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對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創新與發展

2022-02-26 22:15于鴻君
青海社會科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共同體衛生

◇張 懿 于鴻君

“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1]。對人類衛生健康、人民生命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及全球健康治理實踐的時代發展,呼喚著生命哲學與衛生健康思想相結合的縱深發展和理論創新。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突出強調人類公共衛生安全工作,提出且多次闡述了“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并積極倡議和推進這一理念的深刻踐行。這一理念是時代的理論回響,是在追求實現全民健康、全面健康、全球健康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目標過程中,基于現實訴求和理想追求的新時代表達。

當前學術界對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研究呈現出極大興趣,探討了其提出的時代背景、主要的內涵意蘊、實施的對策建議等,然而卻缺乏研究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理論淵源和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原創性貢獻的學術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哲學的視角釋析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學理基礎,將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放在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邏輯和視域中,闡明其獨到的貢獻。概而言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在本體論上深化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在認識論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實踐論上實現了“硬治理”和“軟治理”的有機結合,對新時代全面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和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維護人類健康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在本體論上深化了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是基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三大關系來反思人的整體性生命存在、立足于人的現實的生活世界來尋求人類安身立命之本[2]的思想結晶,因此,“對終極價值的關懷,就是對人與世界、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懷”[3]。這反映了在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視域中,人的生命意義及價值的實現和確證,不是一個純粹精神性的問題,而是需要通過現實地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進而解決人與自身的整體性生命存在的關系問題。[4]7-8“思想和精神現象應當被理解為整個生活實踐的產物,是個人與他人及自然的關系的結果?!盵5]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類衛生健康問題的解析和闡釋,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本體論,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對其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創新性地提出了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健康重要論述的核心范疇,不但從哲學維度拓展了對人類生命健康的認識和理解,而且生動形象地詮釋了人類的衛生健康治理是一個互構共生、休戚與共的“共同體”的道理。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既包括個體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多維度的健康,也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民生等多方位多層次多面向的系統性綜合性的狀態,延伸了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關系的領會和把握,具有鮮明的生命哲學特質[6],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一)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深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知

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基本觀點認為,人與自然是有機統一的生命共同體關系,人是和所處的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7],自然界是人賴以生存、發展的空間條件,人與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理應友好相處。在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視域中,人的生理需求的滿足和精神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自然,“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盵8]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要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發展需求、意義需求乃至整體性生命需求,要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實踐關系、審美關系、價值關系,建立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統一的互存關系[4]2??梢?,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備要素和場域,人與自然具有一體性。

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深化了對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關系的認知。公共衛生健康問題說到底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基本任務和自然價值基礎[9]。一方面,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回應了全球生態環境問題面臨的嚴峻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蔓延,讓人們認識到了人類與病毒博弈生存的歷史與現狀,意識到了正是由于人類對自然界缺乏敬畏和保護、違背自然規律辦事,才導致了環境污染、疾病傳播、病毒肆虐等??梢哉f,人類的非正?;顒雍蛯ι鷳B環境的破壞是驅動病毒疾病新發突發、影響疾病模式的關鍵因素[10]。因此,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有助于培育人與自然共同體意識,以構建生命共同體防范生態安全挑戰、規避人民健康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盵11]另一方面,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蘊含著“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基礎內核,體現著對人類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一體化的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對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系的哲學認識和深刻思考,多次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12],點明了生態健康對于人民健康的基礎性保障作用。這表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深度關切了人類生命健康所賴以依存的環境與生態安全,關懷著生態正義和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深化了人與社會的關系認知

從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角度來看,人與社會具有強關聯性,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個主體都不能脫離特定的共同體而孤立存在,都必須在社會共同體中生存、生產、生活與發展。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13]571,強調了“共同體”對于個體生命發展的極端重要性。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在共同體中基于實踐所形成的社會關系是人類運動與發展的現實表現,在社會關系的參照中考察個體或全體才能夠形成相對客觀的價值判斷。因此,同人與自然的關系一樣,人與社會也是一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正是以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為基礎,以全球視野和全人類共同利益為始基,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內外環境進行聯結,確保每個生命主體參與到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中來,凝聚全人類的智慧與力量,推動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維護全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第一,從現實意蘊來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提出的世界性策略,積極響應了人類社會面臨的公共衛生危機事件,其核心內涵是將全球的衛生健康視作一個有機整體,呼吁保障全人類共同的健康福祉和生命權益。第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反映和體現著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理解,人與自然關系的背后實際上正是主體之間生態利益與生態責任的正義分配問題,既涵括了代內公平,也關照了代際公平。第三,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強化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與共觀,鮮明地體現了同舟共濟的整體意識、守望相助的合作意識、平等相待的包容意識、共同發展的全球意識,超越了“二元對立”“零和博弈”或“叢林法則”等思維觀念,是站在全人類發展的高度和格局、面向全人類的未來發展的重大創新成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今世界,各國人民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市場、資金、資源、信息、人才等等都是高度全球化的。只有世界發展,各國才能發展;只有各國發展,世界才能發展?!盵14]

(三)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深化了人與自身的關系認知

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不僅強調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實現經濟解放和政治解放,還強調要實現人與自身的和諧發展、把人從自己心靈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做到思想解放。即人類要擺脫對自己生命的奴役和壓迫,正確認識生命的本質、特征、地位及作用,審視和反思如何實現生命的價值、確證生命的意義,追問和回答認識的產生、發展、本質及規律,研究如何評價和判斷人的認識的真理性與價值性,科學把握人的認識與人之生命存在、發展的關系等[15],以實現人的身心解放,使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13]189。馬克思、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等著作中就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勞動對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制約,通過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將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問題納入重要研究范疇,努力捍衛和爭取廣大無產階級的生存、健康與發展權,促進人的生命解放和生命充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幸福的基礎是人民的身心健康,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中關于人的整體性生命存在的觀點,深化了對人與自身關系的認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的論述,首先指“身體健康”,“人生幸??鞓?,強身健體十分重要”[16],并多次強調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把身體健康作為健康的首要因素,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生命本體論觀點的繼承和發揚。其次,“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向上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在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劃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17]。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他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18]。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19]。此外,“健康”還內含道德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要注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德”放在第一位,體現了他對道德健康的格外重視??傊?,身體、心理、道德等的健康作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范疇的重要內容,反映了在健康問題上要處理好人與自身的關系。

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在認識論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馬克思、恩格斯雖然高度肯定和認識到了工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當時所處的時代條件和面臨的歷史任務等具體情況,充分全面地維護和保障工人的生命健康權益這一理論并未能夠在實踐中徹底實現。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本體論的基礎上,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進一步深化和擴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衛生健康治理價值取向,從認識論上指出“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20],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是對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創新、豐富和發展,成為新時代我國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的重要指導原則。

(一)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現實的個人”理論

生命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利,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13]519,因此,保存人的自然生命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的前提條件,也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底線任務。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基本觀點認為,生命健康是人們進行實踐活動的先決要素,人們“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13]531,如此,在確保能夠生存與生活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創造歷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首要內涵是重視且珍視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尊重全世界各國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權。它不僅尊重和保障國內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益,也守護和關照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權,在推動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展現了人類倫理之善。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基于維護和保障“現實的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視域,強調“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21],這是對個人現實生命的關注;另一方面,他還從“人是類存在物”的角度,提出了“人類優先”理念,注重保護人類整體的、長遠可持續的、共同的利益,這是對人類整體生命的照拂??傊?,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秉承的“生命至上”理念超越了“資本至上”,這里的“生命”是指所有人的生命,不分國家、地域、民族、階層。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的致辭中指出,中國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22]。

(二)鮮明的人民性是“以人民為中心”主體邏輯在新時代的踐行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品格特征,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是促進全體人類生命解放和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它否認了唯心主義生命哲學對人民主體地位“世界精神的代理人”的主觀性界定,從唯物史觀視野強調了人民的地位、作用和意義。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盵23]這表明,人民群眾是真正決定社會變革和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堅持人民至上也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本質要求和核心價值理念。一是對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以人為本的根本立場和階級本性的堅持與弘揚。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24]他還強調:“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么什么代價、什么后果都要擔當?!盵25]在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他還提出了“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12]的戰略謀劃,做到了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6]。二是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合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人類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盵21]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視域中的健康是全人類的健康,而不僅指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健康。世界各國人民是全球健康事業的依靠主體,也是推動和發展這一事業的不竭的力量之源,因此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為實現全人類的健康長遠發展付諸實踐與努力。三是衛生健康發展成果由全球人民共享。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初心,旨在倡導世界各國攜起手來、加強國際合作、有效防控疫情,以全力應對和解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因此,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既保護了本國人民的生命權,也庇佑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健康安全,充分彰顯了其世界眼光和人類情懷。

(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是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內容的細化

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生命豐盈是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的價值旨歸。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身心協調的充分而又自由的發展,具體體現在體力、智力、能力、個性、需要、社會關系、精神追求、道德素養、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而體力是其他方面發展的基礎,馬克思指出:“有健全的身體,才有健全的精神”[27],才能實現人的自由個性。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堅持了這一觀點,認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12],因此可以說,人民健康是人們自由全面發展的必要基礎。這里的“健康”即習近平總書記所闡述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理念,強調從身體、心理、環境、道德、社會等多個維度整體、辯證、系統地統籌和保障人民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即在全面了解人的生命活動和把握生命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人的生老病死各個歷程及階段給予周到入微、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建立集預防、保健、康復等于一體的整合型醫療模式。他還倡導人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人們的健康素養,并將解決健康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進而呼吁“共同佑護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22]??梢?,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與健康的重要論述,既是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內容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前瞻性闡發、適宜性豐富和全局性謀劃,也在實踐層面上進一步深化和創新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思想。

三、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在實踐論上實現了“硬治理”和“軟治理”有機結合

在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歷史時代,對工人生命健康安全問題的治理側重于服務無產階級的生產剛需,通??梢砸揽俊坝仓卫怼眮韺崿F。而在當今社會中,隨著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與全球蔓延,給我國和全球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帶來了嚴峻挑戰。事實證明,我國通過“硬治理”和“軟治理”辯證結合的方式成功地、持續地經受住了“大考”,并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的更高期待,展示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在有效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構建恰逢其時,它在現實的踐行維度上探索和奠定了世界新型健康治理的基石。

(一)從服務“剛性需求”到滿足“美好生活”的健康治理模式轉變

馬克思主義生命哲學是致力于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和自由全面發展的思想理論體系,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一科學理論并未能充分、完整地應用于實踐中,其對健康治理問題的關切往往聚焦于剖析無產階級遭受健康問題的根源、為工人爭取勞動條件的改善、要求正常工作日、獲取基本的生存資料等[28],大體上屬于以服務人們滿足生產生存“剛性需求”為導向的傳統健康治理模式。新時代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視域下的治理實踐轉向了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型健康治理模式。之所以出現這種轉變,是因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民對健康的理解不斷深化,對健康的需求由基本的生存需求向更高層次的享受需求、發展需求、心理需求、精神意義需求轉變,變得更加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與此同時,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也呈現出綜合化、復雜化的特點,需要政府和社會根據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來進行健康治理觀念、內容及模式的調節和完善,提供更為健全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為高效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務產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本質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盵29]因此,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構筑和完善服務于人民美好生活要求的新型健康治理體系,使人人享有全面健康,既能夠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又可以為全球健康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從主張“暴力革命”到加強“國際合作”的健康治理路徑選擇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19世紀歐洲社會的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無情壓制和嚴峻侵害往往是沒有任何限度的,啟發和呼吁工人階級應該自覺、清醒、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悲慘處境、歷史命運和時代使命,把握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設想以無產階級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自由人的聯合體”,進而從根本上改善工人階級的衛生條件和保障他們的生命健康權利。然而,在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并存和共同發展是長期的現象,應對全球健康問題,必須加強并完善國際合作的世界健康治理路徑,用多邊主義、大家庭和合作共贏理念來替代單邊主義、小圈子與零和博弈思維[30]。一是要樹立人類命運與共的價值理念,世界早已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各國應團結協作、攜手共進,致力于構建一個普遍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二是要尊重各國的制度與文化差異、超越意識形態隔閡,倡導世界不同國家的互構共生,在全球公共衛生健康合作方面達到共建共享共贏的目標;三是完善全球公共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建立健全規則約束機制、信息共享機制、產品供應機制、國際協調機制、聯防聯控機制等,提高公共衛生安全與健康風險的防控和應對能力,不斷推動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善治。

(三)從鞏固“國家治理”到完善“全球治理”的健康治理趨勢發展

這里首先需要強調,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并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而是緊密聯結、互促共進的,需要協調推進。全球化時代,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愈益緊密,健康治理不僅需要強化國家治理維度,推進國家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正在向著不斷完善全球健康治理的方向前進和發展;不僅強調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制度和保障體系的建立健全,也強調世界各個國家受眾主體的健康素養和人民群眾對衛生健康事務的自我管理。具體而言,一是要尊重各國的具體國情,改善全球公共衛生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如通過物質援助、經驗傳播、信息交流、技術指導、科研攻關、人員培訓等方式幫助醫療條件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積累醫療衛生資源、完善醫療衛生體系,警惕和防止健康治理方面的“木桶效應”,進一步增強世界各國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二是國際社會各個公共衛生治理主體和社會力量應有序參與到全球公共衛生事務,高度重視社會力量的參與,形成促進健康的良好氛圍,共同為實現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貢獻力量,推動全球健康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三是結合時代新特點和“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運用,提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能力,加強各國團結協作和信息分享,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平臺推動全球健康事業新發展。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共同體衛生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衛生歌
講衛生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辦好衛生 讓人民滿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