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人園林“禮序”視角的現代住區景觀空間設計

2022-02-11 09:01游欣宇余翰武
湖南包裝 2022年6期
關鍵詞:住區文人景觀設計

游欣宇 余翰武*

(湖南科技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文人園林不僅客觀真實地反映中國歷代文人的生活態度與藝術品鑒,將歷代文人所領悟到的設計哲學運用其中,也折射出所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和文人志士與能工巧匠的智慧。作為幾千年來深受古代帝王青睞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五?!敝坏摹岸Y”早已完全滲透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早已表現在各個領域的各個方面,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禮”主要體現在園林的布局與建筑空間的營造上[1]。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住區景觀設計都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應用其中,住區景觀無論是設計手法還是設計理念都愈發豐富,中國古典園林深受文人影響,且文人園林追求的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也與現代人居環境理念相契合,文人園林中所體現的秩序、和諧、歸屬等理念對現代住區景觀的設計實踐極具參考價值。

1 文人園林空間中的禮序理念

《禮記》云:“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痹催h流長的“禮”文化附著在各個文化領域中,其富含深意的文化內涵也表現在文人園林空間中。中國人的空間序列感很強,強調層次,這和儒家思想中追求“禮”所造成民族心理上的封閉性有直接關系[2]。在文人園林中,表現在空間的相對封閉和形態的內斂上,空間布局中也受到傳統民居“三進式”形式的影響,有強烈的空間序列感和層次感。如在網師園中沿著園內序列空間依次行進體現了傳統三進歸家的禮儀模式,增強了整個游賞過程的樂趣[3]。在空間的層層遞進中,將中國傳統“禮”文化中的等級秩序、居住禮儀及家族的親情觀念融入到園林的營造中。以“門”為界面,即“府門、坊門、宅門”的3 個空間層次來呈現傳統的門第禮序?!伴T”與“門”之間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每個空間有各自的主題和表達方式。從登府門至入宅門,空間層層遞進,形成空間的秩序和“禮”上意義的遞進。

1.1 文人園林府門空間里的秩序理念

府門知禮,秩序的井然是文人園林空間中“禮”的保證?!爸刃颉痹谥袊鴤鹘y禮文化中一直受到人們的肯定與推崇,無論是為人、處世、從業甚至治國等都需要遵循秩序的原則。傳統文人園林在手法上提倡“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山水觀,但在整體布局方面仍受儒家世俗禮法的影響,其建筑及庭院常以尊卑主次遞進的方式運用中軸線進行布局,在自然中追求秩序[4]。從整個園林的視角來看,通過府門、坊門、宅門層層遞進的方式,來構成整個園林上的“禮”的秩序(圖1)。

圖1 文人園林三個空間層次

西周開始“禮”元素就逐漸用于建筑之中,包括墻、道、門、堂的用料、材質、色彩等都受禮制影響,成為界定尊卑等級秩序的符號之一[5]。作為園林的主入口空間,府門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受“禮”的秩序理念影響。府門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空間界面,劃分園內園外兩個空間,更多的是彰顯了園主人的身份地位與美學內涵,還反映了內外、上下、賓主有別的“禮”的精神。

1.2 文人園林坊門空間里的和諧理念

中國古代美學屬于古典主義美學,其在美的形態上主張和諧美,文人園林也不例外。作為府門空間與宅門空間相過渡的景觀空間,公共庭院與靜謐坊巷相互穿插,一步一景的坊巷中透露著文人園林禮序空間里的和諧理念。和諧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對自然與社會發展變化所追求的理想目標,是中華傳統禮文化的精華,它貫穿著傳統禮文化的發展,是人們所追求的美好事物與處事的價值觀、方法論。文人園林空間中處處都能體現著“禮”的和諧理念,如園林中人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建筑與園林景觀的和諧、園內景物與院外景色相和諧等一系列的和諧理念。

1.3 文人園林宅門空間里的歸屬理念

文人的“出世”與“入世”情懷集合于一座小小的緣緣堂上,則又使緣緣堂少了一份享樂之娛、多了一份家國情懷[6]。作為住區空間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宅門空間承載著一個家庭群體的共同記憶,家族文化的傳承、禮序空間的營造與引導使得人們對家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一直以來,傳統禮文化中都非常重視維系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層層圍合的空間中歸家,私有庭院作為層層空間中的主干既是歸家行為上的需求,亦是精神情感的寄托,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價值。宅門內每個家庭都是單獨的個體,但在空間中的“禮”上都蘊含著獨具特色的家族精神,而這種家族精神以歸屬感與認同感的理念體現出來。

用創新、批判的精神從文人園林中汲取可以運用到現代景觀設計的造園精髓,創作出屬于具有文人園林特色的當代景觀,對提升住區景觀設計質量具有關鍵影響[7]。在傳統文人園林的空間模式中,歸家時經過典雅有序的府門空間,體會歸家的儀式感與尊貴感;再經坊門空間,典雅和諧景觀營造出詩畫意的視覺體驗;最后入宅門回到具有強烈歸屬感的宅門空間,完成歸家的三大禮序,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歸家禮序與中國人對“家”特有的人文情懷。繼承傳統文人園林造園理念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園林設計手法來表現典雅質樸、寧靜淡泊的文人韻味,是對文人園林進行的創新性探索[8]。從禮序空間營造角度出發,住區空間設計序列化,會讓固有的住區空間被注入新的活力,逐步摸索出全新的住區景觀設計方案,也能充分彰顯傳統“禮”文化的價值內涵。

2 文人園林“禮序”在住區景觀空間設計的運用

金沅瑞府項目位于懷化市鶴城區盈口鄉湖天橋村和紅星村等區域,東臨萬達廣場,西鄰錦繡南城,南鄰南環路,北鄰岳麓青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周圍基礎服務設施完善,社區功能較為齊全。項目地勢北高南低,南北端高差約為11.5 m。

懷化古稱“荊楚之地”,歷史悠久,孕育了五溪文化、商道文化、稻作文化等豐富的地域文化,屈原、李白、沈從文等古今文人在此也留下了眾多詩詞佳作,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優秀的文人園林文化融入到金沅瑞府住區景觀設計中,不僅能助力營造城市的文化氛圍,彰顯居住者的文化內涵,也能提高住區景觀的發展質量,進而形成獨具文人特色的住居景觀設計。同時項目地塊北高南低的地勢現狀為空間的劃分與禮序層次布局提供了天然的地理條件。將文人園林空間中的禮序層次與現代住區景觀設計相結合,在繼承文人園林空間里層層遞進的歸家禮序的前提下,將文人園林禮序層次中的秩序、和諧、歸屬等優秀理念輔以現代的景觀設計手法,以“門庭有秩”“笙磬同音”“同堂同樂”的禮序方式在住區景觀空間中表現出來,通過空間結構的次序、園林景觀的起伏變化、府門、坊門、宅門的過渡,從而打造蘊含文人園林“禮序”文化的現代住區景觀空間。

在空間次序上,以景觀空間中不同的界面來進行空間的劃分與界定,并通過“府門、坊門、宅門”來進行文人園林禮序空間與園林禮制的呈現?!耙桓M”(圖2)的模式使得居住者在整個歸家過程中通過禮序空間的層層遞進關系來感受文人園林的禮序文化。將文人園林典雅的“禮”融入到了小區的住區景觀中,用景觀空間的層次感與遞進感來烘托居住者的歸屬感,并在每一進禮序空間的過渡上采用抬高的方式進行處理,寓意著“步步高升”。

圖2 “一府三進”

2.1 府門禮序——門庭有秩

一進府門。在府門禮序中,其反映的不僅是府門裝飾造型上禮的秩序,亦是府門身份等級象征秩序的一種體現。府門空間的大門不僅是整個住區景觀的主出入口,還是府門空間的標志性符號,府門是整個住區與外界的界面之一。雖然作為主出入口的府門具有交通與疏導、保護與阻隔、識別等眾多實用性功能,與二進坊門空間相比,其象征意義則更為重要,發揮著區分內外、尊卑、名分的等級標志的功用。府門空間作為住區面向外部城市空間的界面,既是住區景觀空間中重要的空間構成要素,也承載著城市開放空間轉換到住區封閉空間的轉接功能,具有藝術與功能的雙重屬性[9]。

從藝術角度而言,門庭上空間的有序遞進與空間里裝飾元素的有秩設計都是文人園林“禮序”的秩序理念在住區景觀中的現代表達方式。府門(圖3)作為主入口禮序空間,將文人園林大隱于市的居住理念與高雅的文化情懷運用其中,府門兩邊輔以迎客松、山石景墻裝飾,府門內部采用抬高處理,左邊樓梯細部刻畫的祥云紋寓意“青云直上”,方寸之間彰顯文人禮序。通過墻體、圍欄等實界面和鋪裝、植物等虛界面的空間界定及引導作用,與石景、水景、照明夜景等景觀細部點綴,共同營造一個將文人園林與現代景觀設計融為一體具有秩序美的住區景觀空間。而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宅以門戶為冠帶”,府門作為整個住居小區的臉面,無形之中反映了居住者的身份地位、文化品格、美學思想等。受地形高差影響,小區整體高于城市外部空間,結合障景手法將府門與內部景觀空間形成遮擋關系,從而營造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景觀氛圍。府門內加入3 層的室內空間,使其具有接待、會客、休憩、賞景等功能,大氣恢弘的府門不僅將城市外部空間與住區內部空間進行過渡,表達出禮序空間中的內外、上下、賓主有別,還能從側面反應居住者的品位修養與身份的尊崇,亦是待人接物一種重要體現。

圖3 府門

2.2 坊門禮序——笙磬同音

二進坊門。將文人園林中禮序空間里的和諧理念加以現代景觀設計手法來營造坊巷空間“笙磬同音”的景觀意境,即園中人與自然、構筑物與園林景觀以及鄰里之間和諧意境的營造。人與天地自然相和諧一直都伴隨著文人園林的發展,計成先生的《園冶》中提出了“雖為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原則,認為在園林的建造過程中不能脫離自然,在園林的生活中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尊重自然的造園理念與當代的人居環境理念不謀而合,對現代景觀設計影響深刻。文人園林由建筑與園林景觀構成,建筑與園林景觀的和諧是指在保證建筑實用居住功能的同時,將其與園林景觀融合起來,而不是將兩者獨立起來看待,在園內有意識地營構自然生態,進而構筑富有文人寫意的“城市山林”;園內景物與院外景色相和諧是指在文人園林設計、建造及后期的居住游賞中,應結合整個園子的周邊環境來看待。設計、建造時結合周邊環境地勢,在尊重自然的條件下做到與周邊環境相適。居住游賞時“借”自然之景結合園內的景色進行景觀營造,即“巧于因借”[10]。

在對坊巷空間進行設計時繼承了文人園林“天人合一”的園林哲學思想的同時,秉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發展理念,借鑒文人園林美學空間的營建技巧,有意識地在住區景觀中去營構自然生態,從而營造帶有文人趣味的“城市山林”空間;在景觀構筑物的設計配置上結合文人園林的詩畫意,輔以現代景觀營造的新方式,如利用景觀音箱播放笙磬琴瑟之音,共同來打造構筑物與園林景觀的和諧意境。在學事節點的坊門入口處(圖4),以文人園林中山水元素為文化依托,以現代設計手法進行轉譯表達,入口處的景墻采用半透式的設計,將障景與漏景相結合,既能將前方入口景觀與后方建筑相隔開,與后方建筑形成遮擋關系,又能完成兩個空間的過渡,從而達到景觀滲透的效果。入口巷道兩旁對稱竹景與景墻搭配,在保證景觀和諧的基礎上形成了強烈的景觀引導性與歸家禮序。與傳統文人園林相比,現代住區景觀不再是為園中一戶人家服務,而是服務于整個小區的住戶。住區景觀的富有文人趣味景觀環境以及景觀氛圍承載了中國人骨子里“街坊鄰里,守望相助”的文化觀念。入口左邊設計了半開敞式的景觀茶亭為鄰里間提供了舒適的休憩交談環境,茶亭上富含深意的“禮”文化詩文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居住者,進而形成鄰里之間和諧融洽的相處模式與具有價值認同與歸屬感的文人禮序空間。

圖4 學事節點入口處的景墻

2.3 宅門禮序——同堂同樂

三進宅門。禮制在中國傳統社會里有著深刻的意義,它由一系列的禮儀形式和制度組成,約束和指導人們的行為活動[11]。在過宅門空間中的景觀設計中有意識地去營造與引導人們對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以宅的形式進行家族文脈的傳承與延續。宅院內具有個體特色的景觀小品或構置物能夠凸顯出居住者獨特的景觀文化意境和家族精神內涵,景觀文化意境和家族精神內涵是相互作用的,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來增強居住者對宅院空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宅院內景觀空間的表達上,不同肌理不同材質的景觀組合能給人不同的景觀體驗,通過提高宅院景觀質量,豐富宅院內小品的文化內涵與細節,從文化與景觀的雙重角度對宅院空間景觀進行營造。隨著空間的層層遞進,宅門內是一處相對私密性、內向型的封閉空間。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家族情懷,對于家的歸屬感也是與生俱來的,家以宅的形式來體現,宅因家的存在而存在,來承載家族的聚合與傳承。家族的個體差異性也導致了宅院景觀的多樣性,但不變的是,在宅門內的景觀空間里,家族文化主要以植景、構置物及裝飾元素等景觀形式來體現。如宅門上方的一方匾額(圖5)既做到了標榜門風,又將書法藝術、建筑景觀融為一體,是家族文化的直接表達。各個院落匾額均采用定制,在保證了整個住區景觀相對統一性的前提下也尊重了各個家族文化的個體差異性;墻體與林木的圍合形成一方有天有地的空間,在繼承傳統文人園林植景、裝飾元素寓意的基礎上,對植物、裝飾進行重新設計搭配,亦或是對園內小品進行規劃設計,以新形式、新技術、新材料的方式重新融入到景觀造園中,營造出歸屬領域與家的韻味,讓文人園林禮序空間中的同堂同樂在新時代的住區景觀空間里找到一種新的情感契合與文化傳承。

圖5 宅門及匾額

3 結語

文章通過金沅瑞府住區景觀設計實例,分析闡述了文人園林禮序文化在現代住區景觀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與延伸,探討了文人園林造園藝術在現代住區景觀設計中發展與創新的途徑,從而為打造具有現代審美要求的住區景觀空間設計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在新時代背景下,重新解讀文人園林,將文人園林住區景觀空間做到功能與美感并存、文化與材料結合、傳統與現代交融,在優化住區景觀的前提下,把握時代脈搏,進而塑造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功能需求的住區景觀環境。在住區景觀設計發展的道路上,通過對傳統園林的造園精髓進行深入學習與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難想象,站在新時代的視角下提煉出帶有中國特色的住區景觀設計內涵,才是當代中國住區景觀真正的發展趨勢,也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歡
住區文人景觀設計
作 品:景觀設計
——《勢能》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古代文人的雅號由來
文人吃蛙
混合功能住區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影響初探
基于最小開發單元模型的住區緊湊度測算與評價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明清鼎革之際文人不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