無疑是正確的,但王明等小團伙向共產國際編造瞿秋白“不尊重國際代表”、不揭露李立三錯誤、搞調和主義等小報告,引起斯大林與共產國際對瞿秋白的不滿,試圖以蘇聯“清黨”做法橫加干預。

1930年12月,共產國際給遠東局發出指示:把瞿秋白等“趕出政治局”。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召開,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直接控制會議議程,指責瞿秋白等人犯了“調和路線”的錯誤,進行無情打擊,撤銷了瞿秋白的領導職務。十多年后,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歷史問題決議指出,六屆四中全會及其后的中央“錯誤地打擊了以瞿秋白同志為首的所謂犯‘調和路線錯誤’的同志”。瞿秋白離開中共中央領導崗位,留在白色恐怖之下的上海以文藝學術為武器,繼續為黨工作。他發文闡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魯迅等共同推進革命文藝大眾化,參與領導左翼文化運動。

1934年初,瞿秋白進入中央蘇區,2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在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0月,黨中央及紅軍主力部隊進行戰略轉移,瞿秋白被留在蘇區堅持斗爭。1935年2月24日,他在轉移途中被地方反動武裝抓捕與囚禁。面對國民黨的多次勸降,他嚴詞拒絕,堅貞不屈,(70)周永祥編:《瞿秋白年譜》,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123頁。被蔣介石下令“就地槍決”。6月18日,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英勇就義,他高唱的《國際歌》歌聲,久久回蕩在祖國青山綠水之間。

瞿秋白同志樹立了一個始終不忘初心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光輝形象,留下了500多萬字的馬克思主義論著,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毛澤東贊譽他“堅持了英雄的立場”,“臨難不屈的意志和文字中保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71)《瞿秋白百周年紀念》,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頁。

猜你喜歡
瞿秋白文集革命
《熊鐵基文集》出版
“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瞿獨伊心中的瞿秋白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郭漢城文集》簡介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瞿秋白第一個把“國際歌”譯成中文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民主與科學文集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與不得不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