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學單下的語文課堂目標研究

2022-02-19 08:49駱愛紅
文理導航 2022年1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目標教學模式

駱愛紅

【摘 ?要】思維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深度學習,教師應該恰當選取有助于學生思維開發的教學模式,并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設置。思維導學單模式強調圍繞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語文教師應該做好對這一教學模式的研究,充分發揮思維導學單的應用價值,恰當設計課堂目標,為實現教學目標采取科學化的實踐方案。

【關鍵詞】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語文課堂;目標

一、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概述

思維導學單是基于導學案與活動單優化發展形成的先進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有效保留了導學案及活動單的優勢,同時彌補了導學案與活動單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思維導學單的核心是開發學生大腦思維,強調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大腦思維的發展水平進行導學過程的預設,然后利用導學、思考、領悟等實踐過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學生的思維變得越來越縝密。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一堂課程的完整流程,具體涉及制定課堂目標、開展思維導學、設計思維導圖、提出和解決問題、布置作業這幾個步驟。在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并有效安排課堂教學流程,從而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個體發展,確保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在正確教育目標的指導之下安排教學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使學生全面投入課程實踐,感受思考、探究的樂趣。

二、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下的語文課堂目標

思維導學單結合學生的思維方式,恰當設計導學過程,并利用導學過程,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思維,使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構建新鏈接,然后借助思考、領悟、探討、表達、展示等多元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縝密與完善。在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教師應該明確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從而為后續教學流程的確定指引方向,保證語文課堂的實施效果。第一,知識目標。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目標,利用思維導學單模式開展語文教學同樣要求學生達成基本的知識積累和消化理解目標,為學生深層次地探索和知識應用打下基礎。第二,能力目標。這里所說的能力目標側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思維導學單應用的根本是激活學生的大腦思維,讓學生在踴躍思考探究中得到潛能開發,收獲個體化發展。第三,思想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這一目標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投入到語文課堂中,增長學習動力,感受思考探究的樂趣,養成與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質,收獲個性創造的良好體驗。

三、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下的語文課堂實踐策略

(一)合理設計課堂目標

教學目標設計是制定語文課堂教學方案的前提,也是指導后續語文課堂教學中各項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核心任務主線,強化其優化設計是構建有效課堂的第一步。同理,在基于思維導學單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來輔助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高效開展期間,也必須在課程教學之前對課堂教學的目標進行優化設計,保證可以從宏觀視角為整堂語文課教學的開展筑好思維的“籬笆”,避免課堂教學活動出現“越界”而影響最終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實際上,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指向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課堂目標的設計是開端,也是后續教學開展的指南。只有確保目標設置的合理性與準確性,才能順利推進教學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和鍛煉,最終保證目標的實現。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密切聯系語文教學內容,學生現階段學情,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及根本要求等,同時要注意尊重學生個體在語文學習水平、智力等學習特征方面的差異性,兼顧不同的層次,考慮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科學制定符合思維導學單這一全新教學模式基本要求及規定的課堂教學目標,保證可以在目標指導之下優化后續教學,為后續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教學《背影》時,教師可以遵從三維目標設計理念,從緊密聯系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基本學習規律及習慣和喜好等出發,保證學生通過本堂課的語文學習活動促進他們核心素養的順利養成。在這一教學目標設計思路的指引下,最終可以確定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認真體會父子情深;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掌握基礎字詞及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掌握事件六要素,提高概括能力。2.過程與方法:學習文章的人物描寫方法和技巧,感受樸實的語言表達風格;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理順文章思路;感知文章描寫的價值和描寫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珍愛親情,理解與感恩父母,積極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上述三維語文教學目標本身同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內涵及要求之間有非常強的聯系性,保證學生可以在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設計問題思維導學

“思”源于“疑”,有“疑”方可深思,深學,能夠避免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出現淺學或淺思問題而影響最終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同理,將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融入語文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巧妙地設計一些引導性、啟思性等有利于促進學生深思或深學的問題,保證借助這些問題的設計促進他們高效學習??梢哉f,思維導學是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第二環節,為了確保實際的指導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合理設計問題的方式達成思維導學目標,啟發學生帶著問題投入閱讀與理解,同時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思路梳理與綜合歸納。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具備指向性和研究思考價值,讓學生不會感覺知識學習過于枯燥乏味。

例如,教學《背影》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音樂作品《父親》,讓學生在聽完音樂之后表達自己獲得的信息和從中感受到的內容。這樣的問題可以帶動學生進一步思考。在這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與文章相關的思考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深入閱讀與思考,養成熱愛思考的良好習慣。同時,在問題啟思下可以促使學生在不斷思考的同時,幫助他們對文章內容及核心主題思想等核心語文知識形成深刻的認知,以及有效促進他們閱讀理解力及其他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恰當運用思維導圖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多采取講授式教學模式輔助學生理解相關閱讀知識,卻沒有考慮如何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大膽質疑,幫助他們高效掌握語文閱讀知識。而在應用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創新應用思維導圖、概念圖等輔助他們思考的工具,就可以更好地輔助他們高效理解閱讀知識。其中思維導圖是重要的思維工具,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當然也是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思維導圖和語文學習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分析與總結知識點,把原本分散的知識點連接成一個整體,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和閱讀能力得到綜合發展。運用思維導圖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需要提升教師的指導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例如,教學《背影》時,教師可以在完成思維導學之后引入思維導圖工具,并讓學生利用這一工具投入后續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每個小組針對文章開展交流互動,剖析文章中涉及的人物、環境、故事情節等信息,然后把重要知識點制成思維導圖,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想象力與思維發散能力。在學生利用這一思維工具對這篇文章中的核心知識框架進行自主繪制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也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

(四)指導學生勇敢質疑

在以生為本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進一步保證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融入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徹底打破以“師講”或“師導”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的束縛,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自主思考,尤其是要善于借助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進行大膽質疑。因為激勵學生大膽質疑是促進學生能力和思維提升的重要環節,可以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也能避免學生過度依賴教師,影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課程學習中,教師要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給學生充分的表達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認可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并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增進彼此的關系,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學《背影》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讓學生回顧所學內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質疑,并在全班的討論中進行解決。比如,有的學生提出:既然文章刻畫的是父親的形象,體現的是父愛的偉大,那么把題目換成《父愛》或者是《父親》,是不是比《背影》要好?在學生提出了疑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暢所欲言中提升學習能力和深入思考水平。因為只有學生會提問,才能反映出他們在語文閱讀活動中進行了深入思考,這也是保證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順利融入語文課堂的一個重要條件。

(五)注意語文作業布置

作業的布置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也是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為了確保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教師應該在作業布置方面加強研究,確保作業安排能夠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這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挖掘自身思維,從而促進課堂的拓展延伸。這就需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從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作業量等多方面進行優化設計,保證作業設計趣味性的同時,滿足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發展及語文核心素養順利養成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背影》的學習結束之后,為了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以下作業: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曾經被父親的某些行為感動過?可以描述一下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嗎?是否也可以和文章作者一樣用語言描寫出來,體現出你對父親的情感。這樣的作業貼近生活,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有助于學生思維素質的發展。

四、結束語

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高度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強調把側重點放在對學生大腦思維的開發上,也就是借助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和縝密性,為學生學好語文及完善綜合素質打下基礎。思維導學單教學模式和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合是語文教學改革的要求,也將大大優化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模式,不過需要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恰當設置課堂目標,優化各個流程設計,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曉軍.任務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9(03):111-112.

[2]段愛文,郭海青.初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23):61-62.

[3]賀培啟.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9(51):58.

[4]冶貴發.談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多媒體的實踐與感悟[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66-167.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目標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巧用應答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實效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淺談游戲化教學提升低年級語文課堂實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語文課堂生成資源運用例析
“表現性”語文課堂風景——建甌市東峰中學課改觀摩側記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