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龍蝦稻田生態健康養殖技術

2022-02-10 14:18朱為娟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親蝦稻蝦水草

朱為娟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上岡鎮農業農村局,江蘇 鹽城 224731)

稻蝦共養是一種高效種養生產模式,不僅能夠促進農作物健康生長,而且還能夠引導農戶轉變傳統高污染、高消耗的養殖管理方式,使水稻種植、小龍蝦養殖綠色環保,生產出符合農業標準的優質糧食作物和水產品,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近年來,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在江蘇省發展較為迅速,建湖縣上岡鎮稻田養殖小龍蝦面積逐漸增加。但傳統養殖模式下,水體污染較為嚴重,各類病蟲害流行加重,對小龍蝦的產量和水稻品質造成了不良影響,制約了稻蝦產業的發展。需加快推廣應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進一步促進稻蝦綜合養殖技術的融合發展,提升整體效益,促進稻田養殖小龍蝦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的產業化、標準化發展。

一、養殖環境

1、水質條件

蝦田要求水源充足,養殖區域內及水源水質清新,沒有對養殖環境構成威脅的污染物,水質指標符合NY5051 規定;排灌方便,進排水口分開,用雙層80 目的密網或尼龍網封口扎牢,以防止小龍蝦外逃和敵害進入。

2、蝦田改造

養殖田塊以10~30 畝為宜,稻田四周挖深0.8~1.5 m、寬3~5 m的蝦溝,池底淤泥10~15 cm,塘埂坡比1:(1.5~2.5)。中間為水稻種植區域,蝦溝面積不超過稻田面積的10%。田邊或田角交通便利處留稻田耕作、收割的機械通道,以降低人工成本。

3、清塘消毒

4、防逃設施

田埂四周圍高50~60 cm 的塑料薄膜板,基部埋入田埂泥土中15~20 cm,作為防逃墻。每隔2~3 m 用0.8~1.2 m高的固定樁固定在防逃墻外,防逃四角應做成弧形,墻邊雜草清理干凈,防止龍蝦沿夾角攀爬外逃。

二、苗種投放

1、投放準備

親蝦放養前7~10 天,田中注水30~50 cm,施用有機肥100 kg/畝,肥水后培育的微生物可為蝦苗提供優質餌料。

2、水草栽種

俗話說“蝦多少,看水草,養蝦先養草”,水草在小龍蝦養殖中有重要作用,能凈化水質,也是小龍蝦休息、脫殼、遮陽、躲避敵害的重要場所,還可提供植物性餌料。水稻收割后在溝田中種植伊樂藻,種植株距2~3 m,行距3~5 m,大田中水草覆蓋率占大田面積的30%~50%,環溝內水草覆蓋率占環溝面積的50%~60%,池埂內側四周可種植水花生護坡。水草生長過快、密度過大時要割頭修整清理,防止水草擠壓小龍蝦的生長空間,惡化水質[1]。

3、苗種的選擇與放養

上岡鎮采取的是“秋季放種、春季補苗、捕大留小、輪捕輪放”的稻蝦連作模式,選擇體長8 cm、質量25 g 以上、顏色暗紅或深紅、有光澤、體表光滑無附著物、附肢齊全、體質健壯、活動能力強的親蝦,以直接從湖泊、外河中通過抄網、蝦籠或蝦罾等漁具收集的親蝦為宜,且盡量選擇從不同地方捕獲的親蝦。親蝦在稻谷收割以后投放,每畝投放量10~15 kg,雌雄比為(2~3):1。苗種投放前用3‰~5‰食鹽水浸泡5~10 min,以殺滅種蝦體表病原菌及寄生蟲。

三、飼養管理

1、餌料投喂

小龍蝦為雜食性動物,更偏動物性,蝦稻田內有水草、水生動物等天然餌料,但在有些生長階仍需要人工投喂,投喂需“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環溝內每15~20 m 處設1 個投喂點,投喂優質的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的蛋白質含量需在32%以上,有條件可以配合投喂小雜魚、大豆等。

一般每天傍晚前投喂1 次即可;生長旺季每天要投喂2 次,上午7:00~9:00 投喂30%,下午5:00~7:00 投喂70%。投喂量要根據小龍蝦吃食的實際情況、天氣情況等靈活掌握,一般按小龍蝦質量的3%~5%投喂,平均每畝年投喂飼料100~120 kg。

2、水質管理

水稻收割后正常進水,養殖前要進、排2 次水,每次進水泡3~5 天,水質發黃后排出。進、排水后環溝進水40~50 cm,用水體解毒劑降解各種有害物質。種植完水草后,配合使使用基肥與EM 菌、芽孢菌等快速肥水。小龍蝦喜水質清新、含氧豐富的水環境,可以通過加注新水或施肥調控水質。每隔15 天左右加換新水1 次,每次換水1/5~1/3,水質透明度在40 cm 以上時追施有機肥,用量為10~20 kg/畝。定期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保持水體水質藻相[2]。

3、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一般每隔15~20 天全池潑灑1 次生石灰,用量為10~15 kg/畝,用于水體消毒和增加鈣含量,促進小龍蝦蛻殼。平時注意觀察調節水色,保持水質清新、水草鮮嫩。投喂優質飼料,定期添加大蒜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增強體質,預防病害。

腦卒中也叫做腦血管意外,也就是腦血管病變和突發病變引發的全腦功能障礙或者局限性障礙,持續時間如果超過二十四小時會導致死亡,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有著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實施康復治療可以顯著改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問題,有效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重獲社會和生活能力。

4、巡田檢查

定期巡田,觀察水色及小龍蝦的吃食、脫殼情況。檢查養殖設施及田埂是否存在滲漏或逃蝦,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5、及時捕撈

小龍蝦一般用地籠捕撈。3 月可以開始捕撈已繁殖過的親蝦上市,4 月捕撈達到上市規格的成蝦以及多余蝦苗上市,捕大留小。如果采取繁養分離模式,蝦苗達到250~400 尾/kg 時轉入大田放養,5 月開始大量捕撈上市,并一邊捕撈、一邊補充投放3~5 cm 的幼蝦,補充量為捕撈量的1/3,以充分利用空間,增加養殖效益。6 月中下旬全部捕撈上市。

四、水稻種植

1、水稻品種

水稻選擇抗倒伏性強、病害輕、品質優、產量高、綜合抗性較好的品種,如嘉優中科1 號。

2、育秧

秧田應選擇在靠近水源、土質肥沃、地勢較高、向陽背風、無病蟲雜草的水田或旱地。堅持適期早播、稀播、勻播原則,培育適齡壯秧。播種前種子消毒處理,播種期在5 月下旬,每畝播種量1.0~1.5 kg。播后不灌水,2~3 葉時淺水灌溉。秧田用直播清除草劑防治雜草,10 天后保持淺水,秧齡30 天左右移栽。

3、移栽

6 月中下旬開始移植,池塘中間的水稻種植區要求平整,可人工栽植,也可機械栽插,移植規格為20 cm×25 cm,以利通風,防止稻瘟病的發生;有利于水底生物接受陽光,促進新陳代謝。

4、種植管理

移栽后1 個月,即7 月中下旬烤田??咎飼r,水位下降至水稻種植區全部露出水面,烤田時間5~7 天。種植區每20~30 天追肥1 次,每次畝追施尿素5~8 kg,復合肥8~10 kg。

5、病蟲草害防治

7~9 月是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蟲害的高發期,可施用低毒、高效生物農藥防治;可以在稻田里設置性誘劑燈殺蟲燈殺滅蟲害;雜草人工拔除。

6、水稻收獲

10月中下旬水稻成熟便及時收割,機械收割可降低生產成本。留茬長度一般20~25 cm 即可,便于水稻返青,可作小龍蝦的餌料,也有利于小龍蝦越冬,同時可減輕稻稈腐爛程度,防止水質惡化。收割后將稻稈和枯葉收拾干凈。

五、效益分析

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嚴格執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保證投喂餌料原料無公害[3]。本技術是在農業農村部和全省積極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結合建湖縣稻田實際情況,發展和總結的高效稻魚綜合種養模式。實際推廣與應用中,平均每畝水稻產量550~650 kg,小龍蝦產量100~150 kg,平均每畝效益5000~6500 元,與稻麥兩季模式相對比,畝均增效50%以上。

該模式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完全符合當前農田保護政策規定,堅持“以漁促稻、提質增效、生態環保、保糧增收”的宗旨,所生產的水產品和水稻均為無公害食品,具有極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

六、結語

農業質量的有效提升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在稻田養殖小龍蝦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應用中,要結合當地養殖現狀、栽培現狀采取適當健康養殖技術方案,確保符合稻蝦自然生長規律,有效提升養殖效益,改善生態條件。

猜你喜歡
親蝦稻蝦水草
大通湖流域稻蝦種養尾水分析與治理對策
凡納濱親蝦暫養流程與管理技術
稻蝦共作模式下小龍蝦養殖對水體環境的影響
2019年第一季稻蝦行情報告新鮮出爐,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廣大蝦農們
小龍蝦健康養殖問答(6)
健康養殖問答(5)
發展稻蝦產業,重振魚米之鄉
中國對蝦親蝦培育應注意的問題
水草冒泡的秘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