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與國家凝聚力內涵及關系探析*

2022-02-08 15:13蔡揚波
跨世紀 2022年4期
關鍵詞:凝聚力實力國家

蔡揚波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督ㄗh》將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作為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①?,F就文化軟實力如何通過提升綜合國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國際影響力,以切實增強國家凝聚力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一、文化軟實力內涵解析

文化的內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界定。廣義的文化泛指一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則主要是指精神文明成果。如果從廣義的角度去研究文化,則顯得過于寬泛,必然會影響到研究的深入性與透徹性。如果只從精神領域去解釋文化,必然會導致社會中的許多文化現象難以得到合理的解釋,種種模糊的文化現象只有放在社會物質實踐基礎上才能得到徹底的說明。當然,無論從廣義還是從狹義去解釋文化,都應該與文化生產力相聯系才更具有實用價值。文化概念的解讀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放在特定的語境和特定的歷史階段去加以解讀,離開了活生生的現實社會去空洞抽象地談文化價值則顯得毫無意義。文化上的問題不能只從文化本身去理解,而應深入到形成和產生軟實力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態中去尋找文化產生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良方②?!拔幕泴嵙Α敝小拔幕钡膬群司裎拿骱鸵庾R形態內容外,還應包括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產業等載體,這與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政策內容和思想保持一致性。

有些學者認為,文化產生的“軟實力”只是一種精神力量,在他們看來,文化產業經濟和公共文化服務設備設施都應該算作“硬實力”;少數學者甚至把科學技術也歸為硬實力。他們過分在“軟”和“硬”的字眼上進行反復琢磨、推敲和絕然劃分是不科學的。當然,不是說軟實力和硬實力可以混為一談,例如軍事、交通運輸、制造業與建筑業、農業生產等,就應該屬于硬實力范疇。文化軟實力并不等于文化加軟實力,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產生軟實力,只有那些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代表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先進文化和優秀價值觀才能產生軟實力。只有當優秀文化被廣泛傳播并被主體接受,由靜止的觀念形態文化轉化為實踐形態的文化時,才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由主體、客體和載體三個要素共同生成的融合系統。文化主體包括政黨、民間組織、社會團體、教育機構、民眾個人等不同層級,不同層級的主體發揮各自的獨特作用。國家作為最高層的主體,對文化軟實力具有明顯的主導功能。新時代強調以人民為主體,其在文化軟實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軟實力的客體是文化主體活動指向的各種受體,如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等。文化軟實力的載體是指傳遞文化內容并與文化客體相關聯的文化承載物,如新興媒體和文化設備設施等。

文化軟實力與文化力是不同的。由于話語體系與社會政治背景不盡相同,我們所強調的文化軟實力,其落實點不在文化本身。文化力側重于文化本身自發產生的力量,而文化軟實力更側重于通過自為產生的力量。文化資源不會自然而然地轉化成文化軟實力,但也不是完全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活動就能完成轉化。除了需要政府主導以外,它還必須基于國民的自覺自愿和非強制去改變,需要通過一系列加工、傳播、融合和創新等復雜過程,才能真正成為穩定持久的文化軟實力。通常來說,文化軟實力主要指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成果,主要包含價值觀、理想信念、道德觀念、心理情感、行為方式、風俗習慣、政治文化等。文化軟實力的基本內容除了包括國家精神、國家意志、制度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社會價值觀,還指國家意識形態的引導力、國內國際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文化軟實力最核心的資源要素是精神文化,因為精神文化是物質、制度、行為文化的基礎和靈魂。中國文化軟實力強調以精神動力為首的社會效益,同時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市場經濟效益。這也說明了我國文化軟實力不單單是一種精神動力。

基于文化生成的歷史性、社會性,可以從文化軟實力主體國家、區域或社會團體等某個視閾去深入考察研究③。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指該國文化在國內產生的用來維護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以及在國際上得到其他國家認可的影響力,是構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④。文化軟實力的強弱可以通過民眾在危難之時的行為表現,來判斷核心價值觀是否真正深入人心,可以通過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程度來評判文化軟實力。我國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以實現人類的道德與正義為最高目標,對內不斷推動文化現代化,對外奉獻共建共享共贏的文化治理理念,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文化軟實力定義的準確性取決于特定語境和國家政治背景,只有在比較分析的條件下才能得出其真正的含義。在新時代,國家文化軟實力體現在一個國家通過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文化事業的服務力、國家形象的親和力、國際文化的引領力和文化產業的競爭力等,傳遞與表達出認同力和影響力。文化軟實力帶有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國體和政體的不同,往往導致文化軟實力呈現的利益傾向性出現差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軟實力必須始終強調人民利益至上,同時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

二、國家凝聚力內涵界定

關于國家凝聚力的概念界定目前代表性的觀點如下:其一,國家凝聚力指國家中不同的階級、民族、政府、黨派和民眾在共同利益、理想信仰和情感認同相對一致的基礎上,形成的吸引力和聚合力。其二,國家凝聚力指人民對國家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模式、民族的創造力、國家戰略的執行力、文化的感召力和國際地位的影響力等方面的認可度。其三,把國家凝聚力看成社會凝聚力的進一步升華,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廣大民眾之間目標一致,聚而不散,共同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的強大團結力。有的學者綜合近年來對國家凝聚力研究的成果,從交叉學科的角度對國家凝聚力的概念進行了深入剖析,認為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是指:“國家內不同民族、政黨以及民眾在理想、目標、利益共同的基礎上,國家滿足其物質、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產生的內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保?]更有學者從管理學角度、社會心理學視角對國家凝聚力進行了界定。

筆者認為,國家凝聚力指一個國家或民族在歷史進程中不斷積淀形成的向心力和聚合力,是促進國家和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源,是不同政黨、民族、利益集團、階層和社會組織等,在相同的利益目標、理想信仰、核心價值基礎上產生的內聚力。這種力量的強弱與國家和民族在特定歷史階段人民對國家精神、民族文化、社會意識認同程度的高低成正比。新時代國家凝聚力是民眾為使國家富強文明、世界和諧而產生的團結力量。從國家凝聚力內部構成看,政權是其核心,因而離不開政權、執政、治理等要素。從凝聚力的外部構成因素看,國際社會輿論、團結合作、平等協商是國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條件。國家凝聚力的產生和形成取決于國民對本國主流價值觀的自覺認同和對國際強權政治的極力反對,對本民族同胞的情感認同和對黨委政府高度認可的心理依賴⑤。在國家滿足其物質、政治、文化、道德、安全等需要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內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它足以抵消來自內部及外部任何方面的破壞力或離散力)。這種聚合力和吸引力更多表現為人民群眾之間、政黨和人民之間在國家意識和國家責任基礎上產生的情感持久力和道義認同力⑥。國家作為社會共同體,其情感紐帶的維系和道義的認同,不是呈直線形而是呈波浪形或螺旋形上升的。只有不斷滿足不同群體的現實利益需要、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這種凝聚力才會得到維持和提升。

三、新時代文化軟實力生成國家凝聚力的內在機理

(一)滿足民眾的文化需要是生成國家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一個群體能不能產生凝聚力,其根源在于能不能滿足人的各種需要,而凝聚力的強弱則取決于滿足人的各種需要的程度。這個程度既包括滿足的數量,也包括滿足的質量,還包括滿足的種類。舊的需要滿足了,又會產生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多種需要中,是有主次和先后之分的。如果群體或個體得到滿足的不是主要需要,而是次要需要;不是直接需要,而是間接需要;不是最迫切的需要,而是可有可無的需要,就不利于凝聚力的形成。如果一個國家貧富懸殊且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社會治安紊亂導致部分民眾安全問題難以保障,勢必影響人民群眾的需要和滿足,最終導致國家凝聚力下降。文化需要主要指消費者在消費物品與享受服務過程中,對精神滿足的訴求。從文化需要方面來看,文化產品或文化服務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需求,直接影響到群體組織凝聚力的形成,進而關涉國家凝聚力的生成。

不同的民族、區域、群體階層、民間組織、社會公眾的多種文化消費與需求滿足,是國家凝聚力生成的重要源泉??v觀歷史,凡不注重絕大多數民眾文化需求的,國家凝聚力都不強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把對民眾文化需求的滿足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科技創新、教育發展、文藝匯演、休閑娛樂、鄉村旅游等,大大滿足了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無疑會大大提高國家凝聚力。民眾的文化需要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會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產生更多需要。舊的需要滿足后,新的需要就會萌生。國家行為必須反映民眾不斷變化的文化需求,必須不斷提升滿足民眾文化需要的能力和水平。但是,無論什么樣的文化需要都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正確利益訴求,并與本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現實水平、正確的政治道德方向和整個社會主流訴求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并形成強大的統一戰線,筑牢增強國家凝聚力的文化根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也對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民眾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物質財富的日益豐富,民眾的文化需要相應地會有量的增加與質的提升,民眾對文化也會產生新的需要。要更好滿足民眾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應當了解其文化需要的走向與趨勢。民眾對于文化的需要,推動了文化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促使國家凝聚力不斷得以增強。

(二)形成文化認同是生成國家凝聚力的心理基礎

文化認同是文化傳播的接受者對文化承載的物質與精神資源的親和與歸屬態度,是對文化傳播的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具象景觀等外在形式背后的思維特質、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的承認、認可、贊同,在此基礎上產生“情感歸屬”,進而獲得“理性自覺”的心理過程。文化認同某種程度上是文化軟實力得以生發的心理基礎,可以說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當全社會成員對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強烈認同,這個民族的全體成員才能團結起來為整個民族的發展努力奮斗。如果沒有足夠的文化認同作為支撐,中華民族很難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偉大復興,國家就難以整合各種資源并將其轉化為國際社會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引領力⑦。這種認同主要包括對家庭文化的認同、地域文化的認同和國家文化的認同。

其一,家庭文化認同與國家凝聚力。家庭是由婚姻、血緣或收養關系組合起來的社會生活單位,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組織。家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家庭是指由一夫一妻制構成的社會單元,廣義的家庭則泛化為家族。換言之,狹義的家庭是指基于婚姻關系、親子兩代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所形成的社會細胞,這樣的家庭由一對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組成。廣義的家庭是指具有共同的祖先、血緣,或具有姻親關系、養育關系的人所組成的親屬團體,這樣的家庭不但包括婚姻關系、親子關系,還包括由婚姻關系連接起來的較大范圍的親屬關系。通過婚姻,夫妻一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血親同時成為配偶一方的親屬。如此,廣義的家庭成員包括夫妻及各方親屬成員,這種婚姻與血緣等要素成為家庭或家族凝聚的基礎。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得益于家庭成員良好的文化素質和品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人都與家庭有關,這個群體間的人際關系是最親密的,是親情與血緣的綜合。除此之外,家庭成員間還有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各種關系。這個群體能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要,從物質到精神,從生產到消費,幾乎無所不包,這是其他社會群體所不能滿足的。這個群體對于人的影響最早、最大、最深,個體的成長與發展都留有家庭的烙印。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要求比其他任何群體都迫切。家庭往往是人們思想、行動上的出發點和歸宿,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妻以夫貴、夫以妻榮、光宗耀祖等觀點,也是家庭成員之間情感的體現?!凹彝ァ睂ι鐣碚f是一種客觀存在,但是對個體來說更是存在于思想意識中的一種認同,很多家庭的變故和問題都與家庭文化認同有關。

家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家庭所擁有的經濟、生育、教育、撫養與贍養等功能,為社會的良性運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會最基本、最核心的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也是人們最重要的精神家園。家庭在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是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的基礎,更是人文精神實踐與展現的空間。以“愛”為原則連接“家庭”關系的身份認同是家庭成員的自然需求,也是建立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一環。愛家庭與愛國家是緊密相連的,家國天下的情懷歷來是中華兒女的寶貴精神財富。無數的“家庭”建構起了社會實體和關系系統,人們在互動和溝通的實踐中培養了情感,這種情感在一定條件下便升華為愛國主義情懷。

其二,地域文化認同與國家凝聚力。這里的地域文化主要指與基層廣大群眾生產和生活實踐緊密相連,具有地域、民族或群體特征,并對社會群體能夠產生廣泛影響的各種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的總稱。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影響著地域文化的歷史形成,這種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對國家凝聚力的形成會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表現在對地域語言的認同。不同地域語言存在差異,雖然國家要求盡量用普通話交流,但是對于基層老百姓來說,方言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更適合他們。方言是在歷史進程中經過較長時間形成的,在增進當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方面,比普通話的效果更好。這種同鄉語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當地的文化認同度與社會凝聚力。當然,為了更好地進行語言交流,在全國大力推行普通話,對增強國家凝聚力必將起到積極作用。其次,表現在對地域飲食文化的認同。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千差萬別,一般來講,人們大都喜歡家鄉的飲食習慣,離開故土后總是眷戀家鄉的飯菜。這種對地域飲食文化的認同,對于增進地域成員情感和地域凝聚力具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也促進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推進了國家凝聚力的形成。最后,表現在不同民族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認同。少數民族成員大多能歌善舞,民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族風俗習慣也各不相同,這種民俗文化具有明顯的社會性色彩。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更廣泛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對增進民族共同體意識起著重要作用。

其三,國家文化認同與國家凝聚力。這里的國家文化主要從狹義層面理解,基本指國家制度文化、組織文化、政治文化和行政文化等方面,它主導全國文化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并通過國家理想、國家信仰、國家道德、國家精神、政黨形象、民主程度、公平正義和國際地位等方面顯現出來。國家文化認同體現在對國家情感和心理上的認可程度。國家認同不僅是認同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認同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政策制度的合理安排與執行效果,還要認同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價值追求。行政文化、組織文化必須體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共同富裕的踐行,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民眾的靈魂,增強各族人民和群眾團體的價值認同并達成社會共識,使國家凝聚力不斷增強。要不斷強化民眾對國家政權和國家領土主權的高度維護,培養各族人民對國家政治體系和國家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推動國家凝聚力的形成。

(三)激發文化動力是生成國家凝聚力的助推器

其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引領力增強國家凝聚力。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是治國理政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人民同甘共苦的價值觀,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家凝聚力才會不斷增強。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引領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要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二是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系,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為維護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條件,把人民群眾的疾苦當作自己的疾苦,不斷創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三是將科學的執政理念體現在行政制度和具體規范之中。要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引領力,就必須依靠科學的制度規范,才能確保為人民服務并形成長效機制。要善于總結群眾工作中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形成規范的制度,讓價值引領力充分彰現,從而增強國家凝聚力。

其二,文化內生滲透力與傳播力增強國家凝聚力。文化內生滲透力是指文化因其普遍性而遍布于社會系統、主體意識,成為社會系統和主體意識的固有內容,并對社會系統和主體意識產生內在影響和作用⑧。人們借助文化符號系統進行溝通、交流和互動,通過文化傳播繼承和發展原有的文化,通過教育方式將文化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支配人們頭腦中的文化、知識和觀念影響人們的言行。主流文化的內生滲透力越強,人們的愛國報國言行就表現越明顯。文化的內生滲透力表現為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影響力,以及知識文化通過個體內化和團隊學習改變人們思維觀念和模式的文化自覺度。主流文化內生滲透力越強,在增強國家凝聚力方面的效果就越好。

文化傳播是利用一定的傳播媒介擴散或輸出文化意義的活動和過程,它主要由文化傳播者、特定意義體系、一定符號系統、專門媒介和文化傳播對象等五大要素組成。其中,文化傳播者是實施文化傳播活動的主體;特定意義體系是文化傳播者所傳播的內容;一定符號系統是文化意義體系的載體,與特定意義體系一起構成文化傳播活動的客體;專門媒介是文化傳播活動賴以進行的手段,它使文化傳播活動越來越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位;文化傳播對象是文化傳播者試圖施加影響的受眾,是特定意義體系的預期接受者,他們可以是某種共同體內部的受眾,也可以是其他共同體的受眾⑨。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方式也不斷變革。特別是伴隨著各類新媒體技術快速崛起,信息的傳播環境發生巨變,在此背景下,作為人類文化傳播的必要手段,其進步與應用也不斷地優化著文化的傳播途徑。新的媒體技術不斷變革,重塑著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方式和認知結構,并因自身的強大傳播力、聚合力創造了一個新的文化體系,形成了具有互動性、整合性、草根性、個性化、社群化等特征的新媒體文化,衍生出了微文化、指尖文化等新文化形態⑩。文化傳播方式、手段和技術的變革,勢必會對增強國家凝聚力產生重大影響。

其三,文化創新力與競爭力增強國家凝聚力。文化是否具有創造力與創新力,是判斷文化軟實力大與小、強與弱的重要依據與尺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文化創新的直接體現。如果說文化只是整合與優化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文化資源與文化基礎的話,那么文化創新則是變革與創新文化軟實力的實質性內容。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只有借助于文化創新,文化軟實力建設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文化的創造力與創新力是文化軟實力中最為活躍的成分與最具活力、生命力的元素。因此,在文化軟實力建設中,我們必須十分重視文化的創造力與創新力的培育,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高度重視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才會蓬勃向上。事實證明:文化的創造力與創新力越強,國家凝聚力就越強;文化的創造力與創新力越弱,國家凝聚力就越弱,兩者是一種正向的關系。

概括地說,所謂文化競爭力就是各種文化因素在推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中所產生的導向力、鼓舞力和推動力。主要表現為:一是文化創新能力。同其他領域的創新相比,文化創新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產品有無競爭力主要取決于文化創新。二是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文化產業的興起,把科技、市場和文化結合在一起,賦予文化新的發展形態。文化產業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科技實力競爭。三是高素質的人才。無論是推動文化創新,還是應用高新技術發展文化產業,都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只有具有競爭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領國際文化市場,贏得國際消費者的青睞,最終發揮其國際影響力。因此,增強文化競爭力是提高國家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礎。

結 語

國家文化軟實力體現在一個國家通過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文化事業的服務力、國家形象的親和力、國際文化的引領力和文化產業的競爭力等方面,傳遞與表達出來的認同力和影響力,精神文化是文化軟實力內容的核心部分。文化軟實力的內容主要包括:價值觀念層面的文化軟實力,科教文藝層面的文化軟實力,制度規范層面的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層面的文化軟實力。新時代國家凝聚力主要由政治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價值凝聚力、安全凝聚力、物質凝聚力五方面內容構成。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軟實力與文化凝聚力并不是一回事,事實上新時代文化軟實力中“文化”的內涵遠遠大于文化凝聚力中“文化”的內涵。國家凝聚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興衰,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強大以文化興盛為重要支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軟實力通過提升綜合國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國際影響力,進而增強國家凝聚力。

注釋

①參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人民日報》2020年11月4日。②鄭學剛:《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研究》,中共中央黨校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第13頁。③劉德定:《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2 頁。④洪曉楠:《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8 頁。⑤張忠民、張亞玲:《國家凝聚力的構成及其矛盾張力探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1 期。⑥劉學謙、何新生等著:《國家凝聚力理論與實證研究》,經濟日報出版社2013年版,第5-6 頁。⑦劉學謙、劉玉成、何新生:《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當代中國出版社2020年版,第16 頁。⑧馬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文化動力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44 頁。⑨魏明:《全球信息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第170頁。⑩王昊:《新媒體時代文化傳播力提升路徑與對策研究》,《人文天下》2019年第2 期。

猜你喜歡
凝聚力實力國家
“如此凝聚力”
論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團隊凝聚力的提升
實力搶鏡
對增強兵團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強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 推動企業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王曉晨:逆襲靠實力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當務之急
把國家“租”出去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