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三維視角

2022-03-16 23:39鄧安能
教育現代化 2022年25期
關鍵詞:教學效果價值觀思政

鄧安能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 杭州)

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工作,切實提升教育教學效果,便成為高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抓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1]。毋庸置疑,高校青年大學生是培養的重要對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2]……?!睂嵺`證明,近十年來,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工作交出了令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探討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問題,不僅是高校培養時代新人的現實需要,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盵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

2017年2月,中央頒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意見》首次提出“三全育人”這一概念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就成為國內學術界研究的重要主題。馮淑萍從國際局勢、歷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布局和共產主義的遠大追求三個維度闡述了培養時代新人的戰略意義。李寒梅認為[4],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關鍵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化,當前存在教學結果的知行不一、教學內容的簡單化處理、教學方法的工具化與低效化、教學評價的機械化與膚淺化問題。王雅瑞等指出[5],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聚焦三點,即抓好迎新教育環節、建設好網絡陣地和加強自我教育。顧志勇[6]分析了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教育引導路徑、實踐養成路徑和制度保障路徑。崔濤在“課程思政”視域下探討了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路徑問題[7]。馮秀軍[8]認為,新時代的大學教育需要拓展和深化教育的歷史之維、國際之維、責任之維和實踐之維[9]。

綜上所述,學術界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存在問題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多方面提出了提升效果的路徑與策略,為高校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撐。但是,以往研究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之處,即忽略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的探討,且大多從某一個方面針對該問題進行探討,忽略了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是一個多方聯動的有機系統。鑒于此,本文在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的基礎上,從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行為感召三個維度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的研究,以達到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 課堂教學是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

人才培養是高校四大主要功能之一,教學是高校主要業務。對于高校而言,教學是青年大學生獲得知識、增長見識、轉變思想以發揮人才培養功能的重要途徑。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盡管近年來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網絡教學、實踐教學等實施越來越廣泛和頻繁,但傳統的課堂教學由于其獨特的優勢仍然是各層次教學的主要方式。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課堂教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以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

核心價值觀認知是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要求及其功能的了解與認識。獲取核心價值觀認知是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的第一要素,是核心價值觀形成的源起。在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的構成要素中,包括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能力,是非不分、真假不辨勢必會影響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與堅定。核心價值觀認知是個體核心價值觀道德品質形成的邏輯起點,是核心價值觀道德行為形成的基礎與前提。

鑒于核心價值觀認知在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中的重要地位,打牢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認知基礎,就成為高校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一是要強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知識教育。在高校思政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師要向大學生講清楚黨中央于2012年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背景、重大意義、時代價值及其演進軌跡等,詮釋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結構特征、精神實質及其意識形態屬性等,闡述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值得指出的是,在思政課堂上對青年大學生灌輸這些知識非常有必要,只有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知識灌輸到青年大學生的頭腦中,他們才會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進而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解和認知,為己所用,否則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要探索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堂教學規律。遵循教學規律是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了更加有利的現實條件、更加堅實的群眾基礎、更加深遠的道義支撐。課堂教學要利用好這些新的有利條件,把握好新時代大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一方面更新教學內容,把最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典案例用當代青年大學生聽得懂的、喜歡聽的話語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好新媒體、自媒體等新的教學平臺,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調動青年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廣大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可充分利用“互聯網+”紅利,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10]。此外,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實踐,全國各高校在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高校要善于歸納總結這些有益經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的時效性。三是要構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做到全課程育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1]?!币环矫?,高校課堂教學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思政課程的全過程,這是該類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是由該類課程的性質決定的;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其他各類課程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因素,在高校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整體氛圍中呈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有效轉換。

二 校園文化是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核心

文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文化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是一個潤物無聲的長期熏陶和涵養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屬于精神文化范疇,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層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要靠課堂教學的有形教育,二要靠校園文化的隱形教育。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以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

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是人們在核心價值觀認知的基礎上,對核心價值觀的服膺和堅信,從而具有的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強烈義務感和責任感。因此,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上升到了意志和信念層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機理中,情感認同是形成的目標和必經階段。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是核心價值觀完成內化的顯著標志,是人們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內生動力。

鑒于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在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中的重要地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育青年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就成為高校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核心。具體而言,一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以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形成積極向上、格調高雅、健康有為的校園文化”[12]。校園的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商店以及大學生食堂、宿舍、活動中心等硬件建筑標識都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特質;校園的標語、橫幅、宣傳欄、電子屏幕等要在醒目的位置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宣傳典型案例及最新的闡釋,使廣大青年大學生在耳濡目染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受到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二是要營造高校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隱形文化環境。高校校訓的凝練要包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意蘊,還要充分挖掘校史中的民主、愛國、誠信、和諧等能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史料,做好大學精神的宣傳和闡釋工作,把校園學習風氣、教學風氣當作常規工作常抓不懈,使青年大學生在隱形文化環境中茁壯成長。三是要優化校園網絡文化環境。青年大學生是網絡空間公共生活的積極參與者,高校要增強網絡文化自覺,發揮好網絡虛擬世界對大學生的教育作用,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打造良好的網絡空間。一方面,應建設好校園網,加大資金和人員投入力度,創建一批專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網站,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陣地的影響力和引導力;另一方面,應創造一些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文化產品,以引領各種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三 行為感召是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不僅是一個理論教育、文化教育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實踐問題。社會實踐不僅是促進個體形成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也是衡量個體是否形成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標準。核心價值觀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為人們所認同。通過社會實踐,人們從中感知、領悟、錘煉、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產生心靈共鳴,積久成習。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重要功能,以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

實踐行為是個體的道德選擇,在思想道德觀念的影響下,個體可以選擇違背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行為,也可以選擇符合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踐行核心價值觀道德行為,體現在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的贊許、敬佩等態度,甚至以該行為視為榜樣上;體現在對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的鄙視、厭惡等態度,甚至敢于與該行為作斗爭上。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機理中,彰顯核心價值觀行為,并養成行為習慣,是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驗證。

鑒于行為實踐在核心價值觀形成機理中的重要地位,以行為感召的方式培養青年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行為習慣,就成為高校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具體而言,一是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禮儀活動,如升國旗儀式、入黨入團儀式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營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校園生活實踐情景,從而感染青年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要開展榜樣示范下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要活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認同,不斷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引領作用,尤其是要重視行為榜樣在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激勵作用。三是要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高校是大師大家的養成之所。養成不外乎是理論學習、情感滲透、環境熏陶、價值引領和人格感召,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切實擔負起培育時代新人的歷史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13]?!币环矫?,要激發高校教師育人的責任感。要改革高校教師的考核、評價機制,切實打破高校教師考核的“五唯”標準,讓高校教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于教學育人工作,這是激發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責任感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要提升高校黨政管理人員和后勤服務人員的道德素質。高校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堅持全員育人,教育的主體不僅包括廣大教師,還包括學生管理人員和后勤服務人員,要運用好這類人群對青年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作用。

四 結語

新發展階段,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提升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效果,可以為國家建設提供道德支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機理中,理性認知是核心價值觀形成的源起,情感認同是形成的目標,行為實踐是形成的驗證。因此,高校應從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行為感召三個維度開展對青年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即遵循認知、認同和踐行的培育路徑,以養成理想的道德人格。

猜你喜歡
教學效果價值觀思政
我的價值觀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