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

2022-02-26 22:15劉偉兵
青海社會科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現代文明中華馬克思主義

◇劉偉兵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的重大理論觀點?!皟蓚€結合”是唯物史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歷史態度。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第二個結合”的維度。目前,學界主要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意義、路徑、實踐探索三個方面開展了研究,并取得了諸多成果。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意義方面,有學者認為兩者相結合具有重要的文明意義,能夠為“澄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文明的關系提供了新的啟示”[2]。也有學者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維度探討了其時代價值,認為兩者相結合“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能為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提供文化資源”[3]。還有學者認為兩者相結合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應有之義,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自身現代化的需要”[4]。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如何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路徑分析,有學者將其看作是“一個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的歷史進程,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5]。也有學者從兩者思想文化互動發展的維度,去探討相結合的路徑,認為兩者相結合“實質上是不斷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之實現創造性轉化發展的過程,由此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系列思想理論成果”[6]。還有學者則強調兩者相結合中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認為“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方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優劣甄別,用反思性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揚棄的方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合理性地選擇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踐方面,有學者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對兩者相結合的實踐探索,認為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始終關切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8]。也有學者在梳理中國共產黨探索兩者相結合的百年實踐歷程基礎上,分析了新時代兩者相結合的原創性和全面性,即“以新發展理念揚棄樸素辯證與尚和中庸的思維方法,在自我革命中賡續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優秀傳統,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中發展了天人合一、社會大同的社會理想,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踐行天下為公、命運與共的天下情懷?!盵9]

在學界諸多研究成果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深入到兩者相結合的內容層面,尤其是在思想觀念最核心的價值觀內容上,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從而把握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中國化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現代化的理論進路。

一、兩個價值觀相結合的內容體現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就是作為先進性科學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在結合中國具體實際的情況下,通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普遍性與特殊性、世界性與民族性的有機統一?!爸袊伯a黨近年來所進行的反主觀主義、反宗派主義、反黨八股的整風運動,就是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革命科學更進一步地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起來?!盵10]23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價值觀去蕪存精地再認識、再闡釋、再建構,也是馬克思主義及其價值觀在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價值觀的合理因素后進行的自我調適。

(一)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表現為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在滿足中國人倫理關系的價值需求中實現了中國化。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生成和發展是基于傳統中國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反映的是中國社會的倫理價值需求。其中,從“五倫”的總結到“五?!钡奶岢?,是從人的基本倫理關系出發以價值觀的建構形式規定人的倫理價值需求。這種倫理關系的價值規定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演變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中國化就是要適應中國人倫理關系中的價值需求。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體現“家國一體”的倫理結構,彰顯家國情懷。傳統中國最大的倫理結構就是家國一體,認為國是由家組成的。雖然進入現代社會以后,在家與國之間形成了新的社會共同體,個體的獨立性也日益彰顯了出來,形成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的現代倫理結構,但是在強調個體、社會、國家層面的價值觀遵循時,注重通過公民個人、家庭踐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通過家庭培育個體、社會、國家層面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也是非常必要的。

因為現代中國的國家形態和社會形態最基礎的單元依舊還是家庭,而個體最初社會化的共同體也是家庭。血緣關系作為自然關系的一種,在現代社會依舊是最初的關系,其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倫理結構展開的過程。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仍然要注重家風、家訓、家教,培養家國情懷,通過家庭教育以達到對個人、社會、國家層面的價值觀的有機統一。這就成為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達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關鍵?!凹绎L家教是社會治理中最顯而易見且廣泛深刻的德育教化方式,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根基和重要抓手?!盵11]

此外,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對中國人的倫理關系的主張,也表現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對國家、社會、父子、夫妻、朋友、同事等不同倫理關系的價值規定中,表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上。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觀結合,就是要繼承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倫理指向,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現代倫理關系的重構。這種對倫理關系與結構的重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相結合實現中國化的倫理體現。

(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還表現為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在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下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叭柿x禮智信”作為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核心內涵,可以看作是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凝練表達?!霸谥腥A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盵12]“仁義禮智信”作為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和凝練表達,起到了錘煉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作為對個人價值規范的規定,“仁義禮智信”具有超越歷史、超越時代的價值貢獻,是中國人的價值標識??梢哉J為,“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具有民族性特征的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提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價值范疇。而且,相比較于“三綱”在傳統中國的封建制度中異化為一種單向服從的政治倫理,“仁義禮智信”依舊保持著對個人發展的重要價值引領作用。這也是在近代中國的轉型過程中,許多思想家秉持“三綱”不能留,“五?!辈荒軄G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中國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過程中也要體現對“仁義禮智信”的繼承、發展和創新。這是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體現。當然,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對“仁義禮智信”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場去蕪存精的現代化進程,也是發揚“仁義禮智信”內在的永恒價值因素,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進程。

其一,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仁”的價值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表現在現代社會中要提倡對他人、他物的仁愛?!叭省本褪且獝廴?,就是要將人放置于主體地位。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中國化的過程要實現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現代化,要在兩個價值觀相結合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體現以人為本,在具體的價值觀中體現愛人的價值向度。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會培育出文明、和諧、友善等價值觀,彰顯“以人為本”和愛人的價值取向。所以,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在“兩個結合”中的現代化,就是要根據時代要求“賦予‘仁’以新的時代內涵,就是:‘仁愛、人道、和諧’,既體現民族特色,又富有時代精神?!盵13]

其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義”的價值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表現在現代社會中要提倡正義的價值規定。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的“義”有著幫助他人見義勇為、為國為民的“俠義”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大義”,是任何時代都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其中,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義”,還具有正義、道義的現代性內涵。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義”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法治中。法治的“義”既要體現法律的公正,又要超越法律,表現為日常行為中的責任倫理。

其三,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禮”的價值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表現在現代社會中要提倡禮貌、文明的價值規定。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岸Y”是中華文明的法哲學,是中國之所以成為中國的重要價值規范。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禮”在馬克思主義及其價值觀批判繼承后的現代化培育過程,就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表現為講禮貌、樹文明的文明價值觀。不僅如此,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禮”的現代化踐行,還要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其他范疇建構起一個可以踐行的現代禮儀,在禮儀的踐行中彰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等其他價值范疇。

其四,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智”的價值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現代社會中表現為要大力提倡崇尚科學理性的價值規定。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的“智”的價值觀是判斷是非的價值范疇,體現為對智慧、道德判斷力的推崇。在現代社會,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既要堅持發展“智”作為一種道德判斷力和智慧的價值推崇,更要傳承近代以來對科學理性的弘揚,提倡現代科學理性和科學技術的價值取向。

其五,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信”的價值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現代社會中表現為要大力提倡誠信的價值規定。孫中山在探索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在近代中國的轉型時,十分推崇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信”的價值觀,認為中國古代的“信”的價值觀具有天然的“契約精神”,極其符合現代商業對誠信價值觀的需要。在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相結合的過程中,同樣也要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一諾千金”“民無信不立”等“信”的價值內涵,豐富現代社會誠信的價值規范。

(三)中華民族精神的彰顯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還表現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彰顯。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精神力量,是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精神表達?!盀槭裁粗腥A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盵14]181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愛國主義的傳統,近代以來隨著國族意識的覺醒和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得愛國主義成為近代中國最大的價值共識。因愛國而民主,由愛國而自由的價值追求和社會進步,更體現了愛國價值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在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同時,就是要彰顯愛國主義?!霸谏鐣髁x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盵15]

不僅如此,中華民族精神中還蘊含著許多具有永恒性的價值因素。例如,中華民族精神中還蘊含著見義勇為、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而不同、成性成人等傳統價值觀。這些傳統精神伴隨著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與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相結合的過程,也面臨著時代化、現代化轉型的歷史任務,構成了現代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

總之,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觀維度,表現為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中國化和對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兩個方面,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承繼與創新,在現代社會中最終形成和發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兩個價值觀相結合的進路分析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的進路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原則上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對中華傳統價值觀進行批判性繼承;二是話語上實現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價值范疇轉化;三是邏輯上深入到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指導思想進行現代性變革。

(一)價值觀相結合的原則分析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的原則,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對中華傳統價值觀進行批判繼承。繼承的落腳點是結合,而不是復古。這體現在文化發展結構中,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主導地位是通過批判選擇的權力表現出來的。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性和價值性的統一,既科學揭示了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也闡明了人民性的價值立場。這就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時,要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批判繼承傳統的文化思維,用人民性的價值立場來選擇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

在具有先進性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價值立場、觀點、方法、指向上都與之前的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有了根本區別,實現了本質上的轉變。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形塑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造了中華文明,是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根源、文化根源、價值根源。毛澤東就指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盵16]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拋在一邊,進行完全“另起爐灶”的重構?!叭藗冏约簞撛熳约旱臍v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17]

中國共產黨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的進程中,通過打碎“三綱”,重釋“五?!?,將“仁義禮智信”與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解放全人類的崇高價值目標,以及科學、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等價值觀相結合,形成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具有現代性意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核心價值觀范疇既脫胎于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來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又符合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價值標準、價值取向,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求的現代性價值觀。

(二)價值觀相結合的話語轉化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中國化,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話語上表現為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范疇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范疇,體現了價值范疇的創新和發展。價值范疇是價值觀的凝練表達,是不同價值體系最直接的區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價值范疇的變革。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的話語轉化形式。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肇始于近代中國的社會轉型。近代中國的社會轉型在本質上是中華民族從傳統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的歷史進程,是近代中國進入世界歷史的進程。在這一轉型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作為思想上層建筑的價值凝練與表達也必然要求向適應現代社會存在基礎的現代性價值觀進行轉型。因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相結合就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觀自覺,而話語轉化就是自覺的重要體現。

在這場價值觀的結合中,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價值范疇結合時代要求轉化為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范疇。其中,科學、民主、平等、自由等現代性價值觀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生成的。雖然傳統中國也存在著某些現代性價值觀的基礎和具有永恒性的價值元素,但是將其鮮明地凝練為價值觀范疇的表達卻是現代社會才出現的事情。這是因為只有現代社會才具備科學、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等價值觀存在的經濟基礎和生產方式,才會將科學、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等價值觀的特征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地位越來越重要。也正是因為如此,科學、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等價值觀才會成為現代社會的人類共同價值和核心價值觀?!昂推?、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盵18]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現代性價值觀中最具先進性的價值觀念,反映了為人類求解放的價值取向和實現共產主義的價值導引。因此,馬克思主義的平等、民主、自由、法治、公正等價值范疇不僅是現代社會里最具徹底性的價值主張,也是最具有科學性的價值建構。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具體表現就是將傳統的民本價值范疇向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馬克思主義民主價值范疇轉化,將傳統的“法自君出”的工具層面的“法治”價值范疇向現代的社會主義治理層面的法治價值范疇轉化等等。

同時,價值范疇的話語轉化,還表現為將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一些具有永恒性的價值元素、價值內涵現代化,從而生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和諧、富強等價值觀的凝練和概括。例如,和諧思想最早由周公提煉概括得出,經過儒家思想的不斷總結和凝練成為傳統中國治理社會的理想狀態。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中和諧價值范疇的現代化,賦予了和諧社會的現代內涵。

(三)價值觀相結合的哲學變革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實現的對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表現為在指導思想上用馬克思主義代替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本轉變,體現了邏輯上的創新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共同價值的凝練表達證明,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是成功的。那么,這種價值觀成功結合背后的內在邏輯和根本依據是什么呢?究其根本,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后,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背后的哲學和指導思想的根本變革。馬克思主義代替中國傳統哲學成為近代以來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轉型的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哲學主要包括宇宙論(天道論)、人生論(人道論)、致知論(方法論)、修養論、政治論等五部分。其中,宇宙論、人生論、致知論是中國哲學的主干,相當于一般的哲學[19]23-24,決定了中國哲學的六大特征:一是合知行,中國哲學在本質上是知行合一的;二是一天人,即天人合一;三是同真善,真理即至善,求真即求善;四是重人生而不重知論,思想理論以生活實踐為依歸,注重人生實相之探求,生活準則之論究;五是重了悟而不重論證,不注重邏輯的論證,而認為經驗上的貫通與實踐上的契合就是真的證明了;六是既非依附科學亦不依附宗教[19]25-30。在具有這六種特色的中國哲學指導下,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表現為以天人合一的方式,論證人倫關系的價值取向與價值關系,將真善美統一在生活的感性經驗中。

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后,首先變革的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將傳統宇宙論置換為歷史唯物主義,首次以科學的方式理清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一世界觀的變革帶來了價值觀合法性來源的根本變更。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后的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合法性不再是依靠一個終極的天道進行價值的賦予,而是生成于歷史的生產實踐中。如此一來,基于人生論展開的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就有了新的邏輯展開方式。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不再是從抽象的人性論出發,也不抽象地探討人與終極的關系,而是被放置于歷史的、社會的演進過程之中,既以存在論的視野被把握,也以生成論的維度所展現。而唯物史觀的深入發展,則是馬克思主義以政治經濟學的范式,科學揭示價值觀的存在根源,也為價值觀的發展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方法論。

因此,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主導的原則立場上,以及價值范疇轉化的話語轉型深處,是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指導思想的邏輯更替過程。這一變革,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進程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統一,體現了中華文明發展是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如此看來,哲學或指導思想的變革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的邏輯進路,也是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根本依據。

三、兩個價值觀相結合的結構探究

中國共產黨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的社會實踐中,還形成了新的價值目標、價值主體和價值標準。這些新的價值目標、價值主體、價值標準重新形塑了中華文明,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人類共同價值的理論基礎,是理解現代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視野。

(一)價值目標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后形成了為人類求解放的最高價值目標。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具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取向。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雖然也具有實現“圣人”目標,追求“至善”的價值傾向。但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側重的是對人“發展”的價值規定,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更多地表現為對“人之為人”的價值規定。因此,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時,在價值目標上就合理吸取了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對人“至善”的價值規定,明確了現代中華文明的價值目標就是為人類求解放,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價值目標的變革體現在中國共產黨追求人類解放的探索中?!叭祟惤夥攀邱R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層邏輯,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體現?!盵20]

西方現代文明是人類文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資本的推動下,進入到一種人對物依賴的社會狀態。馬克思認為,這一時期是對人類傳統文明中對人的依賴的揚棄,實現的是人的政治解放,并形成了一系列現代性價值觀。但是,這場由資本和現代技術主導的現代文明也受資本和現代技術的制約,將人類解放的進程只停留在政治解放的歷史階段,而所宣揚的“民主”“平等”“自由”等現代性價值觀只是資本的民主、平等和自由??茖W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和形成,正是在對西方現代文明弊病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為追求徹底的人類解放尋找到的一種科學理論和一條科學路徑。為人類求解放就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價值目標。因此,為人類求解放也就必然成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最高價值目標。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在追求人類解放的進程中,首先是致力于更徹底、更全面、更深入的政治解放,建立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探索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從而為人類解放創造條件。

在這些政治解放的基礎上,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追求的最終價值目標是實現人類解放。在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的發展進程中,除了克服形式民主、平等、自由,鞏固實質民主、平等、自由的政治解放,還追求從政治解放到勞動解放,進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達到人類解放的價值取向。

因此,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一方面十分明確地將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作為發展動力,通過科技的快速發展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勞動解放提供技術條件。另一方面,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明確了利用資本的文明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又牢牢抓住公有制為主體的紅線,實現了對資本的控制。在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進程中,公有制企業現在和未來發展都會表現為對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公有制占據主體地位,就能有力地控制和引導資本的發展,發揮資本的文明面,將資本真正起到促進人的勞動解放的作用??傊?,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形成了從政治解放到勞動解放再到人的解放和人類解放的價值取向。

(二)價值主體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后,明確了人民是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主體。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秉持的就是人民主體思想。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雖然有“民貴君輕”“民本”的思想,但是本質上卻是以統治階級為價值主體。因此,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實現了人民主體對統治階級主體的變革。這種價值主體的變革體現在中國共產黨自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到新時代以來的實踐中。

當中國共產黨成立并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后,中國的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主體就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民成了真正的主體。從此意義上看,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在本質上就是一種“人民文明”?!靶轮袊挝拿鞯莫毺匾饬x,在于形成了一套與西方‘政黨政治’不同的‘人民政治’的制度系統和政治文化?!盵21]

西方現代文明雖然也經常在公開場合給予人民很高的地位,但是其深層次的邏輯就是一種資本邏輯,認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力量是資本。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則將西方現代文明對人民力量的遮蔽實現了祛敝,明確了人民才是歷史發展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動力?!皻v史是人民創造的,但在舊戲舞臺上(在一切離開人民的舊文學舊藝術上)人民卻成了渣滓,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治著舞臺,這種歷史的顛倒,現在由你們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盵10]88

不僅如此,人民是價值主體還意味著人民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成果的享受者。人民不僅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主體和根本動力,更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成果的擁有者、享受者。在以往生產資料私有制為主體的人類文明中,發展成果都被掌握生產資料的統治階級所占有,竊取了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追求的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體人民既是人類文明成果的創造者,又是人類文明成果的享有者?!拔覀兊呢熑?,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盵14]4共同富裕是通過共享發展來體現的。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全部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不局限于經濟增長帶來的產品分配,還包括政治改革、文化豐富、生態良好等各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則是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三)價值標準

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還明確了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檢驗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雖然也將人民的生活幸福作為一種價值標準,提出了“安居樂業”“國富民強”等,但其實質是統治階級價值要求,表現為“忠君”“衛道”。因此,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后,就是明確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或檢驗標準是以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價值指向的。這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為人類求解放的必然結論。

一方面,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是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就歷史維度而言,過上好日子一直是中國人民所追求的“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一直有著大同社會、桃花源等烏托邦設想。就邏輯維度而言,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這是因為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主體是人民,人民并不是一個抽象的虛幻概念,而是現實的人。人的現實性就在于人的各種需要。對需要的滿足是現實的個人的社會關系的豐富與自我發展的必然選擇。正因如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現實的個人在現代文明發展中對生存、物質、精神、生態等各方面需要的歷史發展,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是合乎唯物史觀的必然邏輯結論?!靶枨蟮漠a生,也像它們的滿足一樣,本身是一個歷史過程,這種歷史過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沒有的”[22]

另一方面,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檢驗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是為人類求解放和人民主體的必然結果。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所追求的人類解放,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在這一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資本對文明發展的積極作用,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方式促進需要的增長?!靶枨蟊旧硪仓皇请S著生產力一起發展起來的?!盵23]這是因為資本在追逐剩余價值的過程中,會客觀上增強人們的消費需求?!疤岣吆桶l展生產力為基礎來生產剩余價值,要求生產出新的消費”[24]。

但是,由于資本追求剩余價值的狹隘性,使得資本不可能也不會將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發展的目的。而且,資本所生產出的許多新的需要,也有很多是“虛假需求”,即只為滿足消費生產出來的產品,并不是人的真正需求。因此,在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通過生產資料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和自身的全面領導,能夠有效地駕馭資本邏輯,使得資本增殖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相向而行,能夠引導資本向無利可圖卻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中流動,合理發揮資本擴大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積極作用。

同樣,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之所以會成為檢驗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的價值標準,是由人民的主體地位決定的。這意味著,中國社會發展進步和現代文明發展成什么樣,不是像以往私有制社會由少數統治階級所決定,而是在公有制的條件下人民自己作為統治階級所決定的。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經濟領域,而是表現為生活質量、醫療健康、生態環境等各方面,是人民在所有關系中占據中心的體現。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14]4這是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

總之,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同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重新形塑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過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華傳統文明轉向中國現代文明的過程。中國現代文明是對中華傳統文明的延續與發展。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價值觀維度的把握,是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共同價值的理論之基,也是把握當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視野。

猜你喜歡
現代文明中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風從海上來
摩擦力催生現代文明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犬之島》:形式主義的美學突圍與現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