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魚”
——淺談傳統雙魚紋的再設計

2022-02-11 09:00曾丹高山
湖南包裝 2022年6期
關鍵詞:魚水

曾丹 高山*

(天津美術學院,天津 300142)

人類萌智以來,從捕魚、食魚到養魚、賞魚的遠古魚緣,再至“魚箋”“魚素”“魚符”的古代盛行,“魚文化”歷史悠久且繽紛璀璨。隨著先民的開智進步,“魚文化”由生活“實用”向精神“圖騰”進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族系區域甚至不同的生產背景孕育出形態各異的魚紋造型,以其推崇的認知視角勾勒不同文化符號。在魚文化體系中,“雙魚”又是較為廣泛的重要文化支脈,有著影響深遠的文化“力勢”。

1 傳統“魚文化”符號的源起概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棒~”與“余”同音,故有年年有余、有所盈余的豐饒富貴之意,其習性自在悠游,也是精神自由的象征,由于魚一胎多子,繁殖能力甚強,故而在民間有著“生殖神”的稱號,常被用于婚姻的隱喻。人們賦予魚更多的精神寄托,因此,“魚文化”符號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蔓延開來”,民眾借助魚文化符號獲得一種間接性的精神滿足,反映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傳統思想中又有“好事成雙”“雙喜臨門”等對于“雙”的推崇,因此,魚紋逐漸開始向雙魚紋演變。

1.1 傳統“魚文化”符號的表現形式

傳統的魚文化符號就其具體形式而言,最為常見的即寄托夫妻恩愛及具有和諧美滿愿景的雙魚圖,從遠古到古代、近現代及當下,呈現一脈相承、逐步演進、各具特色的符號象征。據考證,“雙魚圖”濫觴于新石器時期,在仰韶文化彩陶上已有連體式、比目式、交尾式等多種雙魚紋飾(圖1),基于先民將其作為崇拜對象的直接因素,先民們對這種真實存在的生物更加親善,并開始把它繪制出來,刻畫在器物表面上,目的是寄托著他們希望融入大自然、與其他生命和諧共處并能獲得美好生活的一種愿望。

圖1 仰韶文化時期彩陶雙魚紋飾

1.2 “魚文化”符號的演進內涵

中國魚文化經歷了上萬年的積淀發展,由“魚”而“寓”不斷發展升華,既是人類生存探索與生活創造的進步結晶,也是思想意識和精神意念的開掘啟悟。從食魚的生活喜好發端,到崇魚的精神升華,每一個具象魚文化符號的成形與變化都是人類先祖們生活狀態與思想認知的直接外象表現。

魚文化符號動態發展中,其自身的盛衰演進、形式的紛繁雜沓、內涵的豐富融合都受制于當時人們的實際需求,并表現為對這一需求的直接亦或間接的滿足期盼。從這個研究角度看,我們不難發現,追求親昵和諧、恩愛成雙、多子多福、繁盛吉旺等是人類每個歷史進程的共同愿望,跨越時代、跨越族系、跨越地域,也就是說在具體“雙魚紋”線條勾勒與形態呈現上各異,但思想主旨的精神追求和核心蘊含是共通互證的。也就是說,“雙魚紋”在魚文化符號中已經逐漸形成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符號體系。

2 中國歷代代表性雙魚紋造型特征與內涵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能認識到雙魚紋在魚文化符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筆者將通過列舉歷代代表性的雙魚紋造型特征及內涵來進行分析,通過理論性地歸納與比對,進一步明晰相關文化屬性、演進特性和發展內涵。

2.1 太極魚的造型特征及內涵

太極圖被稱為中華第一圖,其形象特征表現為黑白回互、中間以S 曲線分割,形狀宛如兩魚互糾在一起,形象化地表達了陰陽輪轉,因而多被稱為“陰陽魚太極圖”,兩魚形態生動、態勢飄逸,猶如天物嬉戲,既表達了天道深邃的宗教風骨,又具象了親俗近民的道宗教義(圖2)。雌雄雙魚的形式更形象化生命化地呈現道教太極內涵意蘊,從而更生動地傳遞了其宗教教義[1]。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對生命延續的不斷追求構成了中華民族生命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那一陰一陽、一雄一雌的兩條魚永遠無休止地追逐、運動,是原始先民追求生命與生存最明確的表述。由于雙魚所蘊含的對立與和諧的形式圖展,與對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追求有著內在一致性,因此雙魚在后代的發展中一直成為追求美好愛情生活愿景的象征。

圖2 太極圖

2.2 漢畫像磚雙魚紋造型特征與內涵

受偶數觀念影響,“雙魚”形象在漢代的畫像石中的造型特征是比較多見的,這一點在漢畫像磚紋飾上得以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漢畫像磚魚紋沿襲了仰韶文化彩陶魚紋自然生動淳樸的藝術特點。其造型特征有首尾相逐式、兩魚比目式、垂直鏡映式、上下壓疊式和“同身”狀等[2]。但出現頻率較高的大多為“比目式”(圖3),兩魚的外在特征基本相同,常以對稱式構圖的形式出現。然而“比目式”魚圖趨于圖案化,造型亦較為呆滯固守,這同它用于墓葬相關。由于古人有著很強的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識,因此漢畫像磚上的圖案亦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漢代常通過吉祥物種來表達人們對現實需求的美好期許,特別與雙魚紋飾相伴的“大利宜子”“富貴”“宜子”“宜子保吉”“富貴宜子”等吉祥銘文則明確表達了人們對富貴生子、后代繁昌的愿望[3]。

圖3 “ 比目式”魚紋漢磚圖(山泉館藏 筆者拍攝)

2.3 唐三彩雙魚瓶造型特征及內涵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號稱“開元盛世”,除了經濟、政治方面外,在繪畫、書法等方面均展現出高度水準。三彩陶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色彩絢麗,富有浪漫情調,充分反映了唐人濃厚的生活意趣。在造型方面,連體雙魚瓶整體形態對稱規整,搭配合理,魚瓶口有一定厚度且魚口大張,胎體結實厚重牢固,常用于儲盛物品,實用性強。魚目、兩側魚鰭和魚尾都刻畫得生動逼真,尤其是魚目的刻畫,使整個魚瓶更添趣味性,瓶身巧妙運用魚身上的鱗片作為裝飾圖案,加上浮雕效果,顯得活潑生趣、靈動精妙。在色彩方面,整個釉面光澤透亮,黃、褐、綠三種釉色在燒制過程中相互滲透,呈現出溫潤斑斕的獨到韻味。光潤的釉面不易藏存污物,便于擦拭,既有生活使用價值,又充滿了藝術氣息[4]。

在內涵方面,唐朝推崇道教,從“太極圖”的雙魚結構不難推測出道家對于“魚”有著特殊的情感。道教中有“琴高乘鯉,成仙歸去”的說法,唐代的道教徒也深信龍為鯉魚幻化而來,認為魚和龍之間有著修行轉化的關系,因此,道家將魚視為圣物,且將魚文化與龍文化聯系在一起,再加上唐代成熟的科舉制度——“龍門”,于是“魚躍龍門”則寓意著階層跨越,魚在唐代便成為了身份等級的象征,各種魚器在唐代盛行,其中較為代表性的莫過于瓶體并列、寓意吉祥合歡的連體雙魚瓶(圖4)。

圖4 唐三彩雙魚瓶 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2.4 元代雙魚押印的造型特征及內涵

元代盛行一種以發揮憑信功能為主的實用印章,其特殊的憑信作用使得元押印具備一定形式上的設計性。圖5 為元代的“雙魚合同押印”,從造型上看,“元代雙魚押印”的形象特征呈靜止站立狀,尾部較短,身形較長,尾部常見人字尾且形狀規則[5],站立的魚兒似兩位相互合作攜手共進的伙伴,通過擬人化的藝術語言,在結構形態上加以區分,這種區別化表現手法進一步彰顯了這種差異化,使得整體印文形式更具創新性。從內涵上看,顧名思義,“合”可以理解為一種融洽的搭配關系,“同”則表示和對方意見達成一致,故常用于商業的合同簽訂。借助“魚”與“余”的內在關聯,即象征年年有余富貴有余之意,兩魚共用魚身卻又一分為二不完全對稱,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陰陽的概念,象征著合作共贏和而不同的思想觀念。由于當時楷書較隸書更為清晰且文字已呈現出逐漸簡化的趨勢,因此魚身部分一般會使用字體楷書作為入印,與留白的布局結合,形成了一種畫面圖文相輔且獨具形式美感的風格特征。

圖5 元代“雙魚合同押印”原印及印拓(山泉館藏 筆者拍攝)

2.5 民間美術中雙魚紋造型特征及內涵

雙魚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吉祥紋式,現如今也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如民間常見的有剪紙、木版年畫、窗扇木雕、家具圖樣、新房裝飾、掛件配飾、食品紋樣等。在造型特征上,民間美術中的雙魚紋常以具象直白、通俗易懂且密切聯系人們生活的形式出現。伴隨其特有的屬性特征,雙魚在民間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也有著最廣泛的現實應用,融入在各個時期、各個族系、各個社會風俗之中?!半p魚吉慶”是民間剪紙等工藝美術經常表現的主題之一,表達了勞動人民期盼富貴有余、興旺發達、多子多福、愛情美滿的樸素愿望以及期求生活喜慶的精神文化需要。如南京剪紙大師張方林先生剪紙作品《雙魚圖》(圖6),用自己的剪紙技藝對“雙魚”這一傳統民間工藝主題進行了創新,創造了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6]。在內涵方面,雙魚在民間的形式常伴有吉祥、富裕的含義,它浸染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理念,又傳達著華夏民族的“文明火種”和“文化元素”,是根系豐茂、生長久遠、影響巨大的一個精神譜系符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明價值、藝術價值和生活價值。雙魚是一種流行于世界各國、流傳于人類生活體系、流淌在文明江河的精神符號,有著淳樸的民間特質,帶著濃重的鄉土情懷感,是超越語言體系、突破審美差異、超越民族、跨越時空的文化符號,有著極強的藝術穿透力。

圖6 張方林先生剪紙作品《雙魚圖》

3 傳統雙魚紋在“非常魚”概念視覺形象中的 應用

為了進一步論證傳統雙魚紋與現代設計的關聯度,筆者提取研究生期間的學術課題——“非常魚”中的概念設計過程,來進一步闡述雙魚紋在現代設計中的轉化,通過當代扁平化的圖形設計風格與傳統雙魚紋結合[7],力求創作出符合大眾審美追求、有思想性、藝術性及具備時代精神特質和價值理想的作品。

“非常魚”的選題來自《道德經》中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眼里,“道”含有規律、秩序的意思,其中,第一個“道”是名詞,泛指宇宙中的一切自然之道、萬事萬物在各自位置上的運行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指代解釋、交代、澄清的意思。第三個“道”的意思跟第一個“道”無異。而“魚可魚,非常魚”——第一個“魚”則指的是名詞,泛指自然界中生物屬性的魚的統稱,第二個“魚”是魚的文化延展,有“漁”(捕魚)、“余”(有余)、“愚”(若愚)之意;整句話“魚可魚,非常魚”的意思是能夠表達出來的魚,就不是永恒的魚。其概念想表達動態的、多元化和異質性的觀念,希望挖掘魚文化的內涵,以傳統魚文化為線索或元素,進行鏈通性的新延展或一脈相承的再設計。

3.1 “非常魚”概念形象設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老子所表達的意境相通之處是:“非常魚”想表達的也是一種脫離了魚的自然屬性的概念魚,希望更多地探索“非常魚”多維動態的概念?!暗馈迸c“魚”的屬性相通,通過《道德經》中的“非常道”理論與魚紋文化內涵的關聯,讓人不禁聯想到道家陰陽和“雙魚紋”中陰陽的概念淵源,具有一定的精神呼應和內涵融合,而通過前文所分析的歷代雙魚紋造型特征與文化內涵,筆者對“非常魚”的概念形象進行了系列的設計嘗試。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對課題的理念梳理及“非常魚”的名稱推敲,發現“非?!钡淖中问翘烊坏碾p魚形,左右對稱,通過圖形的歸納剛好能夠結合雙魚的外形形成一個極具辨識度且文化內涵深厚的形象設計, 故初步想法定為用“非?!弊趾碗p魚同構來進行創作,通過“非?!弊值摹半p魚”對稱字形及寓意來體現“非常魚”的概念,“非常魚”概念形象的初稿設計,圖形視覺指向性明確,造型特征正形似兩條齊頭并進的魚,負形為文字“非?!倍止灿霉P畫,增強了“非常魚”的識別性,且圖形整體為魚形,宛如一位身姿挺拔意氣風發的戰士,展現了“非常魚”的課題特點與時代精神。

初稿制作出大致效果后,若想要加入“非常魚”的理念中靈動活躍的一面,此時的標志外形還是有些稍顯笨拙且整體的視覺流暢度不夠。如何讓整個圖形在保證字形美感的基礎上又能保留傳統圖形的文化意蘊感,這是下一步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問題。

為了提高標志的視覺美感,筆者將標志的筆畫和外形進行重新調和,將原有的線面形式嘗試線性替換,結合傳統紋樣的方圓變化與漢字的方圓結構統合起來,文字“非?!痹诒A魧ΨQ形式的基礎上進行字形的變化,這樣字形的組合就構成了魚的外形,加強了標志整體的視覺流暢度。

標志通過調整后雖有所提升,但反復斟酌后感覺魚的造型識別度有所下降,單單文字“非”分開共用“?!辈荒芎芎玫伢w現“雙魚”的造型特征。為了加強雙魚的特點,標志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整合,保留了雙魚的形象特征,兩魚對稱,適當地調試線條粗細,將“非”與“?!蔽淖滞瑯?,使標志在形式上更為簡潔、歸納、靈動(圖7)。

圖7 “非常魚”標志設計形成過程

標志文案部分“非常魚可羨,非常道莫言”,是將道德經中的“道可道非常道”與《莊子》中的“羨魚”典故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結合在一起,將老子與莊子的大智慧融入其中,極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高度。

3.2 “非常魚”概念視覺形象的輔助圖形

“魚水丹田”紋為“非常魚”概念視覺形象的輔助圖形,是將“非常魚”的概念更深層次的拓展延續,為“非常魚”多維異質性的觀念設計奠定了有力的基礎。其靈感來源于傳統雙魚圖案“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兩魚同向交合,創意特色表現為整個設計沒有一絲多余的圖形,是圖形與圖形之間非同尋常的巧妙融合,并遵從設計在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追求文化性、藝術性與時代性的出發點,將傳統魚文化中的元素與時代結合,旨在展現中華文化之美并創作出與時俱進的作品[8]。如圖8 所示,紋樣由4 種主要造型元素構成,分別是“連魚紋”“連水紋”“連丹紋”“連田紋”。這4個字每個字都有獨立寓意,并組成兩個關鍵詞,即“魚水”“丹田”?!斑B魚紋”,“魚”與“余”同音,有余的含義,魚兒左右、上下相連,連綿不絕,象征年年有余、延展深遠。

圖8 “魚水丹田”紋單色線稿設計(筆者設計)

“連水紋”,水是萬物之源,生生不息,水文化中也蘊涵著“以柔克剛”“柔中見剛”的精神內涵。所謂“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就是對水的品性的贊揚。水紋是我國古典傳統吉祥圖案之一,一方面蘊含著深厚的美學價值,另一方面也體現著厚重的文化內涵。

“連丹紋”,文字“丹”則寓意著主動、樂觀、真誠、尊貴,象征著誠心、忠心、心地赤誠、忠心耿耿等。用“丹”的文字結構與“魚紋”同構,左右上下相連,連綿不絕,象征丹心有余。

“連田紋”,“田”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或是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用“田”的文字結構和曲線的水紋同構,田野以水灌溉就是沃土,預示著收獲和希望。

關鍵詞“魚水”,意謂魚水情深,魚兒離不開水,形容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關鍵詞“丹田”,從來養生家都很重視丹田,把丹田看得很神秘,把練功的希望都寄托在丹田里。武術家說:“練成丹田混元氣,走遍天下無人敵?!备璩艺J為:“歌唱能用丹田混元氣,聲音洪亮力不疲?!钡ぬ镆步小吧T”,又叫“命門”,所以代表人的“精氣神”。

結合時下流行的健康中國概念,筆者提取2008 年奧運會中的五環五色進行調和搭配(圖9),圖形規整秩序排列,所有魚頭呈紅色,寓意紅運當頭,詮釋了健康中國的主題,因此“魚水丹田”紋象征著永恒、博大、精神和希望。

圖9 “魚水丹田”紋奧運五色設計(筆者設計)

4 結語

“雙魚”植根于中國傳統魚文化中,并貫穿于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風俗習慣、道德禮儀等各個方面。在當代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已逐漸向精神文化需求轉化,雙魚紋作為魚文化中的代表性圖樣,在現代設計中能不斷給予設計者創意啟迪,對豐富作品的文化內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將藝術設計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加入具有創新性的時代性元素,將靈動的藝術創作實踐與厚重鮮活的現實生活相融通,才能引發更強烈的共鳴與更豐富的解讀,讓“雙魚”文化承傳過往、活在當下、輻射深遠,成為富有時代性、活力感、大眾性的文化符號。

猜你喜歡
魚水
紀念建軍95周年
李騰雙
相思
淺談“三清”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彼岸花開
五律·立夏風濤勁
黨群“魚水”關系從哪里來
陋室有魚
“莆田系”與百度的魚水情
南歌子·“七一”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