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性

2022-03-14 06:36劉希良
創新 2022年1期
關鍵詞:整體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

[摘 要] 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用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實現實踐創新,另一方面是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實現理論創新。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質上就是將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良性互動。因此,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特性就是整體性。深入把握這一整體性,要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的關系、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階段個性與過程共性的關系。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百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性;原創性發展;原創性貢獻

[中圖分類號] D6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3-8616(2022)01-0001-1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盵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互為一體的過程。因此,“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概念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即將馬克思主義置放于中國大地,秉照其揭示的歷史規律和人類前途,對中國社會不斷進行變革和改造,探索形成獨特的中國發展道路,實現實踐創新;另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即黨領導人民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中國大地上將馬克思主義與社會實際情況和優秀傳統文化融通互匯,不斷進行理論深化和拓展,提出獨特的中國道路理論,賦予馬克思主義以中國生命,為其世界發展作出中國貢獻,實現理論創新。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質上就是將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良性互動。因此,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特性就是整體性,只有深入把握這一整體性,我們才能避免以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含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辯證關系與理論品質。

深入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性,我們要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的關系,正確看待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階段個性與過程共性的關系。

一、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是為無產階級和人類求解放的科學,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目標指向的理論體系。在標志其正式問世的《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就共同宣告:“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盵2]435因此,作為信仰,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名詞就是共產主義”[3],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是共產主義信仰,我們黨信仰馬克思主義就等同于信仰共產主義,反之亦然。因此,不能將信仰馬克思主義與信仰共產主義割裂開來,脫離共產主義信仰的馬克思主義和脫離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信仰必然導致對馬克思主義的假堅持真背棄和對共產主義的假信仰真背離,這都是決然錯誤的。正因為如此,我們黨無時無刻不強調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的重要性,明確宣稱“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4]65和安身立命之根本。

放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俄國十月革命之后,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之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面對中國近代以來列強侵凌、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險惡局勢,要實現救亡圖存、民族振興、民富國強,“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5],激活和凝聚中國社會力量,開辟適合中國發展的新路,引領中國實現光明前途,必須要“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6]。就此而論,馬克思主義之于中國一開始是被當作民族救亡工具受到關注和采用的,其之所以能夠在中華大地得到廣泛傳播和深切認同,是因為歷史證明相比其他各種學說和思潮,它是最適合徹底改造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工具,因此,毛澤東同志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工具看待,沒有什么神秘,因為它合用,別的工具不合用?!盵7]? 即使在今天,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合用的工具”仍然是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觀的重要內容。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要求全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1],將其作為“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8]和“偉大的認識工具”[9],“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4]33,等等。

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本質上是內在統一的,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身兼具真理性與價值性雙重屬性,既合乎規律性又合乎目的性。一方面,馬克思主義面向現實的人本身,科學揭示了客觀世界的變化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運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運動、共產黨的自身建設等方面的眾多規律,因而具有鮮明的科學性,能夠像自然科學一樣成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強調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乃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真正主體,自覺服務于實現這一絕大多數人口的根本利益,追求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一堅定的人民至上立場決定其是人民的理論,人民性是其最鮮明的品格,因而它又具有鮮明的價值性。而且,它的這種雙重品性建立于“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2]155的革命實踐之上并統一于這一革命實踐之中。因此,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武裝的政黨,中國共產黨身兼追求真理與實現價值的雙重特性,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歷史都是在做同一篇‘問題與主義的大文章”[10],都是立足中國社會實踐,既自覺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其破解中國問題的工具,又始終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其至上的主義信仰,并且使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互為動力、相互促進。

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是將其作為工具的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改造中國的工具,正因為自成立之日始就已將其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確信其是救國救民的真理,是能夠系統解決中國各種實際“問題”的最理想最有價值的“主義”,實際上是因信而用,信在用中。而且也正因為信,所以中國共產黨能夠做到一心為民、無私無畏,勇于糾正任何錯誤,敢于戰勝任何艱險,不怕付出任何犧牲和代價,錘煉出鮮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賦予以馬克思主義破解中國現實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大的信仰力量。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工具不斷取得偉大成就又成為其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的精神動力。正因為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工具觀察國家命運和世界發展大勢,使中國共產黨擺脫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精神領域的被動局面,團結帶領人民開辟偉大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創造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創造四個偉大成就,一步步實現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所以無論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錯誤社會思潮以何種新的面貌出現,無論西方敵對勢力對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挑戰和攻擊如何高明和巧妙,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確信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挽救中國、發展中國、振興中國,并且實現了將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安排,從而為反擊各種錯誤社會思潮、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制度基礎。

總之,中國共產黨就是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有機統一、信而用與用而信相互促進的過程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因此,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不能將兩者割裂開來,否則將陷入要么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純粹信仰而使其抽象化空泛化,成為一種干癟的道德說教而喪失生命力和現實感召力,要么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純粹工具而使其實用化庸俗化,成為裝點門面的標簽、符號和口號而在實際行動中陷入困頓和迷茫。前者最終將導致教條主義,而后者最終將導致形式主義、實用主義,從而都將淪為以主觀的態度而非以實踐的觀點來對待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其結果必然導致對這一歷史的誤讀、誤解和誤用。

二、正確看待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信與用的關系在中國的具體實踐,集中表現為其處理堅持與發展或守正與創新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信馬克思主義就意味著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就必然要求緊跟時代發展馬克思主義。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一個不斷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實現馬克思主義現實性堅持與原創性發展的過程。

首先,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本質上不是指簡單套用本本的教條式堅持,而是著眼于發展馬克思主義,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文化自信的現實性堅持。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不同時期都出現過馬克思主義被教條化的現象,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的一些言語被教條化;改革開放以后黨內一些馬克思主義學者的“洋教條迷信”和“文本崇拜”[11],如對現代西方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觀點的移植和搬用,或者在“以馬解馬”“以西解馬”“以中解馬”研究中脫離文本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時代場景和中國社會實踐,以文本解讀文本等??傮w上看,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一個不斷突破這些主觀主義的“堅持”做法,克服各種教條主義錯誤傾向的過程。它表現為首先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然后又相繼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豐富思想路線的內涵,進而又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并強調其乃最根本的自信。其結果就是著力消除主觀的文化自卑心理,創建健康的社會文化生態,實現真正立足中國現實堅持馬克思主義,同時又為發展馬克思主義創造條件。

其次,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本質上不是對其個別觀點和臨時見解的發展,而是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對其基本原理的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發展和原創性貢獻。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和核心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即馬克思主義貫穿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宏觀論域的基本立場、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因此這些結合所實現的發展本質上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發展。而由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可視為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內核”“基本盤”,因此這種發展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就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12],從而使馬克思主義不斷獲得新話語形式和新理論內容,展現出獨特的中國形態、中國生命、中國版本??梢?,這種發展具有獨特性、開創性,本質上是一種以中國為根基的原創性發展,其所形成的理論本質上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精神實質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新原理”,其所作的貢獻本質上是獨特的中國原創性貢獻。

例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方面,中國共產黨提出群眾觀點、群眾路線、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初心使命等理論原創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立場。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方面,中國共產黨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實行“三大改造”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理論,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的理論,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理論等,原創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提出新民主主義道路理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理論等,原創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東方社會形態發展理論;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等理論,原創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共同體思想。在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方面,中國共產黨提出“兩點論”“重點論”和社會基本矛盾、人民內部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理論,提出堅持系統觀念,提出樹立大歷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等,原創性地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這些理論創新原創性地建構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這些原創性發展所形成的理論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話語形式,極大深化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涵,成為總結中國經驗、富含中國智慧、體現中國特色、彰顯中國精神、引領中國不斷勝利前進的“新原理”。

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基本原理的原創性發展不僅形塑了獨特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而且就像列寧主義生發于俄國卻對世界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一樣,其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同樣廣泛深遠。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自始就置身于中國民族性、地域性歷史向世界歷史轉換和生成的全球化潮流之中,其本身就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這些原創性發展不僅包含世界歷史的一般屬性,而且具有一般性的世界歷史意義,能夠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揮一般性引領作用,能夠深刻改變世界力量格局,能夠深刻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特別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以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成功及其全球事務影響能力的不斷提升,隨著百年變局下中國綜合勢力的日益增強,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生發的馬克思主義“新原理”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般性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超越當年蘇俄和蘇聯理論之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這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風靡全球就可窺見一斑。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只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更是人類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包含“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5],既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發展成就,凝結“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5],“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許多重大原理性創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創造性升華”[13],又是具有制勝西方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競爭和挑戰、引領當今世界正確發展方向能力的馬克思主義,是創造世界社會主義新的可能、形塑人類文明發展新形態、對馬克思主義的世界發展具有原創性標識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今時代的大發展作出了開創性、全面性、歷史性貢獻”[13]。事實業已表明,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進程,其實質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發展和原創性貢獻。

最后,要避免在看待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上走向割裂真理絕對性與相對性的形而上學誤區。例如,有觀點認為,不能將中國共產黨“創新馬克思主義”一詞理解為“創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其看來,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部歷史,無非是一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史,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所有理論,就如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時空的使用說明書,因此所謂創新馬克思主義不過是就如何應用馬克思主義作了一些新的說明,這些創新如果說是發展也不過是“應用性發展”。照此觀點,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產生的所有理論成果,不可能存在任何“歷史性飛躍”“新的飛躍”這些質的躍升,因而更不可能存在任何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發展和原創性貢獻。顯然,這種觀點大大低估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和創新理論的能動性,矮化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地位和歷史作用,不符合中國共產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實現三次飛躍的歷史事實。

究其根由,這種觀點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變不變與馬克思主義過不過時和被不被否定三者之間正反等同起來,以承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變作為評判馬克思主義不過時和不被否定之標準,而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過不過時和能不能被否定最終并不取決于我們對其基本原理的主觀態度,而是取決于其基本原理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只要這些事物客觀存在,無論我們的主觀態度如何,馬克思主義就不會過時,其真理性就否定不了,否則我們就會在實踐中付出沉痛代價。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真理的絕對性,也是我們堅定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之根本所在。但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真理同時也是相對的,相信馬克思主義不會過時不等于只要承認其基本原理反映的客觀事物存在就夠了,因為客觀事物存在不等于客觀事物不變。馬克思曾告誡我們:“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14]任何客觀存在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需要以發展的觀點去看待。雖然自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客觀事物總體上根本性質未變,資本主義根本性質也未變,“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1],但是它們也無時無刻發生著包括階段性質變和局部性質變在內的量變。例如,在此期間資本主義就發生了從自由競爭階段到壟斷階段的質變,而壟斷階段又經歷了私人壟斷、國家壟斷到今天國際壟斷的多次階段性質變;科技革命經歷了從19世紀下半葉發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蓬勃發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再到如今方興未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多次質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已發生了從西歐轉移到蘇聯,再歷史性地落到中國身上的變化[15],這些中心彼此之間至少在國情上就有本質的不同。對于俄國、中國和其他許多國家而言,此間它們的社會發展也不只是量變,而是包含一次乃至多次社會形態的質變。因此,作為對這些客觀事物的反映,“整個馬克思主義以及它的每一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不是一經形成就凝固不變、停滯不前的,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不斷發展變化、與時俱進的”[16]。相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發生了變化卻堅持認為馬克思主義仍然一成不變,難道不恰恰是承認馬克思主義過時,實際上否定馬克思主義嗎?因此,這種觀點不是對真理的正確認識,也不符合真理發展的內在規律,是一種不區分創新失敗和創新成功不同情形,片面強調真理的絕對性,輕視真理的相對性,以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特別是資本主義這一客觀事物根本性質未變遮蔽其量變,從而否定世界歷史具體領域和具體國家量和質均已發生的變化,最終脫離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抽象地主觀地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以至因之消解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形而上學觀點。以這種觀點去看待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無法解釋中國共產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飛躍,當然就更談不上承認中國共產黨有任何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發展和原創性貢獻了。

總之,“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1]。這種極大豐富就如同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種子播種到中華沃土上生新苗成新林。這樣,我們就能避免簡單化、形式化地看待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避免在這一堅持和發展問題上陷入片面強調堅持甚至以堅持消解發展特別是原創性發展的形而上學誤區,而從立足中國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特別是實現馬克思主義原創性發展的高度領悟這一堅持和發展。我們不僅要看到沒有堅持就沒有發展,脫離堅持的發展必將導致否定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真發展,而且要看到沒有發展就沒有堅持,真理的絕對性不在其相對性之外而在其相對性之中,脫離發展的堅持必將導致馬克思主義落后于時代而不是真堅持,因此中國共產黨越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越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將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和“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1]的原因之所在。立足中國實踐,高度領悟這一堅持和發展,從而既看到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性又看到中國共產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獨創性,看到這一堅持和發展的實質是現實性堅持與原創性發展,進而在不斷深化對中國社會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不斷深化對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本源的客觀事物變與不變關系的認識,實現馬克思主義現實性堅持與原創性發展辯證統一的進程中,做到“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要有這樣的理論自覺,更要有這樣的理論自信”[4]66。

三、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階段個性與過程共性的關系

恩格斯曾經指出:“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盵17]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中國共產黨在不斷推進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相統一,深入闡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系列互相銜接的發展階段的進程中,取得了五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理論發展階段,每一階段的理論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例如,毛澤東思想產生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此時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民族矛盾和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之間的階級矛盾,破解這些矛盾除了徹底的革命斗爭別無他法,出于革命斗爭的需要,它更突出地強調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確立于改革開放之后,此時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此矛盾客觀上決定了它們更突出地強調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之上,此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升級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破解這一矛盾、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理論表征,它更突出地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主體思想?!霸诹暯娇倳浵盗兄匾v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概念是人民,每當在最關鍵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重要的也是人民”[18]。在此意義上,如果借用庫恩的“范式”概念來展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演進邏輯,那么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一定程度上就可視為一個實現馬克思主義從“階級斗爭范式”向“生產力范式”再向“人民主體范式”演進的過程。

這一分析說明,一方面,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階段個性或進行其各階段理論成果的特色對比,能夠使我們以差異化、多樣化的視野反思和審視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實踐探索和艱辛歷程,從而為更準確地把握其中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提供啟迪。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深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形態研究。例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之后,如何著眼于其發展的現實成就和未來可能,解答其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或者說如何深入解讀其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近一次“新的飛躍”與之前的飛躍的歷史關系,以及如何評判這次飛躍的創新特質、理論貢獻和時代價值等重大理論熱點問題,就需要深入考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階段的發展特點及理論成就,這樣才能在相互比較中對這些問題予以確切解答。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階段個性研究應當成為今后研究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成為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歷史地位、原創性貢獻和世界意義等的重要內容,而且還需要著力加強和深化。

但是,如果階段個性強調過度,就容易導致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共性即整體性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各階段共有之最根本特點的消解,它可能導致將中國共產黨在特定歷史階段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簡單化。例如,有的人由于看到階級斗爭理論在毛澤東思想中的比重較大,就將毛澤東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全然歸結于階級斗爭理論領域,甚至以“斗爭哲學”稱代之,而沒有看到毛澤東思想本身就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的理論體系,它不是在個別領域,而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全面系統地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因而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發展,只有從這種整體性出發才能正確把握其理論特色和實際貢獻。這正如鄧小平所言:“我們不能夠只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而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系去獲得正確的理解?!盵19]因此,如果整體性地看待毛澤東思想,我們很可能發現“‘斗爭哲學與‘和為貴,在毛澤東那里看似矛盾,不相容,實則是統一的,并存不悖的”[20]。這樣,將政治上的“階級斗爭”等同于哲學上的“斗爭”并以“斗爭哲學”冠稱毛澤東思想,而不是將階級斗爭視為一種體現時代精神特質、牽引思想總體建構的理論范式,是理解和把握這一思想的一種非常片面的做法。這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其他階段性成果,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言,亦是如此。例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就包括“歷史方位論、民族復興論、人民中心論、發展理念論、戰略布局論、國家安全論(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軍戰略論、國際戰略論、深化改革論、強大政黨論”[21]等十個方面,《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進一步用“十個明確”對其作了權威性概括,可見其全面系統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強調其人民主體特色時就必須將其置于系統性創新之中而不能與之相反。

總之,科學看待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部歷史,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研究其理論創新發展的階段個性,又不能為了突顯各階段理論創新的個性而忽視甚至有意遮蔽其整體性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過程共性,相反,應當看到“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賡續奮進的歷史進程淋漓盡致地體現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整體性”[22],只有從整體性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過程共性的高度,我們才能正確把握其階段個性,才能避免把各種階段個性割裂甚至對立起來,才能正確認識到無論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何不同,其本質上都適合中國共產黨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在需要,都符合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中國的理論邏輯和中國極大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邏輯,其中的每一理論成果都不是主觀構想的產物而是這種雙重邏輯相互規制的結果?!耙虼?,共產黨的哲學只能是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23],中國共產黨不同階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存在根本對立,而是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不斷在重點突破中全面進步的壯闊中國畫卷,共同構成了中國道路探索奮進不可或缺的思想智慧、理論基礎和精神財富。

四、結論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后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24],中國共產黨百年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也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不斷吸收世界各國文明成就的同時,根據中國所處時代、中國社會實踐、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等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這種發展一方面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引領中國社會實踐發展;另一方面是以中國社會實踐孕育和形成新的理論成果從而不斷推動實現馬克思主義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信仰與作為工具、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階段個性與過程共性辯證統一,從而實現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良性互動、馬克思主義“化”中國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有機結合的整體性過程。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武裝全黨[J].求是,2021(22):4-17.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4]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1).

[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7]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3-264.

[8] 推動全黨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 更好認識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工作[N].人民日報,2013-12-05(1).

[9]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2).

[10] 喬耀章.以終為始:續好“主義先于問題”之大文章:中國共產黨在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中踐諾初心[J].理論與改革,2021(2):11-23,149-150.

[11] 汪信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范式[J].中國社會科學,2008(2):4-15,204.

[12]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

[13]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N].人民日報,2021-10-18(11).

[14]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15] 姜輝.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在變革發展中走向振興[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9):29-33.

[16] 趙家祥.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5-16,181.

[17]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18] 韓慶祥.新思想的根本觀點及其內在邏輯[J].人民論壇,2020(26):34-37.

[19]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

[20] 許全興.“斗爭哲學”與“和的哲學”[J].南京社會科學,1995(1):48-53.

[21] 韓慶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9(3):5-14.

[22] 葛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整體性的三維解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5):56-60.

[23] 劉希良.和諧哲學新論[J].嶺南學刊,2007(5):5-10.

[24]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2).

[責任編輯:楊? 彧]

[基金項目] 2022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中國共產黨百年理論創新的原創性問題研究”(XSP22YBC114)

[作者簡介] 劉希良,長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湖南長沙,410022)。

猜你喜歡
整體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
廣東各地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社區合唱的整體性研究
淺談如何上好中學語文期末復習課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產國際七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